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前夕,我的一位在西藏那曲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回内地休假来看我,特地送给我一小袋糌粑。离开西藏20多年没有再吃过糌粑了,如今一闻到糌粑的香味,就引起了我对糌粑的回忆。
  糌粑是藏族人民,尤其是藏北高原草原牧民日常最爱吃的主要食品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又称稞麦、元麦,属大麦类,但比大麦粒大、皮薄,有白色、紫色两种颜色)晒干炒熟,磨成细粉,这就是待食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地区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把大麦去皮后先磨成面再炒熟,而糌粑却是把不除皮的青稞先炒熟再磨成面。由于青稞种植在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青藏高原上,积蓄的各种生物能量多,糌粑自然比炒面营养丰富,也可口得多。
  藏族人吃糌粑,大多是把糌粑面放在木碗或瓷碗里,倒入些酥油茶,能加入点奶渣更好,然后用手不停地搅伴,直到把糌粑面拌和成一个团团,就可以送入口中食用了,吃起来香甜可口。藏族人称这种吃法为“抓糌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先把糌粑面拌成糊状,倒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再放入牛羊肉、野菜等煮成类似内地的菜稀饭,分盛在碗里吃,藏族人称这种食物为“土粑”。在藏北牧区,牧民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做“土粑”吃。
  藏北草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不能种植庄稼。牧民做糌粑所用的青稞,除用畜产品、盐巴到农区交换一部分外,不足部分要靠政府调配,在牧民居住的帐篷里,几乎都放着一盘手摇的小石磨,随时用来磨糌粑面。牧民几乎人人都有一个藏语称作“唐古”的皮口袋,专门用来装糌粑。糌粑很适合牧民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严酷的高原地区游牧或出行时食用。牧民到远处放牧和外出时,只要怀揣个木碗,腰束“唐古”,带上水壶,就随时随地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
  1979年,我奉派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时,西藏日报社分配我到地处藏北牧区的那曲地区记者站工作。我到那曲地区记者站不久,一天中午,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塔尔玛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他对我说,在高寒牧区工作需要学会“抓糌粑”,糌粑营养高,吃了耐饥饿,能御寒。有了糌粑,就有了健康,有了活力,有了生命。他一边说,一边打上了一壶酥油茶,端出了奶渣,拿出了糌粑袋子。他先给我作了“抓糌粑”的示范,然后递给我一只精制的小瓷碗,在碗里放了大半碗糌粑,又放进几块奶渣,再倒进一些酥油茶,教我用手像和面那样搅拌。开始,我搅拌来搅拌去,咋也不能把糌粑揉成一个团子,他就手把手地对我进行指导,直到我把糌粑揉成了一个不沾瓷碗的团子。我从糌粑团子上捏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顿觉清香爽口,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我平生第一次吃这种在内地从没有见过的食物,吃得十分开心。临走,他还送给我一只做工十分考究的小木碗,说是记者要经常到牧区采访,带瓷碗去容易打碎,带只木碗耐用、方便。从此,我下到牧区采访时,都要带上这只小木碗,和牧民一起抓糌粑吃。
  藏北牧区民风淳朴,牧民热情好客。我们到牧区采访,骑马在草原上行进时,不管走进哪一家牧民的帐篷,牧民们都会打上黄澄澄的酥油茶,端出新磨的糌粑让我们吃喝。临走时,他们总是让我们再抓好一个糌粑团子带上,以便在马背上随时拿出来充饥。有一年9月中旬,我们到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汽车陷到了雪泥窝子里,动弹不得。我们原盼着能有路过的车辆,把我们的汽车拖拉出来。可等了两天多,也没有碰到一辆路过的车子。这时,我们带的罐头、压缩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差不多吃光了,又冷又饿,心里直发毛。就在这时,三位骑着马赶着羊群放牧的牧民正好从这里路过。他们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后,就从腰间解下还装有少量糌粑的“唐古”交给我们。没有水,我们就用雪搅和着糌粑吞咽。吃了糌粑,我们又来了精神,情绪也不那么焦躁了。这时,三位牧民商量后,由两位牧民暂时管理羊群,另一位牧民跨上马,在风雪中跋涉了大半天,从一个游牧点召集来20多位牧民,有的挖雪挖泥,有的搬石头垫车,有的把绳子拴在车前头拉车,有的在后面推车,把我们的汽车从雪泥窝子里救了出来。我们上车后,他们又把一小袋糌粑放到了我们的车子上,一位牧民还把揣在皮袍里的半瓶白酒送给我们,使我们在随后3天的风雪行程中,免受饥饿寒冷之苦,平安地回到了那曲地委。
  还有一年秋天,我在班戈县青龙区的一个牧民点采访时,慢性肠炎发作了,肚子疼得厉害,浑身没有力气。一位藏族老阿妈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赶紧把她家帐篷里最好的位置腾出来,铺上卡垫,让我躺下休息。她又随即找来她的儿子,让他到区上卫生所请医生给我看病。我打过针、吃过药病情减轻以后,老阿妈找人宰杀了一只羊,从草原上挖来高原野葱、荨麻叶等新鲜野菜,用糌粑、羊肉丁、野菜煮了“土粑”让我吃。在老阿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很快好了,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糌粑,养育了藏族人民。我在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期间,也深受糌粑养育之恩,糌粑之情,藏族人民之情,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媒介框架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个事件时,基于某种特定的看法,通过反复使用特定的关键词、隐喻、图片或论调,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说明问题。媒介框架的存在使事实的全体背景简单化,突出事实的一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框架”说的论述中,认为个体的主动性是有限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在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框架下构造出来的。本文拟通过对新华网、CNN、BBC三家有代表
期刊
品牌是商品的“脸谱”、“牌子”。美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这样定义品牌:“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品牌不同于名称、名字。名称和名字主要是用于识别事物,是表面的;而品牌则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是体现商品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被用来与其他商
期刊
大凡重大常规性的新闻事件都较难评论,一则因为评论的取材点难以创新,二则评论所运用的事实材料以及需要说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因此很多类似的新闻评论往往流于形式,让读者难以阅读。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写出有深刻见解、既符合奥运需求又符合受众需要、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表述的评论便成了摆在各媒体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
期刊
副刊作为“报屁股”的编辑理念显然已经过时,因为随着人们对报刊阅读诉求点的变化,读者不仅是纯粹被动阅读的客体对象,而更是主体化的参与对象;报刊的风格也逐渐由意识形态化的“硬性”位移于满足读者生活诉求需要的“软性”。“副刊”为报刊“最温柔的部分”已经由配角变成了挑大梁的主角儿。《大河报》“茶坊”版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己明晰的定位、平民化的视角、朴素温馨的风格成为《大河报》诸多栏目中一朵亮丽的奇葩、一个耀
期刊
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观众户均收看电视频道32.4个,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品牌频道成为观众收视的首选。随着电视市场竞争进入频道层面,大型活动作为打造和提升频道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资源备受关注,而专业大赛堪称大型电视活动的始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青年歌手大赛”为代表的一批大赛就开始涌现。发展到今天,专业大赛活动体现出更丰富的特征,运作机制也更为复杂。  2007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其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这场地震,本身就是一场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悲剧之美”的说法,他认为悲剧的美感在于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①悲剧其实也是美学上的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那么在深重的灾难面前,优秀的新闻报道常常会在悲怆中发掘出独特的美感,即一种对人的本质
期刊
十几年前,人们提起DV还不知道是何物,可是今天,DV却走入了百姓生活中,并对影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搞了一次DV故事征集,一个月内收到了6000多部DV节目,在去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征集的DV作品中竟然有200多部来自农村,投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很多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V的技术特点    更高的分辨率。普通的模拟
期刊
如今,SNS已逐渐被中国网友提起和熟知,从SNS的网站认识志趣相投的好友,通过SNS的线上空间构建虚拟小屋,甚至在SNS线下结识恋人成就异地婚姻……但究竟什么是SNS?目前哪些网站可以叫SNS网站?SNS的价值在哪里?中国的SNS网站又怎样实现其价值?    “六度理论”塑造SNS    最近,微软公司研究人员通过电脑计算证实了六度分隔理论。通过准确计算,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需要6.6  人。也
期刊
加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贯彻中央两个条例、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神圣使命及光荣职责,更是新闻媒体参与民主监督、增强权威性、提高频道质量、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创新舆论监督,笔者觉得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围绕群众关心的事。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以“三贴近”的原则要求自己,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处处事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迄今我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性体育盛会,其内涵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党报而言,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在媒体激烈竞争形势下凸显党报特色、发挥党报舆论引导力、显示党报权威性的良好契机。《河南日报》在奥运报道的策划、实施全过程中,始终围绕“体现党报高度”这一指导思想,在唱响主旋律上下工夫,在唱准主旋律上花心思,在唱好主旋律上做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