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丰富的创新内涵,我们应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质疑问难,鼓励标新立异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蕴含着创新的萌芽。陶行之先生有这么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培养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1,从题目质疑探究
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题目中常有统领全文的一个关键的字(词),是该题目的“题眼”。“题眼”不仅提契全题,而且往往能揭示课文要义。学生就可从此处质疑探究。如:《大江保卫战》,可以从“战”字人手质疑。为什么要战?怎样去战?战的结果如何?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深入探究课文。我经常让学生分组重点解决其中一两个问题。再合作交流。
2,从文章中心句质疑探究
课文的中心句,点明了中心,起统帅全文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可以重点质疑,以点带面,探究全文。如教学《船长》一文时,学生能找到中心句:“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学生也能找到重点词“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质疑:哈尔威的忠于职守表现在哪?他的做人之道是什么?学生从这两点出发,可以探究全文的内容。
3,从课文不舍常理处质疑探究
有的课文表面看来似乎矛盾。矛盾往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教学时可以抓住文章的矛盾处进行质疑。在《爷爷的芦笛》一文中,强强刚开始说:“爷爷,我不怕。”文章后来又写道“悠扬的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的一干二净”。这两旬是不是前后矛盾呢?学生就此质疑。讨论后明白了强强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大胆想象,倡导匠心独具
1,充分利用CAI课件,引发学生想象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白鹭》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白鹭的形美、意美,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效果很好。
2,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
如在《孔子游春》中,课文的结尾孔子问颜回:“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颜回的志向歌里唱些什么呢?我试着让学生写,学生写出的歌词里充满了真情。这一想象让学生深刻地领会了孔子教育弟子已达目的。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
3,根据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想象中延伸课文情节。深化课文主旨。学习课文《印度洋上生死夜》后,我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皮埃尔那么爱他的妻子,但是他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认为可能发生的事写下来。通过这一想象练习,学生对皮埃尔形象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了。皮埃尔已经化作了鲜活的形象贮存于学:生心中,他的情感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三、语文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1,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展开语文活动。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马卡片”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学生通过兴趣盎然的演练,读懂了课文一、三段,并产生深刻的印象。接着他们深读课文,用“划、研、读”等方法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这一教学过程正好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语文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编排课本剧,讲故事,写童话,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演讲、辩论、复述等课堂活动,在表演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对一些故事情节强的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的训练,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复述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起因、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最后结果都了解,但如何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内容加以压缩,这就要靠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抓住要点,对次要内容进行删、换、并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善于观察与思考,使自己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质疑问难,鼓励标新立异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蕴含着创新的萌芽。陶行之先生有这么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培养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1,从题目质疑探究
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题目中常有统领全文的一个关键的字(词),是该题目的“题眼”。“题眼”不仅提契全题,而且往往能揭示课文要义。学生就可从此处质疑探究。如:《大江保卫战》,可以从“战”字人手质疑。为什么要战?怎样去战?战的结果如何?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深入探究课文。我经常让学生分组重点解决其中一两个问题。再合作交流。
2,从文章中心句质疑探究
课文的中心句,点明了中心,起统帅全文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可以重点质疑,以点带面,探究全文。如教学《船长》一文时,学生能找到中心句:“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学生也能找到重点词“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质疑:哈尔威的忠于职守表现在哪?他的做人之道是什么?学生从这两点出发,可以探究全文的内容。
3,从课文不舍常理处质疑探究
有的课文表面看来似乎矛盾。矛盾往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教学时可以抓住文章的矛盾处进行质疑。在《爷爷的芦笛》一文中,强强刚开始说:“爷爷,我不怕。”文章后来又写道“悠扬的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的一干二净”。这两旬是不是前后矛盾呢?学生就此质疑。讨论后明白了强强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大胆想象,倡导匠心独具
1,充分利用CAI课件,引发学生想象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白鹭》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白鹭的形美、意美,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效果很好。
2,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
如在《孔子游春》中,课文的结尾孔子问颜回:“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颜回的志向歌里唱些什么呢?我试着让学生写,学生写出的歌词里充满了真情。这一想象让学生深刻地领会了孔子教育弟子已达目的。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
3,根据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想象中延伸课文情节。深化课文主旨。学习课文《印度洋上生死夜》后,我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皮埃尔那么爱他的妻子,但是他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认为可能发生的事写下来。通过这一想象练习,学生对皮埃尔形象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了。皮埃尔已经化作了鲜活的形象贮存于学:生心中,他的情感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三、语文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1,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展开语文活动。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马卡片”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学生通过兴趣盎然的演练,读懂了课文一、三段,并产生深刻的印象。接着他们深读课文,用“划、研、读”等方法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这一教学过程正好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语文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编排课本剧,讲故事,写童话,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演讲、辩论、复述等课堂活动,在表演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对一些故事情节强的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的训练,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复述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起因、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最后结果都了解,但如何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内容加以压缩,这就要靠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抓住要点,对次要内容进行删、换、并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善于观察与思考,使自己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