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日》是四年级学生学的一首古诗,怎样教,怎样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成为有效感悟的主体
教学伊始,教师可让同学先围坐成小组,自己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标上问号。
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领会古诗的意蕴,学生积极性很高,学得轻松自然。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学生很快就进入古诗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同时,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春天来临,万象更新的景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学生细致地揣摩,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深入地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但是,任何引导都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感受中领悟,而不能以引导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假如教学中,以师之“感”代替学生之“感”,或者以师之“悟”取代学生之“悟”,那就剥夺了学生感悟的权利。
二、让学生经历有效感悟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感悟古诗的基本方式,古诗教学必须保证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悟。自悦目、动听始,进而赏心,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益。
师: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愉快,心情舒畅,心情很快乐。
师:为什么诗人很快乐?
生:因为诗人正在迎接春节,感到春天快要来了,所以心情很愉快。
生:大过年的,大家都高兴,诗人自己当然也高兴。
生:既贴新桃又放爆竹,这么热闹,诗人能不高兴吗?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阅读感受的过程,就为进一步领悟“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喜庆气氛打好了基础,从而进一步领悟到古诗中寄托作者辞旧迎新的快慰、喜悦之情。通过练习,学生感知了古诗所描绘的重点景物,又初步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做到了“境伴文出,情随境生”,从而为“感悟”古诗意蕴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让学生掌握有效感悟的方法
1.感悟与训练并重。古诗教学应杜绝与文本隔绝的纯知识技能的训练,需要的是与感悟融为一体的巧妙的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古诗教学是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情感体验历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无疑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阅读古诗,就是从语言的感受人手,从词到句到篇,利用语言载体咬文嚼字地感悟情境,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
师: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写春节热闹的景象?
生:诗人选择了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桃符和迎瞳瞳日等事物来写的。
师:这些都是宋代过年的方式,你知道现代人还有哪些过年方式?
生:现代人过年要放鞭炮,迎瞳瞳日现在也有。
师:那什么是迎“瞳瞳日”?
生:就是晚上不睡觉,等待一大早打开门,迎接第一缕阳光。
师:还有哪些是现代人才有的过年方式?
生:桃符变成了春联。
学生通过抓住细节,咬文嚼字,细致地感受古诗语言,为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审美认识。
3.循序渐进,披文入情。古诗教学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要教会学生整体感悟古诗的能力,就要先感知到古诗整体,然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某一部分。对古诗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这就是有序的感悟。在有序的感悟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在头脑中描绘图画,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之中。
师:王安石创作《元日》这首诗时,正官拜宰相,推行新政,作为政治改革家,他把政治上的成功融入诗中。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能反映出除旧立新景象的词句?
生:旧的桃符换成新的桃符。
师:真是新景象、新气象。王安石高兴仅仅是春天来到了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们能结合春节的到来和诗人政治上的成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社会中的成功和迎接春天到来的愉快。
生:表达了作者过新年的快乐和喜悦。
师:仅仅是过新年的喜悦吗?
生:表达了诗人推行新政、实行改革时的信心满怀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们饱含激情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在生动而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在细致而具体的感受中领悟。他们已经领悟了诗的内容,加深了思想感情的熏陶,积淀了语言,丰富了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一、让学生成为有效感悟的主体
教学伊始,教师可让同学先围坐成小组,自己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标上问号。
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领会古诗的意蕴,学生积极性很高,学得轻松自然。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学生很快就进入古诗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同时,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春天来临,万象更新的景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学生细致地揣摩,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深入地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但是,任何引导都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感受中领悟,而不能以引导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假如教学中,以师之“感”代替学生之“感”,或者以师之“悟”取代学生之“悟”,那就剥夺了学生感悟的权利。
二、让学生经历有效感悟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感悟古诗的基本方式,古诗教学必须保证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悟。自悦目、动听始,进而赏心,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益。
师: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愉快,心情舒畅,心情很快乐。
师:为什么诗人很快乐?
生:因为诗人正在迎接春节,感到春天快要来了,所以心情很愉快。
生:大过年的,大家都高兴,诗人自己当然也高兴。
生:既贴新桃又放爆竹,这么热闹,诗人能不高兴吗?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阅读感受的过程,就为进一步领悟“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喜庆气氛打好了基础,从而进一步领悟到古诗中寄托作者辞旧迎新的快慰、喜悦之情。通过练习,学生感知了古诗所描绘的重点景物,又初步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做到了“境伴文出,情随境生”,从而为“感悟”古诗意蕴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让学生掌握有效感悟的方法
1.感悟与训练并重。古诗教学应杜绝与文本隔绝的纯知识技能的训练,需要的是与感悟融为一体的巧妙的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古诗教学是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情感体验历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无疑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阅读古诗,就是从语言的感受人手,从词到句到篇,利用语言载体咬文嚼字地感悟情境,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
师: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写春节热闹的景象?
生:诗人选择了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桃符和迎瞳瞳日等事物来写的。
师:这些都是宋代过年的方式,你知道现代人还有哪些过年方式?
生:现代人过年要放鞭炮,迎瞳瞳日现在也有。
师:那什么是迎“瞳瞳日”?
生:就是晚上不睡觉,等待一大早打开门,迎接第一缕阳光。
师:还有哪些是现代人才有的过年方式?
生:桃符变成了春联。
学生通过抓住细节,咬文嚼字,细致地感受古诗语言,为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审美认识。
3.循序渐进,披文入情。古诗教学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要教会学生整体感悟古诗的能力,就要先感知到古诗整体,然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某一部分。对古诗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这就是有序的感悟。在有序的感悟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在头脑中描绘图画,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之中。
师:王安石创作《元日》这首诗时,正官拜宰相,推行新政,作为政治改革家,他把政治上的成功融入诗中。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能反映出除旧立新景象的词句?
生:旧的桃符换成新的桃符。
师:真是新景象、新气象。王安石高兴仅仅是春天来到了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们能结合春节的到来和诗人政治上的成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社会中的成功和迎接春天到来的愉快。
生:表达了作者过新年的快乐和喜悦。
师:仅仅是过新年的喜悦吗?
生:表达了诗人推行新政、实行改革时的信心满怀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们饱含激情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在生动而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在细致而具体的感受中领悟。他们已经领悟了诗的内容,加深了思想感情的熏陶,积淀了语言,丰富了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