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语文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效的?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成长的?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和我的课堂。听了《春酒》一课,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一定具备以下特点:
一、立足文本、含英咀华,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让学生在形成良好语感的同时,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如:
学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捧一大包回家”,这句话写出了“我”的贪吃。
师:你有没有体会出其他的意味?其他同学对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的理解?抓住一些词来品一品。
学生2:“一马当先”体现了“我”去喝春酒的急切。“不请自到”可以看出邻里关系非常好,很亲。“捧”说明乡亲们的热情好客,送了许多东西给“我”。
师:真好,大家做做这个“捧”的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为什么作者不用“拿”字?
学生3:东西多得拿不了,很有分量,而且都是好东西。通过“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也可以看出来。“拿”太轻易了。
学生4:“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看出“我”吃得多,乡亲们对“我”很好。
学生5:这句话还说明吃的东西很甜,“我”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在乡邻们家中吃了好多美味。
学生6:“我”喝春酒后又满足又喜悦,总之是很“爽”!
师:这真是有创意的理解。当时肯定有好多孩子像“我”一般又喝又拿的,这既让我们感受到过节时的热闹,更被这种淳朴的民风深深感动。放声读一读,品一品。
细细地品读,实实在在而又拨人心弦,将文本承载的情感信息自然流畅地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恰当引导,开启了学生的情智之门。教师带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新奇感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并加以融会贯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关切和喜爱,品味出语文的灵性和情趣。
二、巧妙激趣,重视互动,诱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与情感活动。
教师的个性解读和创新思考是学生独立解读和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先导,故而教师要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设置,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学生在深入研究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就要在学习中互动。
教师在引导解读母亲这个形象时,以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把对母亲的描写拍摄成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一个细节?为什么?(怎样拍、神态、动作、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四人小组,积极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交流、切磋中,体会到文本中母亲爱怜、勤劳、嗔爱、谨慎、严格、好客、含蓄、醇厚的性格之美,而且他们所想象的一组组镜头里,也融入了对自己母亲的追忆与感恩!
这一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交往。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走进文本深处,将情感与思维引向深入,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适时讲析,“深”“广”有度,搭建文化平台。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应该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即教学要有深度与广度。在解读本文的主题时,执教者并不止于对童年与母亲的怀念,而是从“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进一步深入——“春酒激起了一种思念,作者思念的是春酒中浓得化不开的人情的温馨与芳香,思念的是春酒中满载童年欢欣记忆的一段怀旧情结,思念的是家乡风土人情中朴实又充满年味的乡土文化”。(章国华《语文教学通讯》2008第5期)
然后,又设计了“读琦君”这个环节。执教者满怀激情地谈了自己对琦君作品的钟爱,《桂花雨》《下雨天,真好》……所展现的是一幅幅文化的画卷。接着出示琦君《相思》《烟愁》等作品中的文段,用诗一般深沉的语言将作者带到了学生面前。“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我们从大陆……他乡虽好,总添愁!”“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在这淡淡乡愁与追思中,琦君仿佛踏着悠悠诗韵款步而来……
这样,以文本教学为载体,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乡俗与乡情”,丰富了思情感情,提高了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肖川老师说:“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教学教程的审美特性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中。”心理学家罗杰斯还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这节课无疑都实现了这种“交往”、“安全”和“自由”。
课结束了,听课者、学生也如作者一般,似品了浓浓的春酒,余香绵绵!可见,突显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并重视学生需要的教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一、立足文本、含英咀华,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让学生在形成良好语感的同时,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如:
学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捧一大包回家”,这句话写出了“我”的贪吃。
师:你有没有体会出其他的意味?其他同学对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的理解?抓住一些词来品一品。
学生2:“一马当先”体现了“我”去喝春酒的急切。“不请自到”可以看出邻里关系非常好,很亲。“捧”说明乡亲们的热情好客,送了许多东西给“我”。
师:真好,大家做做这个“捧”的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为什么作者不用“拿”字?
学生3:东西多得拿不了,很有分量,而且都是好东西。通过“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也可以看出来。“拿”太轻易了。
学生4:“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看出“我”吃得多,乡亲们对“我”很好。
学生5:这句话还说明吃的东西很甜,“我”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在乡邻们家中吃了好多美味。
学生6:“我”喝春酒后又满足又喜悦,总之是很“爽”!
师:这真是有创意的理解。当时肯定有好多孩子像“我”一般又喝又拿的,这既让我们感受到过节时的热闹,更被这种淳朴的民风深深感动。放声读一读,品一品。
细细地品读,实实在在而又拨人心弦,将文本承载的情感信息自然流畅地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恰当引导,开启了学生的情智之门。教师带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新奇感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并加以融会贯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关切和喜爱,品味出语文的灵性和情趣。
二、巧妙激趣,重视互动,诱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与情感活动。
教师的个性解读和创新思考是学生独立解读和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先导,故而教师要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设置,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学生在深入研究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就要在学习中互动。
教师在引导解读母亲这个形象时,以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把对母亲的描写拍摄成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一个细节?为什么?(怎样拍、神态、动作、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四人小组,积极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交流、切磋中,体会到文本中母亲爱怜、勤劳、嗔爱、谨慎、严格、好客、含蓄、醇厚的性格之美,而且他们所想象的一组组镜头里,也融入了对自己母亲的追忆与感恩!
这一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交往。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走进文本深处,将情感与思维引向深入,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适时讲析,“深”“广”有度,搭建文化平台。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应该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即教学要有深度与广度。在解读本文的主题时,执教者并不止于对童年与母亲的怀念,而是从“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进一步深入——“春酒激起了一种思念,作者思念的是春酒中浓得化不开的人情的温馨与芳香,思念的是春酒中满载童年欢欣记忆的一段怀旧情结,思念的是家乡风土人情中朴实又充满年味的乡土文化”。(章国华《语文教学通讯》2008第5期)
然后,又设计了“读琦君”这个环节。执教者满怀激情地谈了自己对琦君作品的钟爱,《桂花雨》《下雨天,真好》……所展现的是一幅幅文化的画卷。接着出示琦君《相思》《烟愁》等作品中的文段,用诗一般深沉的语言将作者带到了学生面前。“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我们从大陆……他乡虽好,总添愁!”“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在这淡淡乡愁与追思中,琦君仿佛踏着悠悠诗韵款步而来……
这样,以文本教学为载体,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乡俗与乡情”,丰富了思情感情,提高了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肖川老师说:“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教学教程的审美特性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中。”心理学家罗杰斯还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这节课无疑都实现了这种“交往”、“安全”和“自由”。
课结束了,听课者、学生也如作者一般,似品了浓浓的春酒,余香绵绵!可见,突显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并重视学生需要的教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