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小学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时,出了这样一道习作命题:
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下的都是一粒珍珠。长大以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了人生珍贵的项链。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把有意义或有情趣的地方写具体。
就是这道习作命题中的“语文宴践”愁煞了师生:学生不知如何选材——愁,教师不知如何评判——愁!
案例:
[镜头1]
“喂,班长,你写的是什么语文实践活动?”监考老师刚收完试卷,一个男孩就冲到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眼镜”的面前。
谁知,素有“才女”之称的“小眼镜”听了,竟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像没组织什么语文实践活动。没办法,我就写了在作文书上看到的一个活动,也不知道算不算语文实践活动……”
一个“羊角辫”闻声惊叫起来:“那我写的‘烧不坏的手帕’会不会就偏题了呀?下笔前,我把‘语文实践活动’这六个字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可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说完。她居然哭了起来。
[镜头2]
(某六年级的作文批改现场)
阅卷组长:(面朝命题人)根据这个命题要求,你说说可以写哪些活动呢?
命题人:一定要写语文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表演课本剧、辩论赛、出手抄报。(停住了,似乎在思考)
阅卷组长:还可以写什么呢?
命题人:上街找错别字。(又皱着眉头,在思考)
甲:那么,写“鸡蛋会跳舞”这一类的科学实验算是语文实践活动吗?
命题人:(直摇头,很肯定地)当然不是,那是科学方面的。
甲:那就算偏题了,偏题的作文怎么给分呢?
阅卷组长:如果偏了题,就算写得再好,也只能放在二档,最多得24分或25分(满分30)。
乙:(浏览了一本装订好的试卷)你们看,这连续的好几个学生写的不是扫墓,就是烧不坏的手帕、谁是大力士等等。可是,从卷面看来,这些孩子好像语文学得不错!如果这样给分,这次作文命题算失败!这样一棍子打死的评分标准,孩子的作文兴趣全没了……
反思:
一、拓宽渠道,丰富体验。引“源头活水”
对于上述命题,出卷者都说不出几个可写的题材,何况学生?就算这几个题材可以写,但是否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组织了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呢?就算组织了,参与其中且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又能有几个?至于上街找错别字,那更是寥寥无几了!“一定要写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就像一道“紧箍咒”,让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一筹莫展。
其实,平常有不少这样的命题,可以写的内容比较少,出现了学生“积蓄不足”的现象。“积蓄不足”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在不少学校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体验被湮灭、被剥夺了。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教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何愁没有“源头活水”?
二、拓展命题,关注体验,激童心之趣
在这道习作命题的背后,折射出命题者童心的缺失。教师要永葆一颗童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绪体验,不然,就可能会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学生。
记得张祖庆老师曾说过:“作文命题者的思想首先要转变,最需要改变的就是要心中装有儿童。出作文题目,不是为了‘为难儿童’,而是为了‘激发儿童’。”教师给学生命题习作,首先要深入学生中去,要弄清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熟悉了哪些人,参加了哪些活动,接触了哪些事物……
那么,怎样的习作命题才是好的呢?应该“像导火索,要能够瞬间引燃孩子素材储备这个火药库”,使学生一看就心情激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因此,习作命题的开口度可大一些,给学生选材的范围要广一些。上面的命题,不妨去掉“语文”这道“紧箍咒”,把“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语文实践活动”,改成“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实践活动,如在学校参加的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做实验、做水果拼盘等;在社区等公共场所参加的志愿者服务;参加夏令营或外出旅游……”。这类命题不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童真、童趣。如此,命题成为一个引子,而不是完成习作时痛苦的“瓶颈”。命题得到拓展后,学生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大家都有话说了。说的水平高低就容易区分,也就达到了考查的目的。
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下的都是一粒珍珠。长大以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了人生珍贵的项链。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把有意义或有情趣的地方写具体。
就是这道习作命题中的“语文宴践”愁煞了师生:学生不知如何选材——愁,教师不知如何评判——愁!
案例:
[镜头1]
“喂,班长,你写的是什么语文实践活动?”监考老师刚收完试卷,一个男孩就冲到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眼镜”的面前。
谁知,素有“才女”之称的“小眼镜”听了,竟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像没组织什么语文实践活动。没办法,我就写了在作文书上看到的一个活动,也不知道算不算语文实践活动……”
一个“羊角辫”闻声惊叫起来:“那我写的‘烧不坏的手帕’会不会就偏题了呀?下笔前,我把‘语文实践活动’这六个字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可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说完。她居然哭了起来。
[镜头2]
(某六年级的作文批改现场)
阅卷组长:(面朝命题人)根据这个命题要求,你说说可以写哪些活动呢?
命题人:一定要写语文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表演课本剧、辩论赛、出手抄报。(停住了,似乎在思考)
阅卷组长:还可以写什么呢?
命题人:上街找错别字。(又皱着眉头,在思考)
甲:那么,写“鸡蛋会跳舞”这一类的科学实验算是语文实践活动吗?
命题人:(直摇头,很肯定地)当然不是,那是科学方面的。
甲:那就算偏题了,偏题的作文怎么给分呢?
阅卷组长:如果偏了题,就算写得再好,也只能放在二档,最多得24分或25分(满分30)。
乙:(浏览了一本装订好的试卷)你们看,这连续的好几个学生写的不是扫墓,就是烧不坏的手帕、谁是大力士等等。可是,从卷面看来,这些孩子好像语文学得不错!如果这样给分,这次作文命题算失败!这样一棍子打死的评分标准,孩子的作文兴趣全没了……
反思:
一、拓宽渠道,丰富体验。引“源头活水”
对于上述命题,出卷者都说不出几个可写的题材,何况学生?就算这几个题材可以写,但是否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组织了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呢?就算组织了,参与其中且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又能有几个?至于上街找错别字,那更是寥寥无几了!“一定要写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就像一道“紧箍咒”,让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一筹莫展。
其实,平常有不少这样的命题,可以写的内容比较少,出现了学生“积蓄不足”的现象。“积蓄不足”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在不少学校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体验被湮灭、被剥夺了。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教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何愁没有“源头活水”?
二、拓展命题,关注体验,激童心之趣
在这道习作命题的背后,折射出命题者童心的缺失。教师要永葆一颗童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绪体验,不然,就可能会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学生。
记得张祖庆老师曾说过:“作文命题者的思想首先要转变,最需要改变的就是要心中装有儿童。出作文题目,不是为了‘为难儿童’,而是为了‘激发儿童’。”教师给学生命题习作,首先要深入学生中去,要弄清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熟悉了哪些人,参加了哪些活动,接触了哪些事物……
那么,怎样的习作命题才是好的呢?应该“像导火索,要能够瞬间引燃孩子素材储备这个火药库”,使学生一看就心情激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因此,习作命题的开口度可大一些,给学生选材的范围要广一些。上面的命题,不妨去掉“语文”这道“紧箍咒”,把“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语文实践活动”,改成“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实践活动,如在学校参加的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做实验、做水果拼盘等;在社区等公共场所参加的志愿者服务;参加夏令营或外出旅游……”。这类命题不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童真、童趣。如此,命题成为一个引子,而不是完成习作时痛苦的“瓶颈”。命题得到拓展后,学生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大家都有话说了。说的水平高低就容易区分,也就达到了考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