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者典读考察(上)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它所肩负的教育职责就是通过经典阅读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精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正确的经典阅读理念、适当的经典阅读文本和富有成效的经典阅读学习方式,早已成为语文经典教学探索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现状如何呢?从现在我们所身处其中的社会文化语境考察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伴随着消费文化和电子传媒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它对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是人们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广大初、高中学生由于对大众文化片面理解而被其所营造出的光怪陆离的表象所迷惑。在其影响之下阅读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人们对于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文化营养的经典作品已渐渐不感兴趣,转而对那些充斥着流行和时尚元素,崇尚轻松化、功利性与感官刺激的畅销书和网络文学等新的阅读文本和阅读形态趋之若鹜。除去其中一定的积极因素,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等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
  从当代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大众文化的兴起无疑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种从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而发展起来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文化形态,“挟带着强大的冲击力和广泛的消费群体,以猛烈的感官刺激和快餐式消费席卷了全球”。以至于有人干脆把这个时代称为“大众时代”,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这种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变革、媒体革命、高科技与互联网、新经济浪潮以及当代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这是个有着浓郁现代意味的文化范畴。它的出现和崛起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大众文化的日益主流化,使其渐渐掌握了当今时代的话语霸权,占据了当代文化格局的重要位置,业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文化语境。
  大众文化在文化实践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它在解放思想、消弭文化的高雅性与通俗性的隔膜方面的积极作用: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有效消解了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霸权”,赋予了社会绝大多数的处于普通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平民百姓以文化消费的权利,使整个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形态。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只有短暂的历史;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其制作过程与接受过程是完全分离的,大众文化作品是由少数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手段快速炮制而成的,然后向大众抛售和倾销。在这种场合,大众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市场经济规则在大众文化的运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人基于商业赢利目的而快速合成的大众文化,其对人生的理解、对情感的投入以及审美的体验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有诸多的虚假和矫情的成分搀杂其中。因此,大众文化往往成了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它并不想执意去追求文化价值的永恒性,而更多地是给工作忙碌的大众一种经验上的娱乐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我们要警惕的是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感性文化”的蔓延导致人们对历史与文化责任的淡化,导致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稀释,这将会使社会进步缺少恒久的动力。另外,还须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相比,还的确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的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和创造性,这从某种意义上迎合了我们大众的文化素质不高和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降格的现状。从长远角度看,这样一种大众文化的过度膨胀势必影响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可以这样说,大众文化是一种“玩的文化”,一种后工业社会消费时代里追求休闲、享乐,回避严肃、崇高,在斑驳陆离、五光十色的现实场景中逃避主体塑造和精神提升的文化。正因如此,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经典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人生观、价值观是精神和文化的核心层面,它的变化更能代表当代青少年学生人格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发展轨迹,体现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精神领域的冲击。
  大众文化作为消费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由于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肤浅,表达方式通俗易懂,加之它的大批量、高速度的生产规模,使其在顷刻间迅速占领了文化市场。大众文化还是一种“幻象文化”,它以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表现形式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极其美妙的虚幻世界,给人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想像空间,而且这种想像又反过来刺激着人的头脑,使人们在这种幻象世界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就这样,人们渐渐远离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对以往的“中心和权威”毫不关心。因此,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大众文化更像是走下神坛的偶像,没有了头顶那闪耀的光环,却呈现出一种温情脉脉、平易近人的中和面目,这种巨大的亲和力犹如一只温柔的大手,看似和风细雨、情意绵绵,却气定神闲地以其柔性之力指引众生将精英文化苦苦建立起来的神殿毫不留情地摧毁。“于是经典不再具有经典的意义,权威失却了昔日的光环,偶像走下了神坛,人们成为尽情狂欢的众神。昨日精英引领大众,看今朝大众挤压并支配了精英。”
  大众文化对于中心和权威的消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改变:理想主义被淡化,价值观念开始由社会中心向个人中心偏移。有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当代青少年学生仍然将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但其价值观已明显向个人本位偏移。在中学生人生价值的调查中,“只有三成的人愿意‘做人民公仆’,将社会价值的实现放在第一位;三成的人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理想实现的首要因素;四成的人主张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结合下实现人生理想”。如果说中学生价值观向个人本位的偏移只是初见端倪,那么大学生的个人中心的价值观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这突出地反映在大学生的就业求职方面,北京六所高校择业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考虑更多的是把福利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放在第一位,在人数和比例上都是最多的,分别占36.6%、27.1%、23.4%”
  当代青少年学生已不同于自己的父辈们,他们已从单一的价值模式中解放出来,崇尚的是自主自立,相信的是自己的选择,这确实对他们培养自我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才能来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因此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在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时,滋生出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这在当今的校园文化上有所表现,就是商业化和功利化氛围的日益浓厚,这种趋势在大学校园里尤为突出。历来被认定是属于精英文化领地的封闭的象牙塔,如今却成了大学生们标榜个人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放的小社会。如许多大学生把考取各种各样的等级证书、获得大大小小的各类荣誉作为大学四年奋斗的终极目标,可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则是作为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60分及格就高喊万岁的“副业”,而所有这一切为的就是在毕业时能找一份在别人眼中看来既体面又实惠的工作。另外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也多选择那些能为自己带来“成名”效应、物质奖励或是其他个人权利需要等实际利益的项目。校园文化的这种世俗性体现出的当代青少年功利意识和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以个人为中心、淡化理想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趋向。
  当代青少年学生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我们的经典阅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映在学生的阅读内容上就是通俗性和功利性。据调查,目前中学生的阅读仍以文学类作品为主,但是文学类作品阅读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狭窄。中学生们往往对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以及畅销类作品和书籍的阅读兴趣十分浓厚,其中,言情类的作品比较受女生的偏爱,科幻、武侠类作品比较受男生偏爱。比如一些港台言情作家和网络作家的小说,很多中学生都一本不落地读过,而这些作品大部分具有相似的模式和雷同的情节。我们可以想像在课业繁重、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少的情况下,中学生大量地进行这种重复性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该是多么大的一种浪费。自然,中学生阅读畅销书的时间多,用来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间必定会减少。很多学生承认,如果没有老师的推荐或者作为任务强制要求,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他们很少去主动阅读。
  另外,我们从各个书店充斥玲琅满目的各类教辅图书又不难发现,当今青少年学生阅读的另一个阵营——各类实用性书籍。近年来,在各个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上升最快的恐怕就是教学辅导、外语、计算机、应试以及一些指导人们如何快速成功类的书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学生顺应时代、迎接挑战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也看出了一种功利性阅读倾向的滋生。大众文化语境下,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偏移,使得学生们不再安分于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成长方式,他们渴望像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一样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能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于是在阅读的选择上,那些阅读更为迅速、针对性更强的实用类书籍就成为他们快速成功的“红宝书”。这样的阅读观念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家长们所持的一种功利主义态度。曾经看过这样一段采访:“家住海淀,本身亦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许先生有一子,现读初二,学习成绩颇佳。谈起儿子的课外阅读状况,许先生蹙眉不乐,坦言自己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黑名单’。原因非常简单,怕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将来考不上大学。他戏称此举动为‘壮士断腕’,理由是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不能按事情的缓急来分配时间,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都如此巨大的今天,家长有责任监督他们在最重要的阶段做最重要的事情。虽然自己明知道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但孩子资质中等,如不将全副精力放在学习上,读名校的理想便成泡影,他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每次看到那些假日里熙熙攘攘围绕在教辅图书专柜前的学生和家长们,不知道是应该感到欣慰还是悲哀。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典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有数据显示“在抽样调查的321名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6%,读过其中3本的占11%,读过其中2本的占23%,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15%的初中生和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一本也没有读过”。可见,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随着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经典阅读作为一种精神建设的内容,其权威性被渐渐淡化,人们沉迷于畅销书所营造的五彩斑斓的迷幻世界中,经典阅读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大众文化语境下学生阅读方式、阅读态度的转变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第一,“电子时代”和“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不容否认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传播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电子传媒的时代,不仅是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途径、传播功能发生了改变,而且传播受众的接受方式也与以往“印刷品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67%阅报,但是18至24岁的青年人口中,则只有52%的人阅报。报纸已不能吸引年轻的一代,他们玩计算机、看电视、上网络,但就是不太读报纸。自1970到1989年,美国的成年人口增加了37%,户口增加了46%,但报纸的总发行量却只增加了1.1%。而全球上网的人口则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从这个角度讲,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以被称为‘网上成长的一代’,今天的文化已经进入了又一个‘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也就是说,今天的文化是各种电子媒体(电脑、影视、广告等)所造成的视觉文化;而传统的传播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的读者已从规律性阅读转变成偶发性的阅读。而今,整个世界似乎都进入了“读图时代”,据说美国大学生中真正读过莎士比亚的也微乎其微。每天,有无数人坐在电视机前,被其中五彩缤纷的节目吸引着,电视尽其所能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已不常在淡泊的书香氛围中阅读经典名著,电视以其动感的声像、诱人的画面、大众化的内容缩短了观众与外界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但同时它破坏了人们超越现实的想像力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情境。虽然一些经典性文学名著也被搬上了屏幕,但在整个电视娱乐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少的;相反,一些注重感官刺激的文娱节目却在蔓延。长此以往,会导致受众缺乏审美意识,影响受众的理性思维。如果说,对于文学名著,人们宁愿通过电视这种方式接受它,而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作品本身,那么,也就再也领悟不到读名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享受。通过电视去“读”,固然轻松,但电视无论如何无法代替受众自己的思索。倘若整个社会接触精英文化的人越来越少,那么精英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的可能性就相应缩小了,因而民族整体基本文化素质也会受到影响。难怪不少教师常怀着忧虑与失落感说,新进的大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越来越苍白。许多新生进校时读过的经典名著不足10本,对很多名著的了解,还是间接或零星地来自于影视作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之类古诗词的作者,都理所当然地变成了琼瑶。这样的储备,常使讲课变得磕磕绊绊,难有交流与共鸣。
  谈到“电子时代”的阅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伴随着网络传播而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学”。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语言是文学的传播载体,网络语言的出现,是对文学语言的又一次重要冲击。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古代文言文到白话文是一个飞跃,文学的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小说代替诗词曲赋成为最流行的文学形式,也扩大了读者范围。网络语言在今天的流行,虽然不能说对眼下的书面文学形式有多大的冲击,但随着“网上成长的一代”的人数的日益增多、观念的日益牢固、方式的日益成熟,这种语言也已经日益进入日常语言中。“这种常常夹杂着拼音或英文词头、网上的各种表情符号、随便改变时态、多为单句(很少复句或从句),把圣诞节叫‘生蛋节’,称东西为‘东东’,用88代表再见(88即拜拜),流行于BBS、QQ、E-m ail、手机短信及正在和将要兴起的新型通讯方式中的沟通语言,正在进入日常语言和传统文学中。”即使是有深厚的传统文学修养的人,在今天如果不接触网络和传媒,也无异于半个文盲。进一步说到网络文学,尽管有人慨叹或批评网络文学肤浅、庸俗,甚至根本不承认它的文学性;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它照样可以“‘兴’(兴发奇思怪想)、‘观’(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风俗)、‘群’(相互沟通)、‘怨’(发泄不满)”,它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开放自由的言语空间以及多元思想和观念的和睦相处都是吸引亿万眼球的独特优势。关键的问题不是它的存在形式是否合理,而是它正在夺走一批批文本阅读者,同时瓦解着经典阅读的意义。难怪现在的青少年中读过《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寥寥无几,而说起“痞子蔡”和《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网络文学的却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即便是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也远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字阅读。随着所谓“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兴趣更多地转向图画带来的快捷和轻松,“读图”已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时尚,因此那些成人绘本、卡通人物图书,便拥有了广大的读者群。更可怕的是这种阅读方式已经侵入到了校园,我们在校园的一角或者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看到手捧漫画书痴迷于期间的大大小小的学生们。姑且不论这些漫画书内容的健康与否,仅这种单一的阅读方式就是对青少年学生心灵成长和思维发展的一种严峻挑战。众所周知,读图自然是作用于我们的形象思维,因此在这种阅读中,思维过程更多的是停留在对事物感性层面的感知和认识上,不用思辨,不用理性,当然很难达到充分认知的阶段。就阅读价值而言,这无疑是减少了思想的过程,更不要谈阅读时的思想震撼、灵魂获得的洗礼了。(待续)
  
  注释:
  ①③刘彦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②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④⑤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青少年导刊》2001年第3期。
  ⑥咸江南《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功利阅读猛兴趣待引导》,《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日。
  ⑦周耀华、文杰《中学生阅读现在时》,《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29日。
  ⑧⑨⑩罗筠筠《传媒:当代文化的摇篮》,《河北日报-文化周刊》2003年6月20日。
  [作者通联:山东师大文学院]
其他文献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试题一反常态,丢掉一直叫好的话题作文命题方式,而回归到全命题作文,让广大考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这样嘀咕着。在当晚的电视节目里,我们又看到许多考生美滋滋地告诉记者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觉得今年高考作文挺好写。”真的好写吗?冷静地思索一番,你会看出这道试题平凡中的不平凡,它是有难度的。    难度一:你篮子里装的是否是
一位是五代南唐帝王,一位是南宋旷代才女;一位是“词中之帝”,一位是“词国女皇”;一位揭开了婉约词的序幕,一位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们将苦辣酸咸的人生况味诉诸砚头笔端,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把悲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研磨为凄愁婉约的文字。李煜和李清照同以“婉约”为词,他们的词作展示了相似的人生命运、相通的创作态度和相同的审美追求。    一、话到沧桑语始工    公元961年,李煜继父位称南唐国主。帝王生活的
解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多集中于分析苏轼的人生境遇与相应人生态度。通常有两类文章:一类侧重于笼统地谈面对人生风雨之境,苏轼表现出的乐观与豁达;一类具体分析形成通达与彻悟的过程,诸如“由蔑视与对抗走向坦然与乐观,最后通达与彻悟”。[1]他们的分析不无道理,可是知人论世的解读过多,深入素读词句的具体分析不够。笔者以为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频频从作者、从“乌台诗案”这些外围角度入手不利于提高学生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领悟民族精髓、感受时代气息的知识殿堂,张弛自如的课堂语言就日益突现出其重要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
我国1949年解放,1951年就实行了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从1951年—2007年,56年里除去之间1966年—1976年因“文革”高考中断了的11年,加上从2002年由北京、上海首先开始的分省作文命题,再加上一些省的两选一或三选一的命题,高考作文题一共出现了121个大题目(小题目若干,略去不说)。这121个作文题分别陈列于下,让大家一目了然后,再行析说。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的工作 
马上要学习老舍的戏剧《茶馆》了,为了上好这篇经典课文,我事先安排学生预习《茶馆》。按照惯例,我要求学生用练习本写好阅读中的主要问题。第二天练习本收上来,我细细批阅,发现有一大半学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怪”问题——为什么庞太监要娶老婆?  我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件趣事说给同组老师听,大伙议论纷纷,都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尽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把无聊当成有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事们的谈论倒真引起
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一个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它突破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为个人展示、小组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更具前瞻的平台。这一新型的教学平台融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于一体,多层面、多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语文沟通技巧,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样式。这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如独立探究的能力,深化思维的能力,多元解读的能力等等,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提高了课堂教
在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均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因为封建帝王此时对诗歌的提倡,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时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而又因为科举制是于隋朝固定下来,先于唐诗
通过研学旅行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十分符合现代新课标的理念,是新课标下进行高中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经之一。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研学旅行是基于在真情实景之上的语文素养培养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语文的教学进行无缝的衔接,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生活化的展现,也是对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的补充。研学旅行通过将学和行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曹禺在《雷雨》中让许多人物都有着不道德的一面,“残忍”地将人物置于命运的熔炉中煅烧,人物的“恶之花”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丑陋。对于这个教学素材,课堂教学时通过插入微辩论,以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对疑难问题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思路   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擅长的手段就是将人放在“恶”之土壤上,使其开出丰富多彩的“恶之花”。即使是正面人物,拥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