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工作是个老话题,然而在如今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宏观背景下,职校搞科技研发无论是对职业教育本身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特地采访了惠山中专的丁校长,请他从教育的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
1.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颇有成效,其基础何在?
答:如果说惠山中专在产学研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么我觉得离不开“地利”、“人和”、“天时”这三方面的促成因素。
先说“地利”。上世纪80年代无锡县的GDP曾连续几年居于全国百强县之首,这里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为了给遍地开花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工人,1981年我县成立了职业学校,就是惠山中专的前身。可以说,我们这所学校生来就与周边企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企业不仅需要人,也需要技术,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的升级改造,他们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而且面广量大,无形中给我们开展产学研工作,尤其是技术研发服务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这几年来,我校的产学研成果都是为无锡地方企业提供的。
再说“人和”。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产学研工作离不开一支精干的研发队伍,从2000年开始,以我校顾建达、周军华、毛均治等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各类研发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施展才华,先后申请了“金刚线硅芯切割机床”等9项国家技术专利,提供了“基于以太网的大容量EPS电池数据采集方案”等3项技术服务,进行了“基于485总线的电池电压/温度巡检模块”等7项新产品开发,均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获得了企业委托方的认可。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产学研工作也离不开管理层面的统筹与支持。我校叶惠清、丁静伟两位老校长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产学研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叶校长就提出办好一个专业要有一个经济实体与之联合,校企结合才能更好地达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老丁校长则一手促成了2006年我校产学研管理中心的建立,使得产学研工作从“散兵游勇”进入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正轨。
最后说说“天时”。这两年,校企合作越来越热,然而企业与职校合作的基础并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要人,职业学校的产学研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怎么搞,搞到什么层次的问题。我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创新发展还是内涵建设,职业教育要推进质量,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职校教师要提升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产学研工作都是一条可行且有实效的路径选择。
2.有人觉得中职学校搞产学研、尤其是技术研发太“奢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确实,中职实践层面的产学研停留在“产”和“学”的比较多,最近教育部颁发的《中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对“研”这个问题也提得比较少,但是我觉得不能将之看成是不提倡在中职开展“研”的信号。因为《行动计划》作为指导性文件肯定是有所侧重的,而产学研工作走向“研”必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我们中职目前的实训教学谈起。
从学生的学来讲,现在的技能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标准上来看,虽然提毕业生要“双证”乃至“三证”、“多证”齐备,但代表学生技能水平的这个考工证事实上是低于现行企业技能标准的。也就是说,就算学生拿到了这个证,到了企业还得再培训、再训练,不能直接上岗。因为我们的考工标准是由劳动部门制定的,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没有参与进去。比如钳工的考核还是8年前的标准,要拿证我们就得训练切削磨,但现在企业早超越了这个水平,我们的技能教学已经部分脱离了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从时间上来看,技工学校的技能实训一学年有36周,而我们只有12周。原先有4年制中专,1996年就没了,变成了3年制,现在变成了“2 1”:第一年教基本理论,第二年教技能,第三年实习。实习的这一年其实是技能的实际应用了,但在时间上还算在技能训练里头,所以前两年的实训时间非常非常紧,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学生形成成熟技能来说这点时间还是不够用的。我们学校的实训分成早中班,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
再看教师的教,教师的实践水平欠缺这个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论述了,尽管我校90%的专业教师有高级技师的证书,但与真正的企业技师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技师是评出来的,你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就可以,但有了这个条件不代表你能真正应用这个条件。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含金量也不够,这样一来,你让他的教学怎么能紧扣企业、市场?
所以,我们的“教”与“学”必须和“产”相结合,要引进生产项目,贴紧生产现场。这就是目前普遍性的校企合作追求的内容。但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吗?如果引进生产线、引进项目只是让学生成为进行重复劳动的流水线工人,教师成为车间主任,长久下去这样的产教合作、产学合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职业学校岂不是成了企业的某个编外车间了吗?所以,必须要走向“研”,走向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引入生产因素是让学生学“鲜”的技术,而引入研发项目则是让学生学“活”的技术。如果没有“研”,那这个“产”可能只是加工层次的低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进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是培养设计型技能。学生能够解决现场工程问题,他的应变能力、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变通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锻炼,这种锻炼的好处是那些生产型实训不可比拟的。
就拿我们那台切割机床来说,几个参与的学生到毕业了宁可不找工作,也要完成开发过程,为什么?因为他切实地看到这里面的好处,看到了做研发对自身能力的锤炼。这好处企业也看到了,所以那几个学生各大企业抢着要。当然这是个相对高端的项目,但普及一点的项目呢?参与面更广一些的项目呢?如果推广开来,实际受益的学生就会更多。再看教师,企业项目和教学项目有所不同,进行技术开发时所用到的知识点也不同,教师必须由陈述性教学转向过程性教学。有项目成果的技师水平和带着项目下企业实践,那意义就与单纯的技师身份和下企业完全不同。教师团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教师只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教师具备技能,但如果不参与研发工程,教师的技能再好,也只能说明其操作上的水平。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前沿产品不了解,就没有办法研究它的工作原理,进而提出改造。所以进行“研”还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研”这个问题上,我提倡教师先学生后,低、中端先高端后,个别先普遍后。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要研发,怎么会找职校呢?或者说职校教师哪能个个具备研发能力啊?其实我是很乐观的,因为职校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职校是“近水楼台”,就在企业旁边,有什么研发需要或出现的问题马上就可以去处理,尤其对乡镇企业来说这是很方便的;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找了高校、研究机构做了研发,但那一般是实验室产品,与实际生产需要不一定吻合,这之间的差距要找一个既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又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机构来弥合,职校是非常合适的;再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企业的研发是很花钱的,如果既能少花钱又能办好事,那企业何乐而不为呢?真能承担起研发职责的话,职校一定代价较小。专业的研发机构就像CT,而职校研发就像B超,它普及也管用,很多毛病其实做做B超就能解决。研发能力的问题,我们学校的顾建达老师专门做过研究。他有一次对我说,很多企业不是年年需要新项目新科技的,企业日常需要的是项目改造和产品升级,这些工作大学教授不愿干也干不好。企业需要的是他自己的一线技术人员与有一定理论功底的研发人员的合作,而就在身边的、具有良好理论功底的、“闲散的”职校教师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我相信许多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潜力,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挖掘的信心。
3.放了个“卫星”后,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答:事实上,这次切割机床的成功除了对我们学校的研发力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阅外,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人、财、物三个方面。
我们学校的产学研之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规模和效益都要扩大,而这涉及合适的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方面,我打算利用原有的骨干团队,以各种研发项目为载体,传、帮、带,吸引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教师、学生参与进来,扩大这支队伍的规模。同时在教师的专业建设上,由提倡教师“双师型”向“三师型”转变,即“讲师 技师 工程师”,转变教师的发展观念;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将研发经验引进课堂教学,一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和复合,开阔思路,比如机电一体化培养;二是把繁难偏旧的知识删除,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合进去,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实践实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区里允许我在区的范围内可以跨行业进人,那么我就可以把是否具备研发能力作为一个系数来考虑,这也是一个渠道。
财的问题主要是机制建设。首先是投入和产出机制。产学研工作要统合起来,才能上规模出效益,也有利于整体投入、统筹考虑。学校虽然有产学研管理中心,但它是学校管理架构中的一部分,使用的管理思维还是行政式的。要建立一个实体,比如教育发展实业公司,按企业运作的方式来管理。师生进行技术研发,相应的成本费用都由学校来支付,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就以这个实业公司的名义,师生与公司有一个协议,公司与学校也有一个协议,这样相应的经济往来以市场规律来办,关系就可以理顺。其次是激励与推进机制。原先我们这一块是欠缺的,像这次切割机床这么好的成果,因为没有制度,校务委员会对开发人员只能按工作量补贴给予奖励,这种激励力度是很不够的,也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这一块还要进一步思考、研究,探索一种合理也合宜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的考核、管理、调度制度上对于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有一些掣肘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既要让教师能腾得出空来搞研发,也要让他们安心地做这件事,不在从教或从研里两头为难。
第三,物的问题体现在材料、设备和场地的供应上。我的想法是企业有的,尽可能借用;企业没有的,我们自己再想办法。因为学校毕竟是以教学为主,材料、设备和场地首先要保证学生基础和必需的训练,有余地再做产和研。所以搞研发需要的材料、设备和场地我们尽量地到企业里去找,实在找不到了且必需的,我们花一定的资金购买或研发也会毫不吝惜的,因为,这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投资。我们打算在学校里再建一个几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企入校时一定从产学研的角度考虑合作。第一培养师生,第二产生效益,把原来输血性的实训基地变成造血型的。
4.中职产学研工作在实践中有许多客观障碍,对此您的看法是?
答:我以为,目前实践中的障碍究其根本是制度缺位的问题,尤其是上位的制度。虽然职业教育发布的许多重要的政策文件里都强调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但规定得不明确,很多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职校如果要把产学研工作作为一项发展任务的话,势必牵涉校内经济实体的设立和运行问题,而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一项地方法规还是1980年颁布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试行)》,实施背景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指导性已经大大弱化了。另外像省里劳动部门、人社部门、交运部门等对相关技工学校虽也有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相关规章,但那是行业内部的,教育口子的不好延用。所以实际上我们学校的很多做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阻力很大,风险也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促进产学研这个工作是不利的。
从学校层面来说,做好这个事情关键要把进口和出口两头的制度规定好。进口的有这样几类:教学组织问题、教务学籍问题、后勤管理问题;出口的有这样几类:学业评价问题、教学考核问题、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等。
教学组织问题在于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课和在实验室搞研发,是两种状态的精神生活,注意力、兴趣点的分配状况和专注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搞研究,据我的了解,到了关键环节,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延续性作保证的,不可能上午去上课,下午又去搞研发,然后再去上课什么的,这种急骤的身份转换不利于工作开展。要保证相应的时间段,就需要教学组织进行相应配合。比如先期可以将研发作为一类选修课程,赋予相应的学分,在时间安排上尽量使用块状时间,如集中实训、实习、寒暑假、长假等。师资、材料、设备、场地等的配置可以相应灵活。顾建达老师曾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叫“职校研修生——导师制”,借鉴高校的做法,导师带出项目,项目吸引学生,也是很有价值的。
教务学籍问题实质上是要对卷入研发的这批教师和学生的劳动性质进行定性,要将其纳入传统教学活动的机制中来,并给予充分的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工作的教师,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在排课上给其留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国外高校有一种“学术假”的方式,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不给教师排正常课务,让他充分地进行学术研究,这种思路值得借鉴。参加研发的学生的学制可以弹性一点,有些困难地区的职校允许学生保留学籍出去勤工俭学,等赚了学费再回来继续学业。假如这些学生保留学籍去搞研发呢?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
后勤管理问题就是说,在战略上产学研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体的,在战术上产学研有其特殊性,研发工作就像部队里的特种兵,要区别对待。有时候搞研发任务要通宵达旦,要长年累月,后勤至少要保障好食和住。
学业评价问题和教学考核问题其实是对学生和教师不同层面但同一性质的评价问题。假如研发成了学校里的一门选修课,那么这门课学分的赋值应该是多少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能者的积极性,而且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哪些维度,由哪些评价方参与?教师的研发工作与其上课、担任行政工作、教科研工作在工作量上面如何进行区分并有相应的比例?教师研发工作的价值和技术含量如何用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由一个较为权威的组织来进行鉴定?……这些都是值得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在前面也谈到过一些。如果是企业委托开发,那么在合同内容的签订上要尽量规范、明确。比如这次切割机床就是一个委托合同,但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在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竞业禁止等重要条款上都是空白,所以将来在这一块还要配备相关的法务人员。如果是自行研究开发,那么新技术是进行转让还是由此孵化出新企业,都要有相应的说法。效益分配也要规定好,蛋糕怎么分?学校、公司、教师、学生、外聘人员、相应后勤服务人员切块怎么切?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如何界定?直接利益和衍生利益如何分割?等等。
说起来都是问题。但问题在前并不是让你止步,而是要求在迈步的同时更要胆大心细。我们学校的切割机床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是个高度,也是产学研工作的一个新的开始。
1.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颇有成效,其基础何在?
答:如果说惠山中专在产学研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么我觉得离不开“地利”、“人和”、“天时”这三方面的促成因素。
先说“地利”。上世纪80年代无锡县的GDP曾连续几年居于全国百强县之首,这里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为了给遍地开花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工人,1981年我县成立了职业学校,就是惠山中专的前身。可以说,我们这所学校生来就与周边企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企业不仅需要人,也需要技术,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的升级改造,他们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而且面广量大,无形中给我们开展产学研工作,尤其是技术研发服务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这几年来,我校的产学研成果都是为无锡地方企业提供的。
再说“人和”。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产学研工作离不开一支精干的研发队伍,从2000年开始,以我校顾建达、周军华、毛均治等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各类研发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施展才华,先后申请了“金刚线硅芯切割机床”等9项国家技术专利,提供了“基于以太网的大容量EPS电池数据采集方案”等3项技术服务,进行了“基于485总线的电池电压/温度巡检模块”等7项新产品开发,均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获得了企业委托方的认可。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产学研工作也离不开管理层面的统筹与支持。我校叶惠清、丁静伟两位老校长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产学研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叶校长就提出办好一个专业要有一个经济实体与之联合,校企结合才能更好地达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老丁校长则一手促成了2006年我校产学研管理中心的建立,使得产学研工作从“散兵游勇”进入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正轨。
最后说说“天时”。这两年,校企合作越来越热,然而企业与职校合作的基础并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要人,职业学校的产学研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怎么搞,搞到什么层次的问题。我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创新发展还是内涵建设,职业教育要推进质量,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职校教师要提升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产学研工作都是一条可行且有实效的路径选择。
2.有人觉得中职学校搞产学研、尤其是技术研发太“奢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确实,中职实践层面的产学研停留在“产”和“学”的比较多,最近教育部颁发的《中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对“研”这个问题也提得比较少,但是我觉得不能将之看成是不提倡在中职开展“研”的信号。因为《行动计划》作为指导性文件肯定是有所侧重的,而产学研工作走向“研”必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我们中职目前的实训教学谈起。
从学生的学来讲,现在的技能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标准上来看,虽然提毕业生要“双证”乃至“三证”、“多证”齐备,但代表学生技能水平的这个考工证事实上是低于现行企业技能标准的。也就是说,就算学生拿到了这个证,到了企业还得再培训、再训练,不能直接上岗。因为我们的考工标准是由劳动部门制定的,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没有参与进去。比如钳工的考核还是8年前的标准,要拿证我们就得训练切削磨,但现在企业早超越了这个水平,我们的技能教学已经部分脱离了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从时间上来看,技工学校的技能实训一学年有36周,而我们只有12周。原先有4年制中专,1996年就没了,变成了3年制,现在变成了“2 1”:第一年教基本理论,第二年教技能,第三年实习。实习的这一年其实是技能的实际应用了,但在时间上还算在技能训练里头,所以前两年的实训时间非常非常紧,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学生形成成熟技能来说这点时间还是不够用的。我们学校的实训分成早中班,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
再看教师的教,教师的实践水平欠缺这个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论述了,尽管我校90%的专业教师有高级技师的证书,但与真正的企业技师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技师是评出来的,你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就可以,但有了这个条件不代表你能真正应用这个条件。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含金量也不够,这样一来,你让他的教学怎么能紧扣企业、市场?
所以,我们的“教”与“学”必须和“产”相结合,要引进生产项目,贴紧生产现场。这就是目前普遍性的校企合作追求的内容。但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吗?如果引进生产线、引进项目只是让学生成为进行重复劳动的流水线工人,教师成为车间主任,长久下去这样的产教合作、产学合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职业学校岂不是成了企业的某个编外车间了吗?所以,必须要走向“研”,走向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引入生产因素是让学生学“鲜”的技术,而引入研发项目则是让学生学“活”的技术。如果没有“研”,那这个“产”可能只是加工层次的低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进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是培养设计型技能。学生能够解决现场工程问题,他的应变能力、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变通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锻炼,这种锻炼的好处是那些生产型实训不可比拟的。
就拿我们那台切割机床来说,几个参与的学生到毕业了宁可不找工作,也要完成开发过程,为什么?因为他切实地看到这里面的好处,看到了做研发对自身能力的锤炼。这好处企业也看到了,所以那几个学生各大企业抢着要。当然这是个相对高端的项目,但普及一点的项目呢?参与面更广一些的项目呢?如果推广开来,实际受益的学生就会更多。再看教师,企业项目和教学项目有所不同,进行技术开发时所用到的知识点也不同,教师必须由陈述性教学转向过程性教学。有项目成果的技师水平和带着项目下企业实践,那意义就与单纯的技师身份和下企业完全不同。教师团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教师只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教师具备技能,但如果不参与研发工程,教师的技能再好,也只能说明其操作上的水平。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前沿产品不了解,就没有办法研究它的工作原理,进而提出改造。所以进行“研”还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研”这个问题上,我提倡教师先学生后,低、中端先高端后,个别先普遍后。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要研发,怎么会找职校呢?或者说职校教师哪能个个具备研发能力啊?其实我是很乐观的,因为职校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职校是“近水楼台”,就在企业旁边,有什么研发需要或出现的问题马上就可以去处理,尤其对乡镇企业来说这是很方便的;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找了高校、研究机构做了研发,但那一般是实验室产品,与实际生产需要不一定吻合,这之间的差距要找一个既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又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机构来弥合,职校是非常合适的;再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企业的研发是很花钱的,如果既能少花钱又能办好事,那企业何乐而不为呢?真能承担起研发职责的话,职校一定代价较小。专业的研发机构就像CT,而职校研发就像B超,它普及也管用,很多毛病其实做做B超就能解决。研发能力的问题,我们学校的顾建达老师专门做过研究。他有一次对我说,很多企业不是年年需要新项目新科技的,企业日常需要的是项目改造和产品升级,这些工作大学教授不愿干也干不好。企业需要的是他自己的一线技术人员与有一定理论功底的研发人员的合作,而就在身边的、具有良好理论功底的、“闲散的”职校教师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我相信许多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潜力,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挖掘的信心。
3.放了个“卫星”后,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答:事实上,这次切割机床的成功除了对我们学校的研发力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阅外,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人、财、物三个方面。
我们学校的产学研之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规模和效益都要扩大,而这涉及合适的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方面,我打算利用原有的骨干团队,以各种研发项目为载体,传、帮、带,吸引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教师、学生参与进来,扩大这支队伍的规模。同时在教师的专业建设上,由提倡教师“双师型”向“三师型”转变,即“讲师 技师 工程师”,转变教师的发展观念;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将研发经验引进课堂教学,一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和复合,开阔思路,比如机电一体化培养;二是把繁难偏旧的知识删除,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合进去,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实践实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区里允许我在区的范围内可以跨行业进人,那么我就可以把是否具备研发能力作为一个系数来考虑,这也是一个渠道。
财的问题主要是机制建设。首先是投入和产出机制。产学研工作要统合起来,才能上规模出效益,也有利于整体投入、统筹考虑。学校虽然有产学研管理中心,但它是学校管理架构中的一部分,使用的管理思维还是行政式的。要建立一个实体,比如教育发展实业公司,按企业运作的方式来管理。师生进行技术研发,相应的成本费用都由学校来支付,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就以这个实业公司的名义,师生与公司有一个协议,公司与学校也有一个协议,这样相应的经济往来以市场规律来办,关系就可以理顺。其次是激励与推进机制。原先我们这一块是欠缺的,像这次切割机床这么好的成果,因为没有制度,校务委员会对开发人员只能按工作量补贴给予奖励,这种激励力度是很不够的,也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这一块还要进一步思考、研究,探索一种合理也合宜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的考核、管理、调度制度上对于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有一些掣肘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既要让教师能腾得出空来搞研发,也要让他们安心地做这件事,不在从教或从研里两头为难。
第三,物的问题体现在材料、设备和场地的供应上。我的想法是企业有的,尽可能借用;企业没有的,我们自己再想办法。因为学校毕竟是以教学为主,材料、设备和场地首先要保证学生基础和必需的训练,有余地再做产和研。所以搞研发需要的材料、设备和场地我们尽量地到企业里去找,实在找不到了且必需的,我们花一定的资金购买或研发也会毫不吝惜的,因为,这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投资。我们打算在学校里再建一个几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企入校时一定从产学研的角度考虑合作。第一培养师生,第二产生效益,把原来输血性的实训基地变成造血型的。
4.中职产学研工作在实践中有许多客观障碍,对此您的看法是?
答:我以为,目前实践中的障碍究其根本是制度缺位的问题,尤其是上位的制度。虽然职业教育发布的许多重要的政策文件里都强调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但规定得不明确,很多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职校如果要把产学研工作作为一项发展任务的话,势必牵涉校内经济实体的设立和运行问题,而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一项地方法规还是1980年颁布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试行)》,实施背景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指导性已经大大弱化了。另外像省里劳动部门、人社部门、交运部门等对相关技工学校虽也有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相关规章,但那是行业内部的,教育口子的不好延用。所以实际上我们学校的很多做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阻力很大,风险也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促进产学研这个工作是不利的。
从学校层面来说,做好这个事情关键要把进口和出口两头的制度规定好。进口的有这样几类:教学组织问题、教务学籍问题、后勤管理问题;出口的有这样几类:学业评价问题、教学考核问题、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等。
教学组织问题在于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课和在实验室搞研发,是两种状态的精神生活,注意力、兴趣点的分配状况和专注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搞研究,据我的了解,到了关键环节,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延续性作保证的,不可能上午去上课,下午又去搞研发,然后再去上课什么的,这种急骤的身份转换不利于工作开展。要保证相应的时间段,就需要教学组织进行相应配合。比如先期可以将研发作为一类选修课程,赋予相应的学分,在时间安排上尽量使用块状时间,如集中实训、实习、寒暑假、长假等。师资、材料、设备、场地等的配置可以相应灵活。顾建达老师曾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叫“职校研修生——导师制”,借鉴高校的做法,导师带出项目,项目吸引学生,也是很有价值的。
教务学籍问题实质上是要对卷入研发的这批教师和学生的劳动性质进行定性,要将其纳入传统教学活动的机制中来,并给予充分的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工作的教师,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在排课上给其留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国外高校有一种“学术假”的方式,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不给教师排正常课务,让他充分地进行学术研究,这种思路值得借鉴。参加研发的学生的学制可以弹性一点,有些困难地区的职校允许学生保留学籍出去勤工俭学,等赚了学费再回来继续学业。假如这些学生保留学籍去搞研发呢?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
后勤管理问题就是说,在战略上产学研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体的,在战术上产学研有其特殊性,研发工作就像部队里的特种兵,要区别对待。有时候搞研发任务要通宵达旦,要长年累月,后勤至少要保障好食和住。
学业评价问题和教学考核问题其实是对学生和教师不同层面但同一性质的评价问题。假如研发成了学校里的一门选修课,那么这门课学分的赋值应该是多少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能者的积极性,而且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哪些维度,由哪些评价方参与?教师的研发工作与其上课、担任行政工作、教科研工作在工作量上面如何进行区分并有相应的比例?教师研发工作的价值和技术含量如何用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由一个较为权威的组织来进行鉴定?……这些都是值得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在前面也谈到过一些。如果是企业委托开发,那么在合同内容的签订上要尽量规范、明确。比如这次切割机床就是一个委托合同,但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在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竞业禁止等重要条款上都是空白,所以将来在这一块还要配备相关的法务人员。如果是自行研究开发,那么新技术是进行转让还是由此孵化出新企业,都要有相应的说法。效益分配也要规定好,蛋糕怎么分?学校、公司、教师、学生、外聘人员、相应后勤服务人员切块怎么切?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如何界定?直接利益和衍生利益如何分割?等等。
说起来都是问题。但问题在前并不是让你止步,而是要求在迈步的同时更要胆大心细。我们学校的切割机床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是个高度,也是产学研工作的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