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专项《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多语种科普基地推广》(项目号:3116007931)的阶段性成果。
(无锡職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近年来工业旅游作为新的旅游概念,多语种导游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为例,从日语翻译的角度出发,分析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及所需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其他语种的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旅游;科技日语翻译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中国除了企业,一些技术类型的学校也开始注重实践基地的开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是国内一流,集研发、生产、教学于一体,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该中心运用物联网技术配备了数控、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等多条生产线,服务装备制造业升级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在机电类主体专业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进行专业的优化改造,满足装备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基地。
随着实践基地的开放,到校参观学习的来访人员日益增多,智能制造中心的多语种导游词的翻译十分重要。此类翻译材料多为科技类文本,本文试从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着手,谈谈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科技类文本的特点:
(一) 专业词汇多,特别是外来语多。
专业词汇涉及生产、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同时深受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日语中一般表现为汉语和外来语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的汉语词汇数量最为庞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方文化对日语专业术语的影响也很深远。因此,目前的科技类日语词汇中,外来语的数量也极其可观。
例如:メカトロニクス(机电一体化)、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传感器)等等。
例如:(例文)また力学的エネルギーを電気エネルギ ーに変える発電機では、電気誘導の法則を利用して磁気的作用で発電している。
(译文1)而且,在把力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上,它是利用电磁感应法,借助于磁力发电的。
(译文2)另外,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力作用来发电的。
其中“力学的エネルギー”之类,均不宜照搬原文而直译为“力学能”,应译为“机械能”。“電気誘導の法則”则是“电磁感应原理”或“电磁感应定律”,“法則”意为“原理”或“定律”,而不是“方法”之意。
(二) 多义词多。
汉语中存在着一词多义,而这一现象在科技文本中也是很多的。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的不同而词义不同。例如:以“抵抗”这一词为例。
一般该词的汉语表意是抵抗、抗拒。例:人民は奮起して侵略者に抵抗する。/人民奋起抵抗侵略者。
但是,在力学翻译中,该词的意思为“阻力”。例:空気の抵抗は無視できるものとする。/假设空气的阻力不计。
在电学中,该词的词义又发生了变化。根据句意,大多翻译为“电阻”。例:電圧をV、電流を I とする時、その比の値Rを電気抵抗、または単に抵抗とよぶ。/假设电压用V、电流用I来表示,其比值R就叫做电阻抗或简称为电阻。
(三) 句式结构复杂,被动句式较多。
日语的语序和汉语大不相同,中文句式为主谓宾结构,而日语的句式为主宾谓结构。同时,日语句子的语序除了谓语在句末这个原则比较严格外,其他的补语、状语等成分比较自由,不会因为次序的颠倒而改变句子的意思。而汉语句子的成分次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另一方面,在科技文本中日语的句式一般以被动句式居多。而汉语中一般多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含义。例如:
(日语)1897年、トムソンによって電子の存在が確認されてから、電子と物質の構造に関係した物理学が急速に発展してきた。
(译文)1897年,在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之后,与电子和物质结构相关的物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四) 翻译准确性要求较高。
基于科技类文本的科学性和使用目的,翻译首先要忠于原文,同时还需要考虑日语和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游客能够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注重信息传达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例如:
(例文)通信システムを伝送された出力信号は、入力信号と全く相似ではない。
(译文1)经通信系统传输的输出信号,同输入信号不是完全相似的。
(译文2)由通信系统传输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毫无相似之处。
“全く…ない”这个惯用型表示全部否定,而不是部分否定。意思是“特に、否定表現を伴って、完全な否定の気持ちを表す。”所以译文2才是对的。
二、 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用词准确性
科技类文本中专业术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专业术语具有很强的信息功能,并且文章中一般文字精练却传递信息较多,因此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准确性应是第一要素。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给语言带来各种新词汇,如果不能跟着科技潮流,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就无法理解所需翻译的领域的文章。正确理解词义,不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日语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多义词在不同领域的翻译区别,否则会造成科技信息的丢失、误解,造成信息传达错误的严重后果。
科技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强调文本在表达思想方面力求准确,语言运用应严密,层次分明,逻辑性要强,应避免歧义。语言词汇选择上不推荐使用感情色彩丰富的和形象性的词汇。在智能制造中心中,要注意机器、技术性专用名词的准确严谨,不能望文生义或者生搬硬套。 (二) 注意逻辑性
科技类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子的邏辑关系较复杂,句子修饰成分多,并列成分层叠,加上倒装句现象,要想正确的理解翻译并非易事。我们在翻译时,如果因为阅读不仔细造成判断不准确,结果便造成译文逻辑混乱、条理不清、难以理解。日语中的长句子,之所以长是因为大量的使用并列结构,常见有词的并列、词组的并列、短句的并列。所以翻译时我们应分析句子中各成分的关系,正确理解句式的结构,做出妥善的翻译。
同时翻译时应注意中日文的语言特点。翻译时应将语法、语篇结构及如何行文、如何翻译恰当结合。
(三) 注意通畅性
语言的通畅性也是翻译文章质量的一项重要保证,语言不通顺,就算意思没有错误,也会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在科技类文本中,通常会用到很多连在一起冗长的修饰语,如果翻译者语言基础不扎实或者阅读不仔细,在理解与翻译中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翻译错误或者是译文不通顺。日语中特别应注意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在中文翻译中的区别。由于日语句式中存在割裂现象、倒装现象,所以应正确判断修饰的对象,并在翻译时结合中文的语法习惯,给予准确的翻译。
另一方面,科技类文本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和互换。面对专业性强的翻译文本,作为译者,我们首先应对各种知识点提前了解,认真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力求翻译的准确流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式,应切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作为译者应尽力做到译文的简洁性、准确性和统一性。在揣摩专业术语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意义传达,使译文达到表意、易懂、简洁的效果。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加译、减译等的方式,对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解释,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三、 结语
严复提出翻译应做到“信、达、雅”,其中“信”即准确,“达”即通畅,“雅”即美。日语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必须长年累月地不断训练和经验总结,需要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日语功底两者结合才能完成。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技类的翻译,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后,要把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才能更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更能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 黄婧.浅析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J].环球人文地理,2014.
[2] 吴小伟.科技日语翻译技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薛慧.科学性和艺术性之巧妙结合——浅析科技日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 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5] 陈迪.科技日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
(无锡職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近年来工业旅游作为新的旅游概念,多语种导游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为例,从日语翻译的角度出发,分析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及所需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其他语种的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旅游;科技日语翻译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中国除了企业,一些技术类型的学校也开始注重实践基地的开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是国内一流,集研发、生产、教学于一体,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该中心运用物联网技术配备了数控、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等多条生产线,服务装备制造业升级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在机电类主体专业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进行专业的优化改造,满足装备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基地。
随着实践基地的开放,到校参观学习的来访人员日益增多,智能制造中心的多语种导游词的翻译十分重要。此类翻译材料多为科技类文本,本文试从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着手,谈谈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科技类文本的特点:
(一) 专业词汇多,特别是外来语多。
专业词汇涉及生产、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同时深受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日语中一般表现为汉语和外来语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的汉语词汇数量最为庞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方文化对日语专业术语的影响也很深远。因此,目前的科技类日语词汇中,外来语的数量也极其可观。
例如:メカトロニクス(机电一体化)、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传感器)等等。
例如:(例文)また力学的エネルギーを電気エネルギ ーに変える発電機では、電気誘導の法則を利用して磁気的作用で発電している。
(译文1)而且,在把力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上,它是利用电磁感应法,借助于磁力发电的。
(译文2)另外,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力作用来发电的。
其中“力学的エネルギー”之类,均不宜照搬原文而直译为“力学能”,应译为“机械能”。“電気誘導の法則”则是“电磁感应原理”或“电磁感应定律”,“法則”意为“原理”或“定律”,而不是“方法”之意。
(二) 多义词多。
汉语中存在着一词多义,而这一现象在科技文本中也是很多的。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的不同而词义不同。例如:以“抵抗”这一词为例。
一般该词的汉语表意是抵抗、抗拒。例:人民は奮起して侵略者に抵抗する。/人民奋起抵抗侵略者。
但是,在力学翻译中,该词的意思为“阻力”。例:空気の抵抗は無視できるものとする。/假设空气的阻力不计。
在电学中,该词的词义又发生了变化。根据句意,大多翻译为“电阻”。例:電圧をV、電流を I とする時、その比の値Rを電気抵抗、または単に抵抗とよぶ。/假设电压用V、电流用I来表示,其比值R就叫做电阻抗或简称为电阻。
(三) 句式结构复杂,被动句式较多。
日语的语序和汉语大不相同,中文句式为主谓宾结构,而日语的句式为主宾谓结构。同时,日语句子的语序除了谓语在句末这个原则比较严格外,其他的补语、状语等成分比较自由,不会因为次序的颠倒而改变句子的意思。而汉语句子的成分次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另一方面,在科技文本中日语的句式一般以被动句式居多。而汉语中一般多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含义。例如:
(日语)1897年、トムソンによって電子の存在が確認されてから、電子と物質の構造に関係した物理学が急速に発展してきた。
(译文)1897年,在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之后,与电子和物质结构相关的物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四) 翻译准确性要求较高。
基于科技类文本的科学性和使用目的,翻译首先要忠于原文,同时还需要考虑日语和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游客能够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注重信息传达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例如:
(例文)通信システムを伝送された出力信号は、入力信号と全く相似ではない。
(译文1)经通信系统传输的输出信号,同输入信号不是完全相似的。
(译文2)由通信系统传输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毫无相似之处。
“全く…ない”这个惯用型表示全部否定,而不是部分否定。意思是“特に、否定表現を伴って、完全な否定の気持ちを表す。”所以译文2才是对的。
二、 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用词准确性
科技类文本中专业术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专业术语具有很强的信息功能,并且文章中一般文字精练却传递信息较多,因此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准确性应是第一要素。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给语言带来各种新词汇,如果不能跟着科技潮流,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就无法理解所需翻译的领域的文章。正确理解词义,不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日语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多义词在不同领域的翻译区别,否则会造成科技信息的丢失、误解,造成信息传达错误的严重后果。
科技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强调文本在表达思想方面力求准确,语言运用应严密,层次分明,逻辑性要强,应避免歧义。语言词汇选择上不推荐使用感情色彩丰富的和形象性的词汇。在智能制造中心中,要注意机器、技术性专用名词的准确严谨,不能望文生义或者生搬硬套。 (二) 注意逻辑性
科技类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子的邏辑关系较复杂,句子修饰成分多,并列成分层叠,加上倒装句现象,要想正确的理解翻译并非易事。我们在翻译时,如果因为阅读不仔细造成判断不准确,结果便造成译文逻辑混乱、条理不清、难以理解。日语中的长句子,之所以长是因为大量的使用并列结构,常见有词的并列、词组的并列、短句的并列。所以翻译时我们应分析句子中各成分的关系,正确理解句式的结构,做出妥善的翻译。
同时翻译时应注意中日文的语言特点。翻译时应将语法、语篇结构及如何行文、如何翻译恰当结合。
(三) 注意通畅性
语言的通畅性也是翻译文章质量的一项重要保证,语言不通顺,就算意思没有错误,也会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在科技类文本中,通常会用到很多连在一起冗长的修饰语,如果翻译者语言基础不扎实或者阅读不仔细,在理解与翻译中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翻译错误或者是译文不通顺。日语中特别应注意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在中文翻译中的区别。由于日语句式中存在割裂现象、倒装现象,所以应正确判断修饰的对象,并在翻译时结合中文的语法习惯,给予准确的翻译。
另一方面,科技类文本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和互换。面对专业性强的翻译文本,作为译者,我们首先应对各种知识点提前了解,认真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力求翻译的准确流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式,应切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作为译者应尽力做到译文的简洁性、准确性和统一性。在揣摩专业术语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意义传达,使译文达到表意、易懂、简洁的效果。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加译、减译等的方式,对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解释,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三、 结语
严复提出翻译应做到“信、达、雅”,其中“信”即准确,“达”即通畅,“雅”即美。日语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必须长年累月地不断训练和经验总结,需要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日语功底两者结合才能完成。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技类的翻译,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后,要把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才能更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更能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 黄婧.浅析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J].环球人文地理,2014.
[2] 吴小伟.科技日语翻译技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薛慧.科学性和艺术性之巧妙结合——浅析科技日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 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5] 陈迪.科技日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