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蒋介石牵手反“台独”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把中国革命的胜利看作是“共产主义的扩张”。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更新美国全球战略,力图把台湾建成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开始暗中支持“台独”。
  当“台独”活动猖獗起来时,毛泽东改变了过去的思路。他对国民党提出:“美帝国主义成了我们共同的敌人。国民党已经不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和你们还是敌对的,但这种敌对,较之民族矛盾,已经降到第二位。”毛泽东的话使蒋介石对美国有所警惕。
  1958年,就在炮击金门的同时,毛泽东与蒋介石有过较深的交往。当时,毛泽东请与蒋介石和他两人都有很深交情的章士钊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章先生在信中向蒋介石说明了毛泽东关于“联蒋抵美”的政策。核心内容是说:毛泽东、周恩来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愿意与蒋介石先生再次合作,共同实现祖国统一,抵制美帝国主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蒋介石收到章先生的这封信后,在阳明山他的别墅里思考数日,还招来陈诚、蒋经国等高级官员一起商议多次。
  1959年,毛泽东仍然通过各种途径,向蒋介石传递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信息。1960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请章士钊亲自到香港走一趟,向在香港的国民党要人转达中国共产党关于愿意与国民党和平谈判的信息。章士钊临行前,毛泽东与周恩来还专门议定了一个原则,由周恩来当面向章士钊谈清,这就是,请章先生向蒋介石透露如下意思: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后,中国共产党会认真考虑蒋介石及其他国民党高官的“名”和“利”两方面问题。
  对于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台独”,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为和平统一而愿意与国民党合作的诚意,蒋介石在表面上并没有积极响应,但他的内心已经受到极大触动。他也认识到了美国人分裂中国的图谋和“台独”的极大危害性,因此,在行动上开始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政策,更严厉地打击“台独”。
  蒋介石在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企图方面最突出的是他对美国“划峡而治”方针的坚决抵制。
  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金门炮战之后,美国并没有派军队参战,而是提出“划峡而治”,要求蒋介石从沿海岛屿撤军。毛泽东一眼看穿这个方针是美国政府50年代初搞的“台湾自治”、“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翻版,是美国分裂中国的新阴谋,他当即命令我国与美方谈判的代表严正拒绝,并揭露了美国的阴谋。
  在台湾,蒋介石也对“划峡而治”方案作出了激烈反应。1958年9月19日,蒋命令台湾当局的“外长”黄少谷在“立法院”声明:美国的方案“损我权益”,我“决不承认”。杜勒斯并不死心,他在9月30日召开记者招待会,批评蒋介石:“美国以前就认为,把为数众多的部队放在金门、马祖是相当愚蠢的。”蒋介石十分气愤,他立即专门接见美国记者并发表谈话,明确表示:反对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他还尖刻地说:“我没有接受杜勒斯谈话的‘义务’。”杜勒斯见蒋介石发了火,便于10月20日专程飞台与蒋会谈。会谈中,杜勒斯又一次给蒋介石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他接受“划峡而治”的方案。蒋介石大发雷霆,断然拒绝。就在杜勒斯与蒋介石会谈的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恢复炮击的命令。命令特别指出:“中国人的事绝不允许美国人插手,这是民族大义。”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强烈反对使美国不得不放弃其“划峡而治”的方案。耐人寻味的是,在10月23日发表的蒋介石与杜勒斯的会谈公报中,蒋介石放弃了“反攻大陆”的口号。
  1958年和1959年这两年,蒋介石下令大批抓捕“台独”分子,不仅把“台独”头领彭明敏等人长期关押,而且他对任何鼓吹“台独”的人都不放过,一经逮捕,则长期关押。1960年4月,台湾选举各县、市长和“省议员”时收到蒋介石明令:凡是鼓吹“台独”的人,不得参加选举。受日本和美国支持的“台独”头子廖文毅1960年跑到日本横滨组织“台湾独立统一战线”,自任“总裁”。蒋介石获悉后,派专员与日本政府交涉,要求日本政府取缔所谓“台湾独立统一战线”。在蒋介石的强烈反对之下,廖文毅的“台湾独立统一战线”组织不得不移往美国活动。
  毛泽东注意到了蒋介石政策的变化。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了对台工作问题,提出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可落在美国人手中的基本原则。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还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改变目前的对台关系。
  在提出上述原则和政策后,毛泽东、周恩来又通过张治中、傅作义、屈武给蒋介石写信,作了详细转达,对蒋氏父子触动很大,这也唤起了他们的民族大义。蒋氏父子生前一直坚持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政策,坚持对“台独”实行高压政策。陈诚在病逝前说过这样的话:中共有泱泱大国气度,希望周恩来、张治中相信他的人格,他决不会违背民族大义。陈诚的这些话,可以说代表了蒋氏父子和台湾国民党多数高官的心声。
  (摘自《看世界》)
其他文献
她指导大家抢占世界前沿技术制高点,  带领大家不断向新技术发起冲锋;  她主持开展的多项技术研究,  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她的病人遍布全国各地  和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  她领导的心血管研究中心  被誉为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中心之一。    医学博士、少将韩雅玲,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
【摘要】思维被称为学生认知的“第三种力量”,而在传统高考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有忽视对学生思维力进行开发培养的倾向。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我们要把思维郑重地还给学生,把构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最高原则。在高中作文学习过程中,要适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思维永远伴随在学生身边。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要将“写什么”放置在“怎么写”之前,为学生提供思维进阶的平台。  【关
【摘要】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靠平时课堂上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重构课堂的教学环节,精准定位教学的目标则尤为重要。本文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阐述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视角下,通过重构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言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082-03  【
杨扬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选手杨扬在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夺取了冠军,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此后,她又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以1分36秒391的成绩获得金牌。  王濛  2006年都灵冬奥会是王濛参加的首次冬奥会,这届赛事,她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以44秒345的成绩夺得金牌。2010年2月,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先后在500米赛事的预赛及半决赛
公共服务不到位让老百姓深感纳税权利与义务不相匹配。    新年伊始,上海与重庆两地房产税“风雨欲来”,不仅引发了房价涨跌的讨论,更激起公眾对税负压力的热议。对此,财政部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税收制度是对社会财富的统筹再分配,最终目的是提升民众整体福祉。然而现实中,税负偏重、保障体系滞后等积弊已成为掣肘经济发展的瓶颈。  国内税负究竟有多重?曾有网站调查显示,
CBA上赛季开始之前,只有19支队伍前往诸暨参加新赛季,八一队前途未卜。球迷们隐隐觉得,曾经缔造了无数辉煌的八一队离解散只差一步了。果不其然,没过多长时间,八一队从此成了追忆。  随着八一队的解散,球队先前的主赞助商富邦集团有资格进入CBA。早在八一富邦俱乐部注销时,宁波方面就重新组建了宁波富邦男子篮球俱乐部。富邦集团是CBA公司的股东之一,接过了之前八一富邦俱乐部在CBA公司5%的股权。不过,富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在中小学阶段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高中的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入 “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时间少、阅读面窄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关于“初中生如何提高整本书阅读有效性”,前人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是这样的问题在初三毕业生身上会更加明显。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初三毕业生在学业紧张、时间紧迫、阅读量大的情况下,运用分类梳理,整
看了个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其中有一节讲周迅苦练撒娇技巧,先从“摇一摇”开始学习怎样和男人调情。在网络聊天室时代,有个词叫“见光死”,现在很多人还没走到阳光下,就已经让彼此失去了见光的勇气。就像这个电影里展现的一样,那些沉迷于约炮的男人大多生了一张利嘴,而抱着认真交往目的的男人则说不了几句就能让人崩溃,简直就没有中间过渡型。或许就像张爱玲讲范柳原:他和妻子是不会调情的,那些甜言蜜语要留给外面的女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新原有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古诗词情境教学以及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
去年11月12日中美共同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作为两国元首“瀛台共步”重要的、突破性的成果之一,举世关注、普遍赞赏。  重磅级的《声明》亮点之一就是两国明确提出了未来的碳减排目标。有《纽约时报》内幕消息称,中美为达成《声明》已“密谋”长达9个月之久。而《声明》的发布,无疑给当时正在筹备中的利马气候大会注入了“兴奋剂”。各国都在盘算如何在国际博弈中,尽可能地“占便宜、少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