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训练,不妨这样践行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_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用”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用理念也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信息,而要将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槐乡五月》一文以生动而极富童趣的语言展现五月槐花绽放,槐乡孩子们快乐、自由的生活状态。整篇课文蕴藏着丰富的语用训练价值点,值得学生品味辨析、实践练习。
  一、品效率,语用训练应以诵读为基础
  很多教师对语用训练的认知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即认为语用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练、让学生写。诚然,这种综合性的练笔的确是语用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语用教学的全部。语用训练应该是一个融入感知理解、品味表达、实践运用为一体的思维过程。没有感知理解和品味表达作为保障,一味而盲目推进实践练习,学生练得毫无方向,练得脱离认知,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语用。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槐乡五月》一课时,就将语用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大量使用的叠词上。在整个教学阶段,执教者严格遵循了学生对新事物接受的认知规律,充分运用诵读为基础认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执教者先请学生自由阅读寻找相关语段,在众多语段中引导学生发现语言中的叠词,引导观察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唤醒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中自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叠词的方式来表达?如果不运用叠词的方式又会对课文形成怎样的表达效果?”借助对比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层面中。在交流分享之后,学生对叠词本身和表达效益有了一定认知之后,教师则顺势出示语段填空,让学生将积累的叠词进行运用:“他们( ),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 )( ),可真有口福呢!”整个设计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对叠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诵读是学生感知、接触语言的最佳路径,只要在多重诵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洞察其蕴藏的内在意蕴,就一定能形成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感知。在这样的教学中,诵读不仅仅是学生解构文本语言的重要方法,更是吸收与悦纳他人成果的有效手段。在本案例中,教师就以诵读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入品味语言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创建了扎实的平台。
  二、促练笔,语用训练应以点拨为核心
  随文练笔看似是从读到写的切换,但其中所蕴藏着的思维方式递进、感知维度的转化等认知活动是相当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实施随文练笔,在把握言语形式、提炼写作策略之后就直接布置学生进行练笔。这种方式,只能导致学生在练笔中捉襟见肘,无从下笔。
  一位教师紧扣“五月,洋槐开花了”这一语段中典型的动词作为品析对象,为学生创设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板块。执教者在引导学生关注了课文中描写女孩子动作的语言之后,要求学生拓展想象,以实践练笔的方式,用课文原有的语言形式丰富课文中的未尽之言。由此不难看出,这种率性而为的随文练笔并没有真正依托文本的情境,笔者不禁要追问:可以继续写下去,作者为什么没有继续写下去?是不是学生一读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就等于会写了呢?读与写之间的思维断层如何来填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怎样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由读到写的转变服务呢?另一位教师在执教相同板块时,在教学策略上就有了鲜明的改变,教学效果就明显不同。该执教者在阅读感知与实践表达之间增设了口头练说的过程,为学生讀写之间的断层铺设了一条思维通道。关键在于,执教者在点拨过程中的分寸把握得很好,在指导中着力引导学生补充孩子身上哪些部位会有槐花,但并没有将具体的动词告知学生。让学生交流说出还有哪些部位会有槐花,其实教师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后续动笔实践的表达维度,为学生的随文练笔搭建台阶和基石。对于具体动词的选择和运用,教师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在辨析情境的基础上自主运用。
  对比两位教师的执教案例,一个细微的调整,却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从第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动词选用面相对较窄,甚至有重复之嫌的尴尬,到第二位教师动词选择运用的多样性、丰富性、情趣性十足,足见教师强化自身导学职能,不做甩手掌柜所形成的“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三、扣核心,语用训练应以主题为支撑
  课标对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定位非常明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用”理念提出之后,工具性貌似重新占领了高地,取得了阅读教学的主动权。但重新回顾课标中“统一”这一关键词,就会发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不仅仅是统一的问题,更应该和谐。这个度其实是难以把握的,即要在工具性中渗透人文性,人文性需要借助工具性的平台加以落实。但由于语文的复杂性,只要教师稍不留神就会有失偏颇。当我们举着“语用训练”的大旗在阅读教学最前线奋勇冲杀时,是否应该在完成教学设计后、实施课堂教学前,用冷静理性的视角来审视一下实施的语用训练,是否又陷入了纯工具性的泥潭中。我个人觉得,其中有一条简便之道,就是看每一个语用训练是否有效地与作者意欲表达的核心主题相吻合,是否有助于学生在语用训练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实现对文本主题的体悟与感知。只有这样,语用训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形成真正的“统一”。
  《槐乡五月》旨在表达槐花开放、孩子们自由快乐的生活。无论是叠词的感知品析,还是动词的揣摩练习,都完全浸润在槐乡孩子的无比幸福之中。若想践行语用训练,就必须紧扣这一认知中心,才能让学生练得情趣盎然,练得争先恐后,语用能力提升、文本所呈现的核心主题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也就随着语用训练而缓缓流淌进了学生心田之中。教师每教学一个板块,都有意识地进行点拨:难怪作者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的季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课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直指文本表达的核心。编者设计这一问题的核心价值在于避免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停留在标签式、肤浅化的认知,旨在将学生的思维向文本的内容深处引领,让学生形成对文本主题的深刻认知。如果教师仅仅以这个问题为核心主问题来贯串整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语用痕迹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也就从重新回到传统学习的老路上了。但教师在语用训练的同时,将语言的感知与主题把握巧妙融合,不仅解决了深入感知文本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作者语言表达和文本中心之间建立了一个思维桥梁,让学生品析语言的精妙后,又能认识到作者这样写的根本用意,使得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尽管三年级学生对这一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教师此刻点到即止的教学,让学生先行积蓄,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储备认知,还是有意义的。
  《槐乡五月》是一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资源。阅读教学就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在丰富学生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教材简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写的优美散文,语言看似浅近,但是在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通过对“人与鸟”的叙述,启发读者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作者描写的是人鸟之间的故事,以感情的红线贯穿全篇,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散文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独词成句,置于篇首,然后补上“真好”的内涵
怎样发挥课文的范例价值,引领学生们学会表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体会。  一、比较阅读,拓宽课堂“教”的广度  《夹竹桃》是经典的状物类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本着语用观念,将它与《广玉兰》以及三年级学习的状物名篇《荷花》进行比较解读,让学生充分领略状物类散文的章法结构与写作特点。  1.谋篇布局上匠心独运  《广玉兰》中,作者按照一般的认知规律,先由香识花,再工笔细描其色彩、质感、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多读文章,就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主题性拓展阅读能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中有限的内容显然无法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我们可以以课文为中心,以“和合”为理念,围绕单元主题,拓展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开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内化。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就是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语言,获得语感,习得技巧。笔者以统编本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为例,让学生借助朗读实现语言精彩。  一、注重课前朗读,初步感知文本  预习是自学的开始。课前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还能为课堂上进一步交流做好准备。  通过家长微信群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一点上。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赏荷叶,朗读品美  1.读好叠词和轻声“的”  由叶导入,看图说说荷叶的样子。(叶:竹叶——雪地里的小画家,像小鸡脚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具有双重任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一线语文教师既要立足教材,更要跳出教材,审视教材,充分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真正的语文课堂中得以生长。笔者基于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涵进行阐述。  一、与课程对话,突出核心素养培养  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来说,教材是根本
传承经典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基因,是当下教学的主流,尝试让学生在自我欣赏、推荐他人共赏中,真切感知古诗词的魅力,浸润于传统文化美好的氛围中,熏陶高尚道德情操,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随着课标对学生阅读量尤其是古诗词积累方面要求的提高,以及统编本教材收录古诗词数量的增多,古诗词的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当前众多的教学策略中,模糊阅读和素读积累占了主流。持这类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古诗词的语言以及表达
思维能力是学生的智力核心,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核变”。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重感悟、重情感、重语言,但鲜有提及学生思维能力培育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研究的一种偏差。其实,无论是文本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支撑。学生听说读写,都是在思维转换下实现的
教学现状  大多数教师在批改习作时,面对堆积成山的习作本和学生不尽如人意的表达,总是一筹莫展。而对于每位学生的批语,无外乎“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之类的模糊套话。教师流于形式的批语,学生更是感觉含糊不清,难以起到应有效果。教师批改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批改生硬,缺乏感情  教师在习作批改中往往纠缠于错别字、用错词、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者是没有分小节写,鲜红的叉叉和“订正”字
插图是组成教材的重要部分,是编者按照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的。插图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通过插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教材中,编者几乎为每一篇课文都搭配了精美插图,这些插图使学生解读文本变得更加容易,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对插图的利用,上课的时候基本不用插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插图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带领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