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用时长,用功多,可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与教学付出并未成正比。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存在问题,然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学的引导者———教师。教学中多一些“诱饵”———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师生从被动教被动学习的困境中脱身,真正享受教和学得快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方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因而日常教学,教师费时费力费尽心思。教学的良好初衷却与实际收效成反比,常有“丰满的理想”被“骨感的现实”挫败的苦恼和伤感。文言文教学用时越长,牵着学生的“绳索”就越长;老师教得越卖力,学生学得越被动。学生一旦丧失主动性,滋生“被学”情绪,文言文本身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被大大降低不说,教学的一般目标都难以达成。久而久之,老师的主动性随之消磨殆尽;课堂沉闷不已,师生痛苦不堪,教学恶性循环,后果不得而知。
学生被动学习困境的形成,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无“饵”可吃。学生的语言习惯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差距甚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思想水平难与古文人比肩,文本与学生的思想思维有诸多的不协调。学生尝不到文言文中的“甜头”,不爱读,不愿读的情绪随之而生。课堂上的读、背、学纯属“迫不得已”,课后的读、背课文,只能是老师一厢情愿的“美梦”。不读不背,无法接近文本,这“甜头”离学生的水平越来越远,以至于成为学生高中生涯的“噩梦”。
二、无“香饵”可吃。教学前期的设想和设计趋于完美,文言知识落实,技能掌握和情感价值目标一个不落,着实下足了学生需要的“香饵”。然而,学生品赏遭遇的字词障碍,文言文考察注重字词义等诸多原因;致使教学的重点无意识地向文言知识偏转,其他的教学目标或多或少地被降为次要地位。学生难免形成文言文等于翻译的错误认识,进而功利地、毫无主动性地记忆文言知识,文学经典中的“丰富营养”大量流失。没有“香饵”,养不得“活鱼”。
三、有“饵”无“获”。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需恰当的教学手段相配合。多媒体是日常教学常用手段,海量信息轰轰烈烈地进入课堂,增加了课堂容量,直观的信息延伸了学生思维深度;其便捷不言而明。幻灯一放,“香饵”一丢,学生边看边听,毫不费力地跟着“饵”走,无需思考,就可捡着现成的“吃食”饱餐一顿。精心设计的数十张的幻灯片,没有“消化”、“吸收”价值的“香饵”吃进了学生的肚子,吸收不了营养。学生只会越学越无味,越学越“被动”,最终“被动”的还有老师的教。
学生被动地学,与老师的教有莫大的关联。如要摆脱此种“被学”困境,我想要下足“香饵”,养得“活鱼”。
一、投“鱼”所好,下“香饵”。高一学生新进高中,对文言文也同样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充分利用《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三篇文章的跌宕的情节,个性鲜活的人物,设置以表演为手段,赏析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课堂,达到保护学生新鲜感和好奇心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证实自己有发掘文学经典的真正价值的能力,文言文有可以被汲取精神养料,就主动走近文学经典。
《烛之武退秦师》开课之时,我们把教室变成戏台,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激情饱满的表演,引得“激动不已”的大众评审跃跃欲试,不吐不快。学生翻译原文中的句子,以次为依据点评演员表演。有慧眼的学生说:“‘臣之壮也,又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烛之武因郑王不能重用自己心怀不满,颇有怨恨;郑王一席话后却‘许’,足见这位老臣心有大义。这位同学的表演中‘臣之壮也……’少了分怨恨,多了分卑微;‘许’少了分大义凛然,多了分懦弱。”课堂上掌声一片,有了好的开始,学生争先恐后的起来评价,文中烛之武大义凛然、不卑不亢、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形象,郑伯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学生脑海中。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希望还有表演的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撒下学生喜欢的“香饵”,学生自然落入教师的圈套之中。
二、不同时,不同“饵”。学生的兴奋点不会永远都停留在新奇和兴趣上,适时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手段十分重要。五册必修各文言文单元以文体相组合,以文体特征为单元的共同教学重点,鉴赏各类文体文章的技能,才是学生真正应该得到的。必修二《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游记,或情景相得,或景理并重,都是作者游历之后的所思所得。文中之景,即描眼前之状,也绘心中之景,情是景的主心骨,景是情的皮与肉,赏景、体情、析理便是这一单元共同的教学重点。以景、情、理的透析作为教学重点,必定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渴望。
《赤壁赋》一文紧紧围绕情、景、理三者相融,缘景明情,透景入理,由此,本文教学设计以景为切入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课时不妨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朗读文本,亲近文本,并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将赏景明情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想朗读,再描绘文中美景,总结景物的特征,讨论赏景时的心境。景物描绘之时,教师可以将重点词语有意提示学生注意,补充重要的文言知识。第三课时,以明理为主要教学目标,所有的理都要言之有因,言之有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之后,给出文章相关写作背景(只需简单交代即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多有提及)。师生共同讨论苏轼对自己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所思所想。三个课时设计以学生的朗读和讨论为主要形式,尽管学生朗读不能极尽文章之美,描绘景物仍有诸多不足,适时的鼓励和帮助,学生真的近入了文本设置的情境,主动投己之情入文,最终发现文本辞美,情满,理达。
只要教师敢于“高看”学生的能力,敢于“拔高”学生水平,设定高于文本句意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为“香饵”,学生一定会因为有所学、值得学而愿意学、主动学。学生不被动,何愁无所得。唯无以字词为任者既得字又得篇。学生品鉴能力提高,又怎会受文字所绊,裹足不前。解脱学生,解脱教师的关键在于巧下“香饵”,“鱼”欢游。
三、“饵香”也需“鱼活”。明确的教学目标,新颖的教学手段,都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赏析水平为宗旨。数十篇的语言文字,所有的文言现象,总会循环着反复出现。教师大可大气一点,不拘一时一文让学生全通全懂。落实文言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教师全讲全授,也可以学生讲,师生互问互答,学生竞答比赛或课后练习,也可多种形式结合。如能每篇课文留出文段作文课堂练习,讲练结合,必定事半功倍。《廉颇蔺相如列传》字词都不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习字词,课堂可以跳过字词不讲,以后联系巩固;《寡人之于国也》首段、《兰亭集序》首段、《逍遥游》第二段……,可以放弃字词,点拨一二关键即可;有些文言知识点集中的段落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如《师说》中介词“乎”、“也”字用法,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分,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有教,有学;有思,有得。活学活用,越用才会越活。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有了“香饵”,学生有兴趣学,想学,主动学;有了多种多样的“香饵”,学生不停地学,不停地汲取文学经典中的丰富营养;大胆的取舍,敢于放手,让“鱼”活动起来,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学得活,用得活,得得多。学生是白纸,教师画什么,学生是什么;教师讲的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学生就会被动地死记知识;教师教活的探究之方,学习之法,学生得的就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避免学生“被学”情绪形成,摆脱学生“被学”的困境,打破教师教得无奈僵局,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参考》
[3]《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方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因而日常教学,教师费时费力费尽心思。教学的良好初衷却与实际收效成反比,常有“丰满的理想”被“骨感的现实”挫败的苦恼和伤感。文言文教学用时越长,牵着学生的“绳索”就越长;老师教得越卖力,学生学得越被动。学生一旦丧失主动性,滋生“被学”情绪,文言文本身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被大大降低不说,教学的一般目标都难以达成。久而久之,老师的主动性随之消磨殆尽;课堂沉闷不已,师生痛苦不堪,教学恶性循环,后果不得而知。
学生被动学习困境的形成,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无“饵”可吃。学生的语言习惯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差距甚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思想水平难与古文人比肩,文本与学生的思想思维有诸多的不协调。学生尝不到文言文中的“甜头”,不爱读,不愿读的情绪随之而生。课堂上的读、背、学纯属“迫不得已”,课后的读、背课文,只能是老师一厢情愿的“美梦”。不读不背,无法接近文本,这“甜头”离学生的水平越来越远,以至于成为学生高中生涯的“噩梦”。
二、无“香饵”可吃。教学前期的设想和设计趋于完美,文言知识落实,技能掌握和情感价值目标一个不落,着实下足了学生需要的“香饵”。然而,学生品赏遭遇的字词障碍,文言文考察注重字词义等诸多原因;致使教学的重点无意识地向文言知识偏转,其他的教学目标或多或少地被降为次要地位。学生难免形成文言文等于翻译的错误认识,进而功利地、毫无主动性地记忆文言知识,文学经典中的“丰富营养”大量流失。没有“香饵”,养不得“活鱼”。
三、有“饵”无“获”。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需恰当的教学手段相配合。多媒体是日常教学常用手段,海量信息轰轰烈烈地进入课堂,增加了课堂容量,直观的信息延伸了学生思维深度;其便捷不言而明。幻灯一放,“香饵”一丢,学生边看边听,毫不费力地跟着“饵”走,无需思考,就可捡着现成的“吃食”饱餐一顿。精心设计的数十张的幻灯片,没有“消化”、“吸收”价值的“香饵”吃进了学生的肚子,吸收不了营养。学生只会越学越无味,越学越“被动”,最终“被动”的还有老师的教。
学生被动地学,与老师的教有莫大的关联。如要摆脱此种“被学”困境,我想要下足“香饵”,养得“活鱼”。
一、投“鱼”所好,下“香饵”。高一学生新进高中,对文言文也同样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充分利用《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三篇文章的跌宕的情节,个性鲜活的人物,设置以表演为手段,赏析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课堂,达到保护学生新鲜感和好奇心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证实自己有发掘文学经典的真正价值的能力,文言文有可以被汲取精神养料,就主动走近文学经典。
《烛之武退秦师》开课之时,我们把教室变成戏台,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激情饱满的表演,引得“激动不已”的大众评审跃跃欲试,不吐不快。学生翻译原文中的句子,以次为依据点评演员表演。有慧眼的学生说:“‘臣之壮也,又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烛之武因郑王不能重用自己心怀不满,颇有怨恨;郑王一席话后却‘许’,足见这位老臣心有大义。这位同学的表演中‘臣之壮也……’少了分怨恨,多了分卑微;‘许’少了分大义凛然,多了分懦弱。”课堂上掌声一片,有了好的开始,学生争先恐后的起来评价,文中烛之武大义凛然、不卑不亢、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形象,郑伯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学生脑海中。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希望还有表演的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撒下学生喜欢的“香饵”,学生自然落入教师的圈套之中。
二、不同时,不同“饵”。学生的兴奋点不会永远都停留在新奇和兴趣上,适时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手段十分重要。五册必修各文言文单元以文体相组合,以文体特征为单元的共同教学重点,鉴赏各类文体文章的技能,才是学生真正应该得到的。必修二《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游记,或情景相得,或景理并重,都是作者游历之后的所思所得。文中之景,即描眼前之状,也绘心中之景,情是景的主心骨,景是情的皮与肉,赏景、体情、析理便是这一单元共同的教学重点。以景、情、理的透析作为教学重点,必定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渴望。
《赤壁赋》一文紧紧围绕情、景、理三者相融,缘景明情,透景入理,由此,本文教学设计以景为切入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课时不妨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朗读文本,亲近文本,并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将赏景明情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想朗读,再描绘文中美景,总结景物的特征,讨论赏景时的心境。景物描绘之时,教师可以将重点词语有意提示学生注意,补充重要的文言知识。第三课时,以明理为主要教学目标,所有的理都要言之有因,言之有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之后,给出文章相关写作背景(只需简单交代即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多有提及)。师生共同讨论苏轼对自己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所思所想。三个课时设计以学生的朗读和讨论为主要形式,尽管学生朗读不能极尽文章之美,描绘景物仍有诸多不足,适时的鼓励和帮助,学生真的近入了文本设置的情境,主动投己之情入文,最终发现文本辞美,情满,理达。
只要教师敢于“高看”学生的能力,敢于“拔高”学生水平,设定高于文本句意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为“香饵”,学生一定会因为有所学、值得学而愿意学、主动学。学生不被动,何愁无所得。唯无以字词为任者既得字又得篇。学生品鉴能力提高,又怎会受文字所绊,裹足不前。解脱学生,解脱教师的关键在于巧下“香饵”,“鱼”欢游。
三、“饵香”也需“鱼活”。明确的教学目标,新颖的教学手段,都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赏析水平为宗旨。数十篇的语言文字,所有的文言现象,总会循环着反复出现。教师大可大气一点,不拘一时一文让学生全通全懂。落实文言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教师全讲全授,也可以学生讲,师生互问互答,学生竞答比赛或课后练习,也可多种形式结合。如能每篇课文留出文段作文课堂练习,讲练结合,必定事半功倍。《廉颇蔺相如列传》字词都不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习字词,课堂可以跳过字词不讲,以后联系巩固;《寡人之于国也》首段、《兰亭集序》首段、《逍遥游》第二段……,可以放弃字词,点拨一二关键即可;有些文言知识点集中的段落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如《师说》中介词“乎”、“也”字用法,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分,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有教,有学;有思,有得。活学活用,越用才会越活。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有了“香饵”,学生有兴趣学,想学,主动学;有了多种多样的“香饵”,学生不停地学,不停地汲取文学经典中的丰富营养;大胆的取舍,敢于放手,让“鱼”活动起来,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学得活,用得活,得得多。学生是白纸,教师画什么,学生是什么;教师讲的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学生就会被动地死记知识;教师教活的探究之方,学习之法,学生得的就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避免学生“被学”情绪形成,摆脱学生“被学”的困境,打破教师教得无奈僵局,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参考》
[3]《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