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简洁化,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避免繁琐化。不少小学语文课本都按照一定主题安排学习单元,除此以外,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对课本进行重组,积极展开不同类型的单元主题语文活动。在整合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提炼出重点,促进其围绕该主题进行延伸学习,这对学生知识建构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大好处。
一、知识本位,系统条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要少而精,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某些语文知识较为深奥,若只是从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获得则难度较大,学生很难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内容展开单元主题语文教学,如安排以修辞手法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
以学习修辞手法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三亚落日》《黄果树瀑布》等文本,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总结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领悟其是否能有助于更形象地展现所描绘的事物。有学生在分析《三亚落日》后发现其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的手法,如将落日比拟成“快乐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等。无独有偶,《黄果树瀑布》也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将瀑布及其周边环境比喻成“一匹宽幅白练”“一个圆形的乐池”等。在分析后,学生发现要使用比喻手法,则必须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可比性,如“白练”和“瀑布”虽然是不同的事物,但是其颜色相似,形状相似,故此具有了可比性。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能让形象更为生动、鲜明,让文本具有可读性。在这样的整合阅读中,学生对比喻等修辞手法有了系统理解。
二、形式本位,类比辨析
不少教师在安排单元主题语文教学时往往侧重于文本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展开,很少根据文本形式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语言实践、写作方法等形式进行单元整合,让学生对相同形式的文本进行对比和辨析,从而促使其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掌握有关内容。
《麋鹿》《秦兵马俑》等文本都是说明文,教师可以将其整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接触记叙文,但是也会接触到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他形式的文本,将其整合起来能让学生找到其共同点,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说明文。在分析中学生发现说明文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科学说明,要从事物的形貌、种类、功能等多种不同属性入手进行说明。如《麋鹿》便从麋鹿的外形特点、动作、习性、繁殖力、养殖历史等方面入手说明。此外,说明文在语言上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如《秦兵马俑》运用大量的数字,让说明显得十分严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散文《灰椋鸟》,说说同样是描写动物,《灰椋鸟》和《麋鹿》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在这样的类比过程中,学生对于说明文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群文本位,拓展延伸
不少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却分布在课本的不同地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展开以群文学习为本位的整合,将这些相同主題的文本收集起来,让学生综合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量。
《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章都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爱如茉莉》体现的是亲情的伟大,而《爱之链》中展现的爱则更为宽泛,指的是要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其无私的帮助。教师可以将这些情感类主题的文本集合起来,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说说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爱的无私、爱的伟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品读其他与此有关的文本,思考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入手撰写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在分析中学生发现作者往往会选择生活中看似寻常的事情来表现爱的伟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让其写同主题的作文,该选择怎样的生活化材料。
学者皋霞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打破单一文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展开单元主题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更注重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构筑以知识为本位的单元主题语文学习,让其更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展开以形式为本位的语文学习,在类比辨析中提高语文能力;更可以展开以群文为本位的语文学习,在扩展阅读中交流体会,提升阅读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常乐小学(226100)
一、知识本位,系统条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要少而精,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某些语文知识较为深奥,若只是从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获得则难度较大,学生很难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内容展开单元主题语文教学,如安排以修辞手法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
以学习修辞手法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三亚落日》《黄果树瀑布》等文本,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总结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领悟其是否能有助于更形象地展现所描绘的事物。有学生在分析《三亚落日》后发现其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的手法,如将落日比拟成“快乐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等。无独有偶,《黄果树瀑布》也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将瀑布及其周边环境比喻成“一匹宽幅白练”“一个圆形的乐池”等。在分析后,学生发现要使用比喻手法,则必须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可比性,如“白练”和“瀑布”虽然是不同的事物,但是其颜色相似,形状相似,故此具有了可比性。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能让形象更为生动、鲜明,让文本具有可读性。在这样的整合阅读中,学生对比喻等修辞手法有了系统理解。
二、形式本位,类比辨析
不少教师在安排单元主题语文教学时往往侧重于文本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展开,很少根据文本形式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语言实践、写作方法等形式进行单元整合,让学生对相同形式的文本进行对比和辨析,从而促使其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掌握有关内容。
《麋鹿》《秦兵马俑》等文本都是说明文,教师可以将其整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接触记叙文,但是也会接触到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他形式的文本,将其整合起来能让学生找到其共同点,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说明文。在分析中学生发现说明文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科学说明,要从事物的形貌、种类、功能等多种不同属性入手进行说明。如《麋鹿》便从麋鹿的外形特点、动作、习性、繁殖力、养殖历史等方面入手说明。此外,说明文在语言上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如《秦兵马俑》运用大量的数字,让说明显得十分严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散文《灰椋鸟》,说说同样是描写动物,《灰椋鸟》和《麋鹿》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在这样的类比过程中,学生对于说明文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群文本位,拓展延伸
不少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却分布在课本的不同地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展开以群文学习为本位的整合,将这些相同主題的文本收集起来,让学生综合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量。
《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章都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爱如茉莉》体现的是亲情的伟大,而《爱之链》中展现的爱则更为宽泛,指的是要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其无私的帮助。教师可以将这些情感类主题的文本集合起来,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说说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爱的无私、爱的伟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品读其他与此有关的文本,思考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入手撰写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在分析中学生发现作者往往会选择生活中看似寻常的事情来表现爱的伟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让其写同主题的作文,该选择怎样的生活化材料。
学者皋霞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打破单一文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展开单元主题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更注重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构筑以知识为本位的单元主题语文学习,让其更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展开以形式为本位的语文学习,在类比辨析中提高语文能力;更可以展开以群文为本位的语文学习,在扩展阅读中交流体会,提升阅读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常乐小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