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化学教学中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等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养成教育 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我区位于粤西山区的肇庆市中心城区,属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内既有重点中学、也有面上中学,还有城郊薄弱学校。区内学校办学条件、师资、设备不同,学生素质不同,而我校是城区中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
在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青少年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我校现时的九年级学生在初中的起始阶段没有重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不但导致该年级在七、八年级的教学质量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还出现一部分学生厌恶上课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研究、借鉴并发展前人的有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构筑初中教育优质工程。只有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对普通中学学生的终身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现状,九年级化学是化学科的起始年级,笔者就在化学课堂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化学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
养成良好习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引起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重视。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有效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2)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习惯,作为积淀了的文化传统的持久,巩固的行为方式,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能够使个人得到发展,成为“健全的公民”,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大教育大文化发展进步的一项奠基工程”。九年级的化学教学理应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将“养成良好习惯”思想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之中。
三、通过化学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化学教学中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良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是清新的,在没有形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开端是个关键。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精力勉强而行之,将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九年级是学习化学的开始,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尚未形成,因此在初中阶段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学好化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在平时的实践中,我力争在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大胆猜测和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期待我们的化学起始教学是有效的。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早抓起,严格训练。
1.讲清道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必须明确具体要求。
2.规范行为,常抓不懈。学习是智力活动,更是意志行为,需要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具有顽强意志。第一,规范、强化学习行为。如:实验时仪器必须轻拿轻放,制备气体前必须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第二,引导、迁移学习行为。如:生活中暖瓶塞应倒放、洗衣服用水要少量多次。第三,督促、检查学习行为。及时发现问题、诊断病因、矫正失误,能有效起到规范、强化学习习惯的作用。
3.创造机会,引导成功。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例如在进行教材中关于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我让学生对照教材实验利用家中可找寻到的材料进行该实验的探究,学生兴趣很高,很多同学都利用家中的玻璃杯或一次性水杯来代替试管很好地完成了实验,无需花多大的力气,学生对钢铁生锈的环境条件在探究中得以解决,并能依据实验验证得到的结论来解释很多的问题。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记录与整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与思维的方法,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
(二)立足双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从基础入手,并持之以恒。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漏写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等,书写化学式漏写或错写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等,计算题首先就算错了有关的相对分子质量等,说明学生粗心大意,全局意识欠缺等。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切实做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良好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好化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
(三)及时进行诊断,树立正确评价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
最初,我认为课堂及时评价就是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进行一下点评。于是 “非常好”、“太棒了”、“你很有想法”等成了我课堂中的流行语。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养成教育 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我区位于粤西山区的肇庆市中心城区,属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内既有重点中学、也有面上中学,还有城郊薄弱学校。区内学校办学条件、师资、设备不同,学生素质不同,而我校是城区中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
在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青少年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我校现时的九年级学生在初中的起始阶段没有重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不但导致该年级在七、八年级的教学质量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还出现一部分学生厌恶上课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研究、借鉴并发展前人的有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构筑初中教育优质工程。只有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对普通中学学生的终身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现状,九年级化学是化学科的起始年级,笔者就在化学课堂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化学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
养成良好习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引起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重视。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有效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2)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习惯,作为积淀了的文化传统的持久,巩固的行为方式,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能够使个人得到发展,成为“健全的公民”,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大教育大文化发展进步的一项奠基工程”。九年级的化学教学理应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将“养成良好习惯”思想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之中。
三、通过化学教学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化学教学中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良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是清新的,在没有形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开端是个关键。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精力勉强而行之,将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九年级是学习化学的开始,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尚未形成,因此在初中阶段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学好化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在平时的实践中,我力争在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大胆猜测和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期待我们的化学起始教学是有效的。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早抓起,严格训练。
1.讲清道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必须明确具体要求。
2.规范行为,常抓不懈。学习是智力活动,更是意志行为,需要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具有顽强意志。第一,规范、强化学习行为。如:实验时仪器必须轻拿轻放,制备气体前必须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第二,引导、迁移学习行为。如:生活中暖瓶塞应倒放、洗衣服用水要少量多次。第三,督促、检查学习行为。及时发现问题、诊断病因、矫正失误,能有效起到规范、强化学习习惯的作用。
3.创造机会,引导成功。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例如在进行教材中关于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我让学生对照教材实验利用家中可找寻到的材料进行该实验的探究,学生兴趣很高,很多同学都利用家中的玻璃杯或一次性水杯来代替试管很好地完成了实验,无需花多大的力气,学生对钢铁生锈的环境条件在探究中得以解决,并能依据实验验证得到的结论来解释很多的问题。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记录与整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与思维的方法,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
(二)立足双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从基础入手,并持之以恒。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漏写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等,书写化学式漏写或错写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等,计算题首先就算错了有关的相对分子质量等,说明学生粗心大意,全局意识欠缺等。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切实做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良好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好化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
(三)及时进行诊断,树立正确评价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
最初,我认为课堂及时评价就是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进行一下点评。于是 “非常好”、“太棒了”、“你很有想法”等成了我课堂中的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