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工具与载体。”①媒体传递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一国民众对于本国形象的感性认知,还能影响到国外媒体和公众对该国形象的整体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急时刻,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表现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在有关“5·12”汶川大地震的媒体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代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公开、透明和人性化完成了对灾情信息的报道,也借此机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和塑造。通过央
视的报道,一个正在崛起中的现代大国形象被立体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利用信息公开塑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政府形象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条件。”②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表现反映的是一国政府面对危机的态度和解决危机的能力,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央视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信息报道深度、透明,真正做到了对信息的全方位公开。信息公开凸显了我国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的进步,也塑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大国政府形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央视此次对地震的信息报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新闻”完事,而是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灾情进展,同步直播、深度报道。24小时全程报道把政府的一言一行完全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这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和公开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从容和自信。信息“全景式”的公开至少起到了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权威信息填满了可能滋生谣言的传播渠道,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遏制了谣言的产生,控制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在稳定秩序的同时也有效地凝聚起了社会力量,为其后抗震救灾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发布及时详尽,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此次境外媒体也纷纷采用来自央视的新闻报道(据统计,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BBC、CNN等新闻机构),这就使得央视牢牢掌握了报道基调,从而在引导国外舆论走向、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借助信息的全面公开,政府在引导国内外舆论走向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上都占据了主动优势,展现了其应对危机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彰显了大国的气魄和实力。
利用舆论引导塑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国民群像
国民是国家形象的主体表现形态,历来也是大众传媒在宣传国家形象时的关键着力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看到了一个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中国国民群像。中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空前凝聚力赢得了境外舆论的高度赞扬,中
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民心的凝聚离不开主流舆论的正确引导,对国民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归根结底也要靠主流媒体才能实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央视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其作用就是要监测环境、聚合民心,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在此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中,央视借助对议程设置的巧妙运用来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凝聚了人心,聚合了民力,为全国抗震救灾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话题的转换只是议程设置的第一步,它告诉公众“应该去关注什么”。而对于央视来说,引导公众“该怎样去关注”,把握公众的情感和态度走向才是其议程设置的重点,这也是有效进行舆论引导的关键所在。
央视此次的舆论引导主要是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基调展开。在不同阶段的议题报道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归纳为哀悼、爱心和团结这三个层次。大难当前,举国同悲。在这一情感基调的指导下,初期的新闻报道直击灾情现场,用画面渲染灾民的悲伤情绪,唤起了全国上下对遇难者的缅怀、悼念之情。在随后的报道中,央视则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灾难现场的感人瞬间(如废墟上的生命奇迹、母亲临终前的短信遗书、人民教师的舍身相救等),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画面不仅传达着人间大爱的讯息,还引导着全体国民进行了一次自我价值观念的重新检视,诸如“自强不息”、“仁者爱人”、“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等传统文化观念又重新成为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与此同时,“举国上下,支援救灾”这一报道主题迅速跟进,又把公众的视线引到了抗震救灾的具体行动上来。于是各地捐款不绝,大批的志愿者也纷纷拥向灾区,无论是从舆论口径还是从实际行动上看,全国上下都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渐进的情感基调——“哀悼、爱心、团结”符合公众在大灾过后的情绪接受规律,通过对公众情绪的巧妙把握和正确引导,央视在地震传播的不同阶段上都营造了一个集约化的“舆论场”,用舆论来聚拢民心;而随着地震报道的逐渐深入,阶段性的“舆论场”也逐步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舆论潮”,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一主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最终引导全国民众走向了空前的凝聚和团结。团结一致的国民形象再通过央视的报道传播出去,一个坚不可摧的大国形象巍然挺立在受众眼前。
利用“以人为本”传播成长中的“公民社会”形象
此次地震也让西方世界看到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和成长。反映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即表现为摆脱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偏重“家国叙事”的宏大视角,对个体的关注、对细节的渲染成为报道的主旋律。整个报道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充分彰显。
“以人为本”的报道基调从一开始就被央视反复强调。透过电视画面,温总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表态掷地有声,唤醒了全国人民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在这一基调的指导下,央视也一改往日的报道作风,表现在具体的报道形式上,用生动的图片和画面取代了冷冰冰的数字统计;用镜头把救灾现场的各个微小细节显著放大,以小见大地传达了深沉的人文情怀;采用同步现场直播这种原生态的报道方式,使许多画面未经修饰便直接播出(比如央视主播素颜出镜采访、以及在直播现场的数次流泪等),具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对领导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央视也传达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在报道中,眼含泪花的领导人形象取代了严肃的面孔,地方“一把手”面对记者哭诉群众的受灾情况,甚至总理的日程中感人的细节(随行记者姚大伟的报道,如总理借助安眠药入睡等)都成为传播的元素。细节性的画面描述展示了国家领导人温情的一面,从而破除了境外舆论中对于中国领导者“刻板印象”的迷信。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进入了央视的报道视野(如人民教师谭千秋、救灾小英雄林浩等),对平民故事的倾情讲述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央视也是国内媒体当中最早把报道视角转向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救助方面的媒体,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央视从业者“以人为本”的传媒素养,堪为全体媒介从业人员的楷模。
报道视角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发育和成长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国家的自主权,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组合而成”。③人文主义是其存在的灵魂。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精神价值,关注人本身的利益和需求,以体现对人性的根本关怀。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最高决策者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和明确,其治国理念也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领导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更加尊重民意,也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接触灾民和救灾人员,就深刻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由于最高领导者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提倡,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速度大大加快了。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央视敏感地捕捉到了社会的这一进步变化,并忠实地对这种变化进行了记录和传播。
大灾过后,“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并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变化显然是西方世界所乐于看到的——中国社会在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精神与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也正因为此,西方媒体此次才会不吝笔墨地对中国形象进行正面的报道和宣传,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空前提高。“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中国迈入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一个更加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也将从此深入世界人民的心中。
注 释:
①②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忠民、宏磊:《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赢得人们尊敬》,《对外传播》,2008(6)。
2.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对外传播》,2008(6)。
3.陈力丹:《汶川地震报道的实践带给我们的新思维》,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http://www.cjr.com.cn,2008年7月11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编校:张红玲
在有关“5·12”汶川大地震的媒体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代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公开、透明和人性化完成了对灾情信息的报道,也借此机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和塑造。通过央
视的报道,一个正在崛起中的现代大国形象被立体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利用信息公开塑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政府形象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条件。”②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表现反映的是一国政府面对危机的态度和解决危机的能力,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央视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信息报道深度、透明,真正做到了对信息的全方位公开。信息公开凸显了我国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的进步,也塑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大国政府形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央视此次对地震的信息报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新闻”完事,而是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灾情进展,同步直播、深度报道。24小时全程报道把政府的一言一行完全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这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和公开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从容和自信。信息“全景式”的公开至少起到了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权威信息填满了可能滋生谣言的传播渠道,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遏制了谣言的产生,控制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在稳定秩序的同时也有效地凝聚起了社会力量,为其后抗震救灾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发布及时详尽,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此次境外媒体也纷纷采用来自央视的新闻报道(据统计,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BBC、CNN等新闻机构),这就使得央视牢牢掌握了报道基调,从而在引导国外舆论走向、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借助信息的全面公开,政府在引导国内外舆论走向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上都占据了主动优势,展现了其应对危机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彰显了大国的气魄和实力。
利用舆论引导塑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国民群像
国民是国家形象的主体表现形态,历来也是大众传媒在宣传国家形象时的关键着力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看到了一个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中国国民群像。中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空前凝聚力赢得了境外舆论的高度赞扬,中
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民心的凝聚离不开主流舆论的正确引导,对国民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归根结底也要靠主流媒体才能实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央视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其作用就是要监测环境、聚合民心,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在此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中,央视借助对议程设置的巧妙运用来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凝聚了人心,聚合了民力,为全国抗震救灾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话题的转换只是议程设置的第一步,它告诉公众“应该去关注什么”。而对于央视来说,引导公众“该怎样去关注”,把握公众的情感和态度走向才是其议程设置的重点,这也是有效进行舆论引导的关键所在。
央视此次的舆论引导主要是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基调展开。在不同阶段的议题报道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归纳为哀悼、爱心和团结这三个层次。大难当前,举国同悲。在这一情感基调的指导下,初期的新闻报道直击灾情现场,用画面渲染灾民的悲伤情绪,唤起了全国上下对遇难者的缅怀、悼念之情。在随后的报道中,央视则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灾难现场的感人瞬间(如废墟上的生命奇迹、母亲临终前的短信遗书、人民教师的舍身相救等),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画面不仅传达着人间大爱的讯息,还引导着全体国民进行了一次自我价值观念的重新检视,诸如“自强不息”、“仁者爱人”、“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等传统文化观念又重新成为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与此同时,“举国上下,支援救灾”这一报道主题迅速跟进,又把公众的视线引到了抗震救灾的具体行动上来。于是各地捐款不绝,大批的志愿者也纷纷拥向灾区,无论是从舆论口径还是从实际行动上看,全国上下都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渐进的情感基调——“哀悼、爱心、团结”符合公众在大灾过后的情绪接受规律,通过对公众情绪的巧妙把握和正确引导,央视在地震传播的不同阶段上都营造了一个集约化的“舆论场”,用舆论来聚拢民心;而随着地震报道的逐渐深入,阶段性的“舆论场”也逐步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舆论潮”,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一主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最终引导全国民众走向了空前的凝聚和团结。团结一致的国民形象再通过央视的报道传播出去,一个坚不可摧的大国形象巍然挺立在受众眼前。
利用“以人为本”传播成长中的“公民社会”形象
此次地震也让西方世界看到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和成长。反映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即表现为摆脱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偏重“家国叙事”的宏大视角,对个体的关注、对细节的渲染成为报道的主旋律。整个报道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充分彰显。
“以人为本”的报道基调从一开始就被央视反复强调。透过电视画面,温总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表态掷地有声,唤醒了全国人民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在这一基调的指导下,央视也一改往日的报道作风,表现在具体的报道形式上,用生动的图片和画面取代了冷冰冰的数字统计;用镜头把救灾现场的各个微小细节显著放大,以小见大地传达了深沉的人文情怀;采用同步现场直播这种原生态的报道方式,使许多画面未经修饰便直接播出(比如央视主播素颜出镜采访、以及在直播现场的数次流泪等),具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对领导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央视也传达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在报道中,眼含泪花的领导人形象取代了严肃的面孔,地方“一把手”面对记者哭诉群众的受灾情况,甚至总理的日程中感人的细节(随行记者姚大伟的报道,如总理借助安眠药入睡等)都成为传播的元素。细节性的画面描述展示了国家领导人温情的一面,从而破除了境外舆论中对于中国领导者“刻板印象”的迷信。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进入了央视的报道视野(如人民教师谭千秋、救灾小英雄林浩等),对平民故事的倾情讲述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央视也是国内媒体当中最早把报道视角转向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救助方面的媒体,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央视从业者“以人为本”的传媒素养,堪为全体媒介从业人员的楷模。
报道视角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发育和成长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国家的自主权,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组合而成”。③人文主义是其存在的灵魂。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精神价值,关注人本身的利益和需求,以体现对人性的根本关怀。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最高决策者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和明确,其治国理念也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领导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更加尊重民意,也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接触灾民和救灾人员,就深刻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由于最高领导者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提倡,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速度大大加快了。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央视敏感地捕捉到了社会的这一进步变化,并忠实地对这种变化进行了记录和传播。
大灾过后,“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并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变化显然是西方世界所乐于看到的——中国社会在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精神与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也正因为此,西方媒体此次才会不吝笔墨地对中国形象进行正面的报道和宣传,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空前提高。“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中国迈入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一个更加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也将从此深入世界人民的心中。
注 释:
①②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忠民、宏磊:《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赢得人们尊敬》,《对外传播》,2008(6)。
2.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对外传播》,2008(6)。
3.陈力丹:《汶川地震报道的实践带给我们的新思维》,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http://www.cjr.com.cn,2008年7月11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