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杨向荣的《西方诗学话语的陌生化》,在我头脑里,出现的是一个“结”的意象。20世纪的美学和诗学,似乎注定是要从一个理论之结开始的,这是诗与真的关系,同时也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成了“结”,人们“纠结”不已,也由此生产出了许多的理论。
当然,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了。自古就有“模仿说”,在古希腊时就出现,一直到近代,在理论界都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区分的。模仿者从被模仿者那里获得某些东西,如柏拉图所说,要模仿外观,但模仿者又不是被模仿者。如果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完全一样,那就不是模仿,而是再造了。柏拉图提出三张床的理论,即理念的第一张床,现实的第二张床,画家的第三张床。这里所说的第二张与第三张床的关系,既表明了艺术与现实的区分,也涉及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在柏拉图那里,模仿是具有否定性的。诗由于是模仿,所包含的真理成分要少于被模仿物,并且诗(主要指悲剧)由于专门模仿灵魂的低下部分,倾向于以失控的激情来吸引观众、造成围观,因此不利于道德教育。他根据这两条理由,要对诗人下逐客令。到了18世纪时,夏尔·巴托要建立现代艺术体系,将各门艺术归结为单一原理。他所寻找到的单一原理,仍然是模仿。这时的模仿就具有了正面的,肯定性的意义。艺术通过模仿,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但同时又因此与现实区分开来,独自构成了一个艺术的世界。论证艺术的自律性,并且为艺术下定义,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巴托的区分,适应了一个时代要求,即区分艺术与工艺。工艺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是生活的镜像。镜子不能照出镜子本身,只能照出镜子外的世界,正如拍合影照片时,持照相机的人不能被照进去一样。艺术由于它不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反映现实,因此诗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语言,却能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真。由此,诗与真、艺术与生活,就成了解不开的结。
然而,这种模仿的思想,从它形成的开始,就引发了许多争论。古典的争论说来话太长,20世纪的美学、文学和艺术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段对模仿進行批评的历史。20世纪的美学家们的思考,注定是要从对一个新的支点的寻找开始的。理论家们要找到这个支点,并借助这个支点来发力,从而走出模仿论。什么是这个新的理论的支点?争议很多。理论家们各说各话,意图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走出模仿论来实现理论的更新。
在20世纪初年,有一个流行的词,叫作“距离”。这是一个很好的词,很有用。在爱德华·布洛那里说的是“心理距离”,不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主要指在心理上“去功利”,从而与生活的态度相隔离。他又认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造成心理距离。艺术之所以成其为艺术,是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问题正是从这里出现的。用距离将艺术与生活隔开,或者将诗与真隔开,那么,正像我们在看事物时保持距离一样,保持距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看现实,还是不去看现实?
说完了这些,我们来到本书的主题:陌生化。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一个世纪之久。围绕着这个概念,人们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书籍,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心理距离说,只是要在心理上拉开距离。人的心理,不是电灯开关,想开想关都行,也不是汽车换挡,可以动手去扳。相反,总会有种种理不断、思还乱、拿不起、放不开的情况。陌生化,是要通过客观物造成一种情境,迫使接受者“艺术地”去接受作品。读一首诗,怎样才能将诗当诗来读呢?不是我们事先要摆出一种读诗的态度,更不是沐浴焚香,规定一种读诗的外在形式,而是将诗写成一种样式,使读者不能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它。
这时,就有了“奇特化”的概念。据本书的作者考证,什克洛夫斯基最初创造“陌生化”这个词的时候,本意是写“奇怪的”,由于笔误才造了一个新词。这一新词就此流行开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首先要从“奇”的角度来理解这种“陌生”。“奇”会更新人们的感觉,使人们不再视而不见。一物生得“奇”,会使人多看一眼,一人长得“奇”,在街上走会提高回头率。根据这一道理,艺术与生活要不同,诗有自己的语法,要写得似通非通,画要有自己的真实观,贵在似与不似之间。遇到这一类的物,人的阅读和观看的眼光就不同了,从以读到和看到的什么为目的,转向将阅读和观看的过程本身的感受包含进来。
然而,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仍然需要说清楚。当作者追求“奇怪”之时,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为奇而奇”,第二是“为意而奇”。诗与真之间,在这里打出了新的结,而理论家似乎为此一直在纠结着。本来,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结并不难解。诗人总要说一点什么,有感而发;即使无病呻吟,也别有所图。他们换一种方法说,说得与日常语言不一样,无非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诗人要制造奇异,从而产生新奇感,打破日常生活的平庸,使自己的作品突出。诗人要写得艰涩难懂,并不是不想让人懂,故意在玩文字游戏。故意炫技,也是想以此来制造某种接受时的效果。无论如何,诗人总是有意要表达。写诗没有任何目的,什么也不表达,什么效果也不想达到,毕竟是少见的现象。
然而,对于理论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无论是“距离”,还是“陌生化”,在艺术家那里只是手段,到了一些理论家那里,就成了目的。“距离”成了原则,“陌生化”成了本体。作为手段的“陌生化”,所指向的是感觉更新,而作为目的的“陌生化”,就彻底切断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将这种切断宣布为“向内转”。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文论的关键词。20世纪初年的俄国形式主义,与历史上的形式主义有一个根本不同。欧洲美学有着悠久的形式主义传统。朱光潜将柏拉图的“理念”译成“理式”,就是要突出这种“理念”的“原型”性,是一种规范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四因说”时,讲第一因是“形式因”,是强调形式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时,“形式”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万物由神依据形式来塑造,艺术品由艺术家依据形式制成。黑格尔完成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向,理念成为万物之本和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而感性显现是形式。自从黑格尔以后,由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寻找与它适合的形式的思想,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形式不再像古希腊那样,被理解成与质料相对,而开始被理解成与内容相对。于是,以形式为中心的欧洲美学的传统,变成了以内容为中心的近代美学传统。 在这种新的语境中,像什克洛夫斯基这样一批诗学研究者重提形式,实际上就是反对内容决定的形式的模式。他们不是反对内容,而是要用与内容构成冲突的新形式激发新的感受经验。“陌生化”所要制造的,就是这样的形式,这与此前的形式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当“陌生化”成为本体,形式获得独立性,引导理论家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是什么东西?这也就是说,诗与散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这种思路从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开始进行对比研究。陌生化,即诗与日常语言的差异,成为诗之所以是诗的根本原因。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的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功绩。它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开始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和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研究,将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导到文本研究上来。如果说,鲍姆加登曾将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感性的完善”,并且以诗为例,认为诗的完善在于这种节奏和韵律,说了这方面的意思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者将100多年前德国人所做过的事再做一遍。但是,他们所做的与鲍姆加登不一样,鲍姆加登要“感性的完善”与“理性的完善”相结合,或者如鲍姆加登之后的一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审美需要多种“完善”的结合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所要的只是这种“感性的完善”,并用这种“感性的完善”来排斥其他一切“完善”。
当“陌生化”成为一种诗学研究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之时,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从艺术与日常生活、诗与散文的区分处来寻找艺术与诗的根本特性,正像从一物与它物的不同之处论证此物的本质一样,是一种静态的看事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寻找艺术的本质,建立“文学的科学”,是行不通的。一些试图建立“文学学”的人所走的路,正是这条死胡同。
有人将诗与艺术比喻成佳美的菜肴。它们与鸡肉鱼蛋和各种蔬菜这些来自生活的原料的区别在于,有人用油盐酱醋对它们进行了烹调。我们能否将这些佐料看成是文学性或艺术性,认为正是它们,完成了从生活到詩,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当然不能。美味佳肴的形成,不仅在于运用食材,辅以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厨师恰当地使用食材和佐料,掌握火候,把握时间和顺序,展示烹调才华,经过一个复杂的经验性的过程,最后才形成美味佳肴。先将肉鱼菜蛋说成是现实生活,再将佐料抽取出来,说这代表了其中的文学性或艺术性,是完全错误的。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文学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像烹调中的油盐酱醋一类的调料,认为它们放到哪儿,哪儿的生活就变成了艺术。这种调料的美学,是注定要破产的。
当爱德华·布洛说距离时,曾详细论证过距离多大最合适的问题。他的观点是,距离越小越好,但不能失去。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要隔着一层膜,膜破了,就不再是艺术,而是生活了。他进一步论证说,许多不把艺术当作艺术来看的现象,都是这么产生的。这种观点背后的理论根据,仍是模仿说。艺术是镜中的形象,凑近一点看,可看得更清,但是,底线不能突破,艺术的形象是镜中的,是假的,不是生活中的,不是真的。
20世纪的先锋派艺术,依据比格尔的分析,就是有突破这个底线的意图。前面说过,工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处于生活之外。先锋派艺术想实现一种回归,使艺术回归生活,参与生活,但这种努力的结果,恰恰是失去了镜像的逼真性。这在美术中恰实是如此,当现成物、工业制成品进入艺术之中时,一个古老的,原本就存在的,关于艺术边界的问题,在这时突显出来。
对此,布莱希特通过戏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戏剧都是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台和幕,都给人们以心理暗示,要人们将戏当作戏来看待。舞台有三堵墙,挡住了生活中的各种干扰,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出之中,但台上与台下之间,仍有着一堵看不见的墙。过去认为,这第四堵墙不可少,没有这一堵墙,就不能把戏当作戏,就不是艺术。布莱希特所做的事,与造型艺术中的先锋派艺术一样,要拆这堵墙。他所讲的“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是将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要将他们引入到戏剧之中。观众不是化身为一个戏剧角色,而是作为他们自身而进入戏剧。布莱希特的试验不管本身是否成功,对此后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影响深远的。戏剧与观众的关系变了,舞台的形式变了,更重要是,一种艺术自律的预设被打破了。
艺术与生活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20世纪后期流行的批判理论所建构的一种“救赎”观。艺术本来是生活中的精神营养,但批判理论家们面对当代的社会和艺术状况,要将艺术变成治疗社会疾病的药品。于是,重要的,不是艺术再现了什么,说了什么人的故事,说得怎样,而是经过诊断,发现了社会的问题,就通过艺术提供某种东西。
作者谈到了齐美尔而不是布洛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再是审美欣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而更像一位医生与他的病人的“距离”。医生需要对病人理解,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光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以治好病为目的。当然,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生,病能不能治好,医生也有无奈之时。但是,治病决定了一种立场,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言说的方式。从齐美尔到阿多诺,许多德国人在谈到艺术时,都这么看。艺术要针对现实发言,它不是模仿现实,也不在于对现实生活美化或丑化,而在于为现实生活提供某种治疗。如果这样的话,似乎艺术重回自律又是可能的了。用自律的艺术,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也用自律的艺术,使当代躁动的心灵重回宁静。但是,艺术是药吗?如果是药的话,重病要下猛药,只有生逢衰世,艺术才可能繁荣昌盛。这似乎在用归谬法说话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被证明没有走这一条路。
说到底,诗与真,艺术与生活之结,许多人都试图解过。时至今日,旧的解开了,新的结却正在形成,理论家们也开始以新的方式纠结不已。理论研究的宿命本来就是:永远在路上。杨向荣的这本书,展示了他对“陌生化”概念的喜爱。正像他所说,“陌生化”是为了更新感觉,强化过程。希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后,感受力更新了,也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上向前走了一步。
当然,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了。自古就有“模仿说”,在古希腊时就出现,一直到近代,在理论界都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区分的。模仿者从被模仿者那里获得某些东西,如柏拉图所说,要模仿外观,但模仿者又不是被模仿者。如果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完全一样,那就不是模仿,而是再造了。柏拉图提出三张床的理论,即理念的第一张床,现实的第二张床,画家的第三张床。这里所说的第二张与第三张床的关系,既表明了艺术与现实的区分,也涉及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在柏拉图那里,模仿是具有否定性的。诗由于是模仿,所包含的真理成分要少于被模仿物,并且诗(主要指悲剧)由于专门模仿灵魂的低下部分,倾向于以失控的激情来吸引观众、造成围观,因此不利于道德教育。他根据这两条理由,要对诗人下逐客令。到了18世纪时,夏尔·巴托要建立现代艺术体系,将各门艺术归结为单一原理。他所寻找到的单一原理,仍然是模仿。这时的模仿就具有了正面的,肯定性的意义。艺术通过模仿,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但同时又因此与现实区分开来,独自构成了一个艺术的世界。论证艺术的自律性,并且为艺术下定义,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巴托的区分,适应了一个时代要求,即区分艺术与工艺。工艺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是生活的镜像。镜子不能照出镜子本身,只能照出镜子外的世界,正如拍合影照片时,持照相机的人不能被照进去一样。艺术由于它不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反映现实,因此诗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语言,却能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真。由此,诗与真、艺术与生活,就成了解不开的结。
然而,这种模仿的思想,从它形成的开始,就引发了许多争论。古典的争论说来话太长,20世纪的美学、文学和艺术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段对模仿進行批评的历史。20世纪的美学家们的思考,注定是要从对一个新的支点的寻找开始的。理论家们要找到这个支点,并借助这个支点来发力,从而走出模仿论。什么是这个新的理论的支点?争议很多。理论家们各说各话,意图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走出模仿论来实现理论的更新。
在20世纪初年,有一个流行的词,叫作“距离”。这是一个很好的词,很有用。在爱德华·布洛那里说的是“心理距离”,不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主要指在心理上“去功利”,从而与生活的态度相隔离。他又认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造成心理距离。艺术之所以成其为艺术,是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问题正是从这里出现的。用距离将艺术与生活隔开,或者将诗与真隔开,那么,正像我们在看事物时保持距离一样,保持距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看现实,还是不去看现实?
说完了这些,我们来到本书的主题:陌生化。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一个世纪之久。围绕着这个概念,人们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书籍,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心理距离说,只是要在心理上拉开距离。人的心理,不是电灯开关,想开想关都行,也不是汽车换挡,可以动手去扳。相反,总会有种种理不断、思还乱、拿不起、放不开的情况。陌生化,是要通过客观物造成一种情境,迫使接受者“艺术地”去接受作品。读一首诗,怎样才能将诗当诗来读呢?不是我们事先要摆出一种读诗的态度,更不是沐浴焚香,规定一种读诗的外在形式,而是将诗写成一种样式,使读者不能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它。
这时,就有了“奇特化”的概念。据本书的作者考证,什克洛夫斯基最初创造“陌生化”这个词的时候,本意是写“奇怪的”,由于笔误才造了一个新词。这一新词就此流行开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首先要从“奇”的角度来理解这种“陌生”。“奇”会更新人们的感觉,使人们不再视而不见。一物生得“奇”,会使人多看一眼,一人长得“奇”,在街上走会提高回头率。根据这一道理,艺术与生活要不同,诗有自己的语法,要写得似通非通,画要有自己的真实观,贵在似与不似之间。遇到这一类的物,人的阅读和观看的眼光就不同了,从以读到和看到的什么为目的,转向将阅读和观看的过程本身的感受包含进来。
然而,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仍然需要说清楚。当作者追求“奇怪”之时,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为奇而奇”,第二是“为意而奇”。诗与真之间,在这里打出了新的结,而理论家似乎为此一直在纠结着。本来,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结并不难解。诗人总要说一点什么,有感而发;即使无病呻吟,也别有所图。他们换一种方法说,说得与日常语言不一样,无非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诗人要制造奇异,从而产生新奇感,打破日常生活的平庸,使自己的作品突出。诗人要写得艰涩难懂,并不是不想让人懂,故意在玩文字游戏。故意炫技,也是想以此来制造某种接受时的效果。无论如何,诗人总是有意要表达。写诗没有任何目的,什么也不表达,什么效果也不想达到,毕竟是少见的现象。
然而,对于理论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无论是“距离”,还是“陌生化”,在艺术家那里只是手段,到了一些理论家那里,就成了目的。“距离”成了原则,“陌生化”成了本体。作为手段的“陌生化”,所指向的是感觉更新,而作为目的的“陌生化”,就彻底切断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将这种切断宣布为“向内转”。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文论的关键词。20世纪初年的俄国形式主义,与历史上的形式主义有一个根本不同。欧洲美学有着悠久的形式主义传统。朱光潜将柏拉图的“理念”译成“理式”,就是要突出这种“理念”的“原型”性,是一种规范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四因说”时,讲第一因是“形式因”,是强调形式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时,“形式”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万物由神依据形式来塑造,艺术品由艺术家依据形式制成。黑格尔完成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向,理念成为万物之本和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而感性显现是形式。自从黑格尔以后,由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寻找与它适合的形式的思想,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形式不再像古希腊那样,被理解成与质料相对,而开始被理解成与内容相对。于是,以形式为中心的欧洲美学的传统,变成了以内容为中心的近代美学传统。 在这种新的语境中,像什克洛夫斯基这样一批诗学研究者重提形式,实际上就是反对内容决定的形式的模式。他们不是反对内容,而是要用与内容构成冲突的新形式激发新的感受经验。“陌生化”所要制造的,就是这样的形式,这与此前的形式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当“陌生化”成为本体,形式获得独立性,引导理论家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是什么东西?这也就是说,诗与散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这种思路从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开始进行对比研究。陌生化,即诗与日常语言的差异,成为诗之所以是诗的根本原因。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的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功绩。它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开始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和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研究,将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导到文本研究上来。如果说,鲍姆加登曾将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感性的完善”,并且以诗为例,认为诗的完善在于这种节奏和韵律,说了这方面的意思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者将100多年前德国人所做过的事再做一遍。但是,他们所做的与鲍姆加登不一样,鲍姆加登要“感性的完善”与“理性的完善”相结合,或者如鲍姆加登之后的一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审美需要多种“完善”的结合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所要的只是这种“感性的完善”,并用这种“感性的完善”来排斥其他一切“完善”。
当“陌生化”成为一种诗学研究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之时,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从艺术与日常生活、诗与散文的区分处来寻找艺术与诗的根本特性,正像从一物与它物的不同之处论证此物的本质一样,是一种静态的看事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寻找艺术的本质,建立“文学的科学”,是行不通的。一些试图建立“文学学”的人所走的路,正是这条死胡同。
有人将诗与艺术比喻成佳美的菜肴。它们与鸡肉鱼蛋和各种蔬菜这些来自生活的原料的区别在于,有人用油盐酱醋对它们进行了烹调。我们能否将这些佐料看成是文学性或艺术性,认为正是它们,完成了从生活到詩,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当然不能。美味佳肴的形成,不仅在于运用食材,辅以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厨师恰当地使用食材和佐料,掌握火候,把握时间和顺序,展示烹调才华,经过一个复杂的经验性的过程,最后才形成美味佳肴。先将肉鱼菜蛋说成是现实生活,再将佐料抽取出来,说这代表了其中的文学性或艺术性,是完全错误的。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文学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像烹调中的油盐酱醋一类的调料,认为它们放到哪儿,哪儿的生活就变成了艺术。这种调料的美学,是注定要破产的。
当爱德华·布洛说距离时,曾详细论证过距离多大最合适的问题。他的观点是,距离越小越好,但不能失去。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要隔着一层膜,膜破了,就不再是艺术,而是生活了。他进一步论证说,许多不把艺术当作艺术来看的现象,都是这么产生的。这种观点背后的理论根据,仍是模仿说。艺术是镜中的形象,凑近一点看,可看得更清,但是,底线不能突破,艺术的形象是镜中的,是假的,不是生活中的,不是真的。
20世纪的先锋派艺术,依据比格尔的分析,就是有突破这个底线的意图。前面说过,工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处于生活之外。先锋派艺术想实现一种回归,使艺术回归生活,参与生活,但这种努力的结果,恰恰是失去了镜像的逼真性。这在美术中恰实是如此,当现成物、工业制成品进入艺术之中时,一个古老的,原本就存在的,关于艺术边界的问题,在这时突显出来。
对此,布莱希特通过戏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戏剧都是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台和幕,都给人们以心理暗示,要人们将戏当作戏来看待。舞台有三堵墙,挡住了生活中的各种干扰,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出之中,但台上与台下之间,仍有着一堵看不见的墙。过去认为,这第四堵墙不可少,没有这一堵墙,就不能把戏当作戏,就不是艺术。布莱希特所做的事,与造型艺术中的先锋派艺术一样,要拆这堵墙。他所讲的“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是将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要将他们引入到戏剧之中。观众不是化身为一个戏剧角色,而是作为他们自身而进入戏剧。布莱希特的试验不管本身是否成功,对此后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影响深远的。戏剧与观众的关系变了,舞台的形式变了,更重要是,一种艺术自律的预设被打破了。
艺术与生活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20世纪后期流行的批判理论所建构的一种“救赎”观。艺术本来是生活中的精神营养,但批判理论家们面对当代的社会和艺术状况,要将艺术变成治疗社会疾病的药品。于是,重要的,不是艺术再现了什么,说了什么人的故事,说得怎样,而是经过诊断,发现了社会的问题,就通过艺术提供某种东西。
作者谈到了齐美尔而不是布洛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再是审美欣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而更像一位医生与他的病人的“距离”。医生需要对病人理解,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光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以治好病为目的。当然,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生,病能不能治好,医生也有无奈之时。但是,治病决定了一种立场,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言说的方式。从齐美尔到阿多诺,许多德国人在谈到艺术时,都这么看。艺术要针对现实发言,它不是模仿现实,也不在于对现实生活美化或丑化,而在于为现实生活提供某种治疗。如果这样的话,似乎艺术重回自律又是可能的了。用自律的艺术,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也用自律的艺术,使当代躁动的心灵重回宁静。但是,艺术是药吗?如果是药的话,重病要下猛药,只有生逢衰世,艺术才可能繁荣昌盛。这似乎在用归谬法说话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被证明没有走这一条路。
说到底,诗与真,艺术与生活之结,许多人都试图解过。时至今日,旧的解开了,新的结却正在形成,理论家们也开始以新的方式纠结不已。理论研究的宿命本来就是:永远在路上。杨向荣的这本书,展示了他对“陌生化”概念的喜爱。正像他所说,“陌生化”是为了更新感觉,强化过程。希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后,感受力更新了,也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上向前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