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提问,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高效提问。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种类、优化问题与挖掘问题、丰富课堂回答形式、创设开放性问题等途径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新课标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课堂提问的效率十分重要。笔者从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入手,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一)课堂提问问题种类过于单一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依据答案所需的认知操作和认知维度,可将问题分为六种类型:事实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前三种属于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后三种属于高认知水平的問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问题是教师基于课文内容设计的,属于事实型问题,最常见的是以What开头的问题,可以直接从教学课本中找到答案,过于简单,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理解型问题同样来源于阅读材料,教师在课堂中通常采用比较单一的句型Do / Does询问,学生只需要判断Yes或者No。这一类问题只需要较低层次的思维,认知水平停留在记忆和了解层面。如果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则需要深层思考和学习。后面三种问题类型能让学生主动地、批判地思考事实,且能帮助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融入或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使思考更加深刻。
  (二)课堂提问缺乏逻辑和深度
  小学课堂中的问题往往缺乏逻辑性,想到什么问什么。有效的提问应基于认真研读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来设计,应具有逻辑性,根据所学内容展开并由易至难,问题种类丰富。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浅显,应根据班级学情分析,制定有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问题的设计不能过难,这样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作答,从而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难以实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最终导致低效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三)课堂提问学生座位区域分配不均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既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公平合理地设计提问,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然而由于现有的课室布置的局限性,教师对坐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的关注度高于坐在两边和最后的学生,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需要关注坐在教师两边和后排的学生,合理分配回答机会,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回答中。
  (四)课堂提问问答形式过于单一
  小学课堂中的课堂提问形式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往往以教师提问为中心,很少有学生提问,甚至忽略了学生提问。长期忽略学生提问,导致学生缺乏问问题的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因此重视学生提问并重视他们的问题和解决他们所提出来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常见的小学课堂中的回答形式有: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小组齐答、全班齐答、教师指定学生回答、无人回答、教师自问自答。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回答形式,增加学生自愿举手回答的频数,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才能发挥学习能动性。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问题种类,强化学生语言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丰富课堂提问的种类,根据教材文本设计事实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这些比较容易解答的问题可以让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回答。除了这三类问题,课堂上还应增加一些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在听教师问题时强化听力训练;在回答问题时增强语言交流和理解的能力;在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学会聆听和评价。常见的英语课堂绘本阅读课上,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运用得更多,很多时候教师在绘本阅读课后会问:“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 Do you like the girl in the story?”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一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赞同差异性,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
  (二)优化问题,挖掘问题,提高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需更深入研究文本背后的人文品格,通过设计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教师需要优化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一个相同的问题可以问两三次,但是问的次数太多,学生就会失去回答的兴趣。教师可通过挖掘问题继续让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课文设计了四个学生喜欢四个季节,学习文章前可以从设问开始,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学完课文后可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通过追问,让学生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节课也能让学生感知一年四季之美,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学生更加珍惜时间,做好学习的计划和一年的目标。为感受每个季节的独特之美,也可问:“Which kind of people like spring best? What’s the best thing to do i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 winter?”,通过挖掘问题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大自然给予的四季之美并更懂得珍惜时间和生命。   (三)丰富课堂回答形式,鼓励学生多问多答
  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需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提问,可以在每节课留1分钟时间给学生提问,以往都是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可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为了丰富课堂回答形式,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这三种方式。此外,利用教学软件设置随机抽取学号的方式提高学生回答的趣味性。教会学生提问比教会学生回答更重要,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坚持引导与训练并举的教学态度,丰富课堂回答形式,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创设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这种判断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问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审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能够在问题中发现漏洞,并提供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他们热衷于激烈地辩论,探讨观点的合理性。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核心在于发展批判性品格(即批判性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然后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相关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教師在设计问题时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what、when、who、where层面向“Why? What will happe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开放式的问题过渡,这些问题可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充分思考。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既要有外在的师生交际性语言活动,又要有学生自己内在的思维性语言活动。
  (五)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提问技巧,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各种提问技巧,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最终达到高效的课堂质量。课堂提问技巧可分为重复、分解、改述、追问和提示五大类。重复技巧指教师重复提问,可在学生听到问题后不能及时回答时采用,重复技巧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听力训练;分解技巧指教师可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的问题,从小问题入手,汇总最终的答案,分解技巧能让学生爱上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容易获得成功;改述技巧指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单词和句型改变提问方式,以此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问题的内涵;追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示技巧指当学生不能完整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举出相关例子,让他们借助范例进行回答。教师善于利用五种提问的技巧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掌握课堂提问策略,将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这是全面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增强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重视课堂问题提问,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自主思维,迸发思维火花,才能生成高效活跃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教育的批判性维度构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2]傅毅慧.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问题设计[J].英语教师,2020(17).
  [3]李艳艳.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英语教师,20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与音乐是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前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后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感官。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为了把音乐引入美术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科的整合,可利用美术的“美”和音乐的“音”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丰富情感,提高感悟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艺术素质  还记得
摘 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文化打开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恩格尔系数》阅读栏目为载体,就其阅读素材、阅读时机以及组织方式开展课例研究。  关键词:数学文化;恩格尔系数;课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分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上,我们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小说篇目共27篇,主题多样、风格不同、内涵丰富。课堂时间40分钟依靠教师讲解很难兼顾知识讲解和学生阅读情感培养。“研学后教”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阅读个性化,弥补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不足。翻转课堂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根深蒂固的知识获取的范式,实现教育人性化,和“先研学,后教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真正实现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关键词: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结合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和语文的素养。然而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且识字量不大,所以他们的阅读注意时间短,容易中断阅读。文章结合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四点建议,与低年级语文教师分享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摘要:字源识字法用直观思维感受形象生动地将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历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识记汉字。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字源识字法在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运用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剖析汉字构字特点;借助动画演示会意字的构字原理,编写顺口溜牢记难记、易错部件;图文展示形声字组合方式,编制猜字游戏激发识字兴趣;引用字源文化辅助理解生字词义。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业是教师为完成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是课程的一部分。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因此,合理有效的作业安排,是体现“轻负高质”的重要标准。文章从随堂作业、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三方面论述作业环节体现“轻负高质”。  关键词:作业环节;“轻负高质”;随堂作业;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轻
摘要:文章对小学一至六年级中的68个策略性知识典型错题的错因进行分析,其因有受身心发展制约,未发现新旧情境中的细微差异导致错误;由于认知结构的缺陷,导致解题策略的错误推广;学生对解读问题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存在困难,导致解题策略错误;概念图式不够丰富,导致解决应用策略的错误。通过实践提出三个干预策略:提前干预策略;过程性干预策略;错误发生后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性知识;典型错题;错因分
【摘 要】在跳远技术中不能忽视摆臂技术,摆臂技术的好坏与否,对于协调下肢活动,维持平衡,保证方向性,创造好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摆臂技术应受到重视并尽早介入到跳远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及早了解摆臂技术的作用和要领,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跳远运动;摆臂技术;介入  在体育教学中,一般认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中腿的摆动是跳远技术中的关键。因此,无论在教学还是训练中都非常重视腿的摆动技术
摘 要:教师将整本书阅读引进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经验,以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为例,进行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章提出教师应要求学生购买统一版本的阅读书目和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以及运用通读学程、读书笔记、批注、思维导图、读写结合等促读策略。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摘 要】复述是英语教学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形式。让学生借助支架准确有效地进行语篇复述,不但可以降低难度,还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复述;支架;教学实效  复述是英语教学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形式。复述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所学过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