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量一堂历史课是否为优质课主要有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实现,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三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否得到提升,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否形成。做到了这三条,这堂课也就完美了。“设疑、对话、延伸”的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和实际解题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上述三条标准,从而激活历史课堂。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设疑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设疑并引导学生自己设疑。一堂历史课,若问题设置得巧妙、新颖,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一般来说,设疑要达到以下要求:目标清晰、指向明确,且具有启发性,帮助学生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展示孙中山的插图(教材64页,略),教师设疑:这位历史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头衔?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在考察西方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思想?他以什么方式来拯救落后的中国?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设疑,能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了解孙中山的救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同时也做到了前后联系、深入浅出。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设疑。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学教材,自己思考,自己在组内设疑、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梳理和吃透教材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如:在讲到“中国民主进程丰碑”这一目中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各方的态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袁世凯、西方列强、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孙中山、清政府,并让每一组提出对时局的观点和看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学生自己设疑,学生弄明白了这些派别的主张,更加理解了孙中山的处境和所做的让步。
2.对话是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师生对话并鼓励生生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生生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有两种方式:一是师生对话。它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帮助和引导,师生双方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师生对话,能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师生双方不仅在学习上合作,还要达到情感上的默契,这样教学内容就不再显得艰涩难懂,课堂也不再是使学生感到煎熬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学习新知、发展自己的快乐之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定要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要强求对话结果的一致性,只要能使问题得到聚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就达到了对话的目的。如:师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问题时,问题的答案一般倾向于“辛亥革命成功了”这一结论。在对话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回答“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否可以呢?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是完全可以的,但要证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如果学生找不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师可进一步提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辛亥革命失败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解题和创新能力。二是生生对话。它体现的是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间所限,学生间的对话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和持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留足对话交流的时间,并让其展示对话结果,那会呈现怎样的一种局面呢?如: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2页“学思之窗”的材料,并提出思考题: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交流,教师可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形成书面结论,然后挑选学生到讲台上来发表观点,这一系列过程控制在15分钟之内即可。通过这样的生生对话,让学生了解到虽同属于资产阶级,但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其主张自然有很大差异,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挽救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其结果只能是失败的。同时通过这样的生生对话,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3.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能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教师在讲述武昌起义的背景时谈到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对邹容作进一步的介绍,并播放视频:邹容早年留学日本,后积极投身革命。他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论述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系统阐述建立民国的设想。他于1903年被捕,1905年死于狱中。然后教师讲述:邹容为了革命理想把生死置之度外,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奔走呼号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革命气节和英雄事迹值得大家学习。通过这样的延伸,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奋发读书的热情,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
日益受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影响的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能力的培养、文明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着眼,从建设一个灵动的历史课堂出发,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大胆创新,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和朝气的课堂中动起来,飞扬青春、张扬个性、发展自己。
1.设疑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设疑并引导学生自己设疑。一堂历史课,若问题设置得巧妙、新颖,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一般来说,设疑要达到以下要求:目标清晰、指向明确,且具有启发性,帮助学生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展示孙中山的插图(教材64页,略),教师设疑:这位历史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头衔?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在考察西方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思想?他以什么方式来拯救落后的中国?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设疑,能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了解孙中山的救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同时也做到了前后联系、深入浅出。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设疑。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学教材,自己思考,自己在组内设疑、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梳理和吃透教材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如:在讲到“中国民主进程丰碑”这一目中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各方的态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袁世凯、西方列强、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孙中山、清政府,并让每一组提出对时局的观点和看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学生自己设疑,学生弄明白了这些派别的主张,更加理解了孙中山的处境和所做的让步。
2.对话是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师生对话并鼓励生生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生生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有两种方式:一是师生对话。它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帮助和引导,师生双方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师生对话,能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师生双方不仅在学习上合作,还要达到情感上的默契,这样教学内容就不再显得艰涩难懂,课堂也不再是使学生感到煎熬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学习新知、发展自己的快乐之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定要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要强求对话结果的一致性,只要能使问题得到聚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就达到了对话的目的。如:师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问题时,问题的答案一般倾向于“辛亥革命成功了”这一结论。在对话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回答“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否可以呢?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是完全可以的,但要证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如果学生找不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师可进一步提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辛亥革命失败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解题和创新能力。二是生生对话。它体现的是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间所限,学生间的对话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和持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留足对话交流的时间,并让其展示对话结果,那会呈现怎样的一种局面呢?如: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2页“学思之窗”的材料,并提出思考题: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交流,教师可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形成书面结论,然后挑选学生到讲台上来发表观点,这一系列过程控制在15分钟之内即可。通过这样的生生对话,让学生了解到虽同属于资产阶级,但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其主张自然有很大差异,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挽救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其结果只能是失败的。同时通过这样的生生对话,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3.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能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教师在讲述武昌起义的背景时谈到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对邹容作进一步的介绍,并播放视频:邹容早年留学日本,后积极投身革命。他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论述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系统阐述建立民国的设想。他于1903年被捕,1905年死于狱中。然后教师讲述:邹容为了革命理想把生死置之度外,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奔走呼号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革命气节和英雄事迹值得大家学习。通过这样的延伸,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奋发读书的热情,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
日益受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影响的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能力的培养、文明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着眼,从建设一个灵动的历史课堂出发,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大胆创新,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和朝气的课堂中动起来,飞扬青春、张扬个性、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