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ie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操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从三个方面阐释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渗透,加强对学生的品德熏陶。
  关键词:阅读 写作 德育因素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识世界、持续学习的工具,同时该学科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下面就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德育教育的优势谈一下拙见。
  一、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只有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使学生有所领悟,而且对花生产生敬佩之情。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健康道德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再如,学《搭石》这篇课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分析文章中含义深刻句子,理解关键词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美不仅局限在人的外貌、景色的秀丽,更表现在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二、通过写作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利用写作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让学生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理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许多学生在日记中抨击恶丑,赞扬真善,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有深挖,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使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总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放眼学生的未来,抛弃自身的“近视”行为,不断完善、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46-01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创新源于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才有可能发挥人的创新才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景把培养学生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WARF10(D10) is a rice ortholog of MAX4/RMS1/DAD1,encoding a 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 and functioning in strigolactones/
2011年春季,江苏东台市三仓镇新兴村一组村民常昌桂种植3亩西瓜、3.5亩青椒。西瓜亩平收入7500元,青椒亩平收入13200元。有人说:“常昌桂种田有秘方,不然不会有这么高的收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47-01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相对被动和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教学基本局限于校园里。学生虽有了解和体验社会的愿望,但缺少相应的机会,只是局限于书本,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0-01     “教学策略”就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步骤、方法和手段。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策略就是指为了达到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试就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高中学生心理特征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更
摘 要:高中政治哲学“绪论”中指出:“哲学以各门学科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这就启示我们应当从各门具体科学中汲取和挖掘丰富的营养,为哲学教学所用。这样不但能够使抽象的理论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哲学 语言 理化 史地 艺术渗透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提高教
原文:唐隶规模,出于魏碑①者十之八九,其骨力亦颇近之,大抵严整警策,是其所长。论唐隶者,谓唐初欧阳询、薛纯陁、殷仲容诸家②,汉魏遗意尚在,至开元间③,则变而即远,此以气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48-01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从验证性实验教学过渡到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层次,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合理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使其尽可能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在验证性实
摘 要:初中化学课程性质决定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紧迫性和现实性。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本文从发挥图像系统的教学作用,优化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景,优化师生活动;利用生成性资源,使课堂走进学生内心等三个方面,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出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图像系统 问题情景 生成性资源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4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2-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指的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