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
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让语言文化气息浸润整个活动过程
不管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其学习的落脚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提升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等自始至终应该贯穿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方案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一定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是母语学习、应用意义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曾设计了一个构建《我梦中的小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大自然中采摘树叶、野花、秸杆、芦苇等植物,在适合的背景纸上粘贴出“我梦中的小屋”,并为小屋命名、为其题诗。要求学生得有富有创意的构思:“我”的小屋应体现怎样的风格?周围环境应怎样与小屋协调搭配?鲜活的植物如何让其既风干又保持其色泽?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学、生物学知识,甚至要一定的建筑学知识。学生为小屋命名、题诗,既要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交流展示时,学生纷纷走上讲台,或有条不紊地介绍制作程序,或充满诗情画意地描绘“我的梦中小屋”,或形象鲜明地阐释作品主题,俨然一个个小文人。整个活动过程弥漫着浓浓的语言文化气息,紧扣“语文”又基于“语文”延伸和拓展,整合了语文课程,也强化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學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也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功与欢悦。
二、以教材为依托,链接、拓展学习内容
语文教材,在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中,起着马首是瞻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语文教材顺应时代要求历经无数次修改,日趋亲近学生、亲近生活,并且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今天的课文作为范文比以往更具有典型性,语文教材的内部结构更加和谐统一,作业对教学目标的指向更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更准确,助读的分寸把握适度。新教材以主题活动的模式设计,使教材更加灵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重视教材的使用,以教材为依托,从中发掘出语文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生长点以及语文与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八年级上册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三峡是我们三峡人的骄傲,我们当然更应该了解她、认识她、热爱她。于是我们以一年一度的“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契机,开展了以《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采用多种搜集信息的方式积累各种类型的资料:三峡地理概况及诗词歌画,自然风光及散文名篇,名人名胜及三峡工程。分五个版块进行交流展示。一为走三峡:学生结合地图和收听到的视频信息组织语言介绍说明三峡概况;二为览三峡:分类展示风光图片为其配音解说;三为唱三峡:听唱有关三峡的歌曲,欣赏歌词;四为吟三峡:采用多种读的形式交流描写三峡的诗词散文;五为赞三峡:为“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拟一条手机短信以祝隆重开幕,为“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写一篇演讲稿。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以课文为生长点,引导学生以“综合阅读”的方式,通过积累,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三、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人文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开放的姿态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更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变课堂上的生活情景再现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到“生活语文”无穷的乐趣和价值。在组织“与广告亲密接触”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广告词,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词的审美意蕴、其中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再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实地考察,然后从推动当地经济、形成品牌效应出发,为家乡旅游景点、特产写广告语,以增加其知名度。学生们听写这些广告语虽稚气,但无不体现学生的文化涵养、创造性劳动。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强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封闭状态,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而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综合性学习”,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更需要开放的态度和勤于实践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外,它首先应该姓“语”,具有语文性,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采取哪些学习方式,其落脚点都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它学科知识的掌握,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单位:湖北长阳县清江民族初中
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让语言文化气息浸润整个活动过程
不管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其学习的落脚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提升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等自始至终应该贯穿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方案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一定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是母语学习、应用意义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曾设计了一个构建《我梦中的小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大自然中采摘树叶、野花、秸杆、芦苇等植物,在适合的背景纸上粘贴出“我梦中的小屋”,并为小屋命名、为其题诗。要求学生得有富有创意的构思:“我”的小屋应体现怎样的风格?周围环境应怎样与小屋协调搭配?鲜活的植物如何让其既风干又保持其色泽?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学、生物学知识,甚至要一定的建筑学知识。学生为小屋命名、题诗,既要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交流展示时,学生纷纷走上讲台,或有条不紊地介绍制作程序,或充满诗情画意地描绘“我的梦中小屋”,或形象鲜明地阐释作品主题,俨然一个个小文人。整个活动过程弥漫着浓浓的语言文化气息,紧扣“语文”又基于“语文”延伸和拓展,整合了语文课程,也强化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學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也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功与欢悦。
二、以教材为依托,链接、拓展学习内容
语文教材,在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中,起着马首是瞻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语文教材顺应时代要求历经无数次修改,日趋亲近学生、亲近生活,并且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今天的课文作为范文比以往更具有典型性,语文教材的内部结构更加和谐统一,作业对教学目标的指向更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更准确,助读的分寸把握适度。新教材以主题活动的模式设计,使教材更加灵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重视教材的使用,以教材为依托,从中发掘出语文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生长点以及语文与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八年级上册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三峡是我们三峡人的骄傲,我们当然更应该了解她、认识她、热爱她。于是我们以一年一度的“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契机,开展了以《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采用多种搜集信息的方式积累各种类型的资料:三峡地理概况及诗词歌画,自然风光及散文名篇,名人名胜及三峡工程。分五个版块进行交流展示。一为走三峡:学生结合地图和收听到的视频信息组织语言介绍说明三峡概况;二为览三峡:分类展示风光图片为其配音解说;三为唱三峡:听唱有关三峡的歌曲,欣赏歌词;四为吟三峡:采用多种读的形式交流描写三峡的诗词散文;五为赞三峡:为“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拟一条手机短信以祝隆重开幕,为“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写一篇演讲稿。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以课文为生长点,引导学生以“综合阅读”的方式,通过积累,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三、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人文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开放的姿态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更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变课堂上的生活情景再现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到“生活语文”无穷的乐趣和价值。在组织“与广告亲密接触”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广告词,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词的审美意蕴、其中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再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实地考察,然后从推动当地经济、形成品牌效应出发,为家乡旅游景点、特产写广告语,以增加其知名度。学生们听写这些广告语虽稚气,但无不体现学生的文化涵养、创造性劳动。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强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封闭状态,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而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综合性学习”,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更需要开放的态度和勤于实践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外,它首先应该姓“语”,具有语文性,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采取哪些学习方式,其落脚点都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它学科知识的掌握,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单位:湖北长阳县清江民族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