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内容。其中,绘画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
因为绘画,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得重要手段,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之一。
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通過组织开展玩色、添画、简笔画、欣赏、沙画、捏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期活动主题,以涂色、添画、线条、图形等技能,完成培养幼儿兴趣的目标,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提高幼儿美术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 绘画 幼儿教育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幼儿们乐于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幼儿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人类生活的景象,无一不是幼儿所追求的对象,因此,兴趣是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犹如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后,才能注意这一事物的特殊变化。幼儿喜爱鲜艳的色彩。通过让幼儿自己的图画打底色,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主题墙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由于作品是幼儿自己亲手所画,因此幼儿常骄傲的拉着父母的手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幼儿选出“我最喜欢的画”,鼓励他们学会赞美别人,进而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调动了绘画的积极性。
二、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展现自我。
由于幼儿期年龄小,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自我与人交流时,他们会运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表现自我。绘画就是这些符号中的一种。例如,沙画课堂上,他们运用美术语言尽情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小兔子乖乖”等故事在沙盘上的呈现让幼儿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可以说绘画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用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自信心也是幼儿学习因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有了自信心才会把画面表现的更完美。而幼儿的绘画能力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拿到绘画工具后,画起来得心应手;能力弱的幼儿绘画时却不敢落笔,造成这些幼儿绘画的速度过慢,对绘画逐渐失去兴趣,怎样让这些幼儿大胆绘画呢?首先在绘画前,让幼儿先用语言表达他自己对作品的认知,觉得想好了再画;绘画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鼓励和帮助,讲评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尽可能让作品与幼儿的认知相符,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幼儿的绘画能力有很大提升。
三、丰富绘画活动的组织形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幼儿能更自由、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在游戏中,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技巧,寓教于乐,幼儿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幼儿园的绘画活动除了集体、小组的形式之外,还有现在所提倡的区域活动,因为区域活动不但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激发幼儿创造力。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材料投放要有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根据幼儿整体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阶段性地投放材料。如,手指点画,先投放单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练习单色点画。然后逐渐增添颜色,由单色变为多色点画。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手指点画的兴趣,而且从材料的投放中逐渐认识了各种颜色。这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投放材料的方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他们可以表现出许多打破成人有关绘画创作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的绘画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的有情感的感知,然后将获得的审美意象进行加工改造,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活动。因此,只要我们合理科学组织绘画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育,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幼儿美术作品中,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就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绘画活动中还要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和创造的时间,鼓励幼儿因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这样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及表现。
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展现出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幼儿绘画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3-6岁幼儿绘画表现能力的研究 裴培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01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 骈岑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01
因为绘画,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得重要手段,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之一。
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通過组织开展玩色、添画、简笔画、欣赏、沙画、捏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期活动主题,以涂色、添画、线条、图形等技能,完成培养幼儿兴趣的目标,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提高幼儿美术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 绘画 幼儿教育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幼儿们乐于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幼儿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人类生活的景象,无一不是幼儿所追求的对象,因此,兴趣是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犹如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后,才能注意这一事物的特殊变化。幼儿喜爱鲜艳的色彩。通过让幼儿自己的图画打底色,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主题墙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由于作品是幼儿自己亲手所画,因此幼儿常骄傲的拉着父母的手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幼儿选出“我最喜欢的画”,鼓励他们学会赞美别人,进而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调动了绘画的积极性。
二、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展现自我。
由于幼儿期年龄小,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自我与人交流时,他们会运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表现自我。绘画就是这些符号中的一种。例如,沙画课堂上,他们运用美术语言尽情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小兔子乖乖”等故事在沙盘上的呈现让幼儿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可以说绘画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用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自信心也是幼儿学习因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有了自信心才会把画面表现的更完美。而幼儿的绘画能力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拿到绘画工具后,画起来得心应手;能力弱的幼儿绘画时却不敢落笔,造成这些幼儿绘画的速度过慢,对绘画逐渐失去兴趣,怎样让这些幼儿大胆绘画呢?首先在绘画前,让幼儿先用语言表达他自己对作品的认知,觉得想好了再画;绘画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鼓励和帮助,讲评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尽可能让作品与幼儿的认知相符,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幼儿的绘画能力有很大提升。
三、丰富绘画活动的组织形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幼儿能更自由、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在游戏中,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技巧,寓教于乐,幼儿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幼儿园的绘画活动除了集体、小组的形式之外,还有现在所提倡的区域活动,因为区域活动不但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激发幼儿创造力。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材料投放要有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根据幼儿整体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阶段性地投放材料。如,手指点画,先投放单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练习单色点画。然后逐渐增添颜色,由单色变为多色点画。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手指点画的兴趣,而且从材料的投放中逐渐认识了各种颜色。这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投放材料的方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他们可以表现出许多打破成人有关绘画创作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的绘画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的有情感的感知,然后将获得的审美意象进行加工改造,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活动。因此,只要我们合理科学组织绘画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育,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幼儿美术作品中,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就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绘画活动中还要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和创造的时间,鼓励幼儿因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这样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及表现。
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展现出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幼儿绘画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3-6岁幼儿绘画表现能力的研究 裴培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01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 骈岑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