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是“源”,学习古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古人身上,我们会懂得思考自己的言行,明白尊师才能更好地学习,学会如何拒绝外界的不良诱惑,以一颗宁静的心,凭着奋发向上的冲劲,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翱翔于智慧的蓝天。
【关键词】古文;自省;修心;尊师;干劲
当外国留学生正沉醉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当专家学者正在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承时,在很多中学生的观念里,却认为学习这些古人的东西就是社会的倒退,完全没有现实意义。他们学习古文仅仅是为了考试,少了点文化自信,也忽略了古代文学中的永不过时的进步思想。笔者认为,古代文学有四大精粹——镜、静、敬、劲,学习古文,我们将获益匪浅。
一、镜——镜子,乃让人懂得自省
唐太宗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是唐太宗的镜子,古人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镜子呢?《伤仲永》里的神童仲永,头脑聪慧,无师自通,自以为必成大器之才,终日出入于酒肆宴会之中,卖弄才学,久而久之,先天所得消耗殆尽,又因没有后天的补给,终成庸人。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的学生,在做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梦时,不是如何去发掘才能,而是自恃聪明,得过且过。《孙权劝学》里的东吴名将吕蒙,尽管已受孙权重用,贵为“掌事”,仍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并学有所成,最终让人刮目相看。笔者曾不止一次叫学生好好读书,听到的回应往往是:“都已经高中了,小学初中就没学好,没有一点基础,现在想学也学不下去。”事实真是如此吗?是学不下去,还是不愿意学下去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让学生多读读古文,让古人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照清混沌的内心,反思错误的行为,从仲永身上吸取教训,从吕蒙身上看到前景,笔者相信,无论是天资聪颖也好,生性愚笨也罢,只要肯学,终会学有所得。
二、静——宁静,乃让人学会修心
《诫子书》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没有恬静的修养,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一篇《出师表》,让我们熟悉了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少有宏才大略,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是个在乡下耕田的农夫。他的才略并没有因为“躬耕于南阳”而被埋没,他的甘于一时之寂寞,使他得到贤主的赏识,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基业,并最终成就了他,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我们的心变得浮躁,年纪尚轻的学生,被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迷惑得不知所终,如何能安心读书呢?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因为《六国论》,我们认识了苏洵。可是苏洵并不是天生的才子,他年轻时期不思进取、游玩嬉戏,18岁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更是一蹶不振,得过且过。后因妻子启发,终幡然醒悟,开始沉下心来,闭门谢客,潜心读书,才能清醒地看到北宋王朝赂敌偷安的弊端,以六国破灭为鉴,为宋朝危机敲响了警钟。苏洵当之无愧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门三学士”更是文学史上的一大传奇。我们自不必学诸葛亮年少时期隐居田垄,也不应学习苏洵等到高考失利才能静心研读,作为中学生,在摒弃古人一些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做法后,更应学习古人追求宁静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拒绝外面纷繁喧闹的世界的诱惑,在安静的校园里,静心读书,汲取知识的养分。这,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敬——尊敬,乃让人懂得尊师之道
如今,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纵容溺爱下长大,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对于老师,有人会认为老师教育学生,只是一份工作,一种义务,于是不听教导、顶撞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从古人身上,学点儿尊师之道。
古语有云:“师以质疑。”拜师解答疑难,有了老师的帮助才能学得更多。韩愈在《师说》一文指出了当时学习风气之不好:普通人甚至士大夫之类的人,以从师学习为耻,最后只能变得愚昧无知。太史公宋濂谈到自己求學时的情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为了学得知识,不怕等待,甘于被骂,由此可见他对老师的尊重。孔圣人在他编订的《礼记》中说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他认为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认为老师就应该对成绩好的同学刮目相看;学得不好,责备老师教不得法,在老师面前便失了几分尊敬。抱有这些想法的同学,更要多读读古文,看看那个能成“大事业者”没有一份尊师之心?每一个人都应从古人的训诫中检讨自己,并学会一个道理: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四、劲——干劲,乃让人学会做事
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荀子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见,要增长知识必须学习,而要学得好,关键在于态度,在于决心,要凭着一股干劲,方可成事。“庖丁解牛”,在于其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的探究与实践,才把宰牛这一技能练成了“《桑林》之舞,《经首》之会”。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告诉马生,他当年读书的环境是如何的艰辛——没有书籍、拜师困难、求学途中风餐露宿、生活艰难,但都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勤学的劲头把困难一一克服。今天我们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却不懂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没有课外读物,不舍得购买,不知道借阅;遇到难题不愿请教,作业不会做只管抄袭;冬天太冷便迟到,下点小雨就缺席;住校的孩子用不上暖水便不洗澡,甚至请假回家……我们缺乏的,正是宋濂的这股学习的劲儿。
无论学习还是成就事业,都必须要有干劲,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决心要打通门前的道路,不因为自己年老力衰;不担心工程的浩大无期;亦无惧“智者”冷嘲热讽,定下了目标,便永不停歇,勇往直前。尽管愚公的挖路方法在当今社会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愚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聪明的我们所欠缺的吗?当我们教会学生从古人的淳朴的思想里明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时,那股一往直前,排除万难的干劲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帮助他们奔向成功的大道。
每一篇古文都是智慧的结晶,文言文的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作者的浩然正气、是古人的优良传统、是为人处事的榜样、是修心养性的楷模……我们不应被文言文表象的文字所迷惑,而是要体会文字内在传达的精神。语文教育从来都不忽视古文的教学,是为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智慧,更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北宋)司马光,崔晓军(译).资治通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清朝)金樱,雷明君(译).格言联壁[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古文;自省;修心;尊师;干劲
当外国留学生正沉醉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当专家学者正在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承时,在很多中学生的观念里,却认为学习这些古人的东西就是社会的倒退,完全没有现实意义。他们学习古文仅仅是为了考试,少了点文化自信,也忽略了古代文学中的永不过时的进步思想。笔者认为,古代文学有四大精粹——镜、静、敬、劲,学习古文,我们将获益匪浅。
一、镜——镜子,乃让人懂得自省
唐太宗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是唐太宗的镜子,古人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镜子呢?《伤仲永》里的神童仲永,头脑聪慧,无师自通,自以为必成大器之才,终日出入于酒肆宴会之中,卖弄才学,久而久之,先天所得消耗殆尽,又因没有后天的补给,终成庸人。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的学生,在做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梦时,不是如何去发掘才能,而是自恃聪明,得过且过。《孙权劝学》里的东吴名将吕蒙,尽管已受孙权重用,贵为“掌事”,仍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并学有所成,最终让人刮目相看。笔者曾不止一次叫学生好好读书,听到的回应往往是:“都已经高中了,小学初中就没学好,没有一点基础,现在想学也学不下去。”事实真是如此吗?是学不下去,还是不愿意学下去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让学生多读读古文,让古人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照清混沌的内心,反思错误的行为,从仲永身上吸取教训,从吕蒙身上看到前景,笔者相信,无论是天资聪颖也好,生性愚笨也罢,只要肯学,终会学有所得。
二、静——宁静,乃让人学会修心
《诫子书》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没有恬静的修养,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一篇《出师表》,让我们熟悉了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少有宏才大略,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是个在乡下耕田的农夫。他的才略并没有因为“躬耕于南阳”而被埋没,他的甘于一时之寂寞,使他得到贤主的赏识,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基业,并最终成就了他,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我们的心变得浮躁,年纪尚轻的学生,被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迷惑得不知所终,如何能安心读书呢?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因为《六国论》,我们认识了苏洵。可是苏洵并不是天生的才子,他年轻时期不思进取、游玩嬉戏,18岁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更是一蹶不振,得过且过。后因妻子启发,终幡然醒悟,开始沉下心来,闭门谢客,潜心读书,才能清醒地看到北宋王朝赂敌偷安的弊端,以六国破灭为鉴,为宋朝危机敲响了警钟。苏洵当之无愧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门三学士”更是文学史上的一大传奇。我们自不必学诸葛亮年少时期隐居田垄,也不应学习苏洵等到高考失利才能静心研读,作为中学生,在摒弃古人一些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做法后,更应学习古人追求宁静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拒绝外面纷繁喧闹的世界的诱惑,在安静的校园里,静心读书,汲取知识的养分。这,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敬——尊敬,乃让人懂得尊师之道
如今,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纵容溺爱下长大,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对于老师,有人会认为老师教育学生,只是一份工作,一种义务,于是不听教导、顶撞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从古人身上,学点儿尊师之道。
古语有云:“师以质疑。”拜师解答疑难,有了老师的帮助才能学得更多。韩愈在《师说》一文指出了当时学习风气之不好:普通人甚至士大夫之类的人,以从师学习为耻,最后只能变得愚昧无知。太史公宋濂谈到自己求學时的情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为了学得知识,不怕等待,甘于被骂,由此可见他对老师的尊重。孔圣人在他编订的《礼记》中说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他认为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认为老师就应该对成绩好的同学刮目相看;学得不好,责备老师教不得法,在老师面前便失了几分尊敬。抱有这些想法的同学,更要多读读古文,看看那个能成“大事业者”没有一份尊师之心?每一个人都应从古人的训诫中检讨自己,并学会一个道理: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四、劲——干劲,乃让人学会做事
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荀子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见,要增长知识必须学习,而要学得好,关键在于态度,在于决心,要凭着一股干劲,方可成事。“庖丁解牛”,在于其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的探究与实践,才把宰牛这一技能练成了“《桑林》之舞,《经首》之会”。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告诉马生,他当年读书的环境是如何的艰辛——没有书籍、拜师困难、求学途中风餐露宿、生活艰难,但都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勤学的劲头把困难一一克服。今天我们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却不懂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没有课外读物,不舍得购买,不知道借阅;遇到难题不愿请教,作业不会做只管抄袭;冬天太冷便迟到,下点小雨就缺席;住校的孩子用不上暖水便不洗澡,甚至请假回家……我们缺乏的,正是宋濂的这股学习的劲儿。
无论学习还是成就事业,都必须要有干劲,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决心要打通门前的道路,不因为自己年老力衰;不担心工程的浩大无期;亦无惧“智者”冷嘲热讽,定下了目标,便永不停歇,勇往直前。尽管愚公的挖路方法在当今社会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愚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聪明的我们所欠缺的吗?当我们教会学生从古人的淳朴的思想里明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时,那股一往直前,排除万难的干劲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帮助他们奔向成功的大道。
每一篇古文都是智慧的结晶,文言文的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作者的浩然正气、是古人的优良传统、是为人处事的榜样、是修心养性的楷模……我们不应被文言文表象的文字所迷惑,而是要体会文字内在传达的精神。语文教育从来都不忽视古文的教学,是为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智慧,更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北宋)司马光,崔晓军(译).资治通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清朝)金樱,雷明君(译).格言联壁[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