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遗传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应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检测17例先证者PKD1、PKD2基因,通过多个突变数据库过滤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对其中一个家系行产前基因诊断。

结果

17例先证者中检出14个PKD1突变,3个PKD2突变,包括6个错义突变、4个无义突变、7个移码突变。其中,8个突变位点已报道与ADPKD相关,9个突变位点未报道过:PKD1: c.7625G>T (p.Gly2542Val),c.3673C>T (p.Gln1225*),c.11048dupT(p.Thr3684Aspfs*38),c.9083_9084delAG (p.Glu3028Glyfs*40),c.10560delG (p.Pro3521Hisfs*6),c.7952_7974delTGTCCCTGAGGGTCCACACTGTG (p.Val2651Glyfs*2); PKD2: c.662T>G(p.Leu221*), c.1202_1203 insCT (p.Glu401Aspfs*2), c.919 delA (p.Ser307Valfs*10)。1个家系的产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胎儿未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突变。

结论

明确了17个ADPKD家系的遗传病因,鉴定了PKD1、PKD2基因的9个未曾报道的新突变,丰富了ADPKD基因突变谱,为其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成功对1个家系进行了产前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肾上腺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特点和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一个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结局等资料。用二代测序结合Sanger法验证对家系患者进行DAX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家系7例患者中3例均于1岁内发病、青春期前死亡。4例存活患者有典型肾上腺发育不良及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的临床和激素改变,均需超生理量氢化可的松替代
目的研究伴骨髓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血液形态学、骨髓细胞遗传学、临床生化肿瘤指标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常规骨髓穿刺法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28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患者P53基因进行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值的比较分析。结果28例患
产前筛查技术包括血清学产前筛查和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流程复杂,参与的机构和人员较多,迫切需要规范流程,评价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对不同地区进行同质化管理。鉴于此,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产前筛查与诊断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专家组参照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管理要求与同类专家共识,历时半年,前后经过6轮讨论和修订,制定了18个产筛质量指标,用以督促各筛查实验
目的分析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脑积水家系中L1CAM基因的变异,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该夫妇先后3次在妊娠22周左右经B超发现胎儿脑积水,且引产儿均为男性。提取其第3次妊娠流产物的DNA,首先进行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之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用Sanger测序对疑似突变进行验证。结果胎儿叶酸代谢能力基因(MTHFR C677T)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均未见异常,但携带L1CAM基因的c
目的调查胶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4种常见致病基因(GJB2、SLC26A4、GJB3和12S rRNA)的突变特征。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420例耳聋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基因芯片对患者GJB2基因c.235delC、c.299-300delAT、c.35delG和c.176del16位点,GJB3基因c.538C>T位点,SLC26A4基因c.2168A>G和
期刊
目的探讨南方汉族肝癌(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 )合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 HLA)HLA-C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用基于Illum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两例疑似精氨酰琥珀酸尿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应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包进行诊断。结果例1的串联质谱筛查结果瓜氨酸偏高(87.37~156.10 μmol/L),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检测到ASL基因第6外显子c.467C>T变异(p.Pro156Leu)和第7外显子c.556C>T(p.Arg186Trp)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携带c.556C>T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467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