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型构建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模型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学引导的方式来学习了解减数分裂,这种富有主观性与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减数分裂的知识学习上升到理性把握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与适当铺垫,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模型构建法 分裂 教学
一、总体思路
众所周知,在知识型社会模式下,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其根源在于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依靠传统的讲解授课已经愈渐显示出其短板之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述和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了解的更为全面和系统。在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便是要将模型构建法用在课堂上。通过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减数分裂所发生的特点。在学生直观的观察中,让学生总结知识并尝试制作模型,也是一种提升运用能力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的教学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单一直白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通透的了解其分裂过程中整个染色体的变化和特点,甚至形成为了考而死记硬背的不正确形式。模型构建法是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讲解整个分裂的过程。
三、授课过程
1.模型构建
一是,在实验之前,教师会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意义粗略讲解一遍,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找准实验的方向。二是,学生在了解精子形成图解后,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的实质,通过推理分析得出新的观点,即减数分裂能够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三是:通过红色和白色纸条来模拟父母的染色体,用图钉来模拟着丝点,借此引导学生了解减数分裂。其四,粗略地提出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2.具体实验过程及讲解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就是减数分裂的实质,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则要连续分裂两次。实验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形成的?如果学生回答有丝分裂,则进一步提出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是否符合有丝分裂的特点,进而提出实验,通过发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了解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的特点,最终目的是学习减数分裂。
在显微镜下进行减数分裂的观察是实验的重点,在实验过程中将知识要点与实验室实验相关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系统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体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DNA复制过程,有的是直接进入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则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排列并无顺序。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而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则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是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级移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由此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是细胞质的分裂,完成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到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同样是细胞质的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四个精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最终经过变形形成4个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比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染色体的数目都减半,不同点则需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子细胞的构成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则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其中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只有一个卵细胞。二是,细胞质分裂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精子的形成全程都是均等分裂,而卵细胞的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是一个不均等分裂,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是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分裂则为均等分裂。三是,精子的形成有变形的过程,而卵细胞的形成则没有。四是,精子的形成部位在精巢(花藥),卵子的形成部位在卵巢(子房)。
四、成效
体验模型构建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循序渐进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而减数分裂是一个形象的过程,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来还原这种形象的分裂过程更能够让学生较好的把握知识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动手时会出现几个问题,其一是父方和母方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会混淆,其二是在同源染色体排列时和分离时,学生会分不清其具体形态。其三,对于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仍旧界定不清。之所以出现以上甚至其他问题,主要还是学生对课程和实验的把握程度不够,但模型构建法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这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认知纠正过来。在模型构建的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依旧会产生迷惑,此刻通过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学习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这也是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方法。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直有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就是为了利用模型构建法的设计来进行减数分裂的教学,教学过程意义在于培训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主动的心态中了解减数分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纸条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下的学习观察,学生能够通过对比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两次不同点和相同点。
参考文献
[1]吴静.模型方法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J]2011(55):185-186
[2]林子杰,余韫.“减数分裂”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物教学》[J]2015 (19):47-49
[3]张红梅.模型方法用于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设计[J]2011 (10) :138-138
[4]万成良.模型建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教学设计[J].《教育科学:引文版》,2008
【关键词】模型构建法 分裂 教学
一、总体思路
众所周知,在知识型社会模式下,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其根源在于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依靠传统的讲解授课已经愈渐显示出其短板之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述和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了解的更为全面和系统。在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便是要将模型构建法用在课堂上。通过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减数分裂所发生的特点。在学生直观的观察中,让学生总结知识并尝试制作模型,也是一种提升运用能力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的教学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单一直白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通透的了解其分裂过程中整个染色体的变化和特点,甚至形成为了考而死记硬背的不正确形式。模型构建法是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讲解整个分裂的过程。
三、授课过程
1.模型构建
一是,在实验之前,教师会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意义粗略讲解一遍,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找准实验的方向。二是,学生在了解精子形成图解后,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的实质,通过推理分析得出新的观点,即减数分裂能够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三是:通过红色和白色纸条来模拟父母的染色体,用图钉来模拟着丝点,借此引导学生了解减数分裂。其四,粗略地提出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2.具体实验过程及讲解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就是减数分裂的实质,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则要连续分裂两次。实验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形成的?如果学生回答有丝分裂,则进一步提出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是否符合有丝分裂的特点,进而提出实验,通过发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了解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的特点,最终目的是学习减数分裂。
在显微镜下进行减数分裂的观察是实验的重点,在实验过程中将知识要点与实验室实验相关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系统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体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DNA复制过程,有的是直接进入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则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排列并无顺序。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而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则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是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级移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由此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是细胞质的分裂,完成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到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同样是细胞质的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四个精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最终经过变形形成4个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比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染色体的数目都减半,不同点则需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子细胞的构成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则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其中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只有一个卵细胞。二是,细胞质分裂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精子的形成全程都是均等分裂,而卵细胞的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是一个不均等分裂,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是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分裂则为均等分裂。三是,精子的形成有变形的过程,而卵细胞的形成则没有。四是,精子的形成部位在精巢(花藥),卵子的形成部位在卵巢(子房)。
四、成效
体验模型构建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循序渐进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而减数分裂是一个形象的过程,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来还原这种形象的分裂过程更能够让学生较好的把握知识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动手时会出现几个问题,其一是父方和母方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会混淆,其二是在同源染色体排列时和分离时,学生会分不清其具体形态。其三,对于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仍旧界定不清。之所以出现以上甚至其他问题,主要还是学生对课程和实验的把握程度不够,但模型构建法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这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认知纠正过来。在模型构建的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依旧会产生迷惑,此刻通过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学习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这也是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方法。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直有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就是为了利用模型构建法的设计来进行减数分裂的教学,教学过程意义在于培训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主动的心态中了解减数分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纸条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下的学习观察,学生能够通过对比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两次不同点和相同点。
参考文献
[1]吴静.模型方法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J]2011(55):185-186
[2]林子杰,余韫.“减数分裂”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物教学》[J]2015 (19):47-49
[3]张红梅.模型方法用于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设计[J]2011 (10) :138-138
[4]万成良.模型建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教学设计[J].《教育科学:引文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