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进,探寻文本背后的“影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索,是作者筛选材料的准绳,是文章谋篇布局的依据。若词、句为珠,那么线索则是绳,它贯穿文章始末,把文章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使文章脉络清晰,中心明确。线索是素材间架起的桥梁,让文本情节的展开有章有法,怎样出人意料最终都在情理之中。
  文章的材料既是围绕线索而展开的,那么我们阅读文章时,便可以顺循“线索”这一端绪来解读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写作的思想和倾向。文章若有明、暗两根线,我们更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者的意图,使阅读感受更为立体。线索就像黑暗中导向光明的路径,把握线索来解读文本,便可使文章情感的感知更为饱满、透彻。
  李广田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背影》一文也是各版初中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这篇文章写了父亲送作者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这一父子间寻常的情形,文字也异常朴素。但,真正扣人心扉的文字也向来不需要华丽辞藻的堆砌,《背影》,就以它的诚挚和真实一次又一次震撼了并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引得大家的共鸣。
  一、父亲的四个背影,父亲用他的方式在爱着儿子
  文章开宗明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二余年不见”,可见与父亲不见时日已如此之久,满满的无奈,淡淡忧伤的开场,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回忆中的背影”,“最”不能忘,那是泼洒在先生心头的一抹浓墨重彩。此处是文章第一处谈及“背影”,点明了“背影”是对父亲思念的外显和寄托形式。短短一句话,二十四个字,单独成段,对父亲、对背影的难忘之情如解阀洪流,蓄势欲奔涌而来。
  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穿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是四次“背影”中最详写的一次,也是文本最打动一代代读者的地方。正如提起朱自清,大家便立刻想到他的代表作《背影》一样,提起《背景》,读者跃然脑海的便是父亲买橘的这次背影。“探”“攀”“缩”“倾”,几个动词的刻画历来为读者称道,父亲年老体胖、行动不便的形跃然纸上,如此买橘,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也呼之欲出。上课时,我问学生,若是你们过月台该是怎样的,几个活泼的男生炫耀着:“跳”“跨”“跃”。是啊,如果二十岁的作者过去买橘子,应该也是这番情景吧,虽作者也这样要求了,但是父亲不肯让年富力强的儿子去而坚持自己去!赋闲在家,变卖典质还亏空,连祖母的丧事也是借钱操办的,父亲还给儿子买“奢侈”的橘子,一股脑都给儿子带上的是蜜甜的橘子,可不是夹着咸菜的白馒头。正如父亲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此映衬下,铺在座位上的先生的那件“紫毛大衣”是多么扎眼。父亲,殚他所有,给了儿子能给的;父亲,竭他所能,用自己的方式爱儿子。这次蹒跚的背影在“橘子”“紫皮大衣”“黑布大马褂”的烘托下,成了厚重的父爱的代名词。
  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流里,消逝在远方再也找不着,先生开始了他北上求学之旅。“进去吧,里面没人。”父爱如山,深沉寡语,却枝枝叶叶总关情。分别时,倔强着不回首的那个人,却是最不忍直视离别的“玻璃人”,怕转身就暴露了挂在面容上的泪水,怕回眸后再没有勇气踏出离开的脚步。人海,多少次擦肩,就再也没能相见;月台,多少次送别,却送成了永别!渐行渐远的背影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不舍与深情。
  文末,收到父亲的来信,毫无逻辑甚至相互矛盾的“身体平安”却又“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一如我们生活中所见的老人,当在外奔波的儿孙回家时,他们会在灶台旁开心的忙忙碌碌半天后,再抱怨昨夜差点一口气就没能再过来,那是他们哆嗦着对年老不久于世的畏怯。所以,如果“身体平安”是父亲对远方儿子的宽慰,那“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也并非父亲真切所知,而是他实在所惧!惧则惧矣,还是宽慰远方儿子一句“身体平安”,独噬愁苦。矛盾的不止是“身体平安”却又“大约大去之期不远”,还有父亲对儿孙的牵挂、对相见的渴望,和“不做你的负累”的深沉的父爱。此时,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一次闪烁在了先生晶莹的泪光中。回忆中的父亲的背影,孤单萧索,那是作者最后一次定格父亲的形象,而父亲对儿子的爱却一直在延续。
  父亲的四个背影,贯穿整篇文章。渐行渐远的是父亲的身形,而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诚挚之爱却烙在了作者了心中,流淌于笔端,满溢于卷轴。这四个背影是对“父爱”最形象的表达,引起了万千子女的共鸣。
  二、作者的四次落泪,作者读懂了父爱的深沉厚重
  如果,饱含着对儿子一片深情的父亲的四个背影是文章的明线,那作者的四次落泪则是文章的暗线。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因为“未至伤心处”。
  回到老家徐州跟随父亲一起奔丧,见变卖典质后的“满院狼藉”,又想起父亲的赋闲和刚刚离世的亲人,先生落下触目伤怀时凄凉悲怆的泪。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的作者,还是二十岁的学生,面对生离死别、家道中落和举步维艰的现状,脆弱地又换上了孩童的装扮。伤感,更无助,无奈只好簌簌地流泪。且,除了流泪,此情此境下的自己也实在无力做些什么。
  分别前,父亲老态蹒跚地去为儿子翻越月台买橘子,作者盈眶热泪,这次是感动的泪。看着车窗外吃力地翻越月台的父亲,进来后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儿子的皮大衣上,又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是父亲对儿子付出后的轻松舒畅。此时,作者读懂了“父亲”的爱与付出。车窗里,静坐等待父亲的先生,便再也无法抹去那幕“背影”。同样,也是内疚的泪,之前“聪明过分”的作者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还在心里暗笑过他的迂笑,他与社会时代脱轨。这像极了曾经羽翼未丰却自觉可以翔及天宇的我们,小时候,父辈的大手,牵着踉跄的我们跌跌撞撞地去触碰这个世界,而渐渐,可以蹦跳前行的我们,却回首嫌弃他们行动日渐迟缓。而等某一瞬间明白了自己的无知时,却往往又被父辈如瞬间而至的衰老刺痛了双目。
  看着淹没于人潮的父亲的背影,作者的泪又来了,这次是离别的泪。作者猜见此番别后,再见可能就是数年。想日后,北京、金陵,至亲远隔天南海北,自己一头扎进学业,奔波于自己的生活,对父亲,只能想念却无法相见,而日渐老去的父亲,不知道还能再等上多少个“几年”?今日一别,在省城谋事的父亲已不再年轻,不知道会不会也会像刚刚买橘子时那般吃力地生活?而彼时,身为儿子的自己却远在他乡,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作者的泪水中又流淌着对父亲的担忧。
  读着父亲的来信,作者读出了父亲对衰老死亡的恐惧,读到了老人对天伦之乐渴望却不得的无助,也明白了不想让子女为自己担忧,不想成为子女拖累的一颗慈父心。此时的父亲已然不再是那个在祖母离世时给先生力量的人了,他老了!这时,是历经春秋后与往日芥蒂和解,对亲人(父亲)的谅解,更是为人子女亏欠至亲内疚的泪,父辈的衰老,是所有子女都不愿面对的痛楚。而此时与父亲远隔南北,相见无期,这也是思念牵挂的泪。
  《背影》中“父亲”于“我”、“我”于“父亲”的情感,是文章行走的“两条腿”,酝“情”发“思”,带着作者想说的话、想抒的情一步步走进读者的心中。而我们在读《背影》时,亦可在这两条线索的指引下,从两个角度探寻先生融于文本的情感,讀懂父爱的深沉厚重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
  阅读,应当综合运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打通与文本的隔阂,领会文本情理相生的旨趣;阅读,既要有宏观认知,又要借助一定的抓手、助力,字斟句酌,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所蕴含的哲理。我们不妨以“线索”为桥,推敲寻味,来探寻文本背后的“影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散文阅读中审美体验应加以重视,人的高层次精神需求便是审美,在散文教学中,高效发挥其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初中散文阅读审美应该采取多种体验方式,如创设情景、咬文嚼字、配乐朗诵、美文美读等,从而学生更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散文阅读 审美体验 审美能力  初中散文作品大多具有以下特点:感情色彩浓厚、文章构思紧密、语言感情丰富
【内容摘要】在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是针对信息时代社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要求。对于计算机教学模式来说,老师要加强课堂实效性与课堂质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上有所收获,就不能够照搬教材,同时还应该结合教材,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实质目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探究教学 人才培养  一、
【内容摘要】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的关键。以我县为例,各种治理措施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向黄河和县城排水的治理、城市创建,古梨园的保护,两山绿化,生态园建设,企业污染的治理、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的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 水域治理 园林建设 节约能源 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为了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高中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感受到教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化学生的心扉。  【关键词】高中教学 情感教育 探析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立体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导向影响,许多高中往往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没有了情感,学生就不
【内容摘要】总体来说,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难度以及复杂程度较强。对于学生来说,会形成一种不小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做好学生的辅导者,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引导性作用,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进行合理的创新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有效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质量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职物理 教学有效性 教学对策  前言  在当前的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教学目标的制定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教材挖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期望本文研究能够对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创新 措施 教学模式  引言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对于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理性思维、数学意识非常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课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推行与实施,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科教育已经有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学科教学“生活化”的提出。在以往的高中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重视的是学生应试能力及刻板学科知识的记忆能力,而这种“重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自然与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高中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
【内容摘要】实验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使其通过实验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高中物理教师开始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打造高效的实验教学课堂,不断提升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本文以人教版的物理课本为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探究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和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来了不少了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微视频即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这一手段,包括借助微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借助微视频,讲解教学难点;借助微视频,进行知识拓展。  【关键词】微视频 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教学难点 知识拓展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不可避免的会与信息技术产生联系。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的课堂上也涌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是学生积累生物学科理论知识,培养良好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近年来,诸如微课等一系列新兴的教学模式给生物学科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结合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教学 教学创新  微课的突出特点是信息化和高效性,其核心组成部分是10分钟时长内的课堂教学视频。通过微课教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