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诗歌欣赏、鉴赏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了解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意境的不同体现进行探讨。
一、诗人内心世界——詩意境的突破口
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倾注在诗歌内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在欣赏诗歌时,通过分析诗人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共鸣,在审美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完美统一。
诗歌的诵读可以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由“千里江陵一日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感知李白诗中的浪漫轻快,狂傲不羁;读《木兰辞》,其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被广为赞誉;读“国破山河在”、“青春做伴好回乡”来感知杜甫的愤怒激越;吟“明月来相照”、“清泉石上流”感知王维如画的田园;读“家祭勿忘告乃翁”感知陆游的报国之心;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知苏东坡的万古风流;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感知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破阵子》又让我们品尝了爱国词人辛弃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悲哀……在不断的诵读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后,不仅可以体会到诗歌所表现出的内在美,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与诗人进行了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历史文化的丰盈——诗意境的切入点
诗歌的创作灵感虽然来自于生活,但却与生活有着截然的不同,是诗人为了表达自身情感而出现的产物。有些诗歌充满豪情,有些诗歌潇洒不羁,有些诗歌清新淡雅,诗歌表达意境的不同也是诗人所处时代背景的真实反映,但是,在这其中也有很多是因为诗人的个人喜好而决定的。
比如他所创作的《春望》就是在他亲身经历这些之后,内心真挚情感的激发,要想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当时杜甫所处的历史背景:在756年夏,安禄山的叛军攻下唐朝首都长安,而后杜甫听闻唐肃宗即位的消息,随即扔下暂住在羌村的家人,赶去投奔肃宗,直至途中被叛军俘获并带至长安。杜甫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怀着对国家社稷、家人的牵挂创作出了这首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地抓住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和评价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才能达到理解诗歌主题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的描述——诗意境的丰满
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诗歌灵魂的体现,只有深入的了解诗歌的意境,才能感受到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从而达到体会诗歌内在美的目的,而这对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利用语言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和了解诗歌的语言,充分理解诗人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其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古道、客舍、杨柳、春雨、美酒等看似平常,但却是作者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则是利用潇洒明快的语言,将人们带入了和平、安详、繁华的世界,诗人在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中,也将离别之情通过诗意充分的体现出来。
四、想象力的构建——诗意境的挖掘
概括性强是古诗词在创作时最大的特点,虽然读者可以通过其中的某一个意境体会诗歌的内涵,但是却无法将其量化为具体的数字,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于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所以,在鉴赏诗歌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诗歌所要表达的诗意,而是要求读者与诗人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然后再通过自己对诗歌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的理解,去感受和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就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联想,柳树绿了,桃花开了,那么黄莺会不会在翠柳中鸣叫呢?雨停了之后天空是不是更加的洁净呢?而这些都是作者在送别将要远行的朋友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又如在学宋朝杨万里诗词:“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脑海中就会出现西湖六月的美景,无边际的红花绿叶,和天际相连,在密集的莲叶中,荷花的娇艳显得别有风姿,别有韵味,对其中的意境进行深挖,更加能感受到诗中的丰满之境。只有在学生反复吟诵和想象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审美的深度创作,重新构建出新的意境,才能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为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审美特征的基础,同时也是诗歌表达灵魂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感悟,才能达到与诗人心灵相同的目的,为其深入的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226000)
一、诗人内心世界——詩意境的突破口
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倾注在诗歌内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在欣赏诗歌时,通过分析诗人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共鸣,在审美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完美统一。
诗歌的诵读可以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由“千里江陵一日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感知李白诗中的浪漫轻快,狂傲不羁;读《木兰辞》,其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被广为赞誉;读“国破山河在”、“青春做伴好回乡”来感知杜甫的愤怒激越;吟“明月来相照”、“清泉石上流”感知王维如画的田园;读“家祭勿忘告乃翁”感知陆游的报国之心;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知苏东坡的万古风流;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感知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破阵子》又让我们品尝了爱国词人辛弃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悲哀……在不断的诵读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后,不仅可以体会到诗歌所表现出的内在美,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与诗人进行了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历史文化的丰盈——诗意境的切入点
诗歌的创作灵感虽然来自于生活,但却与生活有着截然的不同,是诗人为了表达自身情感而出现的产物。有些诗歌充满豪情,有些诗歌潇洒不羁,有些诗歌清新淡雅,诗歌表达意境的不同也是诗人所处时代背景的真实反映,但是,在这其中也有很多是因为诗人的个人喜好而决定的。
比如他所创作的《春望》就是在他亲身经历这些之后,内心真挚情感的激发,要想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当时杜甫所处的历史背景:在756年夏,安禄山的叛军攻下唐朝首都长安,而后杜甫听闻唐肃宗即位的消息,随即扔下暂住在羌村的家人,赶去投奔肃宗,直至途中被叛军俘获并带至长安。杜甫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怀着对国家社稷、家人的牵挂创作出了这首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地抓住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和评价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才能达到理解诗歌主题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的描述——诗意境的丰满
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诗歌灵魂的体现,只有深入的了解诗歌的意境,才能感受到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从而达到体会诗歌内在美的目的,而这对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利用语言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和了解诗歌的语言,充分理解诗人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其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古道、客舍、杨柳、春雨、美酒等看似平常,但却是作者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则是利用潇洒明快的语言,将人们带入了和平、安详、繁华的世界,诗人在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中,也将离别之情通过诗意充分的体现出来。
四、想象力的构建——诗意境的挖掘
概括性强是古诗词在创作时最大的特点,虽然读者可以通过其中的某一个意境体会诗歌的内涵,但是却无法将其量化为具体的数字,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于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所以,在鉴赏诗歌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诗歌所要表达的诗意,而是要求读者与诗人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然后再通过自己对诗歌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的理解,去感受和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就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联想,柳树绿了,桃花开了,那么黄莺会不会在翠柳中鸣叫呢?雨停了之后天空是不是更加的洁净呢?而这些都是作者在送别将要远行的朋友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又如在学宋朝杨万里诗词:“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脑海中就会出现西湖六月的美景,无边际的红花绿叶,和天际相连,在密集的莲叶中,荷花的娇艳显得别有风姿,别有韵味,对其中的意境进行深挖,更加能感受到诗中的丰满之境。只有在学生反复吟诵和想象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审美的深度创作,重新构建出新的意境,才能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为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审美特征的基础,同时也是诗歌表达灵魂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感悟,才能达到与诗人心灵相同的目的,为其深入的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