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央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工具与载体。”①媒体传递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一国民众对于本国形象的感性认知,还能影响到国外媒体和公众对该国形象的整体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急时刻,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表现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在有关“5·12”汶川大地震的媒体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代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公开、透明和人性化完成了对灾情信息的报道,也借此机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和塑造。通过央
  视的报道,一个正在崛起中的现代大国形象被立体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利用信息公开塑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政府形象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条件。”②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表现反映的是一国政府面对危机的态度和解决危机的能力,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央视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信息报道深度、透明,真正做到了对信息的全方位公开。信息公开凸显了我国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的进步,也塑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大国政府形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央视此次对地震的信息报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新闻”完事,而是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灾情进展,同步直播、深度报道。24小时全程报道把政府的一言一行完全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这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和公开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从容和自信。信息“全景式”的公开至少起到了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权威信息填满了可能滋生谣言的传播渠道,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遏制了谣言的产生,控制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在稳定秩序的同时也有效地凝聚起了社会力量,为其后抗震救灾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发布及时详尽,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此次境外媒体也纷纷采用来自央视的新闻报道(据统计,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BBC、CNN等新闻机构),这就使得央视牢牢掌握了报道基调,从而在引导国外舆论走向、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借助信息的全面公开,政府在引导国内外舆论走向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上都占据了主动优势,展现了其应对危机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彰显了大国的气魄和实力。
  
  利用舆论引导塑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国民群像
  
  国民是国家形象的主体表现形态,历来也是大众传媒在宣传国家形象时的关键着力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看到了一个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中国国民群像。中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空前凝聚力赢得了境外舆论的高度赞扬,中
  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民心的凝聚离不开主流舆论的正确引导,对国民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归根结底也要靠主流媒体才能实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央视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其作用就是要监测环境、聚合民心,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在此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中,央视借助对议程设置的巧妙运用来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凝聚了人心,聚合了民力,为全国抗震救灾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话题的转换只是议程设置的第一步,它告诉公众“应该去关注什么”。而对于央视来说,引导公众“该怎样去关注”,把握公众的情感和态度走向才是其议程设置的重点,这也是有效进行舆论引导的关键所在。
  央视此次的舆论引导主要是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基调展开。在不同阶段的议题报道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归纳为哀悼、爱心和团结这三个层次。大难当前,举国同悲。在这一情感基调的指导下,初期的新闻报道直击灾情现场,用画面渲染灾民的悲伤情绪,唤起了全国上下对遇难者的缅怀、悼念之情。在随后的报道中,央视则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灾难现场的感人瞬间(如废墟上的生命奇迹、母亲临终前的短信遗书、人民教师的舍身相救等),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画面不仅传达着人间大爱的讯息,还引导着全体国民进行了一次自我价值观念的重新检视,诸如“自强不息”、“仁者爱人”、“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等传统文化观念又重新成为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与此同时,“举国上下,支援救灾”这一报道主题迅速跟进,又把公众的视线引到了抗震救灾的具体行动上来。于是各地捐款不绝,大批的志愿者也纷纷拥向灾区,无论是从舆论口径还是从实际行动上看,全国上下都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渐进的情感基调——“哀悼、爱心、团结”符合公众在大灾过后的情绪接受规律,通过对公众情绪的巧妙把握和正确引导,央视在地震传播的不同阶段上都营造了一个集约化的“舆论场”,用舆论来聚拢民心;而随着地震报道的逐渐深入,阶段性的“舆论场”也逐步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舆论潮”,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一主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最终引导全国民众走向了空前的凝聚和团结。团结一致的国民形象再通过央视的报道传播出去,一个坚不可摧的大国形象巍然挺立在受众眼前。
  
  利用“以人为本”传播成长中的“公民社会”形象
  
  此次地震也让西方世界看到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和成长。反映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即表现为摆脱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偏重“家国叙事”的宏大视角,对个体的关注、对细节的渲染成为报道的主旋律。整个报道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充分彰显。
  “以人为本”的报道基调从一开始就被央视反复强调。透过电视画面,温总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表态掷地有声,唤醒了全国人民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在这一基调的指导下,央视也一改往日的报道作风,表现在具体的报道形式上,用生动的图片和画面取代了冷冰冰的数字统计;用镜头把救灾现场的各个微小细节显著放大,以小见大地传达了深沉的人文情怀;采用同步现场直播这种原生态的报道方式,使许多画面未经修饰便直接播出(比如央视主播素颜出镜采访、以及在直播现场的数次流泪等),具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对领导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央视也传达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在报道中,眼含泪花的领导人形象取代了严肃的面孔,地方“一把手”面对记者哭诉群众的受灾情况,甚至总理的日程中感人的细节(随行记者姚大伟的报道,如总理借助安眠药入睡等)都成为传播的元素。细节性的画面描述展示了国家领导人温情的一面,从而破除了境外舆论中对于中国领导者“刻板印象”的迷信。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进入了央视的报道视野(如人民教师谭千秋、救灾小英雄林浩等),对平民故事的倾情讲述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央视也是国内媒体当中最早把报道视角转向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救助方面的媒体,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央视从业者“以人为本”的传媒素养,堪为全体媒介从业人员的楷模。
  报道视角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发育和成长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国家的自主权,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组合而成”。③人文主义是其存在的灵魂。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精神价值,关注人本身的利益和需求,以体现对人性的根本关怀。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最高决策者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和明确,其治国理念也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领导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更加尊重民意,也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接触灾民和救灾人员,就深刻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由于最高领导者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提倡,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速度大大加快了。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央视敏感地捕捉到了社会的这一进步变化,并忠实地对这种变化进行了记录和传播。
  大灾过后,“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并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变化显然是西方世界所乐于看到的——中国社会在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精神与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也正因为此,西方媒体此次才会不吝笔墨地对中国形象进行正面的报道和宣传,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空前提高。“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中国迈入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一个更加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也将从此深入世界人民的心中。
  
  注 释:
  ①②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忠民、宏磊:《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赢得人们尊敬》,《对外传播》,2008(6)。
  2.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对外传播》,2008(6)。
  3.陈力丹:《汶川地震报道的实践带给我们的新思维》,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http://www.cjr.com.cn,2008年7月11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品牌是商品的“脸谱”、“牌子”。美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这样定义品牌:“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品牌不同于名称、名字。名称和名字主要是用于识别事物,是表面的;而品牌则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是体现商品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被用来与其他商
期刊
大凡重大常规性的新闻事件都较难评论,一则因为评论的取材点难以创新,二则评论所运用的事实材料以及需要说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因此很多类似的新闻评论往往流于形式,让读者难以阅读。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写出有深刻见解、既符合奥运需求又符合受众需要、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表述的评论便成了摆在各媒体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
期刊
副刊作为“报屁股”的编辑理念显然已经过时,因为随着人们对报刊阅读诉求点的变化,读者不仅是纯粹被动阅读的客体对象,而更是主体化的参与对象;报刊的风格也逐渐由意识形态化的“硬性”位移于满足读者生活诉求需要的“软性”。“副刊”为报刊“最温柔的部分”已经由配角变成了挑大梁的主角儿。《大河报》“茶坊”版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己明晰的定位、平民化的视角、朴素温馨的风格成为《大河报》诸多栏目中一朵亮丽的奇葩、一个耀
期刊
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观众户均收看电视频道32.4个,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品牌频道成为观众收视的首选。随着电视市场竞争进入频道层面,大型活动作为打造和提升频道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资源备受关注,而专业大赛堪称大型电视活动的始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青年歌手大赛”为代表的一批大赛就开始涌现。发展到今天,专业大赛活动体现出更丰富的特征,运作机制也更为复杂。  2007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其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这场地震,本身就是一场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悲剧之美”的说法,他认为悲剧的美感在于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①悲剧其实也是美学上的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那么在深重的灾难面前,优秀的新闻报道常常会在悲怆中发掘出独特的美感,即一种对人的本质
期刊
十几年前,人们提起DV还不知道是何物,可是今天,DV却走入了百姓生活中,并对影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搞了一次DV故事征集,一个月内收到了6000多部DV节目,在去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征集的DV作品中竟然有200多部来自农村,投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很多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V的技术特点    更高的分辨率。普通的模拟
期刊
如今,SNS已逐渐被中国网友提起和熟知,从SNS的网站认识志趣相投的好友,通过SNS的线上空间构建虚拟小屋,甚至在SNS线下结识恋人成就异地婚姻……但究竟什么是SNS?目前哪些网站可以叫SNS网站?SNS的价值在哪里?中国的SNS网站又怎样实现其价值?    “六度理论”塑造SNS    最近,微软公司研究人员通过电脑计算证实了六度分隔理论。通过准确计算,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需要6.6  人。也
期刊
加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贯彻中央两个条例、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神圣使命及光荣职责,更是新闻媒体参与民主监督、增强权威性、提高频道质量、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创新舆论监督,笔者觉得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围绕群众关心的事。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以“三贴近”的原则要求自己,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处处事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迄今我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性体育盛会,其内涵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党报而言,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在媒体激烈竞争形势下凸显党报特色、发挥党报舆论引导力、显示党报权威性的良好契机。《河南日报》在奥运报道的策划、实施全过程中,始终围绕“体现党报高度”这一指导思想,在唱响主旋律上下工夫,在唱准主旋律上花心思,在唱好主旋律上做文章,
期刊
春节前夕,我的一位在西藏那曲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回内地休假来看我,特地送给我一小袋糌粑。离开西藏20多年没有再吃过糌粑了,如今一闻到糌粑的香味,就引起了我对糌粑的回忆。  糌粑是藏族人民,尤其是藏北高原草原牧民日常最爱吃的主要食品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又称稞麦、元麦,属大麦类,但比大麦粒大、皮薄,有白色、紫色两种颜色)晒干炒熟,磨成细粉,这就是待食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地区的炒面有点相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