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三个课堂”落地生根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明确了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在新时代奋进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课堂革命”,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适时提出“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规划,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陕西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三个课堂”是把落实国家课程要求、课后服务、“双减任务”、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等全国教育大会后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一体化落实、综合化实施,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地陕西的重要举措,为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7月22日,陕西省成立了全国首个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陕西省基础教育教指委”),该教指委下设28个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指出,成立陕西省基础教育教指委是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是有效对接教育部教指委工作的现实需求,是全面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28个专委会之一的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业委员会,指导西安市教科院、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在7月29日举行了专题研讨会,研讨如何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三个课堂”在三秦大地形成生动实践,书写好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思维大碰撞  深入理解“三个课堂”
  准确阐释和理解好“三个课堂”,是“三个课堂”有效落地的关键。与会的教育专家、名教研员等围绕“三个课堂”的内涵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头脑风暴。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主任委员解慧明:西安市教科院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聚焦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两个根本任务、坚守学校和课堂两个主阵地、狠抓教师和课程两个关键、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两大规律,构建了“131”教科研工作新体系(“1”即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评价监测体系;“3”即围绕谁来培养人,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1”即围绕怎样培养人,聚焦课堂主阵地,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积极探索“1+2+N”教科研工作新格局(“1”指市区两级教科研部门,“2”指西安市教科院两所实验创新学校,“N”指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与监测中心、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科思政、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思维型教学、脑与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科技创新与科學教育、财经素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N个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及一批实验学校)和“重心下沉学校、阵地前移课堂”教科研工作新方式,持续深化西安“名校+”工程和“西安好课堂”,驱动引领“三个课堂”在西安落地生根,助力西安基础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三个课堂”与“双减”、“托管”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紧盯“三个课堂”高质量推动,“双减”与“托管”就将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得以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也就得到很好回答。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副主任委员马亚军:“三个课堂”整体上具有层次性、时代性、时空性以及强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五个特点,但又各有特色:“三个课堂”中的“第一课堂”强调基础性、目标性、规范性;“第二课堂”彰显学生个性、学校特色;“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及发展性的特点。这“三个课堂”使得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师生与社会课堂参与者、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共同发力,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全面育人的宗旨。省教科院会积极响应“三个课堂”,制订相关活动计划,如为“三个课堂”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对标“三个课堂”进行全省教研员培训工作;采取基地校推进方式,加强对校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展“三个课堂”教育教学成果比赛、优质教研基地评选等方式,推动学校重视第二课堂,尤其是第三课堂的发展。
  西安市教科院教育质量评估监测研究部副主任、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指导委委员张建武:要看得见成效,一是教育人要“较真”,应该让专家教授在理论方面进行高层次引领;二是要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科研应加大作业设计研究与指导。
  西安市太华路小学校长刘岚:第一课堂要“实”,实实在在落实国家课程;第二课堂要“活”,灵活使用学校的场馆推动活动式、体验式学习;第三课堂要“丰”,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课程、探究课程有效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彼此融通,构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育人场所是学校实施“三个课堂”的关键。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学校长王小战:坚持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评价、创新育人方式,让“三个课堂”在学校落地生根。创新教育理念,即打破“教育圈养”,确立“教育放生”办学思想。创新教育评价,即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增值评价,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创新育人方式,即抓好第一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丰富第二课堂,发展学生个性;开辟第三课堂,以天地为教室、以社会为教材,进行森林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五大校外实践基地的探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科学评价 导航“三个课堂”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三个课堂”要有效落地,更需要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牵引。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副主任委员龙宝新: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缺位导致中小学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课外校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庸,校外辅导机构缺乏规约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念的矫正、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基础教育而言,评价是指挥棒,而当前,我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四个关系失调”(“教学”与“评价”关系失调、“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关系失调、“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关系失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估”关系失调)问题显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回归本真与初心,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方式来导航中小学“三个课堂”健康发展,成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相信,协调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上述“四对关系”,构建有利于“三个课堂”协调发展、共生共强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对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构建“三个课堂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中小学“三个课堂”评价中,必须强调“一条标准”,即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一条主线”,即立德树人的教育主线。借此,将中小学“三个课堂”都归并到学校育人框架中来。
  其次,树立“大课堂”评价思维。育人需要“三个课堂”兼顾的“大课堂”视野。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要树立“课内教学为本、课外校外为翼”的“一体两翼”评价思維,引导学校抓住课内教学这一知识教授的主阵地,同时利用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引导学校科学定位第二、第三课堂的功能,创新课外校外课程活动,第二课堂要培育兴趣特长,第三课堂要引导学生走进实践、融入社会、应用知识、生成能力、形成素养。
  最后,补齐教育教学评价短板。当前,中小学评价的短板是课外活动评价与校外活动评价不科学。其中,课外活动评价大都是学校自己组织实施的微观评价,缺乏面向整体课外活动开展的宏观评价;校外活动评价几乎处于缺位状态,为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需要尽快建立针对中小学校外活动质量效果判定的评价系统。
  解慧明:我们将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对“三个课堂”中每种类型的课堂进行评价,深入推动“三个课堂”在西安有效实施。
  马亚军:将对“三个课堂”加强实时指导、质量监测及效果评估,提升应用效能,即对“三个课堂”进行统筹管理和有效指导,构建基于“三个课堂”的教学安排、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质量监测、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确保“三个课堂”的教学质量。采用网络巡课、教学实录等方式,实现对“三个课堂”应用效果的动态监管。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总校长、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指导委委员罗坤:学校的“蒲公英”课程体系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成长课程,高度契合了“三个课堂”的理念与特点。学校经过三年研发、2020年底全面上线的学生发展一体化评价体系,能够围绕“三个课堂”,通过线上大数据与线下手册对每一个孩子精准“画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校长杨辉:作为教育实践者来说,需要做好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培训以及第二、第三课堂的场域建设等,让牵引有动力、有能力、有合力。
其他文献
常常听说,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福,我就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生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这也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我要用心去做,做一个好老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  23年前,我从渭南师专毕业,带着对三尺讲台的热望,我选择了回家乡任教。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了最偏远的农村,离县城一百多里路,学校条件很差,全校只有三个教学班11名老师,我是唯一一个女老师。现实中的工作与理想中的那一份职业相差很远,但我却如愿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为祖国贫困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愿意!”  一个人一生总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回忆,对于青年教师赵静来说,美丽苍凉的大凉山便是其中之一 ,那些笑着和恶劣环境抗争的彝族孩子们是她最深的牵挂。“我永远记得5月的阳光里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内心的震动,永远记得他们送我离开时情不自禁流下的泪水。”赵静回忆起在大凉山的日子说道。  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作为北大教育基
期刊
“我认为一所好学校,就是群众的口碑,群众满意了,学校就办好了。”  从1986年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张增印在延安市洛川县石头镇最偏远的两所农村小学任教已经35年了。多年来,他思考最多的是怎样能把家乡的学校办好,如何用满腔的教育情怀实现乡村教育振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当时,张增印的学校有26亩校农基地,种的全是玉米,因为他家里有拖拉机,因此在担任后勤主任的同时,张增印又多
期刊
众所周知,作业时间过长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睡眠不足、体能较差、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而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直击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系列问题,引导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从育人的高度理性思考作业的问题。  从教
期刊
一块块黑板、一个个讲台、一间间教室构筑了一个名叫“人民教师”的群体,他们有光亮、有温度;他们有责任、有担当;他们平凡却又不凡……浩荡岁月里,他们如同一面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他们以集结之姿唤醒沉睡的灵魂;他们仿若灯塔映照华夏大地,每一个朴素坚守的背后都彰显着平凡却又伟大的师者力量。  在第37個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联合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聚焦10位扎根一线、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事迹,以其风采引领、
期刊
“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办一所乡村样板示范学校,让家乡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学校一样的优质教育。”  渭南市澄城县赵庄镇中心学校是所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经费不足、生源流失严重,50岁以上的老教师占了教师队伍的一半,而年轻点的教师都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人心浮动,无心教学。  2015年8月,侯军昌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入职赵庄镇中心学校担任校长。为了弄明白学校问题背后的原因,刚入职的侯军昌就带着学校领导
期刊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作业?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基于课程标准而设计的,面向基础知识的作业;二是立足实际学情而设
期刊
加强作业管理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对作业布置提出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作业管理、设计、批改、辅导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今年3月18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特别要求学校加强作业、睡眠、
期刊
按照中省对作业管理的要求,宝鸡市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聚力破解减负提质的瓶颈和难题,着力寻求推进课程改革新的增长点,依托乡村学校实际,立足本校课改实践,以“作业管理”改革推动育人模式的整体变革,为全面落实乡村学校作业高质量管理提供了实践蓝本。  制度管理是确保“作业革命”高质量落地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为了确保学校“作业革命”见成效、结硕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一是细化制度建设,为作业
期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咸阳市政协2021年度协商计划,今年3月底到5月中旬,咸阳市政协调研组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学生放学后“管理难”的问题,以“规范课后服务管理,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为主题,先后到浙江省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以及咸阳市秦都、渭城两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考察,并组织政协委员和市政府职能部门专门召开协商座谈会,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