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脂精炼是玉米油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对于玉米油的生产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玉米油精炼过程中,主要是以玉米原油作为主要的原料,然后完成中和、脱色、脱蜡、脱臭综合加工工艺,从而实现玉米油营养质量的提升。精炼玉米油的生产过程,不仅会影响到玉米油的营养指标,还会造成玉米油品质下降等问题。以下是本文研究中新式精炼加工技术与传统玉米油加工工艺的营养及风险指标对比,证明了新式精炼加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玉米油精炼加工的营养指标以及风险指标分析
玉米油精炼加工会对玉米油的本身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油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玉米油精炼加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玉米油加工更加合理,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玉米油的营养指标。
1.精炼加工玉米油中主要的营养指标包括植物甾醇、生育酚以及角鲨烯等,在不同的精炼加工阶段,玉米油的营养指标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我们针对不同的精炼加工阶段,分析了玉米油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详见表1)。通过表1可以发现,经过不同的精炼加工,玉米油的营养成分出现了降低现象。
2.在精炼加工玉米油的开展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加工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高温脱臭工艺容易导致玉米油色泽加深,引起油脂回色风险;玉米原油中的赤霉烯酮含量将会直接影响到玉米油的精炼加工效果。
二、精炼加工技术优化分析
传统的加工工艺对于玉米油的营养元素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所以需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优化后的玉米加工工艺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详见表2。
三、技术优化后的精炼加工风险指标分析
对玉米油精炼加工技术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后,能够提升玉米油加工生产效率,并且提升营养指标。下面我们比较了优化前和优化后,玉米油的油品营养和风险指标情况。
1.新工艺成品油植物甾醇含量为6761mg/kg,损失率达到18%;旧工艺植物甾醇含量為5439mg/kg,损失率达到28.4%。
2.新工艺成品油生育酚含量为616.5mg/kg,损失率达到38.4%;旧工艺生育酚含量为449mg/kg,损失率达到55.1%。
3.实验中我们采用罗维朋133.44mm比色槽进行成品油色泽测定,新工艺成品油色泽△R为0.8,旧工艺色泽△R为1.2。
通过以上技术对比可以发现,改进后的精炼加工工艺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可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营养指标的双提升。
一、玉米油精炼加工的营养指标以及风险指标分析
玉米油精炼加工会对玉米油的本身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油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玉米油精炼加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玉米油加工更加合理,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玉米油的营养指标。
1.精炼加工玉米油中主要的营养指标包括植物甾醇、生育酚以及角鲨烯等,在不同的精炼加工阶段,玉米油的营养指标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我们针对不同的精炼加工阶段,分析了玉米油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详见表1)。通过表1可以发现,经过不同的精炼加工,玉米油的营养成分出现了降低现象。
2.在精炼加工玉米油的开展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加工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高温脱臭工艺容易导致玉米油色泽加深,引起油脂回色风险;玉米原油中的赤霉烯酮含量将会直接影响到玉米油的精炼加工效果。
二、精炼加工技术优化分析
传统的加工工艺对于玉米油的营养元素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所以需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优化后的玉米加工工艺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详见表2。
三、技术优化后的精炼加工风险指标分析
对玉米油精炼加工技术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后,能够提升玉米油加工生产效率,并且提升营养指标。下面我们比较了优化前和优化后,玉米油的油品营养和风险指标情况。
1.新工艺成品油植物甾醇含量为6761mg/kg,损失率达到18%;旧工艺植物甾醇含量為5439mg/kg,损失率达到28.4%。
2.新工艺成品油生育酚含量为616.5mg/kg,损失率达到38.4%;旧工艺生育酚含量为449mg/kg,损失率达到55.1%。
3.实验中我们采用罗维朋133.44mm比色槽进行成品油色泽测定,新工艺成品油色泽△R为0.8,旧工艺色泽△R为1.2。
通过以上技术对比可以发现,改进后的精炼加工工艺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可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营养指标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