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中起步前行 新中国教育的排头兵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
  
  


  积极地热情地迎接并完成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任务 梁志超
  全省的教育工作同志应该明确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新形势的发展,不能适应当前我省经济建设的要求。这种新形势就要求我们全面规划普及义务教育准备工作、中学和师范学校发展工作,大力发展工农业余教育,扫除文盲。这种规划应以“速度要快、规模要大、质量要好”的要求作为依据。我们还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提高觉悟、改造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三是做好工农业余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扫除文盲运动。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1期
  
  一定要在4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
  
   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新形势,国家已经确定要在今后7年内基本上扫除全国青壮年文盲。这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完成这个任务才有可能进一步向着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进军。黑龙江省按照国家总的要求,结合本省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已经确定在今后4年内,基本上实现扫除全省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就当前我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来到,并正在持续地向着深度发展的新形势和过去已有的工作基础来看,完成这个任务不仅是十分必要,也是充分可能的。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1期
  
  


  打消顾虑做好社办小学校
  
  我省在4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是确定了的。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在国家不可能更多地投资于小学教育事业的情况下,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这也是确定了的。党中央向全国农民提出的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明确指出:乡村小学基本上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办理。根据这一指示,我省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所需要的经费(包括校舍修建、必要设备)主要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办理,这当然是十分正确的。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4期
  
  293402人
  1952年到1956年期间,黑龙江省出现两次扫盲运动高潮。第一次扫盲运动高潮历时3年,全省参加扫盲学习人数达1385 609人,脱盲人数达293 402人。1955年又在全省掀起第二次扫盲工作高潮。
  
  90万 到1949年全省建立小学万余所,学生达90万人,比解放前增长了32倍多,到1957年全省小学生达167.8万人,小学入学率达70%以上。中学教育正飞速发展,到1957年全省普通中学已达211所,学生达17.3万人,是解放前的9倍。
  
  做好普及义务教育的准备工作
  
  我省予定于在4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抓紧时间集中力量做好普及义务教育的准备工作。
  


  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应该分期分地区地逐步实施。最重要的是做好基层——乡和市区的规划,这是市、县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实施具体方案的基础。在规划中,须解决速度和步骤问题。一般说来,中小城镇和乡村要规划出4年内普及;省辖市和工矿区要规划出在7年内逐步普及从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要合理地规划与建立学校网。在普及过程中,必须相应地制订出提高教育质量的规划,还必须切实做好学龄儿童的调查工作;有计划地培训与训练大批师资,还要大力做好普及义务教育的宣传工作。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5期
  
  
  加强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当前,各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以“除四害、防疫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这里必须注意完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注意工作的妥善安排,防止造成学生过重负担,以致影响健康。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6期
  哈尔滨市小学推行二部制的经验
  
  几年来,哈尔滨市在发展小学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校舍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尽快发展小学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入学的要求,从1949年起哈尔滨市就开始采用二部制,在以后几年中二部制又有了相当的发展。
  目前,仅就市属小学情况来看,全市共有2 388班,108 413名学生,教室则只有1 567个。如每班按50名学生计算,照一部制多招收41 080名学生。相当于增加了一部制授课的41个20班规模的小学。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7期
  
  


  1955-1956学年黑龙江省普通中学教育的初步总结和今后意见
  
  根据1955-1956学年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并遵照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今后(主要是1956-1957学年)改进和提高中学教育工作,可从下列方面着手:贯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切实改进提高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中学的领导、改进学校领导工作。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8期
  
  对小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56年一年来,我省的小学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全体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是:全省小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改变着小学教育的发展落后经济建设的状况,并为在我省普及小学教育进行了若干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本着既快又好的要求,进行了不少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但我们也察觉到在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对方针政策缺乏深入钻研,在贯彻执行中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等。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9期
  
  77倍
  从1949年到1957年8年中,黑龙江地区的中学增长28倍多,在校生数增长了77倍。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面,加强了新型正规化建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省级中学。
  
  


  44所
  解放前,黑龙江省没有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仅有10余所简陋的初等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中等专业学校从技术训练班发展到技术学校,由技术学校发展到中等专业学校。1957年发展到学校44所,在校生30 020人。解放前,黑龙江省仅有3所大学,学生共800人,学生多半是富家子弟。解放后高等教育发展较快,1957年发展到8所,学生为18 776人。
  
  哈尔滨师范学院正式成立
  
  11月23日,担负着我省培养中等学校师资重大使命的哈尔滨师范学院诞生了。哈尔滨师范学院是在原哈尔滨师专的基础上建成的,它是目前我省唯一的高等师范学校。
  ——摘自1956年《黑龙江教育》第12期
  
  省教育厅召开民族教育会议
  


  
  3月3日省教育厅召开了民族教育会议。会议确定了我省民族教育工作方向:巩固工作成果,积极稳步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今后朝鲜族要着重巩固提高;回、满、蒙古、达斡尔等族要根据师资、校舍、设备等条件,稳步地、有计划地发展,积极帮助那些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要加强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对本民族语文教学工作的领导与研究工作。做好提高师资工作,采取函授、进修、轮训以及总结工作经验等办法来进行。同时必须加强民族教育的行政领导,根据民族学校的需求应配备专职民族教育干部,或专人兼管民族教育工作。此外,关于毕业生教育处理工作、用本民族文字扫盲问题、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的使用范围和教师编制等具体问题也都交换了意见。
  ——摘自1957年《黑龙江教育》第4期
  
  我省召开第四次教育行政会议
  
  


  我省第四次教育行政会议于4月23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学校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问题。今后应坚持在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指导下,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样,列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并积极搞好体育卫生工作。
  ——摘自1957年《黑龙江教育》第5期
  谈谈新学年的小学教育工作
  姚永清
  为贯彻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指示,我们在考虑与安排小学教育工作时,必须采取措施,改进与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第二,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改进教学;第三,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体育锻炼和清洁卫生活动。
  ——摘自1957年《黑龙江教育》第8期
  
  正确认识和逐步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于天放
  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是当前文字改革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关系全国6亿人民的大事情。拼音字母即将逐步在报刊、杂志和书籍上,以及街道牌上加以试用。全省的教育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应首先学会汉语拼音,只有学会它,才能运用它和推广它。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地学会和掌握拼音字母,学会汉语拼音。
  ——摘自1958年《黑龙江教育》第2期
  
  


  我省提前实现扫除文盲、
  普及小学教育
  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下,随着工农业生产高潮的不断高涨,我省教育建设事业上捷报频传,在4月下旬完成了基本上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的工作任务。
  我省的扫盲工作经历了1948年以来的冬学运动,1952年以来的速成识字、坚持常年,1956年以来的向文化大进军,1957年以来随着生产高潮掀起的文化新高潮等4个阶段。在1957年底以前,全省共计扫除了近90万文盲,另把剩余的文盲,大部分提高到半文盲的程度。当时整乡、整社、整厂、整街扫除文盲的已经出现了340多个单位。这标志着扫除文盲已经接近了成熟期。
  ——摘自1958年《黑龙江教育》第5期
  
  80%
  宁安县在1958年1月底,已经提前3年超额完成了原定4年基本上扫除全县青壮年文盲的规划。非文盲比例已达到该县城乡青壮年人口总数102 600的80%。
  
  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问题
  梁志超
  1958年4月底,全省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就学率由过去的70%上升到93%,创办了1 018所民办的农业及各种职业中学,基本达到了乡乡有中学。
  将来,民办小学、农业中学、各种职业中学,在各方面会逐渐提高到和普通公办学校同一水准,那时候两者将要合而为一。当前要用发展民办学校的办法达到尽快的普及教育,用注意提高公办学校质量的办法来适应提高国家文化科学水平的需要。
  ——摘自1958年《黑龙江教育》第6期
  
  


  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发展和大革命
  郑依平
  哈尔滨市1958年学校教育的概貌将是:整日制及半工半读高等学校有21所;中等专业学校将达21所;各类职业学校74所。普通中学已由36所增到83所(其中民办的46所),今年预计招生32 000人,比去年增加1.9倍;在校学生可达65 000人,比去年增加41%。小学已由原来的153所增加了46%;在校学生可达200 000人,比去年增加17%。今年小学教育基本上已经普及,初中教育下半年也可普及。全市扫盲任务在今年“十一”前即将完成。
  ——摘自1958年《黑龙江教育》第12期
  
  在群众中
  普遍推行拼音字母和推广普通话
  吴玉章
  推广普通话是为了统一汉语语音,语音不统一,妨碍更大。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方言分歧是和我国的统一不相称的,因此推广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进行文字改革工作,我们要简化汉字的笔划,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用来给汉字注音,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广大群众学习和使用文字方面的困难。黑龙江省已扫除文盲,但是学会了1 500字还不够而且容易“回生”,迫切需要有一种办法来巩固和提高扫盲结果。汉语拼音字母就是巩固和提高扫盲成果的最好工具。我们可以用拼音字母来帮助已经脱离文盲状态的人们巩固已识的1 500字。并且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更多的字。
   ——摘自1958年《黑龙江教育》第15期
  
  人物
  
  编者按:人民教师,这是多么崇高,多么光荣的称号。他们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到下一代身上,化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和力量。人民感谢教师、尊重教师,把教师比做百花园中辛勤的园丁,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辛苦,教师光荣,人民教师是无名的英雄。
  
  陈慧卿
  在我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闭幕式上,全场以热烈的掌声一致通过了佳木斯市第一小学陈慧卿同志为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我省代表之一。
  “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做的工作都是一个人民教师应当尽到的职责。”“工作中困难总是有的,它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也只有在同困难作斗争中才能真正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1951年,陈慧卿同志就当选为省优秀教师,1952年后,又被选为劳动模范、模范宣传员、模范学员,1955年她所领导的学年小组,又获得了省优秀小组的光荣称号。
  
  张景英
  经党和上级政府多次指示,使我逐渐明确了:“要办好学校,主要是依靠教师。如何贯彻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如何把教师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开展学校工作的前提条件。”
  张景英同志在工作上一直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并善于发挥集体领导和群众智慧,把学校当成家,勤勤恳恳地工作。1956年被选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石丕军
  石丕军同志是一个从困难中成长起来的小学校长。就是这样从一个念了二年半书的雇农锻炼成人民敬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1948年担任宝清县庆阑村教员,1951年被选为省特等优秀教师,1953年担任宝清县第一小学校长,1956年被选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面对这些荣誉,他说:“这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是新中国给予人民教师的光荣。”
  
  夏树春
  夏树春同志是一位有22年教龄的老教师。他是双城地区数学教学研究会的主任委员,他们小组几年来由于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对中学的数学教学有很多改进,积累了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及时地通过数学研究会传播到其他各校。夏树春同志这种积极为培养国家青年一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感动了全组教师。1956年被选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其他文献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而且要重视设计练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教育应运而生。近年来,不少教师开始重视生命科学与教育理论的联系,努力将课堂变为生态化的课堂。根据“构建生态课堂,提升生命质量”的现代教育观,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三大特点:自然和谐、生命灵动与整体提升。构建生态课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来看待,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育工作,而是教师的一份人生经历。教师站在生命的高度构建数学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堂,
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特构想、语言表达等因素。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气质特点,他们在感受生活、表达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必然表现出个体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重视这些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引导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好作文。  一、采取观察法,确定学生气
说起写作文,学生就会摇头。问起为什么害怕写作文,答案基本统一:不知道写什么。有时看着学生的作文,白话、空话、套话一堆,都是拼凑起来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思想,笔者就会为学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然而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习作内容比较空洞,缺乏具体、形象的描述,缺少真实的情感流露。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进行细致的观察,不善于捕捉细节、恰当地表达真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捕捉细节、表达真情呢?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观察,捕捉细节  首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滴注铁剂治疗腹膜透析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腹膜透析贫血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6月腹膜透析贫血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