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怪”问题说开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上要学习老舍的戏剧《茶馆》了,为了上好这篇经典课文,我事先安排学生预习《茶馆》。按照惯例,我要求学生用练习本写好阅读中的主要问题。第二天练习本收上来,我细细批阅,发现有一大半学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怪”问题——为什么庞太监要娶老婆?
  我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件趣事说给同组老师听,大伙议论纷纷,都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尽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把无聊当成有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事们的谈论倒真引起了我的困惑,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一个是全校最好的理科实验班,一个是我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按说,学生不会也没有胆子故意无聊“搞怪”,再说,也不会那么巧两个班级的同学一起“搞怪”。学生提问题的态度应当是很认真的。那么他们提出这个“怪”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什么道理呢?对我的备课和教学有什么价值呢?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由这个“问题”我想到了课堂教学的起始点问题。
  课堂教学是从教师预设的问题开始还是从学生的疑问开始?
  上一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须对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进行整体构思,合理、和谐的把握一堂课的课始、课中、课末、课后各个阶段,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和任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开头成功与否往往影响到以后的整个教学过程,而且根据人们的经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处理好课堂开头十分重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遵循既定的框架,大多从背景介绍开始;当今的课堂教学则灵活多变,没有固定套路可循,但却露出这样一种迹象——从教师的预设问题开始。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是应该从教师预设的问题开始好呢还是从学生的疑问开始好?
  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可真不易回答,且不属于不是A就是B的问题类型。
  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学生的疑问开始但是不偏离教师预设的方向,或者从学生的问题开始但想办法把学生的问题纳入教师预设的方向。有三点理由:
  这首先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从教师的问题开始教学,论其行,总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论其实,是用教师的阅读视野代替学生的阅读视野,用教师的思维涵盖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学习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教师中心”式的学习方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质疑问难,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因此任何教学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学生,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个性化的学生,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具备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
  其次,教学活动不管选择以什么作为起始点,这选择都必须有也必然有方向性。这就如同走路一样,你从起步阶段就选定了是往东还是往西。也就是说,确立课堂教学的起始点总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进行的,或者说,起始点的选择是为了达到解决教学重点服务的,而不是随心所欲想往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个中道理无庸赘述。关键是谁能担当引领方向的重任。
  学生既然是学习者,文本学习的方向、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往何处去,当然就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学生来确定。否则,课堂教学甚至学校教育就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并且无论从知识还是从眼光,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阅读实践,教师都具备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匹敌的高度,所以教师理应充任学习指挥员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就体现在这里。
  第三,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有效地纳入教师的预设中,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问题的教学价值判断,这其中涉及到深一层面的对教学文本的价值判断问题。为了方便阐释,我还是拿《茶馆》为例进行说明。
  庞太监为什么要娶老婆?这个问题学生们觉得怪,怪就怪在它反常。一个太监娶媳妇,既不合理也不合情。学生对此产生疑问,可能是好奇心驱使,但是透过这个问题,我们正好可以挖掘文本包含着的深广的社会内容。我们都知道,太监是封建制度的特殊产物。一个人进宫当了太监,从身体到生命都不再属于自己。清朝,宫廷太监必须遵守宫廷中的诸多规矩,比如不许私自出宫,更不允许太监结婚。《茶馆》中的庞太监能够利用太监的威权娶媳妇,私下包养外宅,一方面揭示了清朝末年宫廷生活的荒唐腐朽,同时又暗示着晚清宫廷制度的崩溃覆亡。而随着大清王朝的覆亡,太监被驱散出宫廷,庞太监也就跟着失了势,结局自然是“妻”离“子”散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庞太监从成家到败家,就是大清国逐渐走向衰亡的缩影,就是“大清国要亡”的鲜活而典型的例证。作为演出用的剧本,《茶馆》不宜宏大叙事。作者巧妙借助“茶馆”这个窗口,给我们讲述了强娶民女的庞太监、说媒拉纤的刘麻子、逃兵老林和小林、打手宋恩子和吴祥子、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能写会算的松二爷、算命骗人的唐铁嘴等等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横跨三个时代,纵贯半个世纪,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特定时代的种种“怪现状”,宛如一幅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从教学的角度分析,以“庞太监为什么要娶老婆?”这个“怪”问题作为课堂的起始点和教学切入口,教学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突破。
  首先,运用横向联系的思路,可以启发学生概括《茶馆》中还有哪些怪现状。由此我们发现,不能娶媳妇的庞太监却娶妻生子,“一条裤子的交情”的逃兵老林和小林要组成“小三口”之家,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产业被以国家的名义没收,能写会算的松二爷找不到一份安生立命的事做,正直爱国的常四爷反被送进了监狱,善于改良的茶馆越改越凉,三位走投无路的老人自己给自己送葬……我们仿佛发现:越勤恳越本分就越贫穷越倒霉,越无赖越流氓反而越得意越滋润。
  其次,运用纵向挖掘的思路,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寻根究底,探究这种种“怪现状”的根源。由此我们发现,所有这些“怪现状”的滋生都离不开那一个个混乱时代的特殊土壤——社会转型、战乱兵荒、黑暗落后、是非颠倒、恶人横行。作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时代的浓黑的悲凉。一个个人物类型,其实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从教学角度而言,有效展开的思路肯定不止两种,不同的教师会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但无论哪种方案,最终都应当指向戏剧教学的重点目标——理解戏剧冲突。从“庞太监为什么要娶老婆?”这个“怪”问题延伸出来的种种“怪现状”正好指向《茶馆》一剧主要的戏剧冲突——旧时代和人民正常生活的矛盾。
  看来,“怪”问题本身却有不可忽视的教学价值。
  然而挖掘出学生问题背后的价值,却需要教师透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以达事半功倍之效。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通联:浙江嘉善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为中华之崛起而讀书》是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周恩来12岁到东北读书,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事,体现了他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文本内容来看,课文是用比较多的篇幅写少年周恩来由对租界好奇到闯入租界的情况,而修身课上发生的事情一般看来应该是表达的重点,在课文中只占比较小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构安排用意何在呢?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花费比较多的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析的主体,显然是教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去达成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将教材(包括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与观点,转换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教材分析就成为教师这个主体加工教材这个客体的过程。那么是不是说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就只有教师与教材两个对象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绝对如此,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
2006年高考作文,全国及有关自主命题的省区共计命题18道,下面分“简说”和“述评”两部分,略作分析。    一、十八套作文题简说    1.全国卷Ⅰ  无标题式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就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的事实,造成的原因,以及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文章。  学生自己是“读书的人”,他明白,他在读书、以及他为什么读书。但,“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一)背景    2006年2月16日下午,我带着精心准备好的教案走进了常州外国语学校的阶梯教室,预备在初二(15)班开设一堂市级公开课《明天不封阳台》。  开设这一堂市级公开课,尽管面对来自常州的250多位语文老师(其中不乏教学权威),可我心里并不紧张,相反有诸多理由让我感到轻松与兴奋:教案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推敲修改早已烂熟于心,课已经在其他班级试上过了,且事先已幸得市教研室教研员的垂听与指导。这
综合近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作文试题,可以发现,话题的开放性取代了封闭性,试题的多元化取代了单一化,应试作文对我们中学生的品格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人文情怀我们的作文试卷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库门,让现代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端现在师生面前,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去年,又促使考生在亲与疏的亲情关系上去捕捉“理性的灵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试题一反常态,丢掉一直叫好的话题作文命题方式,而回归到全命题作文,让广大考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这样嘀咕着。在当晚的电视节目里,我们又看到许多考生美滋滋地告诉记者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觉得今年高考作文挺好写。”真的好写吗?冷静地思索一番,你会看出这道试题平凡中的不平凡,它是有难度的。    难度一:你篮子里装的是否是
一位是五代南唐帝王,一位是南宋旷代才女;一位是“词中之帝”,一位是“词国女皇”;一位揭开了婉约词的序幕,一位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们将苦辣酸咸的人生况味诉诸砚头笔端,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把悲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研磨为凄愁婉约的文字。李煜和李清照同以“婉约”为词,他们的词作展示了相似的人生命运、相通的创作态度和相同的审美追求。    一、话到沧桑语始工    公元961年,李煜继父位称南唐国主。帝王生活的
解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多集中于分析苏轼的人生境遇与相应人生态度。通常有两类文章:一类侧重于笼统地谈面对人生风雨之境,苏轼表现出的乐观与豁达;一类具体分析形成通达与彻悟的过程,诸如“由蔑视与对抗走向坦然与乐观,最后通达与彻悟”。[1]他们的分析不无道理,可是知人论世的解读过多,深入素读词句的具体分析不够。笔者以为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频频从作者、从“乌台诗案”这些外围角度入手不利于提高学生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领悟民族精髓、感受时代气息的知识殿堂,张弛自如的课堂语言就日益突现出其重要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
我国1949年解放,1951年就实行了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从1951年—2007年,56年里除去之间1966年—1976年因“文革”高考中断了的11年,加上从2002年由北京、上海首先开始的分省作文命题,再加上一些省的两选一或三选一的命题,高考作文题一共出现了121个大题目(小题目若干,略去不说)。这121个作文题分别陈列于下,让大家一目了然后,再行析说。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