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挖掘出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从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春联”入手,把春节晚会引入语文课堂。
一、寻寻觅觅配春联
出示“春晚”上出现过的20来副春联,上下联均已被打乱,让学生找出配对的上下联。学生在寻寻觅觅中体会到了对联的主要特点: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
配好对的春联还要确定上下联,这是个难点。我趁机告诉学生: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是平声。找到配对的对联的学生再一起讨论确定上下联,然后模仿“春晚”上全国各地电视台主持人两两配对,展示春联。
学生配好的对联有:
1、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4、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二、七嘴八舌品春联
虽说这些春联都是上乘佳作,但其中也有高下之分。不妨让学生来当评委,对这些春联品头论足一番。让学生明白对联不仅要炼字,更讲究炼意。真正好的对联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学生对“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等联颇为欣赏,而感觉“塘沽港笑纳万国风”这个下联比较差劲。这是一个培养语感的练习,教师无须评判,让学生在推敲、锤炼、评论中自然地产生感悟。
三、才思敏捷写春联
对对联在近年的高考、中考卷中屡见不鲜。写对联既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有了以上环节的活动,学生已掌握了对联形式上的要求,学以致用成了他们自觉的要求。
学生或仿照“春晚”中的春联,或完全自创,或拟出上联向同学征集下联,过了把写春联的瘾。
如仿作:草芳苷菌蕨菜莲芪(对青海联);木桦榆槐松杉杨栎(对甘肃联):蓬莱阁,趵突泉,世外桃源(对山东联)。
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下课时仍意犹未尽。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应有“生活处处是语文“的意识,善于发现身边的课程资源,敏锐地捕捉教学良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博大的,学语文是快乐的。
单位:浙江衢州市实验学校
一、寻寻觅觅配春联
出示“春晚”上出现过的20来副春联,上下联均已被打乱,让学生找出配对的上下联。学生在寻寻觅觅中体会到了对联的主要特点: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
配好对的春联还要确定上下联,这是个难点。我趁机告诉学生: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是平声。找到配对的对联的学生再一起讨论确定上下联,然后模仿“春晚”上全国各地电视台主持人两两配对,展示春联。
学生配好的对联有:
1、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4、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二、七嘴八舌品春联
虽说这些春联都是上乘佳作,但其中也有高下之分。不妨让学生来当评委,对这些春联品头论足一番。让学生明白对联不仅要炼字,更讲究炼意。真正好的对联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学生对“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等联颇为欣赏,而感觉“塘沽港笑纳万国风”这个下联比较差劲。这是一个培养语感的练习,教师无须评判,让学生在推敲、锤炼、评论中自然地产生感悟。
三、才思敏捷写春联
对对联在近年的高考、中考卷中屡见不鲜。写对联既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有了以上环节的活动,学生已掌握了对联形式上的要求,学以致用成了他们自觉的要求。
学生或仿照“春晚”中的春联,或完全自创,或拟出上联向同学征集下联,过了把写春联的瘾。
如仿作:草芳苷菌蕨菜莲芪(对青海联);木桦榆槐松杉杨栎(对甘肃联):蓬莱阁,趵突泉,世外桃源(对山东联)。
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下课时仍意犹未尽。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应有“生活处处是语文“的意识,善于发现身边的课程资源,敏锐地捕捉教学良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博大的,学语文是快乐的。
单位:浙江衢州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