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这门课程的开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体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是当前一些小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参与兴趣,这是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开展丰富的趣味体育游戏,还应更多的给予语言激励,这都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62-01
引言
体育这门课程的开展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很多学生都很喜爱上体育课,但对于不具備完善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堂并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可能具有厌恶心理,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阻碍。针对这样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革新,要注重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更为灵活趣味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天性活泼好动,所以一开始就会很喜爱上体育课,喜欢自由自在的活动,而不是死板地坐在教室内听讲,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新鲜感会逐渐消退,会变得降低了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厌烦。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就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兴趣的培养,并且要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保持住这种对体育的兴趣。另外,小学生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项目,还不会如何去选择,所以教师需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实现个性化发展[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与疏导的策略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个体差异,比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这些都会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着很大影响。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小学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体育锻炼形式。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对参与学习产生兴趣,也提高了自信心。比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就可以对他们重点进行篮球专项训练,包括侧身跑、变向跑、行进间曲线运球和投篮等。对于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传授分腿腾跃的技术动作,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运用丰富的体育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做游戏,在玩耍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促进身心健康,其中体育游戏就是做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来说,就是应该用游戏贯穿其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出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在运动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实现锻炼,进而逐渐热爱上体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落实[2]。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设计丰富的体育游戏,游戏要具有娱乐性和教学性,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最终的目标还是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在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单腿跳的比赛游戏,首先教师做好示范动作,讲明动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先一起练习,之后可以把全体学生合理分组,每组学生以此单腿从起点出来,一直跳到终点,组内的每个学生依次进行,其他同学可以监督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有没有犯规等,最后为最先完成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样的游戏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的为自己小组荣誉而战,都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刺激且欢乐的氛围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3.充分给予语言激励,增进关系。
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方面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而且小学生对教师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每个学生都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疏导,小学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充分给予他们语言激励,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要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动作展示中,也可以多进行课堂提问,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并且关注其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与学生多亲近,多沟通,多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着想,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们慢慢地喜欢上老师以后,也就会爱上体育课,潜移默化地培育形成体育学习兴趣。
结语
总之,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最开始接触时期抓起,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符合小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引导其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培养产生体育学习兴趣,树立体育运动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圣福 .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08):72.
[2]潘斌 .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学子(理论版),2017(04):120.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62-01
引言
体育这门课程的开展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很多学生都很喜爱上体育课,但对于不具備完善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堂并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可能具有厌恶心理,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阻碍。针对这样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革新,要注重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更为灵活趣味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天性活泼好动,所以一开始就会很喜爱上体育课,喜欢自由自在的活动,而不是死板地坐在教室内听讲,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新鲜感会逐渐消退,会变得降低了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厌烦。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就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兴趣的培养,并且要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保持住这种对体育的兴趣。另外,小学生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项目,还不会如何去选择,所以教师需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实现个性化发展[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与疏导的策略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个体差异,比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这些都会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着很大影响。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小学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体育锻炼形式。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对参与学习产生兴趣,也提高了自信心。比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就可以对他们重点进行篮球专项训练,包括侧身跑、变向跑、行进间曲线运球和投篮等。对于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传授分腿腾跃的技术动作,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运用丰富的体育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做游戏,在玩耍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促进身心健康,其中体育游戏就是做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来说,就是应该用游戏贯穿其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出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在运动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实现锻炼,进而逐渐热爱上体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落实[2]。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设计丰富的体育游戏,游戏要具有娱乐性和教学性,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最终的目标还是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在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单腿跳的比赛游戏,首先教师做好示范动作,讲明动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先一起练习,之后可以把全体学生合理分组,每组学生以此单腿从起点出来,一直跳到终点,组内的每个学生依次进行,其他同学可以监督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有没有犯规等,最后为最先完成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样的游戏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的为自己小组荣誉而战,都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刺激且欢乐的氛围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3.充分给予语言激励,增进关系。
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方面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而且小学生对教师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每个学生都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疏导,小学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充分给予他们语言激励,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要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动作展示中,也可以多进行课堂提问,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并且关注其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与学生多亲近,多沟通,多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着想,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们慢慢地喜欢上老师以后,也就会爱上体育课,潜移默化地培育形成体育学习兴趣。
结语
总之,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最开始接触时期抓起,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符合小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引导其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培养产生体育学习兴趣,树立体育运动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圣福 .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08):72.
[2]潘斌 .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学子(理论版),2017(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