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英语课堂学习过程模式为基础,并结合相应学习参与的研究内容,对学生英语学习中过程模式与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综合说明我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课堂过程模式对成绩的具体影响。基于这些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即从学生自身出发,充分调动起多方面的力量来激发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让自己的英语课堂学习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生学习过程 模式 成绩 关系 建议
英语学习的过程模式是一种形式化的理论表述,在这个过程中,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由学习环境、学生以及学习的行为方式三个系统以及内部的各类因子所构成,系统中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与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互相作用,并不断影响学习行为方式,最终影响了学习的成绩。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抑制,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周围的环境适应以及对学习价值的感知等,本有目标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产生真实的学习概念与动机并在行为上做出一定的取向。
学习过程模式中的理论内容,也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使老师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非老师教法的技巧性,但就目前理论层次上取得的效果,仍然不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与成绩,本文就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过程模式与成绩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建议性指导。
一、英语学习过程模式概述
1.我国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对英语知识的不断接触和吸收,最终在一定的活动交际或者是有目的的练习中,将英语知识转化为自身所实际拥有的主体性英语知识,并让其真正转化为自身实际的英语运用与交际能力的一个过程。为了更为形象地描述这个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我们通过建立过程模式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复杂过程中各因子的互动关系,而建立的这个模式即为英语学习过程模式;
2.英语学习的起点即为知识的输入,一般从学习课堂环境、学校资源、家庭这三个方面进行。而学习者自身受到情感与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态度等)、生理因素以及认知因素(如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等)的影响,来决定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绩高低。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英语除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外,学生选择的学习策略、达到的认知水平、英语学习效能等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从学习者的环境出发,到反映学习成绩的终点,涉及的习得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能直观表现出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分析各因素的关系变化,才能预测到学习的结果;
3.在最终的学习成绩评估中,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成就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成绩的高低来考虑是否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如果学生的成绩较高,就能从目前的学习策略中得到更多的自信心,继续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则学习者会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认知心理,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也即形成了一种动态循环的学习构建模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一个知识内容各项能力的提高后,又反而促进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因此,课堂学习过程模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模式,模式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最终输出的学习成绩。
二、实验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对学校3000名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此项调查的均匀性,我们一共发放了500份问卷。为了良好地完成问卷调查,我们又是在相关老师的帮助与辅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体发放与收回。问卷收回后,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有效度的分析,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2.实验方案的设计。该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明确英语学习过程模式与英语成绩的关系,以学习者、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的参与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最终明确学习参与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定量的研究,建立相应的过程模式,从学习的环境出发,到学习成绩的反映所涉及的诸多互相促进或抑制的关系模式中,找到影响学生成绩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也以此了解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是否直接影响英语成绩,学习环境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最终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参与。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是基于原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调查信息,使用第一批次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针对调查问卷中的部分因子进行调整,得到包括合作学习、个体学习、成就目标、掌握目标和学习规避等在内的新因子,并使用了其他两个年级的样本数据,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数据验证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调整后的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可以将其推广到更大的样本群体研究。另外,在本组研究中,也针对本校不同的年级进行了单独的统计分析,通过统计结论表明:
1.像学生任务价值、个体学习、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几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分平均值普遍较高,这表明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人生的未来发展空间,其突出表现就是他们普遍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努力听讲,认真学习,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普遍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非常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关爱,并且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稳定的学习场所;
2.学生在合作学习、深层学习、批评学习和成就目标规避等几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分普遍较低,这反映出我国学生在集体学习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在学习中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国学生普遍更偏向于个人的努力学习,而不是将自己融入到集体环境中来,进行合作学习[3]。学生们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是往往欠缺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系统性地把握所学知识,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可能与我们历来教育中过度重视成绩考核,强调个人学习成绩提高有关,而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集体互动交流; 3.而分性别对结果进行统计研究来看,在学习目标、学习认知和学习具体行为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表明不同性别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确实存在不同,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更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
四、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过程模式与成绩的关系
1.学习环境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在英语学习中,对成绩产生的影响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会随着时间以及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学生的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依附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存在,在环境中产生的一些经历与对社会文化的感知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动机与效能,在研究中发现,社会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关系,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环境如果支持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则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产生的任务价值和自我效能就与成绩成正相关性,但如果关心不足,或者是过度关心,就使学习参与的各因素与目标规避产生负相关性。
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正是学生成长的阶段,具有叛逆性较强、自主意识凸显的特点,学校、社会、家庭对英语成绩的期望值越高,就容易产生较强的叛逆性和压力,造成很多厌学的情况,逃避心理增强,反而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得到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帮助后,能够在环境一致的氛围中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所自己满意度较高的学校上学,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2.学习参与和课堂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习参与作为一个中间调节器,是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的连接部分,学习动机将行为目标传递给学习参与系统,最终成绩的高低由学习参与直接预测。从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参与表层学习、深层学习,还是参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只要对学习不产生有意识的规避,就能促进英语成绩,而表层学习的促进程度较高,这也是目前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由于考试内容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力,学生的机械性记忆占据了较高的位置,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学习参与的动机上改变学生的理解。
3.自我效能感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通常与英语成绩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决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坚持和努力的程度,决定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的态度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如果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那么就能决定他在英语学习中的行为方式,在面对英语学习困难时,敢于尝试,坚信只要不断地坚持、努力,就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可以唤醒自己的积极情绪,调节持续性的不良情绪,使自己面对困难时总是能够及时调整,使英语学习成绩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在英语学习策略上也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更好地选择、组织学习方法,使其即使处在消极情绪阶段,也不会对英语学习成绩产生较大影响。
4.掌握目标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英语教学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通过灌输英语语法和单词,多背多记,英语考试拿了高分数,也就是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在针对掌握目标与表层学习相关性的研究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两者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另外,在成就目标与学生的深层学习和批评学习之间,也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85以上。掌握目标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等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研究表明,成就目标与个体学习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努力学习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他们渴望通过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更加凸显自己的优秀。
五、教学建议
1.多方面综合调动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积极情绪
(1)主体——学生方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主要评价对象。相关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情绪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习主动性,而学业情绪的主要来源则在于学生对学习任务控制和学习价值的评估。所谓学习任务控制的评估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的预期以及已掌握技能的成就感等的自我评估;而价值的评估则是学生对学习重要程度的评估。只有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才能有效改善学习情绪,进而大大促进外语学习效果。总之,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进步、恰当评估自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
(2)辅助——学校、教师和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劣,不仅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有关,还与其所处的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所接受外界的学习引导有关系。有资料已经证明,老师的热心程度、与学生交往所表现出的亲近程度、给学生施加的学习压力合理性、以及学生之间良好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培养、父母家庭成员对其的教育引导和评价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的波动改变。因此,除了对学生自身积极情绪的培养,还要从外界环境着手,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学业情绪培养的平和、宽松学习环境。这需要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学校、施教者老师、以及家庭共同努力,尤其老师是辅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最重要参与者,因此教师更要注意,应该主动加以引导,合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首先是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其次是创新施教,摆脱传统的围绕书本“带着镣铐跳舞”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有兴趣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指人们所惯有的一种回避倾向,即人们往往会回避那些自认为能力范围内所完不成的事情,而更倾向于选择执行自认能够完成的事情,自我效能将影响着一个人在遭遇坎坷或遇到挫折时会坚持多久的时间。另外,自我效能也会在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上对人们的做事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很低,那么当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多的是从消极的方面想到困难有多严重,难以克服。而对于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讲,毕竟是第二语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也能够更加自信、更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采用不同方法努力克服困难。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将大大有益于学生英语学习。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将较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逐个小任务,循序渐进中完成。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习动力。2.在教育方式上要多表扬,少批评,多用正面激励,尤其针对后进学生,要适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鼓励,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3.对于个别表现出明显学习效能低的学生,要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想办法促进其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继东.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性别之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42-48.
[2]高一虹,周燕.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基础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2008(6)56-62.
[3]刘晓真.英语“隐形”分层次课堂教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127-131.
[4]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09(1):306-310.
[5]王立非,陈功.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认知模式的构建与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16-19.
[6]居丽萍.英语教学中课内词块教学法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4):102-104.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生学习过程 模式 成绩 关系 建议
英语学习的过程模式是一种形式化的理论表述,在这个过程中,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由学习环境、学生以及学习的行为方式三个系统以及内部的各类因子所构成,系统中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与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互相作用,并不断影响学习行为方式,最终影响了学习的成绩。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抑制,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周围的环境适应以及对学习价值的感知等,本有目标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产生真实的学习概念与动机并在行为上做出一定的取向。
学习过程模式中的理论内容,也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使老师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非老师教法的技巧性,但就目前理论层次上取得的效果,仍然不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与成绩,本文就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过程模式与成绩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建议性指导。
一、英语学习过程模式概述
1.我国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对英语知识的不断接触和吸收,最终在一定的活动交际或者是有目的的练习中,将英语知识转化为自身所实际拥有的主体性英语知识,并让其真正转化为自身实际的英语运用与交际能力的一个过程。为了更为形象地描述这个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我们通过建立过程模式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复杂过程中各因子的互动关系,而建立的这个模式即为英语学习过程模式;
2.英语学习的起点即为知识的输入,一般从学习课堂环境、学校资源、家庭这三个方面进行。而学习者自身受到情感与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态度等)、生理因素以及认知因素(如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等)的影响,来决定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绩高低。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英语除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外,学生选择的学习策略、达到的认知水平、英语学习效能等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从学习者的环境出发,到反映学习成绩的终点,涉及的习得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能直观表现出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分析各因素的关系变化,才能预测到学习的结果;
3.在最终的学习成绩评估中,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成就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成绩的高低来考虑是否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如果学生的成绩较高,就能从目前的学习策略中得到更多的自信心,继续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则学习者会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认知心理,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也即形成了一种动态循环的学习构建模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一个知识内容各项能力的提高后,又反而促进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因此,课堂学习过程模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模式,模式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最终输出的学习成绩。
二、实验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对学校3000名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此项调查的均匀性,我们一共发放了500份问卷。为了良好地完成问卷调查,我们又是在相关老师的帮助与辅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体发放与收回。问卷收回后,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有效度的分析,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2.实验方案的设计。该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明确英语学习过程模式与英语成绩的关系,以学习者、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的参与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最终明确学习参与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定量的研究,建立相应的过程模式,从学习的环境出发,到学习成绩的反映所涉及的诸多互相促进或抑制的关系模式中,找到影响学生成绩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也以此了解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是否直接影响英语成绩,学习环境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最终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参与。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是基于原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调查信息,使用第一批次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针对调查问卷中的部分因子进行调整,得到包括合作学习、个体学习、成就目标、掌握目标和学习规避等在内的新因子,并使用了其他两个年级的样本数据,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数据验证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调整后的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可以将其推广到更大的样本群体研究。另外,在本组研究中,也针对本校不同的年级进行了单独的统计分析,通过统计结论表明:
1.像学生任务价值、个体学习、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几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分平均值普遍较高,这表明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人生的未来发展空间,其突出表现就是他们普遍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努力听讲,认真学习,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普遍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非常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关爱,并且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稳定的学习场所;
2.学生在合作学习、深层学习、批评学习和成就目标规避等几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分普遍较低,这反映出我国学生在集体学习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在学习中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国学生普遍更偏向于个人的努力学习,而不是将自己融入到集体环境中来,进行合作学习[3]。学生们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是往往欠缺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系统性地把握所学知识,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可能与我们历来教育中过度重视成绩考核,强调个人学习成绩提高有关,而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集体互动交流; 3.而分性别对结果进行统计研究来看,在学习目标、学习认知和学习具体行为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表明不同性别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确实存在不同,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更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
四、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过程模式与成绩的关系
1.学习环境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在英语学习中,对成绩产生的影响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会随着时间以及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学生的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依附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存在,在环境中产生的一些经历与对社会文化的感知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动机与效能,在研究中发现,社会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关系,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环境如果支持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则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产生的任务价值和自我效能就与成绩成正相关性,但如果关心不足,或者是过度关心,就使学习参与的各因素与目标规避产生负相关性。
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正是学生成长的阶段,具有叛逆性较强、自主意识凸显的特点,学校、社会、家庭对英语成绩的期望值越高,就容易产生较强的叛逆性和压力,造成很多厌学的情况,逃避心理增强,反而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得到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帮助后,能够在环境一致的氛围中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所自己满意度较高的学校上学,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2.学习参与和课堂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习参与作为一个中间调节器,是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的连接部分,学习动机将行为目标传递给学习参与系统,最终成绩的高低由学习参与直接预测。从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参与表层学习、深层学习,还是参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只要对学习不产生有意识的规避,就能促进英语成绩,而表层学习的促进程度较高,这也是目前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由于考试内容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力,学生的机械性记忆占据了较高的位置,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学习参与的动机上改变学生的理解。
3.自我效能感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通常与英语成绩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决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坚持和努力的程度,决定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的态度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如果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那么就能决定他在英语学习中的行为方式,在面对英语学习困难时,敢于尝试,坚信只要不断地坚持、努力,就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可以唤醒自己的积极情绪,调节持续性的不良情绪,使自己面对困难时总是能够及时调整,使英语学习成绩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在英语学习策略上也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更好地选择、组织学习方法,使其即使处在消极情绪阶段,也不会对英语学习成绩产生较大影响。
4.掌握目标与课堂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英语教学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通过灌输英语语法和单词,多背多记,英语考试拿了高分数,也就是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在针对掌握目标与表层学习相关性的研究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两者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另外,在成就目标与学生的深层学习和批评学习之间,也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85以上。掌握目标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等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研究表明,成就目标与个体学习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努力学习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他们渴望通过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更加凸显自己的优秀。
五、教学建议
1.多方面综合调动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积极情绪
(1)主体——学生方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主要评价对象。相关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情绪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习主动性,而学业情绪的主要来源则在于学生对学习任务控制和学习价值的评估。所谓学习任务控制的评估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的预期以及已掌握技能的成就感等的自我评估;而价值的评估则是学生对学习重要程度的评估。只有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才能有效改善学习情绪,进而大大促进外语学习效果。总之,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进步、恰当评估自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
(2)辅助——学校、教师和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劣,不仅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有关,还与其所处的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所接受外界的学习引导有关系。有资料已经证明,老师的热心程度、与学生交往所表现出的亲近程度、给学生施加的学习压力合理性、以及学生之间良好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培养、父母家庭成员对其的教育引导和评价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的波动改变。因此,除了对学生自身积极情绪的培养,还要从外界环境着手,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学业情绪培养的平和、宽松学习环境。这需要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学校、施教者老师、以及家庭共同努力,尤其老师是辅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最重要参与者,因此教师更要注意,应该主动加以引导,合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首先是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其次是创新施教,摆脱传统的围绕书本“带着镣铐跳舞”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有兴趣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指人们所惯有的一种回避倾向,即人们往往会回避那些自认为能力范围内所完不成的事情,而更倾向于选择执行自认能够完成的事情,自我效能将影响着一个人在遭遇坎坷或遇到挫折时会坚持多久的时间。另外,自我效能也会在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上对人们的做事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很低,那么当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多的是从消极的方面想到困难有多严重,难以克服。而对于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讲,毕竟是第二语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也能够更加自信、更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采用不同方法努力克服困难。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将大大有益于学生英语学习。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将较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逐个小任务,循序渐进中完成。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习动力。2.在教育方式上要多表扬,少批评,多用正面激励,尤其针对后进学生,要适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鼓励,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3.对于个别表现出明显学习效能低的学生,要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想办法促进其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继东.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性别之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42-48.
[2]高一虹,周燕.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基础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2008(6)56-62.
[3]刘晓真.英语“隐形”分层次课堂教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127-131.
[4]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09(1):306-310.
[5]王立非,陈功.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认知模式的构建与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16-19.
[6]居丽萍.英语教学中课内词块教学法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