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方针。
  在体育教学中,严格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行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的时候,利用对规则的学习、理解,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思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比在理论课中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队列队形练习可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令行禁止”体现得淋漓尽致;耐久跑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作风;球类项目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育竞赛则更有凝聚力,能使学生空前团结,并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因此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的教育来得更直接,更易让学生接受并牢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
  二、将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个体,尊重他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地确定德育的层次。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将德育渗透于教学评价中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的心理交流。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这时,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的被接受,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德育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
  四、突出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模仿。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教师言行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五、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思想品质上的种种弱点就会在偶发事件中表现出来。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少批评,多表扬,以正面教育为主,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1.处理方法要灵活。
  2.采用的手段要多样。
  3.语言运用要恰当,尤其是评价更要恰当,不能伤人自尊心。
  4.课下处理要及时。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使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学习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让我们共同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为克服和弥补传统语言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满足高素
期刊
笔者近几年听了、看了不少各省地市优质课、公开课,应该说整体水平相当不错,老师们在领悟课程改革精神和驾驭课堂能力方面都展现了较高的水平。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学生的头、手、腿、脚不停的动,跑、跳、蹦、走不断的穿插,似乎没有这些就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似乎没有这些就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搞不活课堂的气氛,而且,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关于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动”的运用,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切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古诗词乃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之元素,其言简凝练而意存高远、精致典雅而旨趣深邃,堪称经典.现如今,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约定俗成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低年级写字教学既是启蒙,也是关键。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写字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
摘 要:普通高中办美术音乐特长教学,既能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也改变了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提高了普通高中的社会效益。就特长生历史高考备考复习策略,做一些总结和探究。  关键词:特长生;高考;历史;策略    普通高中办美术音乐特长教学,既能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改变了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提高了普通高中的社会效益。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和经验,对特长生的历史高考备考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