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既定的目标之下,通过促进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互动来延伸或生成一些新的价值和新的目标,从而达到生成性与预设性的统一。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合理的预设,才能给生成创造广阔空间。那么,怎样精心的预设才能呈现出美丽的生成呢?
一、摒弃“居高临下”,倡导“平等对话”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不由自主地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居高临下的思想,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老师的思路总是对的,学生的思维必须围绕老师的思维,不能越雷池半步,更容不下另类和叛逆。而事实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要给予他们机会,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俯下身子和他们交流,学生的潜力将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会让人刮目相看,甚至可以超越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活动资源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引导中,应努力创设平等亲和的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畅所欲言,坦诚交流自己的想法。即使学生在表述时出现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轻易中止学生的表达,应适时地进行追问引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完善表达。在指导《水果的奥秘》开题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探究问题,学生们在平等对话中激发了正能量,纷纷提到最感兴趣的水果知识和最想探究的水果问题。其间,不少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信息交流不够清楚高效,但教师始终耐心倾听,适时协助学生分析梳理课堂生成资源,最终学生们在民主氛围中成功细分了主题,组建了学习小组。
二、树立生成意识,关注课堂细节
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理应树立动态生成的课程意识,有效关注课堂细节,积极发挥教育机智,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敏锐地抓捕并重组各种信息,促进和利用好有效生成。
(1)在活动难点处引领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推进过程基本都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亲身到实践中、到文献中、到网络中收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时,对于学生而言,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择选、整理、分析、处理有效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参与《水乡桥文化》中期指导课时,学生反馈交流了自己在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巡回指导中,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收集了不少信息,但普遍存在“收集目的不明确、收集途径太狭窄、收集方法不恰当、整理方式不得当、分析记录不科学”等现象。针对这一难点,笔者引领学生专题开展了《争做信息小达人》的方法指导课,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如何科学收集与处理信息”的策略及方法,为今后的活动开展做了扎实的准备。
(2)在学生错误处创造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关注内容广,研究时间长,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但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验错误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它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境中选择最佳的方式和策略。对于学生而言,错误是走向完善的路标;对于教师而言,错误则是反馈教学的镜子。在《寻访身边的党员代表》方法指导课时,当有学生提到“若周边居民不愿接受我们的访谈时,该如何处理”时,另一学生直接回答“硬缠住这个居民,不论他愿不愿意,都要让他说”。显然,这名学生不懂得访谈第一要素为尊重对方,访谈首先要赢得访谈对象的信任,要学会坚持,但不能强人所难。此时,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活动资源,师生在纠错中有目的性地对“如何访谈”这一主题进行了再学习。
(3)在大胆批判处促发生成点
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应该接纳新生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孩子在活动大胆地批判,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的互动碰撞中产生即兴的火花。
我曾指导学生开展《感冒来了》研究活动。在交流如何预防感冒时,有学生给大家介绍了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他说:“我们可以多喝蜂蜜水,多补充维生素c来预防感冒。”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举手提出反对意见:“我妈妈说,男孩子不能喝蜂蜜水的,另外,维生素c多补充了会中毒的。”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议论纷纷。我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接着就这一话题引出一个讨论: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我,蜂蜜水和维生素c各有什么功效?同学们根据自己之前查阅的资料,纷纷举手告诉我蜂蜜水有解毒的功效,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我继续追问:我们知道“过犹不及”的这个成语,如果过量饮用蜂蜜水,摄入维生素c,有没有什么坏处?于是,我们共同在网上查找了资料,明白了过量喝蜂蜜水及摄入维生素c的弊处。我利用学生的质疑,为大家搭建了一方讨论的平台,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发散思维,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是活的,课堂也是活的,我们只有根据教学情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这样的课堂才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4)在适度拓展处挖掘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时,经常面对开放性课题,教师应看准时机,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或拓展活动时空,或拓展学习资料,引领学生举一反三,化零为整,从而内化活动价值,形成理性认识,为学生的后续性实践和研究指明方向,实现活动效益的最大化。在《走进环卫工人》成果总结指导课时,当学生有效提炼活动体验与感想后,全体同学对“城市美容师”有了更真切的体悟,并萌生了“我们该为环卫工人做些什么”的感想。此时,教师便引领学生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以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主题公益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互助意识。
综上所述,要想使“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就必须不断地深入课堂,深入生活,了解学生。让我们好好把握“预设”和“生成”,让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自驾”中生成更多更美的风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既定的目标之下,通过促进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互动来延伸或生成一些新的价值和新的目标,从而达到生成性与预设性的统一。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合理的预设,才能给生成创造广阔空间。那么,怎样精心的预设才能呈现出美丽的生成呢?
一、摒弃“居高临下”,倡导“平等对话”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不由自主地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居高临下的思想,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老师的思路总是对的,学生的思维必须围绕老师的思维,不能越雷池半步,更容不下另类和叛逆。而事实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要给予他们机会,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俯下身子和他们交流,学生的潜力将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会让人刮目相看,甚至可以超越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活动资源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引导中,应努力创设平等亲和的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畅所欲言,坦诚交流自己的想法。即使学生在表述时出现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轻易中止学生的表达,应适时地进行追问引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完善表达。在指导《水果的奥秘》开题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探究问题,学生们在平等对话中激发了正能量,纷纷提到最感兴趣的水果知识和最想探究的水果问题。其间,不少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信息交流不够清楚高效,但教师始终耐心倾听,适时协助学生分析梳理课堂生成资源,最终学生们在民主氛围中成功细分了主题,组建了学习小组。
二、树立生成意识,关注课堂细节
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理应树立动态生成的课程意识,有效关注课堂细节,积极发挥教育机智,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敏锐地抓捕并重组各种信息,促进和利用好有效生成。
(1)在活动难点处引领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推进过程基本都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亲身到实践中、到文献中、到网络中收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时,对于学生而言,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择选、整理、分析、处理有效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参与《水乡桥文化》中期指导课时,学生反馈交流了自己在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巡回指导中,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收集了不少信息,但普遍存在“收集目的不明确、收集途径太狭窄、收集方法不恰当、整理方式不得当、分析记录不科学”等现象。针对这一难点,笔者引领学生专题开展了《争做信息小达人》的方法指导课,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如何科学收集与处理信息”的策略及方法,为今后的活动开展做了扎实的准备。
(2)在学生错误处创造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关注内容广,研究时间长,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但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验错误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它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境中选择最佳的方式和策略。对于学生而言,错误是走向完善的路标;对于教师而言,错误则是反馈教学的镜子。在《寻访身边的党员代表》方法指导课时,当有学生提到“若周边居民不愿接受我们的访谈时,该如何处理”时,另一学生直接回答“硬缠住这个居民,不论他愿不愿意,都要让他说”。显然,这名学生不懂得访谈第一要素为尊重对方,访谈首先要赢得访谈对象的信任,要学会坚持,但不能强人所难。此时,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活动资源,师生在纠错中有目的性地对“如何访谈”这一主题进行了再学习。
(3)在大胆批判处促发生成点
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应该接纳新生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孩子在活动大胆地批判,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的互动碰撞中产生即兴的火花。
我曾指导学生开展《感冒来了》研究活动。在交流如何预防感冒时,有学生给大家介绍了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他说:“我们可以多喝蜂蜜水,多补充维生素c来预防感冒。”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举手提出反对意见:“我妈妈说,男孩子不能喝蜂蜜水的,另外,维生素c多补充了会中毒的。”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议论纷纷。我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接着就这一话题引出一个讨论: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我,蜂蜜水和维生素c各有什么功效?同学们根据自己之前查阅的资料,纷纷举手告诉我蜂蜜水有解毒的功效,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我继续追问:我们知道“过犹不及”的这个成语,如果过量饮用蜂蜜水,摄入维生素c,有没有什么坏处?于是,我们共同在网上查找了资料,明白了过量喝蜂蜜水及摄入维生素c的弊处。我利用学生的质疑,为大家搭建了一方讨论的平台,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发散思维,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是活的,课堂也是活的,我们只有根据教学情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这样的课堂才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4)在适度拓展处挖掘生成点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时,经常面对开放性课题,教师应看准时机,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或拓展活动时空,或拓展学习资料,引领学生举一反三,化零为整,从而内化活动价值,形成理性认识,为学生的后续性实践和研究指明方向,实现活动效益的最大化。在《走进环卫工人》成果总结指导课时,当学生有效提炼活动体验与感想后,全体同学对“城市美容师”有了更真切的体悟,并萌生了“我们该为环卫工人做些什么”的感想。此时,教师便引领学生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以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主题公益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互助意识。
综上所述,要想使“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就必须不断地深入课堂,深入生活,了解学生。让我们好好把握“预设”和“生成”,让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自驾”中生成更多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