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学科之一,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对课程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内容。本文从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師评价等三方面分析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
小学数学 小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51-01
1.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了解数学学习规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是主要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思路,教师怎么指,学生就怎么学,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偏弱。
如人教版《加法运算定律》课程教学中,笔者就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习过程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以后,学生会习惯性的用公式去套用内容,但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以加法交换律为例,“34+43=34+43”,学生会习惯性的套用加法交换律,认为这个是对的,因为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变化的都是“77”,这就说明了学生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只注重了从数量结果的考虑,只考虑了“和不变”的因素,在“加数交换位置”方面则没有进行思考,只是单纯的考虑到“老师提供的例子都会是对的”这一简单的思想,造成了答题错误。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分析,同时在举例子时,可以的采用正确和错误交叉的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做好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中段年级的学生。小学中段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学的基础能力,但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等方面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来自于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这种自律性是通过自身学习习惯而体现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课程教学中,笔者就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在课前预习方面,鼓励学生先对课本教材进行学习,了解分数的含义和内容、让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练习,如按照分数对图案中部分进行涂色,或者观察涂色部分用分数进行表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预习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和学习,学习教材中分数的含义,同时依托教材和课件内容,用折纸游戏来表示分数,如一张A4纸,如何分成3份、分成4份、分成5份,既可以用折纸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直接在A4纸上用线进行表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最后,在课后总结方面,笔者用课堂最后5分钟进行课堂的总结,对分数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注重课程教学评价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必须要注重课程教学中的评价。课程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的总结性发言,这种总结具有双刃剑的作用,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而错误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方式是一种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教学评价的正向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方面的教学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堂的学习表现和课堂的参与度。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用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对课堂专注度比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树立人物典型,对于课堂专注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正向的引导,引导学生找出自己专注度不高的因素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是对学习的成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存在一定的波动和差异性,教师不能总是以优异学生为评价对象或者以成绩高低为评价内容,而是注重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自信,逐渐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教学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正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9)
[2]王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小学数学 小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51-01
1.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了解数学学习规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是主要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思路,教师怎么指,学生就怎么学,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偏弱。
如人教版《加法运算定律》课程教学中,笔者就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习过程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以后,学生会习惯性的用公式去套用内容,但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以加法交换律为例,“34+43=34+43”,学生会习惯性的套用加法交换律,认为这个是对的,因为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变化的都是“77”,这就说明了学生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只注重了从数量结果的考虑,只考虑了“和不变”的因素,在“加数交换位置”方面则没有进行思考,只是单纯的考虑到“老师提供的例子都会是对的”这一简单的思想,造成了答题错误。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分析,同时在举例子时,可以的采用正确和错误交叉的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做好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中段年级的学生。小学中段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学的基础能力,但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等方面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来自于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这种自律性是通过自身学习习惯而体现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课程教学中,笔者就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在课前预习方面,鼓励学生先对课本教材进行学习,了解分数的含义和内容、让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练习,如按照分数对图案中部分进行涂色,或者观察涂色部分用分数进行表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预习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和学习,学习教材中分数的含义,同时依托教材和课件内容,用折纸游戏来表示分数,如一张A4纸,如何分成3份、分成4份、分成5份,既可以用折纸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直接在A4纸上用线进行表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最后,在课后总结方面,笔者用课堂最后5分钟进行课堂的总结,对分数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注重课程教学评价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必须要注重课程教学中的评价。课程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的总结性发言,这种总结具有双刃剑的作用,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而错误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方式是一种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教学评价的正向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方面的教学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堂的学习表现和课堂的参与度。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用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对课堂专注度比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树立人物典型,对于课堂专注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正向的引导,引导学生找出自己专注度不高的因素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是对学习的成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存在一定的波动和差异性,教师不能总是以优异学生为评价对象或者以成绩高低为评价内容,而是注重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自信,逐渐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教学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正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9)
[2]王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