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换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的高考数学压轴题多数与不等式有关.其中的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是一个难点,考试得分率低,多数考生望而生畏,突破这个难点的有效办法是通过构造数列的求和,用替换方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此证明方法可操作性强,学生易掌握.
  [关键词]替换法;不等式;压轴题;数列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23-0001-02
  近五年来的高考数学压轴题中,就有18道题目考查了不等式或不等式的证明,因此,研究不等式的证明就成了高三数学教师及高考试题研究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这些不等式证明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证明与x有关的不等式,如2018年全国卷Ⅲ(文科)的第21题,2018年全国卷Ⅱ(理科)的第21题,2016年全国卷Ⅲ(文科)的第21题,2016年全国卷Ⅱ(理科)的第21题,
  第二种类型是证明关于x1和x2的不等式,其中x1和x2是已知函數的极值点或零点,如2018年全国卷I(理科)的第21题,2017年全国卷Ⅱ(理科)的第2l题.2016年全国I(理科)的第21题,2015年全国卷Ⅱ(理科)的第21题,
  第三种类型是证明关于n的不等式,其中n是正整数,如2017年全国卷Ⅲ(理科)的第21题,2014年高考陕西卷(理科)的第2l题,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第21题,
  这些数列不等式不但综合了数列和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而且与函数的性质、导数等内容相结合,题目综合性强且难度大,
  对于第一、第二种类型问题,比较常见,并且基本上都是用构造函数方法来证明,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三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例1](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数21题变式)
  点评:本题不同于例1,要从第(2)问得到的基本不等式中,猜测用n的代数式替换x是很难办到的,需要用分析法,且要拟合为数列求和,再比较其通项,结合由(2)所得的基本不等式,用n的代数式1/n替换不等式中的x即可,
  点评:本例的分析过程比较顺畅,学生易理解,但若用第(2)小题的结论或用第(3)小题中第①问的结论,通过猜测用n的代数式替换x的办法是比较困难的,而用替换不等式、通过构建两数列的求和式子的方法,则难点就很容易突破,
  如何用n的代数式替换不等式中的x?若不通过拟合为数列求和问题,则问题很难解决,而利用替换方法,结合数列求和方法来处理,那解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笔者研究了近十年来全国卷中的有关数列不等式问题,大多数的题目用上述方法都能解决.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物理学习,如果只停留在浅层学习上,不仅很难适应中考的要求,更难以适应以后的高中物理的学习。在新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生成过程;在习题课教学中,用追问可以完善学生的思维;在专题复习中,利用追问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物理思想方法的迁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追问可促使学生嵌入思考,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  [关键词]浅层学习;深度学习;追问策略  [中
[摘 要]物理主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和物理学科教学融合的产物,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文章以“设计简单机械”为例,阐述如何将生活问题转化成物理主导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通过活动探究和理论分析解决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物理核心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关键词]深度学习;物理主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结合《电功 电能》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的感悟,立足于教学实验的优化与创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探讨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设计与实施,以丰富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在探究中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实验设计;创新;探究;体验[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摘 要]在“污水的检验和处理——盐的复习课”的教学中,围绕情境主线——污水的检验和处理,即污水中含盐量的测定、盐的检验、盐的处理,展开盐的组成、分类、性质等的复习,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依托丰富的实验探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关键词]情境主线;盐;污水检测;污水处理;科学态度;社会责任[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支架式教学模式则与这一要求相吻合。以《物质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介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基本环节以及具体应用。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各环节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空气成分的探究”教学应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在科学课中已经储备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好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探究”化学史,帮助学生厘清探究的原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史探理, 让学生触摸人类文明的进程。[关键词]化学史;拉瓦锡实验;空气的成分[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提高单元复习课的实效性,在确保容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双基,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而设置真实有趣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喜欢去学、乐于去学,并引导学生在真活动中求实质疑,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探究实践之趣的同时掌握学科之理,实现趣和理相融,情和智交汇。[关键词]真情境;真活动;理趣相融;单元复习[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为例,详细阐述通过构建本土情境主线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策略。首先,创设本土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其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本质;再次,完成以生活情境为背景的练习,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最后,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以致用,落实社会责任教育目标。[关键词]本土;情境主线;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G633.91
[摘 要]生物科学史包含大量的科学实验,蕴含着科学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和继承性,体现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是生物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之一。利用科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文章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科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关键词]科学史;教学情境;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简答题第24题为例,对新课改背景下2020年的高考命题如何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旧版本教材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试题分析;神经冲动;产生;传导;传递[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6-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