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山地城市的空间扩展受用地条件的限制,且面临城市化带来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探析新型组团模式构建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途径,以期应用于同类城市的规划实践,实现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集约化、生态化与城市功能区域化的目标,从而促进西部山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关键词:山地城镇;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2-04
一、引言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和耕地保护、土地浪费与用地稀缺、人口与公共设施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在受地形条件限制的山地城镇,这些矛盾更为突出。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推动下,西部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而西部山地多平地少,山地城镇占了城镇的大多数,往往在规划实践中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于是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推进西部山地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山地城镇的传统城市化模式特征及弊端
受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建设难度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山地城市比平原城市更具有生态敏感性,且发展出了多样复杂的空间格局,但追本求源,可归为两种类型[1]:
一是依托发展型。山地作为城市建设的基面直接造就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进而影响城市结构的方方面面,例如重庆。重庆市因山体的阻挡和江河的分隔,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组团内部,核心功能区带动配套功能区发展,确保在适宜的尺度内实现平衡,各区域公共空间呈斑块状分布,在服务半径上对各组团的均好性作用十分明显。但是,重庆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也表现出一些弊端:(1)结构上的非理性。重庆主城区空间布局结构呈现一定的非人工安排和非理性,某些公共绿地脱离了主要交通空间,给人们日常生活对绿地的使用带来一些不便。(2)旧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率低。一旦面临重大机遇推动,采取的是增量扩展而不是存量优化的建设方式,以新组团的方式来承载新功能的发展。(3)城市空间要素泛视觉化倾向。首先体现为“微缩造景”在城市中无土栽培,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和文化背景;其次是将各种母体“创造性”复制,使重庆不仅出现城市同质化、泛视觉化,还失去了原本山城的文化底蕴。
二是受限发展型。城市建设基面以坝子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的空间拓展会逐渐受到城市边缘区山地的限定,例如昆明。昆明市主城区绝大多数土地十分平坦,呈“同心圆”结构形态,从1980-2007年,昆明城市人口由80万增长到272万,城市建设用地以每年5.22%的速度增加,新划入的建设用地较分散,且多为地质构造尚不稳定的冲击平原。现昆明已将辖区总用地扩张到214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地仅占13%。这样摊大饼式的扩张,已使城市边缘开敞空间的自然品质受到了城市建设的扰动甚至是破坏,前几年滇池生态系统的退化就与人为扰动过大相关,同时周边的山地、林地和耕地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2008年昆明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网络式空间结构雏形,开始向多核心组团式发展路径转变。
三、山地城镇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探析
无论是同心圆、块状还是组团式城市,其空间结构都应是完整有机体。组团城市是根据地理条件与发展优势将城市整体功能分解为互相联系的不同局部,然后形成多个城市功能组团,最终在城市层面上实现组团功能的整合[2]。虽然山地组团城市与平原组团城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上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山地的客观自然条件和主观发展原因,在具体的城市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对山地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更新,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城镇上山”构建新组团,缓解双重矛盾
城镇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耕地的萎缩会加剧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陷入发展越快、压力越大、问题越多的恶性循环。基于土地稀缺性与保护耕地的硬性约束条件,拓展城镇建设的新型空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地城镇的城市化必然选择。如在云南,优质耕地集中在仅占云南土地总面积6%的坝区,而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张,2010年新增25万亩建设用地,其中占用耕地达12.4万亩,近50%;照此速度,再过10年,云南省优质耕地将全部消失。但另一方面,云南52%的土地属8-25度的低丘缓坡,具有较大的宜建空间,因此 “城镇上山”是城市化新模式的不二选择[3]。对于有条件建设地区,可在低丘缓坡不属于基本农田的地块进行新城建设,如行政中心、投资大型项目等吸引相关产业,使部分居民向新城区转移和聚集,从而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组团,以缓解旧城区日益凸显的人地矛盾和城市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
(二)依托邻近小城镇发展组团,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山地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城镇不但在经济上无法承担新城区建设的巨额投资,而且在新城的选址上也受到复杂地形的限制。此外,由于城市与乡镇的行政主体、利益不同,地区之间缺乏长期全局性的科学发展理念,导致城区发展与邻近乡镇在功能上的雷同,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因此,山地城市不宜单纯依靠建设新城来构建城市组团,还应依托城市周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镇区,通过更新城镇的方式来实现城镇功能与环境优化。一方面,镇区与城区在空间上毗邻,在经济和产业上联系密切;另一方面,镇区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城镇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变打下了基础,能使城市组团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这种组团发展模式能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和低效运行,还能突破“摊大饼”空间外延扩张模式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城建设投资过大的问题,为城市内涵式“精明增长”提供了平台。 (三)组团功能复合、产业集聚,提升经济效益
大多数山地城市的经济体系较单一,或依靠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企业,或依托农林产出发展加工业,各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大,分散型发展会导致内部竞争,山地城市想要在一定区域内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链,并最终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就必须打破城镇独立发展模式,在城市层面上统筹城区与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为避免盲目搬迁工厂企业、重建基础设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活不便,城市组团功能必须具有一定的复合性,从不同层面进行功能整合:一方面,可保留居住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与特色产业,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就业;另一方面,完善城市功能的等级结构体系,建设相应的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并尽可能实现区域间共享,提升原有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使之转型为城市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城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科学评估与规划,建设安全型城市组团
山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在部分项目向山地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城镇上山”开发的新区,要重视开发前期的科学评估,在用地规划中对具有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避让;对于依托邻近小城镇建设的城市组团,也要特别注意在规划中落实灾害预防工作。首先是城市的生命通道,在汶川地震中,北川唯一的对外交通被地震阻断,使得救灾行动无法顺利展开,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山地组团城市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对交通通道的破坏,要求在各组团间至少修建两条连接道路,避免灾害切断交通连接,导致城市组团受困。其次,山地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开发时,要根据地质条件,有计划、科学的进行采掘,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性灾害。此外,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当特别重视城市空间的管制规划,进行科学的“四区”划定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综合评定,并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从制度方面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五)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要素,体现空间的生态主导性
在对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塑造山地城镇景观。如利用坡地、山体、河流等自然要素,形成对城镇组团的分隔,并构建城镇绿化空间,塑造山水城田交相辉映的山地城镇景观。同时,山区的地形决定了交通廊道不可能是连续延伸的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在建设组团间的交通连接线时,要利用山区自然环境,结合人文风俗,形成集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组团连接廊道,营造多元化城市廊道景观特色。如依托现有村落,开展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等,展示当地自然风光和农村人文风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连接廊道将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此外,在山地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山林资源的保护,山林绿地可充当城市组团的空间增长边界,有效控制组团的空间蔓延,形成生态主导型的城市空间结构,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四、个旧市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的运用
个旧市位于滇中湖盆高原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557.47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6%,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地城市。以个旧市作为中小山地城市的代表,对其现阶段规划实施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探析,对山地城镇的新型城市化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旧市组团式城市新模式的具体做法
个旧市城市化率达到70.9%,现有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17400人/平方公里。历史形成的原因,个旧城市布局不尽合理,一方面城市公共资源浪费的情况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堪重负。为此,个旧市围绕建设“一市三区”组团式城市结构和打造精品城市目标,开展“一下山,两上山”的工作,即:基本农田下山,城市上山和工业项目上山,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其具体做法如下:
1、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基本农田下山。个旧市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作龙头,把坝区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调整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基本农田由现行规划的2807公顷增至4286.2公顷,坝区耕地中基本农田比例由原来的44.12%提高到63.3%,比例增加了19.18%,同时调出质量等别较低、分布零散的基本农田,使规划完善后基本农田分布较集中,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也高于调整前,让坝区基本农田得到有力保障,利用山坡宜建荒地布局建设用地,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城市核心区向山地布局,实现城市上山。老城以加快旧城拆迁改造和新区规划开发为重点“扩容提质”,展现精品城市特色,打造西南8.1平方公里的阳山新区,实施“城市上山”的发展战略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阳山新区位于老城区西南面,坡度8°-25°,有充足的建设用地发展空间,是低丘缓坡区,现状地类主要为工矿废弃地、低效林地和劣质耕地。阳山新区规划6.6平方公里片以市级行政办公、居住为主,配套文化、体育、娱乐、医疗、商业等,另1.5万平方公里片区作为城市的舒缓空间考虑,定位为中低密度为主的复合住宅片区,两片区之间的1.3万平方公里作为城市建设发展预留用地,共9.4平方公里。阳山新区建成后城市建成区面积将由原来的12.5平方公里扩大到21.9平方公里。该“城市上山”项目为个旧冲出“夹皮沟”、拓展城市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完善城区用地结构、推进现有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景观、居住环境和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3、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实现工业项目上山。建设工业片区引导市域工业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载体。个旧市确定了八抱树有色金属冶炼片区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另一个试点区,使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八抱树有色金属冶炼片区位于个旧市城区北部,鸡街镇的西南侧,交通便利,不仅能通过企业集聚延长矿产资源的产业链,还能充分利用镇区的基础设施,促进镇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项目区规划用地面积8.8平方公里,坡度10°-25°,现状地类主要为荒草地、低效林地和劣质耕地。项目区范围内拟新建霞石正长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年处理150万吨铅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磁化焙烧尾矿综合回收铁锡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个旧市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上山”真正实现了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新型发展。 4、打造多元化城市廊道特色景观,实现“城镇更新型”。在个旧市区、鸡街八抱树园区、大屯红河工业园区之间的交通廊道周边,发展起了特色生态观光旅游带、农村休闲度假旅游带等城市廊道特色景观。如依托乍甸牛奶厂发展起的牛奶厂生态观光游和诸多品尝鲜牛奶和特色小吃的农庄,还有屯山的特色黄牛肉米线和农家乐,这些农庄集垂钓、观光、餐饮为一体,不仅使城市组团之间的交通廊道景观多元化,还提升了交通廊道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对个旧市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个旧市创新城市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个旧市“一下山,两上山”的组团式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仅优化升级了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使城市实现“精明增长”,还能通过此创新举措,实现个旧市“二次创业”和经济的再次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阳山新区建设前,项目区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实施后,其用地性质将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若新区建设规划至坝区,拟占用坝区优质耕地面积约823公顷计算,如按亩均年产值3000元计算,其每年经济损失约为0.37亿元。另一方面,根据全国居住和商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平均每平方米900元,新区按住宅用地620公顷计算,通过土地挂牌出让可获得55.8亿元土地出让金。因此,通过“城市上山”,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坝区优质耕地,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为城镇建设拓展空间,还提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再如“工业上山”项目,从投入角度看,工业片区的建设投资以基础建设投资和各产业发展所需项目投资为主,这两部分投资在一个较长建设期内无疑会对个旧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从产出角度看,作为个旧市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工业片区产出的持续快速增长又将对个旧市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山地城镇创新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仅能有效保护耕地、合理产业布局,改变城镇建设“摊大饼”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工业集聚的规模化、高效化,培育产业多元化和新经济增长点,还能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地方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推进山地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五、结语
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生态特点,决定了山地城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未来20年,我国西部将全面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多数山地城镇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城市扩张过程。个旧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山地城镇,城市现状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城市面临的机遇与问题也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通过分析个旧市规划建设的组团式新型城市化模式,以期探求该模式构建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途径,并应用于同类城市的规划实践,以促进西部山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1]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4.
[2] 邵祁峰、朱喜钢.山地城市“城镇更新型”城市组团模式研究——以江西德兴市为例[J].河南科学,2009,(08):1006-1010.
[3] 罗应光.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6.
[4]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0-90.
[5] 郭晓鸣、廖祖君. 中国城郊农村新型城市化模式探析——来自成都市温江区的个案[J].中国农村经济,2012,(06):40-47
[6] 向睿.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概述[J].山西建筑,2007,(23):25-26.
关键词:山地城镇;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2-04
一、引言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和耕地保护、土地浪费与用地稀缺、人口与公共设施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在受地形条件限制的山地城镇,这些矛盾更为突出。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推动下,西部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而西部山地多平地少,山地城镇占了城镇的大多数,往往在规划实践中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于是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推进西部山地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山地城镇的传统城市化模式特征及弊端
受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建设难度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山地城市比平原城市更具有生态敏感性,且发展出了多样复杂的空间格局,但追本求源,可归为两种类型[1]:
一是依托发展型。山地作为城市建设的基面直接造就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进而影响城市结构的方方面面,例如重庆。重庆市因山体的阻挡和江河的分隔,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组团内部,核心功能区带动配套功能区发展,确保在适宜的尺度内实现平衡,各区域公共空间呈斑块状分布,在服务半径上对各组团的均好性作用十分明显。但是,重庆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也表现出一些弊端:(1)结构上的非理性。重庆主城区空间布局结构呈现一定的非人工安排和非理性,某些公共绿地脱离了主要交通空间,给人们日常生活对绿地的使用带来一些不便。(2)旧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率低。一旦面临重大机遇推动,采取的是增量扩展而不是存量优化的建设方式,以新组团的方式来承载新功能的发展。(3)城市空间要素泛视觉化倾向。首先体现为“微缩造景”在城市中无土栽培,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和文化背景;其次是将各种母体“创造性”复制,使重庆不仅出现城市同质化、泛视觉化,还失去了原本山城的文化底蕴。
二是受限发展型。城市建设基面以坝子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的空间拓展会逐渐受到城市边缘区山地的限定,例如昆明。昆明市主城区绝大多数土地十分平坦,呈“同心圆”结构形态,从1980-2007年,昆明城市人口由80万增长到272万,城市建设用地以每年5.22%的速度增加,新划入的建设用地较分散,且多为地质构造尚不稳定的冲击平原。现昆明已将辖区总用地扩张到214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地仅占13%。这样摊大饼式的扩张,已使城市边缘开敞空间的自然品质受到了城市建设的扰动甚至是破坏,前几年滇池生态系统的退化就与人为扰动过大相关,同时周边的山地、林地和耕地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2008年昆明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网络式空间结构雏形,开始向多核心组团式发展路径转变。
三、山地城镇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探析
无论是同心圆、块状还是组团式城市,其空间结构都应是完整有机体。组团城市是根据地理条件与发展优势将城市整体功能分解为互相联系的不同局部,然后形成多个城市功能组团,最终在城市层面上实现组团功能的整合[2]。虽然山地组团城市与平原组团城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上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山地的客观自然条件和主观发展原因,在具体的城市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对山地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更新,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城镇上山”构建新组团,缓解双重矛盾
城镇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耕地的萎缩会加剧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陷入发展越快、压力越大、问题越多的恶性循环。基于土地稀缺性与保护耕地的硬性约束条件,拓展城镇建设的新型空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地城镇的城市化必然选择。如在云南,优质耕地集中在仅占云南土地总面积6%的坝区,而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张,2010年新增25万亩建设用地,其中占用耕地达12.4万亩,近50%;照此速度,再过10年,云南省优质耕地将全部消失。但另一方面,云南52%的土地属8-25度的低丘缓坡,具有较大的宜建空间,因此 “城镇上山”是城市化新模式的不二选择[3]。对于有条件建设地区,可在低丘缓坡不属于基本农田的地块进行新城建设,如行政中心、投资大型项目等吸引相关产业,使部分居民向新城区转移和聚集,从而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组团,以缓解旧城区日益凸显的人地矛盾和城市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
(二)依托邻近小城镇发展组团,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山地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城镇不但在经济上无法承担新城区建设的巨额投资,而且在新城的选址上也受到复杂地形的限制。此外,由于城市与乡镇的行政主体、利益不同,地区之间缺乏长期全局性的科学发展理念,导致城区发展与邻近乡镇在功能上的雷同,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因此,山地城市不宜单纯依靠建设新城来构建城市组团,还应依托城市周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镇区,通过更新城镇的方式来实现城镇功能与环境优化。一方面,镇区与城区在空间上毗邻,在经济和产业上联系密切;另一方面,镇区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城镇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变打下了基础,能使城市组团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这种组团发展模式能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和低效运行,还能突破“摊大饼”空间外延扩张模式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城建设投资过大的问题,为城市内涵式“精明增长”提供了平台。 (三)组团功能复合、产业集聚,提升经济效益
大多数山地城市的经济体系较单一,或依靠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企业,或依托农林产出发展加工业,各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大,分散型发展会导致内部竞争,山地城市想要在一定区域内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链,并最终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就必须打破城镇独立发展模式,在城市层面上统筹城区与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为避免盲目搬迁工厂企业、重建基础设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活不便,城市组团功能必须具有一定的复合性,从不同层面进行功能整合:一方面,可保留居住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与特色产业,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就业;另一方面,完善城市功能的等级结构体系,建设相应的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并尽可能实现区域间共享,提升原有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使之转型为城市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城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科学评估与规划,建设安全型城市组团
山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在部分项目向山地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城镇上山”开发的新区,要重视开发前期的科学评估,在用地规划中对具有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避让;对于依托邻近小城镇建设的城市组团,也要特别注意在规划中落实灾害预防工作。首先是城市的生命通道,在汶川地震中,北川唯一的对外交通被地震阻断,使得救灾行动无法顺利展开,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山地组团城市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对交通通道的破坏,要求在各组团间至少修建两条连接道路,避免灾害切断交通连接,导致城市组团受困。其次,山地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开发时,要根据地质条件,有计划、科学的进行采掘,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性灾害。此外,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当特别重视城市空间的管制规划,进行科学的“四区”划定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综合评定,并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从制度方面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五)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要素,体现空间的生态主导性
在对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塑造山地城镇景观。如利用坡地、山体、河流等自然要素,形成对城镇组团的分隔,并构建城镇绿化空间,塑造山水城田交相辉映的山地城镇景观。同时,山区的地形决定了交通廊道不可能是连续延伸的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在建设组团间的交通连接线时,要利用山区自然环境,结合人文风俗,形成集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组团连接廊道,营造多元化城市廊道景观特色。如依托现有村落,开展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等,展示当地自然风光和农村人文风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连接廊道将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此外,在山地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山林资源的保护,山林绿地可充当城市组团的空间增长边界,有效控制组团的空间蔓延,形成生态主导型的城市空间结构,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四、个旧市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的运用
个旧市位于滇中湖盆高原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557.47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6%,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地城市。以个旧市作为中小山地城市的代表,对其现阶段规划实施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探析,对山地城镇的新型城市化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旧市组团式城市新模式的具体做法
个旧市城市化率达到70.9%,现有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17400人/平方公里。历史形成的原因,个旧城市布局不尽合理,一方面城市公共资源浪费的情况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堪重负。为此,个旧市围绕建设“一市三区”组团式城市结构和打造精品城市目标,开展“一下山,两上山”的工作,即:基本农田下山,城市上山和工业项目上山,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其具体做法如下:
1、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基本农田下山。个旧市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作龙头,把坝区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调整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基本农田由现行规划的2807公顷增至4286.2公顷,坝区耕地中基本农田比例由原来的44.12%提高到63.3%,比例增加了19.18%,同时调出质量等别较低、分布零散的基本农田,使规划完善后基本农田分布较集中,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也高于调整前,让坝区基本农田得到有力保障,利用山坡宜建荒地布局建设用地,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城市核心区向山地布局,实现城市上山。老城以加快旧城拆迁改造和新区规划开发为重点“扩容提质”,展现精品城市特色,打造西南8.1平方公里的阳山新区,实施“城市上山”的发展战略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阳山新区位于老城区西南面,坡度8°-25°,有充足的建设用地发展空间,是低丘缓坡区,现状地类主要为工矿废弃地、低效林地和劣质耕地。阳山新区规划6.6平方公里片以市级行政办公、居住为主,配套文化、体育、娱乐、医疗、商业等,另1.5万平方公里片区作为城市的舒缓空间考虑,定位为中低密度为主的复合住宅片区,两片区之间的1.3万平方公里作为城市建设发展预留用地,共9.4平方公里。阳山新区建成后城市建成区面积将由原来的12.5平方公里扩大到21.9平方公里。该“城市上山”项目为个旧冲出“夹皮沟”、拓展城市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完善城区用地结构、推进现有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景观、居住环境和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3、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实现工业项目上山。建设工业片区引导市域工业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载体。个旧市确定了八抱树有色金属冶炼片区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另一个试点区,使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八抱树有色金属冶炼片区位于个旧市城区北部,鸡街镇的西南侧,交通便利,不仅能通过企业集聚延长矿产资源的产业链,还能充分利用镇区的基础设施,促进镇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项目区规划用地面积8.8平方公里,坡度10°-25°,现状地类主要为荒草地、低效林地和劣质耕地。项目区范围内拟新建霞石正长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年处理150万吨铅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磁化焙烧尾矿综合回收铁锡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个旧市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上山”真正实现了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新型发展。 4、打造多元化城市廊道特色景观,实现“城镇更新型”。在个旧市区、鸡街八抱树园区、大屯红河工业园区之间的交通廊道周边,发展起了特色生态观光旅游带、农村休闲度假旅游带等城市廊道特色景观。如依托乍甸牛奶厂发展起的牛奶厂生态观光游和诸多品尝鲜牛奶和特色小吃的农庄,还有屯山的特色黄牛肉米线和农家乐,这些农庄集垂钓、观光、餐饮为一体,不仅使城市组团之间的交通廊道景观多元化,还提升了交通廊道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对个旧市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个旧市创新城市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个旧市“一下山,两上山”的组团式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仅优化升级了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使城市实现“精明增长”,还能通过此创新举措,实现个旧市“二次创业”和经济的再次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阳山新区建设前,项目区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实施后,其用地性质将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若新区建设规划至坝区,拟占用坝区优质耕地面积约823公顷计算,如按亩均年产值3000元计算,其每年经济损失约为0.37亿元。另一方面,根据全国居住和商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平均每平方米900元,新区按住宅用地620公顷计算,通过土地挂牌出让可获得55.8亿元土地出让金。因此,通过“城市上山”,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坝区优质耕地,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为城镇建设拓展空间,还提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再如“工业上山”项目,从投入角度看,工业片区的建设投资以基础建设投资和各产业发展所需项目投资为主,这两部分投资在一个较长建设期内无疑会对个旧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从产出角度看,作为个旧市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工业片区产出的持续快速增长又将对个旧市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山地城镇创新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仅能有效保护耕地、合理产业布局,改变城镇建设“摊大饼”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工业集聚的规模化、高效化,培育产业多元化和新经济增长点,还能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地方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推进山地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五、结语
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生态特点,决定了山地城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未来20年,我国西部将全面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多数山地城镇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城市扩张过程。个旧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山地城镇,城市现状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城市面临的机遇与问题也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通过分析个旧市规划建设的组团式新型城市化模式,以期探求该模式构建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途径,并应用于同类城市的规划实践,以促进西部山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1]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4.
[2] 邵祁峰、朱喜钢.山地城市“城镇更新型”城市组团模式研究——以江西德兴市为例[J].河南科学,2009,(08):1006-1010.
[3] 罗应光.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6.
[4]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0-90.
[5] 郭晓鸣、廖祖君. 中国城郊农村新型城市化模式探析——来自成都市温江区的个案[J].中国农村经济,2012,(06):40-47
[6] 向睿.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概述[J].山西建筑,2007,(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