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及思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日》是四年级学生学的一首古诗,怎样教,怎样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成为有效感悟的主体
  教学伊始,教师可让同学先围坐成小组,自己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标上问号。
  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领会古诗的意蕴,学生积极性很高,学得轻松自然。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学生很快就进入古诗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同时,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春天来临,万象更新的景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学生细致地揣摩,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深入地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但是,任何引导都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感受中领悟,而不能以引导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假如教学中,以师之“感”代替学生之“感”,或者以师之“悟”取代学生之“悟”,那就剥夺了学生感悟的权利。
  二、让学生经历有效感悟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感悟古诗的基本方式,古诗教学必须保证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悟。自悦目、动听始,进而赏心,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益。
  师: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愉快,心情舒畅,心情很快乐。
  师:为什么诗人很快乐?
  生:因为诗人正在迎接春节,感到春天快要来了,所以心情很愉快。
  生:大过年的,大家都高兴,诗人自己当然也高兴。
  生:既贴新桃又放爆竹,这么热闹,诗人能不高兴吗?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阅读感受的过程,就为进一步领悟“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喜庆气氛打好了基础,从而进一步领悟到古诗中寄托作者辞旧迎新的快慰、喜悦之情。通过练习,学生感知了古诗所描绘的重点景物,又初步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做到了“境伴文出,情随境生”,从而为“感悟”古诗意蕴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让学生掌握有效感悟的方法
  1.感悟与训练并重。古诗教学应杜绝与文本隔绝的纯知识技能的训练,需要的是与感悟融为一体的巧妙的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古诗教学是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情感体验历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无疑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阅读古诗,就是从语言的感受人手,从词到句到篇,利用语言载体咬文嚼字地感悟情境,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
  师: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写春节热闹的景象?
  生:诗人选择了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桃符和迎瞳瞳日等事物来写的。
  师:这些都是宋代过年的方式,你知道现代人还有哪些过年方式?
  生:现代人过年要放鞭炮,迎瞳瞳日现在也有。
  师:那什么是迎“瞳瞳日”?
  生:就是晚上不睡觉,等待一大早打开门,迎接第一缕阳光。
  师:还有哪些是现代人才有的过年方式?
  生:桃符变成了春联。
  学生通过抓住细节,咬文嚼字,细致地感受古诗语言,为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审美认识。
  3.循序渐进,披文入情。古诗教学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要教会学生整体感悟古诗的能力,就要先感知到古诗整体,然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某一部分。对古诗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这就是有序的感悟。在有序的感悟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在头脑中描绘图画,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之中。
  师:王安石创作《元日》这首诗时,正官拜宰相,推行新政,作为政治改革家,他把政治上的成功融入诗中。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能反映出除旧立新景象的词句?
  生:旧的桃符换成新的桃符。
  师:真是新景象、新气象。王安石高兴仅仅是春天来到了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们能结合春节的到来和诗人政治上的成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社会中的成功和迎接春天到来的愉快。
  生:表达了作者过新年的快乐和喜悦。
  师:仅仅是过新年的喜悦吗?
  生:表达了诗人推行新政、实行改革时的信心满怀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们饱含激情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在生动而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在细致而具体的感受中领悟。他们已经领悟了诗的内容,加深了思想感情的熏陶,积淀了语言,丰富了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我校曾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校以强化写字教学为切入点,开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因为我们坚信“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由写字教学逐渐走向了书法特色,使学校亮起来、强起来、精神起来,实现了“丑小鸭”式的蜕变——2004年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  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我校希望通过书法教育为屯小的孩子打造漂亮的第二张“脸”。脸为天生,是一种很难改变
期刊
一、书写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隆冬季节万木萧条,走近吉林松花江畔,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闻名全国的雾凇奇观。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雾”字(学生书空),注意雨宁头要宽,覆盖住下面的“务”字,象征着铺天盖地的大雾白茫茫笼罩一切。(学生书空)咱们再观察“凇”字,左边是两点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冰天雪地里寒气逼人。  师:《说文解字》中这样说:两点水的含义是“水遇冷凝之形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语文教育走向日常生活?  一、教学内容:源头活水,开发校本课程  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如口语交际、时文选粹、语文与生活等。课文在聚焦经典的同时,也更多地选用时代性较强的通讯、美文,如《梦圆飞天》《最后的姿势》等。学生在品读、赏析这些文章的同时,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现实生活的窗户,他们“家事国事天
期刊
“藕断丝连”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朗读声:“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学生在朗读时或一字一顿地读,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但不会把词与词连起来读。  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刚开始朗读时,注意的范围较狭小,随着他们朗读技能的不断提高,渐渐地眼动较快,看先于读,就能逐步把一个词组作为认读单位,进而达到连贯、流利地朗读的要求,但这个过程
期刊
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决定在南京举办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新秀,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研究、培训的各级科研人员、学校领导等。重点面向近两年准备参加省、市、县(市、区)素养大赛的种子选手。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二、培训时间:第1期2011年12月底;第2期2012
期刊
袁微子先生是资深的语文教材编写专家,他遵照叶圣陶先生的嘱托,潜心研究“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组织编写了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的新时期全国统编教材,为新中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袁微子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城乡,他的“大力改进语文教学”的主张传遍大江南北;他把听课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走到哪里,听到哪里,研讨到哪里;在他的指导下,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从教
期刊
【编者的话】今年11月,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袁微子先生诞辰100周年。在《袁微子先生百年纪念册》的序言中,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教授写道:“袁微子先生是继叶圣陶、吕淑湘先生之后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代宗师。他在小学中学直接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小学语文教材30多年,他为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来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语文教学的理论,继承和发扬他辛勤耕
期刊
随着“课标”的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填鸭式”教学被完全抛弃了,庖丁解牛式的文章分析和知识技巧的授受操练被逐渐淡化了。但随之而米的是“满堂问”,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虽说有了师生的活动,但只是肤浅的问答,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思维常常被打断、想象力经常被扼杀。  一、“话题教学法”的源起与构思  如何走出“满堂问”的误区呢?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平等对话,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期刊
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很喜欢写半命题作文,但最终很少能看到令人满意的作品。半命题作文的填题,貌似简单,填充一个字、一个词,但其中颇有奥妙。填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是一种秤砣虽小,但力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因此,高明、机敏的填题,当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写出精彩来。  以半命题作文“我渴望……”为例,首先需要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这个题目取材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具体的人
期刊
我1960年参加工作,教过语文,搞过语文教研,编写过小学语文教材。在几十年的语文教育生涯中,有许多朋友给予我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我对他们都心存感激与怀念。其中最难忘的是袁微子先生,他是我的恩师。  第一次见到袁老,是1980年听他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国通用的小语教材。当时的注意力主要是在理解这套教材的特点、要求方面,对报告人并未多作关注。  近距离地接触袁老,是1984年春:我有幸参加编写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