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的,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完全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就会形成模仿的习惯;长期这样,学生只会模仿例题去做作业,当题目与例题的解法不同,学生就会连作业都难以按时完成,更别提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正如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对模仿他的一个学生说:“我演的是剧中人,你演的是我梅兰芳,那你怎么能演得好呢?”诚然,如果做学生的不知创新,不会独立思考,专门模仿例题,模仿老师,不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就肯定不可能超越老师,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形成学生不会独立思考,只会模仿的原因,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例如:我听的一节《圆的认识》,教师教认识半径时,学生经度量同圆中的几条半径的长度,知道了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接着,认识直径,老师又问:“直径都相等吗?请同学们度量。”有一个学生没有去度量,直接举手说:“都相等。”教师立即训斥学生:“量都没量,就乱说相等。快点去量。”这个例子中,首先,这个学生并没“乱说”,事实上同圆中所有直径是相等的。其次,老师没问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就妄加评论,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结果,这个学生只好“乖乖地”拿起尺子,去量每条直径的长度,一直到下课,他都闷闷的。
教师一般总是按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回到教案的设想上,久而久之,学生便懒得思考,并且尽量与教师的“标准”保持一致。而且,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过细,过简单,如那些“对不对”“好不好”等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与教师的一样时,教师就会如获至宝,加以肯定,于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就结束了。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的学生就算有话说,也只能吞回肚里了。如此,便会丧失了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大好机会。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要使教学获得成功,师生必须互相合作,互相尊重,既要尊师又要爱生,教师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地进入课堂,学生就会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老师,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天天如此,师生的感情会不断加深,课堂气氛自然宽松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就敢想,敢问,敢于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例如:学了循环小数后的应用题,经常出现(得数保留整数)这种情况,有时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去取近似值的,我举例说明应根据实际情况去取舍:全班42人出外旅游,过河时,每只船最多只能坐20人,全班过河要几只船?42÷20=2.1(只)≈3(只)。这时,就不能用四舍法。当时气氛很融洽、和谐,有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只船坐多少人,是根据重量来决定的,不应该根据人数来决定。实际中应是胖一点的20人坐一只船,瘦一点的22人坐一只船。他说的是事实,但在数学上有很多是用进一步法的。我没批评他当面反对老师的说法,还表扬了他:“法子不错。”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是不敢提出异议的。
二、教师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是他们自己思考后得出的,教师就应允许他们得出不同的见解。例如,教学利用比例尺的关系式去求实际距离,我是按教科书的要求去备课,用方程去解的,15/X=1/600000。学生也很快地用同样的方法各自完成了对例题的计算;有个学生却提出不同的意见:15÷16000000=90000000(厘米)=900(千米)。又对又快。他的想法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推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用的是算术法。(当时,我很惭愧确实忘记了这种解法)我立刻表扬该同学,并肯定了这种方法。以后,我在讲完一道题时,都会问:有不同意见吗?教师对于这种不完全符合教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要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性成分,进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例如,用比例解应用题中的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要求学生先用以前的方法解答,很快地,大家都举手了,是这样算的:140÷2×5。但有一人却怯怯地举了举手,列出了140×(5÷2)。但却说不清为什么,其他同学就哄笑起来。我立刻肯定他是对的,并引导他说出“5小时是2小时的2.5倍,所走的路程也应是140的2.5倍。用的是倍比法。”使哄笑的同学低下了头,保护了该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
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
最常见的独立思考是新授课前的口算、口答等复习题。对于这类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既快又准地回答出来,但对学困生就不一定了,当他们不能立刻回答时,教师就要有耐心,给予提示的同时,还要给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不能随便说:“这么慢!这么简单都想不到。”有时,单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也是弄不明白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个题目:“信封里有一些三角形,如果只要露出一个角,你能判断它是哪类三角形吗?”一学生回答:“能判断。如果露出的是直角,它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钝角,它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唔,不对,是……”这时,该生的思维“卡壳”了。我没强行说出結论,而是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他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错,谁来补充呢?”通过小组讨论,组长补充说:“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可以判断。露出的是锐角,就不一定了,因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有锐角,所以不能判断。”
这时的教学是师生双向的,而且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同时,他们也参与了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在讨论中会不自觉的参与了别人独立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得到了弥补。
四、教师要注重操作实践
独立思考与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学生的思维、想象是随着操作而展开的,正所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例上”。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学生根据准备的教具学具,和以往的知识经验,意识到圆柱体体积与圆锥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起疑)但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结合学具的操作,终于得出了: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通过操作观察,特别是思考推理。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等底等高”的重要性,还牢固地掌握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又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形。学生在制作长方形时就会想:学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要长方形呢?它们有联系吗?当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用力拉时,学生就明白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确实有关系,而且为以后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种在操作中自觉地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有效途径。
当然,独立思考的过程,要借助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遇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教育学生明白:想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关系,因为“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错的想法修正了的时候,就是新知识获得的时候。总而言之,学生自己能独立探索的,教师不去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别去暗示,尽可能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机会。
形成学生不会独立思考,只会模仿的原因,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例如:我听的一节《圆的认识》,教师教认识半径时,学生经度量同圆中的几条半径的长度,知道了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接着,认识直径,老师又问:“直径都相等吗?请同学们度量。”有一个学生没有去度量,直接举手说:“都相等。”教师立即训斥学生:“量都没量,就乱说相等。快点去量。”这个例子中,首先,这个学生并没“乱说”,事实上同圆中所有直径是相等的。其次,老师没问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就妄加评论,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结果,这个学生只好“乖乖地”拿起尺子,去量每条直径的长度,一直到下课,他都闷闷的。
教师一般总是按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回到教案的设想上,久而久之,学生便懒得思考,并且尽量与教师的“标准”保持一致。而且,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过细,过简单,如那些“对不对”“好不好”等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与教师的一样时,教师就会如获至宝,加以肯定,于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就结束了。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的学生就算有话说,也只能吞回肚里了。如此,便会丧失了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大好机会。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要使教学获得成功,师生必须互相合作,互相尊重,既要尊师又要爱生,教师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地进入课堂,学生就会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老师,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天天如此,师生的感情会不断加深,课堂气氛自然宽松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就敢想,敢问,敢于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例如:学了循环小数后的应用题,经常出现(得数保留整数)这种情况,有时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去取近似值的,我举例说明应根据实际情况去取舍:全班42人出外旅游,过河时,每只船最多只能坐20人,全班过河要几只船?42÷20=2.1(只)≈3(只)。这时,就不能用四舍法。当时气氛很融洽、和谐,有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只船坐多少人,是根据重量来决定的,不应该根据人数来决定。实际中应是胖一点的20人坐一只船,瘦一点的22人坐一只船。他说的是事实,但在数学上有很多是用进一步法的。我没批评他当面反对老师的说法,还表扬了他:“法子不错。”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是不敢提出异议的。
二、教师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是他们自己思考后得出的,教师就应允许他们得出不同的见解。例如,教学利用比例尺的关系式去求实际距离,我是按教科书的要求去备课,用方程去解的,15/X=1/600000。学生也很快地用同样的方法各自完成了对例题的计算;有个学生却提出不同的意见:15÷16000000=90000000(厘米)=900(千米)。又对又快。他的想法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推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用的是算术法。(当时,我很惭愧确实忘记了这种解法)我立刻表扬该同学,并肯定了这种方法。以后,我在讲完一道题时,都会问:有不同意见吗?教师对于这种不完全符合教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要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性成分,进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例如,用比例解应用题中的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要求学生先用以前的方法解答,很快地,大家都举手了,是这样算的:140÷2×5。但有一人却怯怯地举了举手,列出了140×(5÷2)。但却说不清为什么,其他同学就哄笑起来。我立刻肯定他是对的,并引导他说出“5小时是2小时的2.5倍,所走的路程也应是140的2.5倍。用的是倍比法。”使哄笑的同学低下了头,保护了该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
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
最常见的独立思考是新授课前的口算、口答等复习题。对于这类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既快又准地回答出来,但对学困生就不一定了,当他们不能立刻回答时,教师就要有耐心,给予提示的同时,还要给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不能随便说:“这么慢!这么简单都想不到。”有时,单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也是弄不明白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个题目:“信封里有一些三角形,如果只要露出一个角,你能判断它是哪类三角形吗?”一学生回答:“能判断。如果露出的是直角,它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钝角,它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唔,不对,是……”这时,该生的思维“卡壳”了。我没强行说出結论,而是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他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错,谁来补充呢?”通过小组讨论,组长补充说:“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可以判断。露出的是锐角,就不一定了,因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有锐角,所以不能判断。”
这时的教学是师生双向的,而且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同时,他们也参与了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在讨论中会不自觉的参与了别人独立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得到了弥补。
四、教师要注重操作实践
独立思考与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学生的思维、想象是随着操作而展开的,正所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例上”。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学生根据准备的教具学具,和以往的知识经验,意识到圆柱体体积与圆锥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起疑)但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结合学具的操作,终于得出了: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通过操作观察,特别是思考推理。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等底等高”的重要性,还牢固地掌握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又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形。学生在制作长方形时就会想:学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要长方形呢?它们有联系吗?当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用力拉时,学生就明白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确实有关系,而且为以后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种在操作中自觉地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有效途径。
当然,独立思考的过程,要借助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遇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教育学生明白:想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关系,因为“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错的想法修正了的时候,就是新知识获得的时候。总而言之,学生自己能独立探索的,教师不去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别去暗示,尽可能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