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人类与艺术的关系,经历了由自由到自觉,再由自觉到自由这样一个否定的过程。因而,认识艺术的文化价值,首先要把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即原初自然形态来考察,然后再把艺术作为人类的社会现象即人为创造的形态来考察,最终,还是要还艺术之本来性质,即艺术是人类作为文化物种的一种必然的生命现象,是独具其社会文化价值的。
关键词:艺术;精神;文化价值
价值是一个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界定的概念。从社会学角度看,价值是某一事物或现象对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有益处或者积极推动作用,即由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所决定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存在意义。从经济学角度看,价值是凝结在“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从伦理学角度来界定,价值即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人类行为之结果。全面考察艺术的社会效能,既拥有社会学、伦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又拥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括而言,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效能为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又是通过文化价值来索取的,艺术首先应当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否则,艺术就不可能产生经济价值。
文化,是一个“如同空气一样难以定义的概念。”总体来说具备下列的特点:(1)是人创造的,不是遗传的。(2)是作为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参照模式而存在的。(3)是对人的动物本能控制侯徳表现。(4)是形形色色的固化物与非固化物共同构成的。由此再来看公认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立足于具有文治教化作用的精神财富,就不难的出这样的结论:所谓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战胜人的劣根性和外部世界的不合理性,以完善人类生存状况的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具有历史传袭性和民族稳定性。
文化价值,是既包括物质文化价值又包括精神文化价值。如果说一切有助于物质文明建设的食物具有物质文化价值的的话,那么一切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物和行为即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文化,是由无数可见的形形色色的“固化物”作为标志的,例如名胜古迹、科学成果、浩瀚如烟的书籍和衣食住行的用物。这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既包含着人类世世代代与客观世界做斗争的结果,又包含着人类不断与主观世界做斗争的结果。同时,人类在战胜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战胜主观世界,在客服外部世界不合理性的同时也在客服人作为动物的劣根性。所以,文化既是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品的标志,又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水平的标志。早在前秦时期,《周礼.天官.宫正》篇就指出:“会其什伍而教之道艺。”艺,即六艺,排列顺序是“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礼乐”的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而是通过“射舆”的教育,传授受教育者生存的技能;三是通过“书数”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统而言之,六艺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可称之为“文化”。然而,在精神、技能、知识三个领域,文治教化的对象自然非精神领域莫属,故而,精神文化价值,特指那些人类创造的客体或人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影响人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哲学观念、法制观念等精神系统来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有益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进而体现出来的社会效能。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是以审美主体为立足点来探索美的问题的。康德把人的意识活动相对地分为三类:认识功能、意志功能、“快感与不快感”的情感功能,进而提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是美或是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知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快感或不快感”,因而,“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美的“普遍愉快”的反应,说明人类在感受“必然的愉快”,则是从人类作为文化物种的角度阐明其审美意识超越理性桎梏的一种心理规律。康德对于“美或不美”的哲学研究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这是中国几代学者一致指出的。但是,康德的学说却从一个无可质疑的层面,系统化地研究了美与审美对意识的巨大作用。
美,是 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当人的目的能够在客观规律的轨迹中得以实现,人就获得了美。而目的性与规律性历来就包含两种因素:物质的和精神的。艺术,从一种非独立的文化现象出现之日起,或者参与了满足人生不同层次需要的人类活动,或者记录了为满足人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或是想象构划着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蓝图和前景,或者本身就是满足人生需要的对象。
具有精神文化价值的人类社会想象是极为独特的,这是一个审美的世界,由现实美与艺术美共同构成,而艺术美又可以反映现实美,或者表现超越现实的理想美。人类,之所以是文化物种,就在于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有精神需要;不仅善于实践,而且善于总结;不仅懂得创造生命,而且懂得创造文化,不仅能够继承文化,而且能够享受文化。
总之,艺术是人类的需要,是伴随人类七个层次需要的需要,所以就产生了价值,或者文化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或者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艺术,则是文化世界里最显著的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树榕.艺术概论[M].内蒙古出版社,1997.
[2] 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 王永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J].美与时代,2013(11).
作者简介:李栋(1975—),男,集宁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关键词:艺术;精神;文化价值
价值是一个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界定的概念。从社会学角度看,价值是某一事物或现象对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有益处或者积极推动作用,即由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所决定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存在意义。从经济学角度看,价值是凝结在“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从伦理学角度来界定,价值即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人类行为之结果。全面考察艺术的社会效能,既拥有社会学、伦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又拥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括而言,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效能为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又是通过文化价值来索取的,艺术首先应当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否则,艺术就不可能产生经济价值。
文化,是一个“如同空气一样难以定义的概念。”总体来说具备下列的特点:(1)是人创造的,不是遗传的。(2)是作为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参照模式而存在的。(3)是对人的动物本能控制侯徳表现。(4)是形形色色的固化物与非固化物共同构成的。由此再来看公认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立足于具有文治教化作用的精神财富,就不难的出这样的结论:所谓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战胜人的劣根性和外部世界的不合理性,以完善人类生存状况的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具有历史传袭性和民族稳定性。
文化价值,是既包括物质文化价值又包括精神文化价值。如果说一切有助于物质文明建设的食物具有物质文化价值的的话,那么一切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物和行为即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文化,是由无数可见的形形色色的“固化物”作为标志的,例如名胜古迹、科学成果、浩瀚如烟的书籍和衣食住行的用物。这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既包含着人类世世代代与客观世界做斗争的结果,又包含着人类不断与主观世界做斗争的结果。同时,人类在战胜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战胜主观世界,在客服外部世界不合理性的同时也在客服人作为动物的劣根性。所以,文化既是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品的标志,又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水平的标志。早在前秦时期,《周礼.天官.宫正》篇就指出:“会其什伍而教之道艺。”艺,即六艺,排列顺序是“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礼乐”的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而是通过“射舆”的教育,传授受教育者生存的技能;三是通过“书数”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统而言之,六艺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可称之为“文化”。然而,在精神、技能、知识三个领域,文治教化的对象自然非精神领域莫属,故而,精神文化价值,特指那些人类创造的客体或人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影响人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哲学观念、法制观念等精神系统来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有益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进而体现出来的社会效能。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是以审美主体为立足点来探索美的问题的。康德把人的意识活动相对地分为三类:认识功能、意志功能、“快感与不快感”的情感功能,进而提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是美或是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知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快感或不快感”,因而,“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美的“普遍愉快”的反应,说明人类在感受“必然的愉快”,则是从人类作为文化物种的角度阐明其审美意识超越理性桎梏的一种心理规律。康德对于“美或不美”的哲学研究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这是中国几代学者一致指出的。但是,康德的学说却从一个无可质疑的层面,系统化地研究了美与审美对意识的巨大作用。
美,是 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当人的目的能够在客观规律的轨迹中得以实现,人就获得了美。而目的性与规律性历来就包含两种因素:物质的和精神的。艺术,从一种非独立的文化现象出现之日起,或者参与了满足人生不同层次需要的人类活动,或者记录了为满足人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或是想象构划着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蓝图和前景,或者本身就是满足人生需要的对象。
具有精神文化价值的人类社会想象是极为独特的,这是一个审美的世界,由现实美与艺术美共同构成,而艺术美又可以反映现实美,或者表现超越现实的理想美。人类,之所以是文化物种,就在于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有精神需要;不仅善于实践,而且善于总结;不仅懂得创造生命,而且懂得创造文化,不仅能够继承文化,而且能够享受文化。
总之,艺术是人类的需要,是伴随人类七个层次需要的需要,所以就产生了价值,或者文化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或者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艺术,则是文化世界里最显著的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树榕.艺术概论[M].内蒙古出版社,1997.
[2] 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 王永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J].美与时代,2013(11).
作者简介:李栋(1975—),男,集宁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