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前夕,我的一位在西藏那曲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回内地休假来看我,特地送给我一小袋糌粑。离开西藏20多年没有再吃过糌粑了,如今一闻到糌粑的香味,就引起了我对糌粑的回忆。
糌粑是藏族人民,尤其是藏北高原草原牧民日常最爱吃的主要食品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又称稞麦、元麦,属大麦类,但比大麦粒大、皮薄,有白色、紫色两种颜色)晒干炒熟,磨成细粉,这就是待食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地区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把大麦去皮后先磨成面再炒熟,而糌粑却是把不除皮的青稞先炒熟再磨成面。由于青稞种植在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青藏高原上,积蓄的各种生物能量多,糌粑自然比炒面营养丰富,也可口得多。
藏族人吃糌粑,大多是把糌粑面放在木碗或瓷碗里,倒入些酥油茶,能加入点奶渣更好,然后用手不停地搅伴,直到把糌粑面拌和成一个团团,就可以送入口中食用了,吃起来香甜可口。藏族人称这种吃法为“抓糌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先把糌粑面拌成糊状,倒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再放入牛羊肉、野菜等煮成类似内地的菜稀饭,分盛在碗里吃,藏族人称这种食物为“土粑”。在藏北牧区,牧民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做“土粑”吃。
藏北草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不能种植庄稼。牧民做糌粑所用的青稞,除用畜产品、盐巴到农区交换一部分外,不足部分要靠政府调配,在牧民居住的帐篷里,几乎都放着一盘手摇的小石磨,随时用来磨糌粑面。牧民几乎人人都有一个藏语称作“唐古”的皮口袋,专门用来装糌粑。糌粑很适合牧民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严酷的高原地区游牧或出行时食用。牧民到远处放牧和外出时,只要怀揣个木碗,腰束“唐古”,带上水壶,就随时随地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
1979年,我奉派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时,西藏日报社分配我到地处藏北牧区的那曲地区记者站工作。我到那曲地区记者站不久,一天中午,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塔尔玛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他对我说,在高寒牧区工作需要学会“抓糌粑”,糌粑营养高,吃了耐饥饿,能御寒。有了糌粑,就有了健康,有了活力,有了生命。他一边说,一边打上了一壶酥油茶,端出了奶渣,拿出了糌粑袋子。他先给我作了“抓糌粑”的示范,然后递给我一只精制的小瓷碗,在碗里放了大半碗糌粑,又放进几块奶渣,再倒进一些酥油茶,教我用手像和面那样搅拌。开始,我搅拌来搅拌去,咋也不能把糌粑揉成一个团子,他就手把手地对我进行指导,直到我把糌粑揉成了一个不沾瓷碗的团子。我从糌粑团子上捏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顿觉清香爽口,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我平生第一次吃这种在内地从没有见过的食物,吃得十分开心。临走,他还送给我一只做工十分考究的小木碗,说是记者要经常到牧区采访,带瓷碗去容易打碎,带只木碗耐用、方便。从此,我下到牧区采访时,都要带上这只小木碗,和牧民一起抓糌粑吃。
藏北牧区民风淳朴,牧民热情好客。我们到牧区采访,骑马在草原上行进时,不管走进哪一家牧民的帐篷,牧民们都会打上黄澄澄的酥油茶,端出新磨的糌粑让我们吃喝。临走时,他们总是让我们再抓好一个糌粑团子带上,以便在马背上随时拿出来充饥。有一年9月中旬,我们到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汽车陷到了雪泥窝子里,动弹不得。我们原盼着能有路过的车辆,把我们的汽车拖拉出来。可等了两天多,也没有碰到一辆路过的车子。这时,我们带的罐头、压缩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差不多吃光了,又冷又饿,心里直发毛。就在这时,三位骑着马赶着羊群放牧的牧民正好从这里路过。他们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后,就从腰间解下还装有少量糌粑的“唐古”交给我们。没有水,我们就用雪搅和着糌粑吞咽。吃了糌粑,我们又来了精神,情绪也不那么焦躁了。这时,三位牧民商量后,由两位牧民暂时管理羊群,另一位牧民跨上马,在风雪中跋涉了大半天,从一个游牧点召集来20多位牧民,有的挖雪挖泥,有的搬石头垫车,有的把绳子拴在车前头拉车,有的在后面推车,把我们的汽车从雪泥窝子里救了出来。我们上车后,他们又把一小袋糌粑放到了我们的车子上,一位牧民还把揣在皮袍里的半瓶白酒送给我们,使我们在随后3天的风雪行程中,免受饥饿寒冷之苦,平安地回到了那曲地委。
还有一年秋天,我在班戈县青龙区的一个牧民点采访时,慢性肠炎发作了,肚子疼得厉害,浑身没有力气。一位藏族老阿妈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赶紧把她家帐篷里最好的位置腾出来,铺上卡垫,让我躺下休息。她又随即找来她的儿子,让他到区上卫生所请医生给我看病。我打过针、吃过药病情减轻以后,老阿妈找人宰杀了一只羊,从草原上挖来高原野葱、荨麻叶等新鲜野菜,用糌粑、羊肉丁、野菜煮了“土粑”让我吃。在老阿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很快好了,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糌粑,养育了藏族人民。我在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期间,也深受糌粑养育之恩,糌粑之情,藏族人民之情,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编校:张红玲
糌粑是藏族人民,尤其是藏北高原草原牧民日常最爱吃的主要食品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又称稞麦、元麦,属大麦类,但比大麦粒大、皮薄,有白色、紫色两种颜色)晒干炒熟,磨成细粉,这就是待食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地区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把大麦去皮后先磨成面再炒熟,而糌粑却是把不除皮的青稞先炒熟再磨成面。由于青稞种植在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青藏高原上,积蓄的各种生物能量多,糌粑自然比炒面营养丰富,也可口得多。
藏族人吃糌粑,大多是把糌粑面放在木碗或瓷碗里,倒入些酥油茶,能加入点奶渣更好,然后用手不停地搅伴,直到把糌粑面拌和成一个团团,就可以送入口中食用了,吃起来香甜可口。藏族人称这种吃法为“抓糌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先把糌粑面拌成糊状,倒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再放入牛羊肉、野菜等煮成类似内地的菜稀饭,分盛在碗里吃,藏族人称这种食物为“土粑”。在藏北牧区,牧民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做“土粑”吃。
藏北草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不能种植庄稼。牧民做糌粑所用的青稞,除用畜产品、盐巴到农区交换一部分外,不足部分要靠政府调配,在牧民居住的帐篷里,几乎都放着一盘手摇的小石磨,随时用来磨糌粑面。牧民几乎人人都有一个藏语称作“唐古”的皮口袋,专门用来装糌粑。糌粑很适合牧民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严酷的高原地区游牧或出行时食用。牧民到远处放牧和外出时,只要怀揣个木碗,腰束“唐古”,带上水壶,就随时随地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
1979年,我奉派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时,西藏日报社分配我到地处藏北牧区的那曲地区记者站工作。我到那曲地区记者站不久,一天中午,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塔尔玛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他对我说,在高寒牧区工作需要学会“抓糌粑”,糌粑营养高,吃了耐饥饿,能御寒。有了糌粑,就有了健康,有了活力,有了生命。他一边说,一边打上了一壶酥油茶,端出了奶渣,拿出了糌粑袋子。他先给我作了“抓糌粑”的示范,然后递给我一只精制的小瓷碗,在碗里放了大半碗糌粑,又放进几块奶渣,再倒进一些酥油茶,教我用手像和面那样搅拌。开始,我搅拌来搅拌去,咋也不能把糌粑揉成一个团子,他就手把手地对我进行指导,直到我把糌粑揉成了一个不沾瓷碗的团子。我从糌粑团子上捏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顿觉清香爽口,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我平生第一次吃这种在内地从没有见过的食物,吃得十分开心。临走,他还送给我一只做工十分考究的小木碗,说是记者要经常到牧区采访,带瓷碗去容易打碎,带只木碗耐用、方便。从此,我下到牧区采访时,都要带上这只小木碗,和牧民一起抓糌粑吃。
藏北牧区民风淳朴,牧民热情好客。我们到牧区采访,骑马在草原上行进时,不管走进哪一家牧民的帐篷,牧民们都会打上黄澄澄的酥油茶,端出新磨的糌粑让我们吃喝。临走时,他们总是让我们再抓好一个糌粑团子带上,以便在马背上随时拿出来充饥。有一年9月中旬,我们到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汽车陷到了雪泥窝子里,动弹不得。我们原盼着能有路过的车辆,把我们的汽车拖拉出来。可等了两天多,也没有碰到一辆路过的车子。这时,我们带的罐头、压缩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差不多吃光了,又冷又饿,心里直发毛。就在这时,三位骑着马赶着羊群放牧的牧民正好从这里路过。他们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后,就从腰间解下还装有少量糌粑的“唐古”交给我们。没有水,我们就用雪搅和着糌粑吞咽。吃了糌粑,我们又来了精神,情绪也不那么焦躁了。这时,三位牧民商量后,由两位牧民暂时管理羊群,另一位牧民跨上马,在风雪中跋涉了大半天,从一个游牧点召集来20多位牧民,有的挖雪挖泥,有的搬石头垫车,有的把绳子拴在车前头拉车,有的在后面推车,把我们的汽车从雪泥窝子里救了出来。我们上车后,他们又把一小袋糌粑放到了我们的车子上,一位牧民还把揣在皮袍里的半瓶白酒送给我们,使我们在随后3天的风雪行程中,免受饥饿寒冷之苦,平安地回到了那曲地委。
还有一年秋天,我在班戈县青龙区的一个牧民点采访时,慢性肠炎发作了,肚子疼得厉害,浑身没有力气。一位藏族老阿妈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赶紧把她家帐篷里最好的位置腾出来,铺上卡垫,让我躺下休息。她又随即找来她的儿子,让他到区上卫生所请医生给我看病。我打过针、吃过药病情减轻以后,老阿妈找人宰杀了一只羊,从草原上挖来高原野葱、荨麻叶等新鲜野菜,用糌粑、羊肉丁、野菜煮了“土粑”让我吃。在老阿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很快好了,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糌粑,养育了藏族人民。我在支援西藏日报社工作期间,也深受糌粑养育之恩,糌粑之情,藏族人民之情,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