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满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遨游的领域,努力创设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第一,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唱响“真”“善”“美”的主旋律。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闪耀着人文理性的光辉。语文课程目标突出强调感受鉴赏。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阅读,“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教育因素,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然后,从全文的景物描写以及对江南旧俗的回忆中,去感受朱自清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正是人文之光的闪现,也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具体显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文化长河,引导他们从读书学做人,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第二,要把教材内容问题化。巧妙的问题设置,常常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多从学生的“兴趣”方面来设计问题,让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能激发起他们的联想和创意。尽力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的“求解”,进而激发起一系列问题,让课堂活力四射。比如教学《小狗包弟》时,问学生:巴金是十年浩劫的受害者,也是无责任者,可他为什么要忏悔自己的罪过?郁达夫《故都的秋》是悲秋还是颂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积极思索,各抒己见,他们的思想在碰撞中生产火花,在交流中受到启迪。
   第三,呼唤学生的自主开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学生们充满活力地学习,首先要还学生自主权,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当然,这种开放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不脱离实践,不曲解文本思想意义,也离不开老师的恰当引导。学生要想开放,首先需要放开胆量——课堂上思考、表达的胆量。但是这些不是我们说出来的,而是长期创设一个空间打造出来的。现在的某些课堂,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很大空间上剥夺了学生的自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就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逐步消除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进行探索。
   第四,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仅靠课堂还远远不够。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还应该启发、帮助学生,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际生活,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语文活动。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同时语文学习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我们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和安排学生课后搞专题研讨,组织社团活动、自办报刊等。
   语文教师要把一堂课上得富有生机,要使得学生的思维由小课堂走入大课堂,就必须设法获得课堂教学拓展的灵感;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拓展不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对拓展的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必须对拓展的课堂效应做出科学的估计并设计好适时引导措施。把握好拓展教学服务于理解主题和思维训练的大方向,使得我们的语文课成为解读文本的理智启迪课,更成为学生深受启发感染的人文熏陶课。
   徐立伟,教师,现居辽宁建平。
其他文献
汉字是由音、形、义相结合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学习汉字是学生进行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同时,学写汉字可促使学生感受汉字字形的美。由于第一学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善于被标新立异的事物所吸引而容易走神,因此,教师要依据第一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对症下药,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主动识字,乐于识字,善于写好字的学习习惯。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从古至今,识字
2019年秋季,小学语文全面铺开使用统编新教材。新教材传达新思想,传递新理念,要求有新作为!虽然各级培训力度很大,但教学知易行难,教材的理解与运用之间有很大差距,甚至会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新教材“上线”了,问题也跟着“上线”了。新教材使用破冰期,问题会潮涌而来,如果任由问题滚雪球,会让不少老师畏葸难前。如何让每位教师积极应对新教材使用的问题?如何让困难有效化解?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教研得驭势而
高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个人性格的形成都有着很大关系,教师不能不加以重视,必须从自身着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生将学生分别划分成几个团体,由这个小团体通力合作,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路人”和“评委”的双重角色,在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的新热点,备受命题者青睐。这类作文扣准时代脉搏,能在效引导中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能发掘学生真实写作的潜能,让学生按照命题材料的指令去写作,写出情感真实、极具创见的文章,它可以扭转过去思维僵化和程式化写作的局面,也可以有效摒除套作、宿构的弊病。因此,它得到了广大语文老师的普遍关注和作文命题者的追捧。   但也有人认为,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孩子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理解他。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以其真实的儿童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现了理解孩子的独特视角——倾听。该书为纪念已逝的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而作,记录了正在读一年级的小豆豆因种种怪异的行为被退学后进入巴学园的成长故事。小豆豆之前被认为是“问题孩子”,她会因好奇而把书桌盖子开开关关个不停(学校的课桌盖子不同于家里桌子的抽屉,而是往上提的,像垃圾桶的盖子),会走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对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重视,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最先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总体课程改革的方向。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更加具体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根据先进的教育思想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把教材中单元写作训练的目的和各个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让我们的写作教学活起来。为此,我们以曹老师执教的《准确审题 巧妙立意》写作训练课为例子,通过具体的教学片断,呈现在具体教学情境写作中如何实现引导学生迈着台阶节节高、达成写作能力提升的“弯道超车”的高效状态的。   一、审题议题拟题:一写一评一提升  
一、职场口才   口才即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说话者的知识、智慧和技巧、能力融合而成的才华和素质。职场,其含义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整个市场经济环境及人的职业活动,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人在具体的工作场所、职业环境里的交往。所谓职场口才就是职业人进行信息交流、社交来往、人际关系处理、产品营销等一系列口语表达活动所显示的能力和水平。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数以千计的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国际上的
“表现本位”,也称“言语表现本位”,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教授提出的语文教学理念,与上世纪60年代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倡导并确立的“阅读本位”语文教学理念针锋相对。前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指向言语表现,即说和写,而不是传统“阅读本位”所提倡的理解吸收,即听和读;且说和写最终指向的不是“生存”“应需”等实用目的,而是指向陶冶情性、发挥潜能、施展禀赋、张扬个性等本体存在与发展的非实用目的,简单说,就是指
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在课程结构上要求高中生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出新的课程结构,设计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