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汉文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实施精选阅读材料提趣、检查督促评比、引导品读体味、创设情境、读画结合等举措能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阅读 教学 兴趣 引导 情境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6-02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养成学生在阅读中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利希顿堡说:“读过书的人们记得不多,是因为他们思考得太少。”可见,读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因此,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静下心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并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一方面可以把文章精彩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在阅读之后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进行习作,运用文章里新学到的词汇进行遣词造句等,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储存和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时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适当介绍符合小学生接收水平并能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读物给他们阅读,从而使他们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有所收获。
一、精选阅读材料,形成阅读志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志趣就是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行动或意志的趋向,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志趣。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见精选读物的重要性。我认为,小学生应从以下几类读物中精选: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名作,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随着阅读所得的不断巩固、扩大、加深,随着阅读行为的持续发展,学生会逐渐形成阅读志趣。
二、及时检查督促,进行小组评比
学生阅读,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制度,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目的,所以必须有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教师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查,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心得体会、汇报阅读进度或组织开展阅读汇报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制度落到实处。
三、引导品读体味,还阅读的时间给学生
这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让学生读书练兵,让学生读出感情。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式,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对读等。教师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读中品味,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作了如下设计:A.自读。学生各自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本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B.轮读。在检查预习情况时,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按自然段顺序读。C.试读。让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朗读,琢磨语气、语调、语速。D.议读。边读边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结合实际号召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E.比读。抓住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着读,如采取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读后评议。F.听读。学生通过对比读、试读后,究竟怎样读才好,再放录音听读。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
教師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学过《春雨》过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儿童是美丽纯洁的,他们的美是纯净的。童年无知可爱,童年缺乏知识的力量,儿童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蹲下来看学生,就能看到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当学生心中承载了神奇而美丽世界时,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例如“用下面这些词语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有的学生用“听”造句: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有的学生用“跑”写句子:春天跑来了,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有的学生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又回来了。有的学生用“睡觉”写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还有的学生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明天再见!”美无时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才是属于自己的。
五、阅读和绘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读得花样翻新,读得多姿多彩,读得津津有味,最终都离不开读的真正目的———读中思,读中获,读中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思,一直是我不断尝试和始终恪守的原则。引导学生阅读前,我对每篇文章都充分咀嚼,力求提出精、巧的問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既思考了文章的内容,又明白了文章的内涵,从中感悟出文章要传达的真谛。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这样,整个阅读教学才会更高质、更有效。
【关键词】 阅读 教学 兴趣 引导 情境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6-02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养成学生在阅读中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利希顿堡说:“读过书的人们记得不多,是因为他们思考得太少。”可见,读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因此,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静下心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并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一方面可以把文章精彩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在阅读之后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进行习作,运用文章里新学到的词汇进行遣词造句等,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储存和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时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适当介绍符合小学生接收水平并能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读物给他们阅读,从而使他们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有所收获。
一、精选阅读材料,形成阅读志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志趣就是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行动或意志的趋向,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志趣。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见精选读物的重要性。我认为,小学生应从以下几类读物中精选: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名作,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随着阅读所得的不断巩固、扩大、加深,随着阅读行为的持续发展,学生会逐渐形成阅读志趣。
二、及时检查督促,进行小组评比
学生阅读,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制度,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目的,所以必须有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教师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查,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心得体会、汇报阅读进度或组织开展阅读汇报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制度落到实处。
三、引导品读体味,还阅读的时间给学生
这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让学生读书练兵,让学生读出感情。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式,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对读等。教师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读中品味,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作了如下设计:A.自读。学生各自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本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B.轮读。在检查预习情况时,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按自然段顺序读。C.试读。让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朗读,琢磨语气、语调、语速。D.议读。边读边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结合实际号召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E.比读。抓住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着读,如采取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读后评议。F.听读。学生通过对比读、试读后,究竟怎样读才好,再放录音听读。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
教師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学过《春雨》过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儿童是美丽纯洁的,他们的美是纯净的。童年无知可爱,童年缺乏知识的力量,儿童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蹲下来看学生,就能看到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当学生心中承载了神奇而美丽世界时,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例如“用下面这些词语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有的学生用“听”造句: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有的学生用“跑”写句子:春天跑来了,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有的学生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又回来了。有的学生用“睡觉”写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还有的学生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明天再见!”美无时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才是属于自己的。
五、阅读和绘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读得花样翻新,读得多姿多彩,读得津津有味,最终都离不开读的真正目的———读中思,读中获,读中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思,一直是我不断尝试和始终恪守的原则。引导学生阅读前,我对每篇文章都充分咀嚼,力求提出精、巧的問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既思考了文章的内容,又明白了文章的内涵,从中感悟出文章要传达的真谛。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这样,整个阅读教学才会更高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