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幸福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学生的幸福,是在成长过程中各种正当的意愿、需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那些有利于学生实现满足感的课堂,才是真正幸福的课堂。让数学课堂洋溢着幸福,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幸福,应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幸福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充满好奇地进入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的心理状态,从而激起学生要“弄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充满好奇地进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中的平均数”时,笔者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设计了折纸飞机比赛这一环节。我先把全班分成两队(南面三组为一队,北面三组为二队,目的是让学生忽略两队人数的不同),比一比在一定的时间内,哪队折的纸飞机数量最多。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比赛很快分出了胜负:一队获胜。起初,学生还没意识到两队人数的不同,第一队的同学显得很兴奋,这时第二队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这不公平!”我故作不解地问:“时间一样,怎么会不公平呢?”学生反驳道:“第一队人多,我们队人少。”“是这样吗?请你数一数各队是多少人?”“一队21人,二队17人。”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趁机把各队的人数对应着的各队纸飞机总数写在了黑板上,继而问道:“谁有办法来判断最终哪队取得了胜利?”有学生提出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此时,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计算中,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说出算理(求平均数的方法,并板书),很快学生得出了结果:二队获胜。“二队获得了胜利,那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一定高吗?”又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由此顺利引入新课。可见,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将这种兴趣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幸福。
  
  二、把握学情,顺势调整,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参与探索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为此,我们应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势重组教材,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在“跳一跳后摘到果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满自信地参与探索活动。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的初步认识”时,通常的方法是利用天平的特点来获得方程的初步认识。但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常用天平,操作起来不熟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学习素材呢?我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让学生观看动画片《曹冲称象》片断,从而引发下面几个问题:
  1.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初步得到等量关系)
  2.思考: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为什么不等?(从而得到:石头的重量 曹冲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3.结合上面等量关系,由学生举几个等量关系的式子。(得出等式的概念)
  4.回放动画片,通过曹冲的重量是未知的这一条件,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可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就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其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福。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有如下教学片断:
  1.请学生拿出硬币、象棋、布圆和白纸上的圆。
  2.同桌互相指一指圆的周长。
  3.请同桌讨论,并把测量圆的周长的结果记录下来。
  4.反馈。请学生汇报测量方法与结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及时揭示矛盾:“用滚动、绕绳等方法直接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有较大难度,那么有没有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只要用‘直径×圆周率’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这样一来,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设计好了的精心提问,一下子全泡了汤。这位教师急中生智,果断地改变了原先预定的教学预设。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是从书上看来的?”“那么你知道圆的周长为什么可以用直径乘以圆周率来计算吗?”“不知道。”“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来证明这个为什么,好吗?”…… 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动态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主人的感觉,从而感受到幸福。
  
  三、挖掘教材,渗透思想,让学生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 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使学生的数学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1/2和1/4的大小,然后再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把我们这一组同学(12)人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1/2有6人,而这个整体的1/4有3人,所以知道1/2大于1/4。
  生2:我把笔盒中的8支笔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1/2有4支笔,而这个整体的1/4只有2支笔,所以知道1/2大于1/4 。
  ……
  师:你们都已经知道1/2大于1/4,那么,从你们的实验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3(边说边示范):我把一张纸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就会看到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生4:我也有办法证明。如果把课本(160页)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就会看到每一份的大小由80页→53.3页→40页→32页……逐渐变小。
  ……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把结论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真正明白: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尽管都从单位“1”中各取相同的份数,彼几份非此几份。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索引到了“理解”的层面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使结论后面的本质浮出了水面,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学生体验到的正是数学学习的幸福感。
  总之,只要学生能够充满好奇地进入数学课堂,充满自信地参与探索,数学智慧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学生就已经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幸福。当然,充满幸福感的数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心思考,努力实践。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的本质内涵,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能得到全面、和谐、稳定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仙居县岭下张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
其他文献
宁夏“升好祖国第一旗”国旗传递启动仪式于9月21日在银川光明广场举行。这面五星红旗曾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她蕴涵着血与火溶铸的历史,呼唤着自强的力量,寄寓着我们国家
我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使用了“同伴互助+资料袋呈现”的方法,效果不错。第一步,整体把握收集方向。每学期初的两三天里,是孩子们学习兴致最高的时候。可由于刚开学,
四月的昆明,阳光灿烂,春风如许,绿树婆娑,鲜花妩媚。在这充满诗情和激情的季节去采访一位充满诗情与激情的学者,记者的心中也荡漾起诗情和激情。方龄贵住在云南师范大学的一
加强道德修养是治企兴业之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王云茂要把一个企业搞上去,良好的经济环境固然重要,企业领导干部的经营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很重要,但是,企业领导干部的道
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系统学习代数学和几何学知识,逐渐与高中教材实现衔接,因此初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后续学习.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研员,笔者经常
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饮食卫生,然而却常常忽视了孩子衣服口袋的卫生。好多孩子的衣服口袋往往是个“大杂烩”的地方,吃的、用的、玩的样样都有。经医生做详细检查和化验
开学初得到消息,我将代表上城区参加全市小学品德教学展示活动,将执教的课文《劳动成果要珍惜》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的第3课。为上好这节课,区教研员陆宏英老
今年3月29日、30日,建设部与人事部联合组织了全国首次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各地区对这次考试工作十分重视,认真组织报考、监考、阅卷;参考人员比较认真,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
郭偃没有纯粹以卜官身份湮没于历史当中,而是以卜为器,对国家大事和个人前途精准预言,成为一个卓越的谋略家和政治改革家郭偃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公元前672年。那一年,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