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反映在物理学习上,就是要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惧怕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一种心理认同感,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接受、喜欢物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绩,而且能推动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进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及严谨的科学精神。通常,进行科学实验时,从实验准备开始,选择合适的仪器到实验步骤的设计,都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否则,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影响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课实验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员团结合作,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没有想到的地方进行补充,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通过集中大家的智慧,制订一个较为完美的实验方案。下一步,各组分别做准备。有的组准备实验需要的仪器,有的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验步骤,有的组则负责分析实验结果。组与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和集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事先有再缜密的思维、再科学的组织,实验过程中都可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翻或否定先前的预案。这时恰恰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反思,反复实验,不断论证。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我们才能在检验已有知识是否合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实践证明,只有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研究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二、通过榜样人物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一次关于追星的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生的偶像大多数集中在歌星、影星等一线明星身上,而对于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则知之甚少,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因此,我在平时的物理课教学中,常常通过一些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领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家对社会、对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榜样人物由于其具有的优秀品质,容易得到诸多同学们的追捧,因此,平时我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素材。比如,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事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在课上展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并讨论。
教师问:中国自主研制核动力潜艇是在怎样背景下进行的?
同学们回答:由于受到苏联的压力,我们不得不自主研发。
教师引导大家思考:面对压力和困难,是退缩、放弃,还是迎难而上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迎难而上。
教师问:黄旭华为什么被选中参与我国的核动力潜研发工作?
同学们回答:因为他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经历。
教师问:为了自主研制中国的核动力潜艇,黄旭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同学们回答: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教师问:黄旭华为我国自主研制核动力潜艇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同学们回答: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教师问:黄旭华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同学们回答:因为他爱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追问:黄旭华值得我们学习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值得!
这样,通过一个恰当的教学契机,让学生从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爱国情感,这就为学习物理课激发了兴趣与动力。学习为了什么?学习有什么用?我要不要好好学?这些经常困扰学生的问题顷刻间得到解决,可想而知,这样教学收到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并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同步提高,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素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进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及严谨的科学精神。通常,进行科学实验时,从实验准备开始,选择合适的仪器到实验步骤的设计,都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否则,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影响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课实验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员团结合作,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没有想到的地方进行补充,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通过集中大家的智慧,制订一个较为完美的实验方案。下一步,各组分别做准备。有的组准备实验需要的仪器,有的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验步骤,有的组则负责分析实验结果。组与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和集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事先有再缜密的思维、再科学的组织,实验过程中都可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翻或否定先前的预案。这时恰恰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反思,反复实验,不断论证。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我们才能在检验已有知识是否合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实践证明,只有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研究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二、通过榜样人物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一次关于追星的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生的偶像大多数集中在歌星、影星等一线明星身上,而对于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则知之甚少,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因此,我在平时的物理课教学中,常常通过一些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领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家对社会、对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榜样人物由于其具有的优秀品质,容易得到诸多同学们的追捧,因此,平时我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素材。比如,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事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在课上展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并讨论。
教师问:中国自主研制核动力潜艇是在怎样背景下进行的?
同学们回答:由于受到苏联的压力,我们不得不自主研发。
教师引导大家思考:面对压力和困难,是退缩、放弃,还是迎难而上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迎难而上。
教师问:黄旭华为什么被选中参与我国的核动力潜研发工作?
同学们回答:因为他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经历。
教师问:为了自主研制中国的核动力潜艇,黄旭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同学们回答: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教师问:黄旭华为我国自主研制核动力潜艇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同学们回答: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教师问:黄旭华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同学们回答:因为他爱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追问:黄旭华值得我们学习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值得!
这样,通过一个恰当的教学契机,让学生从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爱国情感,这就为学习物理课激发了兴趣与动力。学习为了什么?学习有什么用?我要不要好好学?这些经常困扰学生的问题顷刻间得到解决,可想而知,这样教学收到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并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同步提高,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素养、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