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和突破,数学教学也应适应这个转变,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进而把知识教学转化为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那么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素质?又如何培养呢?根据中学生数学素质及教育现状,下面试作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育数学素质方法
一、认同好学
正像我们认识任何新事物、新知识一样,认同是关键,只有认同了,才能进入到知识世界,才能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数学也一样,首先要接受它、接近它、认同它、想学它,在数的世界感受到乐趣、好学,才能学好。即想学好就能学好,关键是想学不想学。想学就会想法设法去探求、感知、体验数学中的科学性、逻辑性、简洁性、趣味性、悦愉感,乐此不疲,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只要思想不懈怠,方法总比困难多。因此中学生数学素质第一个基本要求是认同好学。
怎样培养“认同好学”?
首先教师要具备“认同好学”,即数学教师要对数学的概念、理论了如指掌,讲解绘声绘色,如痴如醉,其乐陶陶,用自己的言行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打动学生、鼓励学生、推动学生。其次要用数学的重要性、现实性、应用性拉住学生。数学能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学好数学能自立于社会,现代社会无论干啥,都离不开数学。要用数学的条理性、简洁性、科学性、趣味性征服学生。人类社会只所以进步,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人们能用数量关系、数字语言来研究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现在已进入到数字化现代,完成向数字化时代跨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这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数学的原理,还要知道她的过去、现代和未来,不仅知道它的表面,还要挖掘它的深刻性、多样性、灵活性、简洁性。即讲一个问题要讲出它的起源、发展、过程、多种可能、变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如果你不明白数学之魅力,你怎么也不会被吸引并为之付出更多,明白了,怎么会不付出呢?!
在数学迷宫中,不光有它单调、枯燥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有它富有哲理、富有奥妙、富有趣味、富有启迪创造的一面。学会学好会锻炼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严密性、灵活性、敏捷性,会使我们聪明,谁会不想学呢?
二、熟知活用
认同数学后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数学,即熟知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理论,成为自己的东西,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并能用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或把问题转化为基本理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熟知活用”?
“熟知”要靠教师的提问、要求和督促来完成,“活用”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范例来指导。要理解加记忆,熟读深思,自学互学,卡片学习,弄清理论的条件、结论及因果关系、适用条件、常见题型。而数学题并非一种模式,能否把条件结论互倒一下,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活用。
概念、理论不过关、思维僵化这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进步的桎梏,高不成、低不就、欲罢不能的原因就是会而未做好,有潜力未发挥出,根本原因就是“熟知活用”素質未培养起来。因此要高度重视“熟知、活用”素质培养,从课本做起,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做起。
三、会算算快
在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常要用数量关系推导和运算,运算求解能力就凸现出来,能力强又快又准,不强又慢还错,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运算口决和规律,合理巧妙运算。先达到会算算对,再达到又快又准;先培养笔算能力,再培养口算能力,最后达到心算能力强。栽在运算上的学生不计其数,占80%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算错误。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运算素质。
怎样培养运算素质呢?教师要督促学生记准运算口决和规律,在例题、练习和作业中要渗透运算能力教学和练习,从慢到快,循序渐进,笔算、口算、心算,逐步提高运算能力。对常见的运算错误要反复练习、矫正,直至熟练、准确。会做的题会不会100%对呢?关键在是否规范和运算是否准,运算准就可能使会做的题100%对,多好啊!计算机运算快在于它有程序,数学学习就应程序化,预习、上课、作业、纠错、复习、思考、组织、检查,其中运算更应程序化,先算谁,后算谁,怎样算,都应条理清楚,这样才能又快又准。
四、能辩善推
数学问题常有固定的语言,能够辩别不同语言的数学含义,能用辩证法中动态思维思考,善于用合适的逻辑关系去推导也是重要的素质要求。熟悉数学理论的同学,当看到一定的条件和结论,就能联想到用什么理论、方法去解决,常有水到渠成之功。
怎样培养“能辩善推”素质呢?这要求教师对每一句话进行分析、挖掘,让学生体会、理解、品味其含义、联系和前景,有一种语感、悟感,同时对做过的题进行总结复习纠错,灵活化、归类化,培养思维能力和思路。学习是一个先模仿后创造的过程,通过模仿就有了思路,即思想里本来没有路,思考的多了,就有了思路。有了很多思路就会四通八达,无往而不至,更不用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了!从而达到培养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目的。
五、破题建模
很多学生在做题时茫然不知所措,无处下手,其关键在于破题建模能力不够。怎么办呢?抠条件、抓结论、审清题,理顺因果关系,改变思考角度,寻找突破口,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模型解决。破题建模能力是化难为易、快刀斩乱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也是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想有所提高的同学都应具备破题建模能力。
怎样培养破题建模素质呢?
这就要求学生对学过的题型有一个熟练的把握,遇见同类相似题即可做出,能深入到题中,又能跑到题外,宏观探求因果关系,学会翻译不同语言为数学模型语言,并掌握常见模型,如函数、轨迹、数列、三角等。能破题即找到了源头、抓住了主线;能建模,数学能力比较强;能破题建模,数学素质高。
人的思维、思想犹如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你不播上爱、智慧、希望的种子,就必然会丛生许多杂草,自生的希望和智慧总是有限的。就让我们播种数学素质,收获数学硕果吧!
关键词:中学教育数学素质方法
一、认同好学
正像我们认识任何新事物、新知识一样,认同是关键,只有认同了,才能进入到知识世界,才能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数学也一样,首先要接受它、接近它、认同它、想学它,在数的世界感受到乐趣、好学,才能学好。即想学好就能学好,关键是想学不想学。想学就会想法设法去探求、感知、体验数学中的科学性、逻辑性、简洁性、趣味性、悦愉感,乐此不疲,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只要思想不懈怠,方法总比困难多。因此中学生数学素质第一个基本要求是认同好学。
怎样培养“认同好学”?
首先教师要具备“认同好学”,即数学教师要对数学的概念、理论了如指掌,讲解绘声绘色,如痴如醉,其乐陶陶,用自己的言行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打动学生、鼓励学生、推动学生。其次要用数学的重要性、现实性、应用性拉住学生。数学能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学好数学能自立于社会,现代社会无论干啥,都离不开数学。要用数学的条理性、简洁性、科学性、趣味性征服学生。人类社会只所以进步,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人们能用数量关系、数字语言来研究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现在已进入到数字化现代,完成向数字化时代跨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这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数学的原理,还要知道她的过去、现代和未来,不仅知道它的表面,还要挖掘它的深刻性、多样性、灵活性、简洁性。即讲一个问题要讲出它的起源、发展、过程、多种可能、变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如果你不明白数学之魅力,你怎么也不会被吸引并为之付出更多,明白了,怎么会不付出呢?!
在数学迷宫中,不光有它单调、枯燥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有它富有哲理、富有奥妙、富有趣味、富有启迪创造的一面。学会学好会锻炼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严密性、灵活性、敏捷性,会使我们聪明,谁会不想学呢?
二、熟知活用
认同数学后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数学,即熟知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理论,成为自己的东西,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并能用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或把问题转化为基本理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熟知活用”?
“熟知”要靠教师的提问、要求和督促来完成,“活用”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范例来指导。要理解加记忆,熟读深思,自学互学,卡片学习,弄清理论的条件、结论及因果关系、适用条件、常见题型。而数学题并非一种模式,能否把条件结论互倒一下,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活用。
概念、理论不过关、思维僵化这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进步的桎梏,高不成、低不就、欲罢不能的原因就是会而未做好,有潜力未发挥出,根本原因就是“熟知活用”素質未培养起来。因此要高度重视“熟知、活用”素质培养,从课本做起,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做起。
三、会算算快
在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常要用数量关系推导和运算,运算求解能力就凸现出来,能力强又快又准,不强又慢还错,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运算口决和规律,合理巧妙运算。先达到会算算对,再达到又快又准;先培养笔算能力,再培养口算能力,最后达到心算能力强。栽在运算上的学生不计其数,占80%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算错误。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运算素质。
怎样培养运算素质呢?教师要督促学生记准运算口决和规律,在例题、练习和作业中要渗透运算能力教学和练习,从慢到快,循序渐进,笔算、口算、心算,逐步提高运算能力。对常见的运算错误要反复练习、矫正,直至熟练、准确。会做的题会不会100%对呢?关键在是否规范和运算是否准,运算准就可能使会做的题100%对,多好啊!计算机运算快在于它有程序,数学学习就应程序化,预习、上课、作业、纠错、复习、思考、组织、检查,其中运算更应程序化,先算谁,后算谁,怎样算,都应条理清楚,这样才能又快又准。
四、能辩善推
数学问题常有固定的语言,能够辩别不同语言的数学含义,能用辩证法中动态思维思考,善于用合适的逻辑关系去推导也是重要的素质要求。熟悉数学理论的同学,当看到一定的条件和结论,就能联想到用什么理论、方法去解决,常有水到渠成之功。
怎样培养“能辩善推”素质呢?这要求教师对每一句话进行分析、挖掘,让学生体会、理解、品味其含义、联系和前景,有一种语感、悟感,同时对做过的题进行总结复习纠错,灵活化、归类化,培养思维能力和思路。学习是一个先模仿后创造的过程,通过模仿就有了思路,即思想里本来没有路,思考的多了,就有了思路。有了很多思路就会四通八达,无往而不至,更不用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了!从而达到培养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目的。
五、破题建模
很多学生在做题时茫然不知所措,无处下手,其关键在于破题建模能力不够。怎么办呢?抠条件、抓结论、审清题,理顺因果关系,改变思考角度,寻找突破口,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模型解决。破题建模能力是化难为易、快刀斩乱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也是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想有所提高的同学都应具备破题建模能力。
怎样培养破题建模素质呢?
这就要求学生对学过的题型有一个熟练的把握,遇见同类相似题即可做出,能深入到题中,又能跑到题外,宏观探求因果关系,学会翻译不同语言为数学模型语言,并掌握常见模型,如函数、轨迹、数列、三角等。能破题即找到了源头、抓住了主线;能建模,数学能力比较强;能破题建模,数学素质高。
人的思维、思想犹如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你不播上爱、智慧、希望的种子,就必然会丛生许多杂草,自生的希望和智慧总是有限的。就让我们播种数学素质,收获数学硕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