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护理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使用将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些年院内治疗的血液病患者,按照感染部位进行分类,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入院的血液病患者680例进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80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50例,感染率为36.76%;感染例次数31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5.88%,明显高于同期我院平均院内感染感染率8.69%。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主要是:重复感染与重复住院的患者都比较多,大多数院内感染发生在住院后的18~35d内,主要是以呼吸道感染与血液感染为主;化疗、免疫抑制剂还有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院内感染,其中主要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要降低院内感染率就必须先进行对原发病的治疗,同时改善住院环境,重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加强对血液病患者的护理以及住院宣教。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9-02
  
  血液病患者由于红细胞、白细胞或是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临床上常见的就是导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发病时间长;另外,患者在尚未确诊所患疾病类型之前,常常会反复服用廣谱抗生素等,这样就很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并且引发感染后患者的病情会不断加重,由此致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疾病治疗费用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为研究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以及护理对策,笔者对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680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50例进行进行调查分析, 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的医院共收治了血液病患者680例,发生院内感染250例,感染率为36.76%。其中男118例,女132例,年龄4~68岁,平均33.8岁;血液病患者住院最长的为132 d,住院最短的为6d, 平均41.6 d;病种主要包括: 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25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有关院内感染情况的调查登记,比如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时间与部位等情况,对调查登记的数据进行及时汇总分析。
  2 结论
  2.1 院内感染分布的部位:
  250例院内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感染78例占31.2%,血液感染46例占18.4%,口腔感染43例占17.2%,皮肤感染36例占14.4%,肠道感染24例占9.6%,泌尿系统感染14例占5.6%,其他感染9例占3.6%。通过资料显示得知,血液病患者重复感染、重复住院的次数多,院内感染前3位的分别是为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口腔感染。血液病患者中只1个部位发生感染者158例,占63.2%;2个部位发生感染者78例,占31.2%;3个部位发生感染者14例,占5.6%,不同的部位的感染多为先后发生。
  2.2 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
  680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有250例,感染率为36.76%;感染例次数31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5.88%,明显高于同期我院平均院内感染感染率8.69%。在250例院内感染中,患者发生感染距离入院时间最短的是6d,最长的是132d,具体如下:≤10d的有45例占 18%;11~20d的有79例,占31.6%;21~30 d的有57例,占22.8%;31~40 d的有19例,占7.6%;41~50 d的有32例,占12.8%;≥51 d的有18例,占7.2%。
  2.3 院内感染与基础疾病:
  25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分布如下:白血病91例,占36.4%;多发性骨髓瘤68例,占27.2%;恶性淋巴瘤37例,占14.8%;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占10.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9例,占7.6%;其它9例,占3.6%。
  2.4 主要病原菌与危险因素:
  250例院内感染患者送病原菌标本185例次,标本送检率为74%,大多数院内感染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化疗206例次占82.4%,使用激素178例次占71.2%,WBC≤1.5×109占65.2%,静脉插管52例占20.8%,肝肾功低下23例占9.2%,使用抗真菌药物162例占64.8%。
  3 讨论
  血液病由于自身存在的特点及其治疗的特殊性,所以血液病通常是使用化疗、联合化疗、免疫抑制剂、激素、干扰素还有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因此血液病患者成为了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有这样的说法讲的是,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管好“入口”、“出口”,也就是指口腔、鼻咽、尿道口、肛周。加强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管理,增加医务护理人员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从而彻底提高血液病医疗的质量,这些都势在必行。
  3.1 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是否可以预防、控制病情感染的扩散,通常由无菌技术的执行情况来决定。因而,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各个环节的操作应该确保严格使用无菌技术。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和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操作,在需要留置各种导管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导管的护理并尽可能地缩短停留时间,以防止医源性感染。
  3.2 注意加强患者口腔的护理:
  防止内源性的院内感染,就必须时刻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患者在每次进食后应该用温盐水或是朵贝尔液来来漱口,必要之时要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发生感染。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之后易发生口腔溃疡,医护人员一定要监测患者口腔的pH值,患者口腔内pH值的降低会促进白色念珠菌的繁殖。当患者口腔pH值降低的时候要改用3%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含漱。
  3.3 注意加强患者皮肤的护理:
  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保持血液病患者的皮肤清洁以及其皮肤的完整性,特别要注意患者肛周、会阴部位的皮肤护理工作。在患者每次便后要注意及时清洁,每天晚上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坐浴的时间每次进行15~30分钟;另外,还应当加强患者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清洁护理,以预防注射部位发生感染。
  3.4 注意加强医护人员的洗手意识:
  洗手是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因为直接的操作,而引起外源性院内感染的一个最简单、最便捷、最容易取得良好预防效果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当注意提高对自己手部清洁的意识,在接触血液病患者或进行医疗操作的前后必须要严格洗手,且在对危重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操作之时,应该戴手套操作以防止出现交叉污染。
  参考文献
  [1] 陈亚平, 何华. 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3)
  [2]刘晓萍.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 黑龙江医学, 2008,(04)
  [3]刘玉霞, 李建平. 白血病合并肛周感染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8, (11)
  作者单位: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一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分层分组责任制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某病区住院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观察组以分层分组责任制为护理模式,设计专门的健康宣教内容,对照组按常规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绩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患者的满意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床位利用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2 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  2.1 设置责任小组:  根据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通过脑室引流术、血肿清除术,好转34例,植物存活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9.3%。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死率。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1-02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外科急诊或临床及預防破伤风最常用的治疗措施。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获得的血浆制成的球蛋白制剂注射后能刺激人体自动产生免疫力。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引起变态反应,因此用药前先做过敏试验,特别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
期刊
【摘要】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的动脉管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而形成[1]。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隐匿性比较强,通常在自发性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才被发现,其死亡率达到50%,且发生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首次出血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处理,三周内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2],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3],首次发病且半年内再次出血率
期刊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它融会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今天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仍然充满活力、造福人类,并已逐渐被西方国家所理解、重视、研究、采用。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指出了中医护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3-
期刊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77-02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新技术,指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1],目前应用广泛,大量患者获益,作为有创检查、治疗技术,具有风险大的特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要求护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经病人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化疗。结果:我科自2006年使用PICC 100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化疗后,化疗顺利完成。结论: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引起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4-02    今年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被选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经过半年的开展,我优质护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现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开放床位35张,护士24名,床护比为1.45:1。护士年龄:21-46岁,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股骨干骨折病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6~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障碍。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高。结论:交锁髓内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其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即可体现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需要,也可体现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知和情意,也是一种实践。为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