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诗与真之结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杨向荣的《西方诗学话语的陌生化》,在我头脑里,出现的是一个“结”的意象。20世纪的美学和诗学,似乎注定是要从一个理论之结开始的,这是诗与真的关系,同时也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成了“结”,人们“纠结”不已,也由此生产出了许多的理论。
  当然,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了。自古就有“模仿说”,在古希腊时就出现,一直到近代,在理论界都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区分的。模仿者从被模仿者那里获得某些东西,如柏拉图所说,要模仿外观,但模仿者又不是被模仿者。如果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完全一样,那就不是模仿,而是再造了。柏拉图提出三张床的理论,即理念的第一张床,现实的第二张床,画家的第三张床。这里所说的第二张与第三张床的关系,既表明了艺术与现实的区分,也涉及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在柏拉图那里,模仿是具有否定性的。诗由于是模仿,所包含的真理成分要少于被模仿物,并且诗(主要指悲剧)由于专门模仿灵魂的低下部分,倾向于以失控的激情来吸引观众、造成围观,因此不利于道德教育。他根据这两条理由,要对诗人下逐客令。到了18世纪时,夏尔·巴托要建立现代艺术体系,将各门艺术归结为单一原理。他所寻找到的单一原理,仍然是模仿。这时的模仿就具有了正面的,肯定性的意义。艺术通过模仿,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但同时又因此与现实区分开来,独自构成了一个艺术的世界。论证艺术的自律性,并且为艺术下定义,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巴托的区分,适应了一个时代要求,即区分艺术与工艺。工艺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是生活的镜像。镜子不能照出镜子本身,只能照出镜子外的世界,正如拍合影照片时,持照相机的人不能被照进去一样。艺术由于它不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反映现实,因此诗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语言,却能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真。由此,诗与真、艺术与生活,就成了解不开的结。
  然而,这种模仿的思想,从它形成的开始,就引发了许多争论。古典的争论说来话太长,20世纪的美学、文学和艺术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段对模仿進行批评的历史。20世纪的美学家们的思考,注定是要从对一个新的支点的寻找开始的。理论家们要找到这个支点,并借助这个支点来发力,从而走出模仿论。什么是这个新的理论的支点?争议很多。理论家们各说各话,意图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走出模仿论来实现理论的更新。
  在20世纪初年,有一个流行的词,叫作“距离”。这是一个很好的词,很有用。在爱德华·布洛那里说的是“心理距离”,不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主要指在心理上“去功利”,从而与生活的态度相隔离。他又认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造成心理距离。艺术之所以成其为艺术,是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问题正是从这里出现的。用距离将艺术与生活隔开,或者将诗与真隔开,那么,正像我们在看事物时保持距离一样,保持距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看现实,还是不去看现实?
  说完了这些,我们来到本书的主题:陌生化。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一个世纪之久。围绕着这个概念,人们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书籍,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心理距离说,只是要在心理上拉开距离。人的心理,不是电灯开关,想开想关都行,也不是汽车换挡,可以动手去扳。相反,总会有种种理不断、思还乱、拿不起、放不开的情况。陌生化,是要通过客观物造成一种情境,迫使接受者“艺术地”去接受作品。读一首诗,怎样才能将诗当诗来读呢?不是我们事先要摆出一种读诗的态度,更不是沐浴焚香,规定一种读诗的外在形式,而是将诗写成一种样式,使读者不能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它。
  这时,就有了“奇特化”的概念。据本书的作者考证,什克洛夫斯基最初创造“陌生化”这个词的时候,本意是写“奇怪的”,由于笔误才造了一个新词。这一新词就此流行开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首先要从“奇”的角度来理解这种“陌生”。“奇”会更新人们的感觉,使人们不再视而不见。一物生得“奇”,会使人多看一眼,一人长得“奇”,在街上走会提高回头率。根据这一道理,艺术与生活要不同,诗有自己的语法,要写得似通非通,画要有自己的真实观,贵在似与不似之间。遇到这一类的物,人的阅读和观看的眼光就不同了,从以读到和看到的什么为目的,转向将阅读和观看的过程本身的感受包含进来。
  然而,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仍然需要说清楚。当作者追求“奇怪”之时,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为奇而奇”,第二是“为意而奇”。诗与真之间,在这里打出了新的结,而理论家似乎为此一直在纠结着。本来,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结并不难解。诗人总要说一点什么,有感而发;即使无病呻吟,也别有所图。他们换一种方法说,说得与日常语言不一样,无非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诗人要制造奇异,从而产生新奇感,打破日常生活的平庸,使自己的作品突出。诗人要写得艰涩难懂,并不是不想让人懂,故意在玩文字游戏。故意炫技,也是想以此来制造某种接受时的效果。无论如何,诗人总是有意要表达。写诗没有任何目的,什么也不表达,什么效果也不想达到,毕竟是少见的现象。
  然而,对于理论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无论是“距离”,还是“陌生化”,在艺术家那里只是手段,到了一些理论家那里,就成了目的。“距离”成了原则,“陌生化”成了本体。作为手段的“陌生化”,所指向的是感觉更新,而作为目的的“陌生化”,就彻底切断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将这种切断宣布为“向内转”。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文论的关键词。20世纪初年的俄国形式主义,与历史上的形式主义有一个根本不同。欧洲美学有着悠久的形式主义传统。朱光潜将柏拉图的“理念”译成“理式”,就是要突出这种“理念”的“原型”性,是一种规范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四因说”时,讲第一因是“形式因”,是强调形式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时,“形式”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万物由神依据形式来塑造,艺术品由艺术家依据形式制成。黑格尔完成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向,理念成为万物之本和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而感性显现是形式。自从黑格尔以后,由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寻找与它适合的形式的思想,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形式不再像古希腊那样,被理解成与质料相对,而开始被理解成与内容相对。于是,以形式为中心的欧洲美学的传统,变成了以内容为中心的近代美学传统。   在这种新的语境中,像什克洛夫斯基这样一批诗学研究者重提形式,实际上就是反对内容决定的形式的模式。他们不是反对内容,而是要用与内容构成冲突的新形式激发新的感受经验。“陌生化”所要制造的,就是这样的形式,这与此前的形式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当“陌生化”成为本体,形式获得独立性,引导理论家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是什么东西?这也就是说,诗与散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这种思路从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开始进行对比研究。陌生化,即诗与日常语言的差异,成为诗之所以是诗的根本原因。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的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功绩。它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开始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和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研究,将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导到文本研究上来。如果说,鲍姆加登曾将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感性的完善”,并且以诗为例,认为诗的完善在于这种节奏和韵律,说了这方面的意思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者将100多年前德国人所做过的事再做一遍。但是,他们所做的与鲍姆加登不一样,鲍姆加登要“感性的完善”与“理性的完善”相结合,或者如鲍姆加登之后的一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审美需要多种“完善”的结合的话,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所要的只是这种“感性的完善”,并用这种“感性的完善”来排斥其他一切“完善”。
  当“陌生化”成为一种诗学研究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之时,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从艺术与日常生活、诗与散文的区分处来寻找艺术与诗的根本特性,正像从一物与它物的不同之处论证此物的本质一样,是一种静态的看事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寻找艺术的本质,建立“文学的科学”,是行不通的。一些试图建立“文学学”的人所走的路,正是这条死胡同。
  有人将诗与艺术比喻成佳美的菜肴。它们与鸡肉鱼蛋和各种蔬菜这些来自生活的原料的区别在于,有人用油盐酱醋对它们进行了烹调。我们能否将这些佐料看成是文学性或艺术性,认为正是它们,完成了从生活到詩,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当然不能。美味佳肴的形成,不仅在于运用食材,辅以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厨师恰当地使用食材和佐料,掌握火候,把握时间和顺序,展示烹调才华,经过一个复杂的经验性的过程,最后才形成美味佳肴。先将肉鱼菜蛋说成是现实生活,再将佐料抽取出来,说这代表了其中的文学性或艺术性,是完全错误的。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文学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像烹调中的油盐酱醋一类的调料,认为它们放到哪儿,哪儿的生活就变成了艺术。这种调料的美学,是注定要破产的。
  当爱德华·布洛说距离时,曾详细论证过距离多大最合适的问题。他的观点是,距离越小越好,但不能失去。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要隔着一层膜,膜破了,就不再是艺术,而是生活了。他进一步论证说,许多不把艺术当作艺术来看的现象,都是这么产生的。这种观点背后的理论根据,仍是模仿说。艺术是镜中的形象,凑近一点看,可看得更清,但是,底线不能突破,艺术的形象是镜中的,是假的,不是生活中的,不是真的。
  20世纪的先锋派艺术,依据比格尔的分析,就是有突破这个底线的意图。前面说过,工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处于生活之外。先锋派艺术想实现一种回归,使艺术回归生活,参与生活,但这种努力的结果,恰恰是失去了镜像的逼真性。这在美术中恰实是如此,当现成物、工业制成品进入艺术之中时,一个古老的,原本就存在的,关于艺术边界的问题,在这时突显出来。
  对此,布莱希特通过戏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戏剧都是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台和幕,都给人们以心理暗示,要人们将戏当作戏来看待。舞台有三堵墙,挡住了生活中的各种干扰,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出之中,但台上与台下之间,仍有着一堵看不见的墙。过去认为,这第四堵墙不可少,没有这一堵墙,就不能把戏当作戏,就不是艺术。布莱希特所做的事,与造型艺术中的先锋派艺术一样,要拆这堵墙。他所讲的“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是将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要将他们引入到戏剧之中。观众不是化身为一个戏剧角色,而是作为他们自身而进入戏剧。布莱希特的试验不管本身是否成功,对此后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影响深远的。戏剧与观众的关系变了,舞台的形式变了,更重要是,一种艺术自律的预设被打破了。
  艺术与生活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20世纪后期流行的批判理论所建构的一种“救赎”观。艺术本来是生活中的精神营养,但批判理论家们面对当代的社会和艺术状况,要将艺术变成治疗社会疾病的药品。于是,重要的,不是艺术再现了什么,说了什么人的故事,说得怎样,而是经过诊断,发现了社会的问题,就通过艺术提供某种东西。
  作者谈到了齐美尔而不是布洛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再是审美欣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而更像一位医生与他的病人的“距离”。医生需要对病人理解,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光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以治好病为目的。当然,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生,病能不能治好,医生也有无奈之时。但是,治病决定了一种立场,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言说的方式。从齐美尔到阿多诺,许多德国人在谈到艺术时,都这么看。艺术要针对现实发言,它不是模仿现实,也不在于对现实生活美化或丑化,而在于为现实生活提供某种治疗。如果这样的话,似乎艺术重回自律又是可能的了。用自律的艺术,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也用自律的艺术,使当代躁动的心灵重回宁静。但是,艺术是药吗?如果是药的话,重病要下猛药,只有生逢衰世,艺术才可能繁荣昌盛。这似乎在用归谬法说话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被证明没有走这一条路。
  说到底,诗与真,艺术与生活之结,许多人都试图解过。时至今日,旧的解开了,新的结却正在形成,理论家们也开始以新的方式纠结不已。理论研究的宿命本来就是:永远在路上。杨向荣的这本书,展示了他对“陌生化”概念的喜爱。正像他所说,“陌生化”是为了更新感觉,强化过程。希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后,感受力更新了,也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上向前走了一步。
其他文献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
期刊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
期刊
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架构,文化研究从来不是一个线性或进步的发展过程,它兼容着多种主张和立场,是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生产场域。它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也在批判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冲击僵化学科体系的批判性力量。本次盘点主要围绕着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译介、再解读与反思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这两个方向展开。  一、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再解读与反思  在中国
期刊
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双城记》(ATale ofTwoCities),以小说之笔讲述了一部发生在巴黎与伦敦的革命与爱情传奇。如今,一部学术文化版的东西方历史名城的“双城记”———《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考古学家之手,叙写了一部视野
期刊
高铁,这些年是国人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件,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构着人们的思路,更在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对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大课题。近年来,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试图走进它,书写它,揭示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我即是其中之一。2010年左右,高铁刚刚红火之时,我曾经采访郑西、武广、京津高铁,还有四方、唐山等高铁机车制造厂。但由于这个题材太宽太大太深太玄,实在难以把握。在
期刊
少数民族身上特有的一种“边地”色彩使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具有着别致的韵味,不但在文化书写方面提供了与中原不一样的民族风俗、风情,而且“边地”的雪域高原、崇山峻岭以及神秘巫医等也都展现出能与主流拉开距离的独特的审美风韵。同时,在这种异域眼光的打量中,更能对古老的中华大地做出深刻剖析。因此,在当下的出版浪潮中,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2015年收录了55个民族作家作品的“新时期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