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片断:
第一步:直观感知
师:小组合作,从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中选几个,摆3次,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指名一小组汇报,教师填写表格)
师:看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步:尝试运用
师(出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利用自己的发现,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同桌合作测量面积。
生2: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课件演示密铺的过程,如图1)
第三步:设置困难
师(出示一个更大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请你用手中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它的面积。
生3:老师,小正方形不够!(课件演示,如图2)
师:是啊,不够了,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量出来?
生4:老师,移一下就行了。
师:移一下?你来试一试。
(生演示,如图3)
师:大家看出面积是多少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5:一行5个,4行一共有20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只用了12个小正方形就量出了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第四步:精彩提炼
师:小正方形的个数能不能再少一些?最少要几个?
生6:8个,只要8个就行了!
(课件演示,如图4)
师:想得真好。
第五步:意想不到
生7:老师,我只要一个小正方形!
(教室里一下议论开了)
师:只要一个?说说看。
生7:我只要用一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先去量长,量5次说明一行可以摆5个;再用这个小正方形去量宽,量了4次,说明可以摆4行,一共可以摆20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如图5)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六步:水到渠成
师:通过刚才摆小正方形来量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8:我发现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数。
生9:我发现每行的个数×摆的行数=长方形的面积。
生10: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
反思:
这节课,教师不仅仅关注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更为关注的是探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从直观感知(探求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到初步尝试运用(用面积单位去量),然后在运用中碰到困难(量较大长方形面积时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够),怎么办?学生的思维在这儿发生了一个飞跃,不一定要把整个长方形铺满,只要知道一行摆几个,摆几行,这样就能算出长方形中可以摆多少个小正方形,也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了。在这个过程中,从摆小正方形到算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模型正在悄悄建立。但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追问:“小正方形的个数能不能再少一些?最少要几个?”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思考过后,一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最少只要8个小正方形,即长是5厘米,可以摆5个小正方形;宽是4厘米,可以摆4行,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5×4=20(平方厘米)。到这儿,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已完全提炼出来了。就在这时,学生中响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老师,我只要一个小正方形!”听到这个有些不可思议的答案,全班哗然。面对这个预料之外的生成,教师没有回避,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上台演示:用一个小正方形一段一段的量长和宽,一样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沉寂之后,掌声响起。从20个到12个到8个再到1个,从数面积单位的个数到长乘以宽,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同时数学思维的抽象美、数学公式的凝练美、数学方法的简约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皮亚杰曾说过:“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亲身经历一个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感悟方法的思考过程,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那么,作为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探索空间,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创造条件。然后是充分放手,保证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探求的全过程。充分放手,不但要放开学生的手脚,使他们能自主的动手;还要充分放开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与扶持,让他们能自由的思考;更要充分放开学生心理的禁锢,使他们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开展各种活动。经历探求全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知识的总结与抽象过程以及认识的深入和辨析过程等每一环节,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全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获得丰富、完整的经历和体验。最后和学生共同体验成功。当学生看到由自己参与探索而获取的成果,并应用成果解决各种问题时,才能充分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以后继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信心和意愿。
(责编杜华)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片断:
第一步:直观感知
师:小组合作,从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中选几个,摆3次,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指名一小组汇报,教师填写表格)
师:看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步:尝试运用
师(出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利用自己的发现,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同桌合作测量面积。
生2: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课件演示密铺的过程,如图1)
第三步:设置困难
师(出示一个更大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请你用手中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它的面积。
生3:老师,小正方形不够!(课件演示,如图2)
师:是啊,不够了,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量出来?
生4:老师,移一下就行了。
师:移一下?你来试一试。
(生演示,如图3)
师:大家看出面积是多少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5:一行5个,4行一共有20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只用了12个小正方形就量出了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第四步:精彩提炼
师:小正方形的个数能不能再少一些?最少要几个?
生6:8个,只要8个就行了!
(课件演示,如图4)
师:想得真好。
第五步:意想不到
生7:老师,我只要一个小正方形!
(教室里一下议论开了)
师:只要一个?说说看。
生7:我只要用一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先去量长,量5次说明一行可以摆5个;再用这个小正方形去量宽,量了4次,说明可以摆4行,一共可以摆20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如图5)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六步:水到渠成
师:通过刚才摆小正方形来量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8:我发现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数。
生9:我发现每行的个数×摆的行数=长方形的面积。
生10: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
反思:
这节课,教师不仅仅关注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更为关注的是探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从直观感知(探求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到初步尝试运用(用面积单位去量),然后在运用中碰到困难(量较大长方形面积时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够),怎么办?学生的思维在这儿发生了一个飞跃,不一定要把整个长方形铺满,只要知道一行摆几个,摆几行,这样就能算出长方形中可以摆多少个小正方形,也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了。在这个过程中,从摆小正方形到算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模型正在悄悄建立。但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追问:“小正方形的个数能不能再少一些?最少要几个?”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思考过后,一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最少只要8个小正方形,即长是5厘米,可以摆5个小正方形;宽是4厘米,可以摆4行,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5×4=20(平方厘米)。到这儿,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已完全提炼出来了。就在这时,学生中响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老师,我只要一个小正方形!”听到这个有些不可思议的答案,全班哗然。面对这个预料之外的生成,教师没有回避,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上台演示:用一个小正方形一段一段的量长和宽,一样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沉寂之后,掌声响起。从20个到12个到8个再到1个,从数面积单位的个数到长乘以宽,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同时数学思维的抽象美、数学公式的凝练美、数学方法的简约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皮亚杰曾说过:“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亲身经历一个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感悟方法的思考过程,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那么,作为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探索空间,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创造条件。然后是充分放手,保证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探求的全过程。充分放手,不但要放开学生的手脚,使他们能自主的动手;还要充分放开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与扶持,让他们能自由的思考;更要充分放开学生心理的禁锢,使他们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开展各种活动。经历探求全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知识的总结与抽象过程以及认识的深入和辨析过程等每一环节,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全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获得丰富、完整的经历和体验。最后和学生共同体验成功。当学生看到由自己参与探索而获取的成果,并应用成果解决各种问题时,才能充分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以后继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信心和意愿。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