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东风以航 塑师资以强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布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1]。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系列文件的出台,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标志着教育事业发展重心转向重视教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新时代[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师的极端重要性,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标准,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时代要求[3]。
  四川省遂宁市富源实验学校以“灵动教育”为理念,紧紧围绕“人文立校内涵发展守正出新,凝心聚力优质教育稳行致远”的办学目标,假东风以航,塑师资以强,坚定不移走“人才兴教”的道路。
  一、思想引领,铸新时代师魂
  (一)政治站位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1.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作为人民教师,应有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认识到自身职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教育事业,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培养新时代的民族复兴的逐梦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主席来川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开展“学思悟”活动,提高政治站位,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表率,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重任。
  2.聚焦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
  紧跟时代浪潮,堅定党的政治路线,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学习形式,专项与融合学习结合(党支委座谈会、党员学习、全体教师会等);创新学习载体,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并举(APP推送、党小组集中学习、教师线下自学等);优化学习效果,牵引力与内催力结合(学习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
  3.校长率先垂范
  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4]。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对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新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内涵深刻,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专业内涵,对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宋红梅校长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主线,带领学校行政干部深入课堂,积极深入钻研教材,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为教师做引领,工作主动作为,讲奉献有担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教育情怀深
  教师要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要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必须时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激励自己,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欣赏、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享受成功的喜悦,共享美好的生活。结合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全体教师自觉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以高标准严要求激励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思想境界远
  学校提出“教师的行为示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倡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静雅、文雅、高雅,处处彰显教师的高尚师德,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每周教师誓言宣誓,重拾教育的情怀;每月师德标兵评选,内化教师自我认知;每年行知教师评选,弘扬教育正能量。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鞭策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向家长、社区分别发放了3000份师德师风问卷和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收回2895份。通过调查,综合发现:88%的家长对教师非常满意,12%的家长满意。教师立足实际,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为争做“四有”好老师而奋斗。
  二、专业锤炼,塑高素质师资
  新时代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实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精神与智力支撑,需要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聚力提升教师四方面的素养,及社会素养、人文素养、自身素养、教育素养[5]。这统称为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学习培训,更新师念
  学到老,活到老。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培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019年下期,学校建立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制,共计157人次参加省市区级培训,培训经费72210.60元。全年校级培训六次,参培比例400%;市级培训89人,参培比例85%,省级培训68人,参培比例65%,创历史新高。大量地投入培训,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学习,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学校为教师提供大量教育类的报刊书籍,仅2019年下期,购买费用达三万余元。如《班主任工作漫谈》《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自主活力课堂的塑造》、教育期刊等,督促教师读书、漂流借阅,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丰富教学经验。同时,学校积极倡导教师多写作,搭建多元的展示平台,如原创诗文朗诵、论文投稿、读书沙龙等,通过文字输出形成系统的理性成果。
  (二)教育科研,启迪师智
  教育改革,重在科学推进。质量发展,科研立校。在校长带领下,通过课题《大数据在学校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应用研究》探索中,从开题报告的各个板块到立项开题,从实践到中期成果汇报,从成果梳理到顺利结题,培养了一批能够在课题研究中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从40余人参与的大课题,到几人自选的小课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自主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学科、年级组的覆盖,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三)同台竞技,提高师能
  教学经验的累积,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师培训上,既要坚持先进教育经验“引进来”,还要坚持本校教师“走出去”。学校充分调动富源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青蓝工程”师徒的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激发教师主动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校领导深入课堂,加强了课改指导的针对性。每期坚持开展“同课异构·灵动课堂”、“金钥匙”教学经验交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四)阶梯成长,清晰师路
  以“人才强教”为学校战略核心,在原来“富源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引领,强化“名师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新的突破。建设“灵动教师团队”,注重梯度建设:富源新秀→富源骨干→富源名师→润泽名师→行知名师。
  三、人文关怀,树幸福感教师
  (一)生活中共情
  建好学校工会、共青团,加强党支部对工会和共青团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文化力。对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决策前广泛听取党内外教师、群众意见,加强责任监控,畅通监督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设工会之家,营造温馨的家环境;建好校长信箱,畅通沟通渠道;用好心理咨询室,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利用重大节日,召开“师德为尚巾帼建岗”三八节庆祝活动、“强健体魄奔向小康”迎元旦慢跑等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传承与发展富源传统,召开“我运动我健康”“教职工书画展”等,展现新时代教师的风采,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教职工的文化素养。
  (二)细微处指导
  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老带新”等团队的作用,给予同伴更多的指导关怀,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1.年级抱团
  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四统一”。
  2.常规精细
  每月一次的“六认真”工作检查,做到了检查准时、监控重点确定、记录客观、考评准确、总结及时,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教师们可以随时查阅全校教师的各项工作考核情况。
  3.改革尝试
  作为全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开设“富学健体”“富学心理”等六大类六十七个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环境中润物
  营造“百年富源”文化氛围,深挖富源百年历史底蕴,打造精致的校园文化。有效利用有限场地,最大程度发挥育人功能:灵动的思源泉,是师生自然生态课程的实践地;书香长廊,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青青园,是守望生命的基地;师生作品装点出的楼道文化,清新雅致;拓展學校空间,变平台、阳台为休闲茶吧,引导师生行为文化更深入,助推师生行为更文明更儒雅。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教育信息化,还涉及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6]。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沐浴教改的东风,富源教育人回眸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为己任,坚守百年富源的初心,建设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丰富教育的内涵,在优质教育的路上稳行致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富源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当前,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纵观当今的中学历史课堂,仍有较大教师采用“讲授—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比较迅速地接受更多的历史知识,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口头语言的功能。值得反思的是,这种课堂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活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一切讲解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从而导致学生思维上的依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过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确定符合“教学评一致”的指向目标的追问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思维,发展思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必须是活跃的,而课堂追问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因素。  一、深度追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追问应始终贯彻启发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揭示和解决
坚持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统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三年级德育活动课内容为根本任务、以德育活动课为主要形式、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指导和规范辅导员的工作,明确少年儿童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两周一次的学校德育活动课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方式和途径。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学校的绘本阅读特色与三年级德育活
建设寄宿制学校,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而寄宿制学校当前的现状是学生家长离开家庭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他们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上中学后都选择寄宿在学校,他们把寄宿制学校作为一种依托,一种希望。因此,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重要工作之一。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如何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  开展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寄宿学生的安全教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很多山区学生都很难教,贪玩贪吃、不思进取、上课走神、作业忽悠、躲避答问、厮守电视、作文杜撰、不懂感恩、孤僻怪异、任性霸道、缺乏包容、处事寒心等等。按理说,所有孩子的潜质应该差不多,始点也应该差不多,禀性也应该差不多,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珍宝,由家庭娇惯、迁就、溺爱所造成的。因为孩子自幼就处于养尊处优状态,要啥有啥!想啥有啥!说啥是啥!给人的感觉是,孩子
摘要: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思想情感,才会引起作文的动机。  关键词:作文 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学中的最大难题。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了,学生们立刻叫苦连连。但师命难违,好不容易才交上作业了。老师翻阅着那一篇篇煞费苦心换来的“心血”时,连连摇头。怕写作文是小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总觉得没内容可写,逼急
尊敬的汪广仁总编:  您好!给您去信,是因为拜读您在全国大会上的讲话所动。虽然此函去无明确地址,但抑制不住的心波起伏,还是激荡自己拿起笔,述说一段心里话,望《中国教育科学》的编辑们能转交给您。  很遗憾,没能到大会现场聆听您的声音,您的愤世悲歌和对教育的一往情深。虽然您的属下推荐我作为特邀嘉宾参会,无奈事多繁琐与无助,北京未能成行。稍幸的是能在刊物上看到您的讲话,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以前,对您的
二十一世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是明确地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突出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提高其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想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可在网上以“教师健康”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数据或信息常常让人触目惊心。调查结果显示: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5%的教师属于轻度,1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31%的教师因感到心理压力而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