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会文 精心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走人课堂上课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准备的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以《我的责任》一文为对象,谈谈备课的有关情况。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的营养品。教师备课,不仅要给从阅读文本人手,抓住课文特色,理清课文内容,更要了解单元的教学要求。
  我选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我的责任》这篇课文。它隶属于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话题下的第二课。
  这个单元编入三篇文章,构成一个系列整体:我的角色——角色责任一承担职责。在整体上,应引导学生把个人角色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经过不同场合角色的转换,确定自己角色的责任,并探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问题。
  《我的责任》一课,承前文《我是谁》,接后文《我能做好》。有桥梁之作用。它既巩固“我”对社会人物角色的认识和“我”在社会的角色体验,又明确启示“我”该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责。至此,《我的责任》课文的教学指向就有把握了。
  
  二、教学理念
  
  有教学,必有理念的支撑。《我的责任》一文,应该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哪些基本理念呢?经过对课文内容的认真钻研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成长心理特点,对照“课标”的要求,决定在这些理念上寻求突破:
  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等,加强社会情境角色的认识与定位,明确“我”的责任;
  2.在情境体验中,感受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3.根据课文插图,感知履行责任的方法;
  4.创设情境,体会有责任心的巨大社会效益;
  5.找寻责任岗位,时刻履行自己责任。
  
  三、课前准备
  
  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如果只是以说教的形式呈现,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般沉寂,要么叽叽喳喳样拒听。依据课文,搜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堂教学的充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经过深思熟虑,我着手进行了课前准备。
  1.情境角色责任录像带;
  2.“我”分别在家里、在学校班级里、在社会上该做什么卡片;
  3.不同人物角色的头饰;
  4.岗位计划表格;
  5.有关岗位责任的故事。
  
  四、活动板块
  
  课堂教学活动外围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教学活动了。基于文本以模块(两部分)编排。又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发展较慢的特点,选取“活动板块”设计教学是比较适宜的。
  
  第一板块:观插图,定角色
  利用课文的前四幅插图,定位房间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教室该谁打扫的角色。让学生选择角色,结合插图,与同桌说一说所选的角色及该角色的责任行为和实现行为后的效果,并互相演一演、看一看、评一评。
  [提供选择角色的机会,拓展角色责任的感知空间,学生更乐意接受贴近自己生活的角色。再由角色出发,去说演、看、评,初步感知责任心,提升责任美感。]
  
  第二板块:填卡片,正角色
  播放情境角色责任录像带,要求学生在观看后说说其中哪些角色适合自己;再围绕在家里、在学校班级里、在社会上等方面,告诉同学自己已经充当了哪些角色、做了什么;同时,与同学探讨在家里、在学校班级里、在社会上还有什么角色是自己没有做到的。
  填写“我”分别在家里、在学校班级里、在社会上该做什么的卡片。
  [角色与“我”同行,责任与“我”共成长。录像的播放,扩展了学生无处不有的责任意识,诱发学生生活经验,透视角色生活责任,让学生随时随地正确把握角色,完成角色任务。]
  
  第三板块:护角色,明责任
  通过对课文图片的观察理解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内容展开讨论:妈妈要帮“我”洗头。奶奶不让“我”择菜。“我”不知道该为班里做什么等问题。
  以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学校师生等角色组成小组,学生选择戴上人物角色头饰,进行情境表演,体验自己的角色责任。
  [一帆风顺的生活,固然可以得到一份快乐。如果是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之后完成任务,那更是品尝幸福的甘甜。角色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更深的认识与感受。同时,创设情境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力所能及的事,应该自己做;在他人不理解而出现干扰时,要想方法,给予说明,这就是保护角色,这就是负责任。]
  
  第四板块:找岗位,负责任
  利用插图,认识在家、在学校的一些岗位,也了解岗位的职责。倾听老师阅读有关岗位责任故事。填写岗位计划表格,适时向老师、同学、家人和自己的好朋友宣布,请他们及时监督。
  [从家庭、学校这些身边的岗位开始,逐渐过渡深入到创设的故事情境岗位中,理解责任,体会有责任心的巨大社会效益,树立起坚定的责任心。]
  潜心会文,精心设计,是备课的一条重要理念。凭借文本,理清意图,走入学生,落实“课标”,定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模式化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它的重大缺陷,是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需要和要求的忽视甚至压抑。模式化教学更多地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压力而不是学生内在的需要,因而难以获得最佳效果。  个性化教学既强调对学科专业基本规范的尊重,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目
激励机制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与学习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动机。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作为农村学校管理者,只有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创新能力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一、农村教师工作现状    1、教
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个“在”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学生作文必须由“我思”来切入。唯有“我思”的真实性,才能掀开“在”周围的各种迷雾;唯有“我思”的自由驰骋才能让“在”变得色彩斑斓;唯有“我思”的独特性才使作文成为“我在”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我思”是儿童个性生命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情感真实、思维自由、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当前,师生关系方面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人来对待,时常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使他们的个人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如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二是个别教师以心罚、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的情景中感受树叶纷飞、舞动。  2. 借助树叶落在纸上的外轮廓,进行借形想象,添画成各种动物。  3. 大胆尝试,借助辅助材料构建小动物的家园,萌发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落叶若干放在4个大篓子里、长卷作画纸、毛笔人手一支,墨汁人手一小瓶。人手一个调色盘、抹布、水桶。音乐《秋风吹》、动物花纹的PPT。各种辅助材料。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树叶  师:秋天到了
反思当前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似乎又走进了另一种误区:孩子们的朗读声高潮迭起、讨论声此起彼伏,却始终不见他们写点什么;随手翻阅几本学生的语文书,千千净净,却看不到笔墨痕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既要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又时常能听到沙沙的写字声,这样的课堂才是健康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笔墨动在“疑惑”处    “学者先要会疑”,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和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不同游戏中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并掌握3种以上爬行的姿势。  (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3)心理健康:在活动中能具有积极的态度。尝试成功体育的乐趣。  (4)社会适应:尝试小组合作,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体验创造乐趣。  准备器材:一块由奥运五环和五个可爱的福娃组成的展板,若干福娃小贴纸,红、绿色小旗各
作为中国最高水准的声乐比赛,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不仅为歌手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全国热爱音乐艺术的观众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欣赏和学习音乐的机会。其中对洗手“综合素质”的考核,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连续几届“青歌赛”,我们发现,许多选手的“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与其歌曲演唱水平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说的不如唱的好”是很多观众对一些歌手的评价。其中反映出的参赛选手文化素养问题值得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在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讲,它是新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中华民族大家庭走进新疆》。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自然风光,了解风土人情;唱歌、跳舞、折纸等艺术活动,对民族音乐、歌舞等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人文素养、艺术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并了解新疆,学跳新疆舞  教学难点:在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提高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