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关注生命、生态、发展的学科。时下,一股“不同文体”的语文革新之风迎面吹来,它吹开了教育界的心门,吹响了小语人的心声。课文体裁多样,讲授上也各有其法。故事类是语文课中涵盖篇幅最多、类型最广的课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丰富的言语形式、独特的文本结构、多样的表现手法,既做到导之以法,又能使学生自由徜徉在故事的文字间呢?这就需要别样的教学设计,只有体现“生本高效”,才能上出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上出真正语文味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有灵性、有特色!
【关键词】故事;想象;体验;生本;高效
中国分类号:G623.5
【正文】
纵观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类课文的最大特点是“趣味性”甚浓,一篇篇故事无不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孩子们童真的世界里弹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那么怎样设计故事教学才会更加引人入胜呢?下面就结合《孔子拜师》一课浅谈一下我的认识。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趣导入、突显新颖、做好铺垫
教学本课时,老师可从“旅游”谈起,进而引出响亮的旅游口
号:“一山一水一圣人”,孩子们在抢答中结识了孔子。先让孩子们自由谈谈对孔子的了解,然后教师及时补充资料,延伸到孔子家乡曲阜的三孔、孔子文化节、孔子学院等等一系列的关键词,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为接下来学习孔子的故事做铺垫。顺势引出学生知道的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孔子与弟子的趣事等等,自然导出课题——《孔子拜师》。
二、初读故事、畅所欲言、分享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后,孩子们交流自己读故事的收获。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各有所得。
三、关注文字、识读词语、指导写字
检查词语,板演重点生字。刚刚进入中年段的学习,关注语言文字的识读与书写,我们依然执着。
四、提出要求,再读故事、梳理情节
一句“孔子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拜师后如何学习?”的自然链接,抛出了问题,紧紧牵住了故事的线索,使学生有了梳理故事情节的依托。
五、发挥想象、进行体验、深入故事
孔子拜师的原因,孩子们一边读故事了解,一边倾听老师的补充:三十岁的孔子便精通六艺、满腹经纶,可他还要向不同学派学习。孔子那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品行跃然纸上。抓住拜师路上的八个字“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的行色匆匆,有多少艰辛,留给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只要是合乎情理的,孩子们可以尽情的想象,想象中走近孔子,感受食物的简单,体会露宿的简易,感受白日的烈日炎炎,体会夜晚的坎坷难行,感受求学的急切,体会学艺的执着。敬仰之情在不断丰富的想象中加深,与人物的距离在拉近。
拜师的情景,故事中写得动作真切,语言清晰。简单的举止、简约的对话、简洁的文字、简练的表达,却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深刻的人物品行,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此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触摸语言的体温、掂量语言的轻重,反复朗读,揣摩内心,试着做一回孔子或是老子,进行真实的角色体验,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在角色扮演中深入故事人物的内心,开心的模仿中孩子们与人物又进行了一次交流。表演完毕,趁机鼓励孩子们谈一谈、评一评,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
“跟老师学习的日子里又发生了什么呢?”再次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刚刚学习拜师路上的方法——想象,来写一写孔子拜师后真实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又一次畅游在想象的热潮中,并奋笔写下心中想象的场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各抒己见,一个孜孜不倦的孔子形象变会浮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里。比如一名学生想象到了这样的画面:孔子每天早上都会早早的起来读书,到了晚上别的同学都睡了,可他还在认真复习知识呢!因为他坚信“温故而知新”。还有一位同学描写了这样的场景: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孔子就去问老师,有时一个问题要问好几遍,直到弄明白为止。正如他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生们在丰富的想象中便顺理成章地用上了孔子的名言,这些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多有价值、多令人惊叹呀!
六、巧抓契机、调动情趣、讲演故事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爱好,能为老师和同学们讲故事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啊!抓住学生们爱表现的心理,抓住这一合适的教育契机,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分工合作。给孩子一点建议:口才好的讲,善模仿的演,成立个临时剧组演一演孔子拜师的小故事。并给予温馨提示:拜师途中和拜师后学习的场景发挥想象,分别请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再选两名同学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角色体验,合作表演见面对话场景。学生分组表演,选一组台前展示。这不仅体现了学习故事并落实了运用故事。通过角色体验会使学生跟故事中的人物走得更近,体会得更深。每一位孩子都是可培育的奇才,可不要小看了他们的本领,看!他们不但讲得生动有趣,而且演得深情投入,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演员”。这才是学生的课堂、这才是有趣味的课堂!
七、巧设悬念、拓展阅读、再读故事
学习故事类文章除了让学生在理解情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充分感受故事魅力外,还需要教师巧妙的设置悬念,因为,阅读课的最高境界是点燃学生渴望阅读的火花,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这才是教语文之根本。
《孔子拜师》一课的结尾,老师可沿用孔子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拜老子为师后,孔子一生还拜许多人为师,他曾经拜古琴家师襄为师,还曾经向政治家苌弘拜师学音乐,还有田间劳作的老农,街头玩耍的孩童……一个个故事传为美谈。那么,孔子与这些人物之间又发生了怎样拜师的故事呢?还请同学们课下细细品读!此处,升华课堂:孔子一生成就巨大,关于他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民间,书里,网络上都有,只要同学们愿意,就一定会读到你喜爱的故事。请学生课下继续用学习的方法品读孔子的其他故事。相信,学生们在老师一番悬疑的指引下,定会思绪顿开,迫不及待地去广读群书。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种境界感染更高境界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总之,特别的体裁,特别的关注;特别的方法,特别的思路。踏寻着“故事类”文体的足迹,慢慢摸索、慢慢前行,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定将展现出一份别样的魅力。
【关键词】故事;想象;体验;生本;高效
中国分类号:G623.5
【正文】
纵观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类课文的最大特点是“趣味性”甚浓,一篇篇故事无不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孩子们童真的世界里弹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那么怎样设计故事教学才会更加引人入胜呢?下面就结合《孔子拜师》一课浅谈一下我的认识。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趣导入、突显新颖、做好铺垫
教学本课时,老师可从“旅游”谈起,进而引出响亮的旅游口
号:“一山一水一圣人”,孩子们在抢答中结识了孔子。先让孩子们自由谈谈对孔子的了解,然后教师及时补充资料,延伸到孔子家乡曲阜的三孔、孔子文化节、孔子学院等等一系列的关键词,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为接下来学习孔子的故事做铺垫。顺势引出学生知道的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孔子与弟子的趣事等等,自然导出课题——《孔子拜师》。
二、初读故事、畅所欲言、分享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后,孩子们交流自己读故事的收获。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各有所得。
三、关注文字、识读词语、指导写字
检查词语,板演重点生字。刚刚进入中年段的学习,关注语言文字的识读与书写,我们依然执着。
四、提出要求,再读故事、梳理情节
一句“孔子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拜师后如何学习?”的自然链接,抛出了问题,紧紧牵住了故事的线索,使学生有了梳理故事情节的依托。
五、发挥想象、进行体验、深入故事
孔子拜师的原因,孩子们一边读故事了解,一边倾听老师的补充:三十岁的孔子便精通六艺、满腹经纶,可他还要向不同学派学习。孔子那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品行跃然纸上。抓住拜师路上的八个字“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的行色匆匆,有多少艰辛,留给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只要是合乎情理的,孩子们可以尽情的想象,想象中走近孔子,感受食物的简单,体会露宿的简易,感受白日的烈日炎炎,体会夜晚的坎坷难行,感受求学的急切,体会学艺的执着。敬仰之情在不断丰富的想象中加深,与人物的距离在拉近。
拜师的情景,故事中写得动作真切,语言清晰。简单的举止、简约的对话、简洁的文字、简练的表达,却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深刻的人物品行,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此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触摸语言的体温、掂量语言的轻重,反复朗读,揣摩内心,试着做一回孔子或是老子,进行真实的角色体验,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在角色扮演中深入故事人物的内心,开心的模仿中孩子们与人物又进行了一次交流。表演完毕,趁机鼓励孩子们谈一谈、评一评,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
“跟老师学习的日子里又发生了什么呢?”再次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刚刚学习拜师路上的方法——想象,来写一写孔子拜师后真实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又一次畅游在想象的热潮中,并奋笔写下心中想象的场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各抒己见,一个孜孜不倦的孔子形象变会浮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里。比如一名学生想象到了这样的画面:孔子每天早上都会早早的起来读书,到了晚上别的同学都睡了,可他还在认真复习知识呢!因为他坚信“温故而知新”。还有一位同学描写了这样的场景: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孔子就去问老师,有时一个问题要问好几遍,直到弄明白为止。正如他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生们在丰富的想象中便顺理成章地用上了孔子的名言,这些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多有价值、多令人惊叹呀!
六、巧抓契机、调动情趣、讲演故事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爱好,能为老师和同学们讲故事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啊!抓住学生们爱表现的心理,抓住这一合适的教育契机,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分工合作。给孩子一点建议:口才好的讲,善模仿的演,成立个临时剧组演一演孔子拜师的小故事。并给予温馨提示:拜师途中和拜师后学习的场景发挥想象,分别请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再选两名同学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角色体验,合作表演见面对话场景。学生分组表演,选一组台前展示。这不仅体现了学习故事并落实了运用故事。通过角色体验会使学生跟故事中的人物走得更近,体会得更深。每一位孩子都是可培育的奇才,可不要小看了他们的本领,看!他们不但讲得生动有趣,而且演得深情投入,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演员”。这才是学生的课堂、这才是有趣味的课堂!
七、巧设悬念、拓展阅读、再读故事
学习故事类文章除了让学生在理解情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充分感受故事魅力外,还需要教师巧妙的设置悬念,因为,阅读课的最高境界是点燃学生渴望阅读的火花,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这才是教语文之根本。
《孔子拜师》一课的结尾,老师可沿用孔子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拜老子为师后,孔子一生还拜许多人为师,他曾经拜古琴家师襄为师,还曾经向政治家苌弘拜师学音乐,还有田间劳作的老农,街头玩耍的孩童……一个个故事传为美谈。那么,孔子与这些人物之间又发生了怎样拜师的故事呢?还请同学们课下细细品读!此处,升华课堂:孔子一生成就巨大,关于他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民间,书里,网络上都有,只要同学们愿意,就一定会读到你喜爱的故事。请学生课下继续用学习的方法品读孔子的其他故事。相信,学生们在老师一番悬疑的指引下,定会思绪顿开,迫不及待地去广读群书。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种境界感染更高境界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总之,特别的体裁,特别的关注;特别的方法,特别的思路。踏寻着“故事类”文体的足迹,慢慢摸索、慢慢前行,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定将展现出一份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