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小学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小学的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对于学生成长也是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性格的养成和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改革以后,提出了班级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本文就探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怎样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小学的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班级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织,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对于其中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影响,而良好的班级管理,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比较落后,无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相适应,所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一、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传统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应试教育理念,一切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而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养成,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将班级管理工作笼统归纳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盲目增加学生的课业量,让学生挤出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压榨,使得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学生天性的压抑是很大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被扼杀。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承担的是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要做的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都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往往是对学生直接下达命令,而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愿来进行学习和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而且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
(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经历和性格都是不同的,这直接造就了孩子的个性,所以每个小学生的个性都是十分鲜明的。但是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管理时也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性格养成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是不利的。
二、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想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就需要制定起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这样的管理机制与传统管理机制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有其独特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机制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对教室进行简单的装饰,营造一个更受学生喜爱的学习环境,另外,具体的班规纪律要求,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然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其列入班级管理的条例中,这样的条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學生自然也就能够有效遵守。
比如在班级纪律的商讨中,班主任就可以先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反感的一些行为,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发言的总结和概括,制定出具体的如不可推搡打闹、不可大声喧哗等班规,这样的班规学生就能够自觉遵守。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以学生为主,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师生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认清,自己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这样才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比较多,而班级管理也主要是由班主任进行总体把控的,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和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成长空间。
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向学生征集,组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朗诵比赛、合唱比赛、拔河比赛或组织春游,教师也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师生关系,这对于班级管理的开展是有利的。
(三)科学进行评估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对学生的评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需要改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要将评估的指标更多地放在学生日常表现上,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各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或自评,因为学生之间的评价往往更加全面和客观。
三、 结束语
综合上文内容可以得知,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在我国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师的管理理念比较传统,所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压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我国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各个流程中,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玉清.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科学咨询,2019(10):25.
[2]罗莉.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23-24.
[3]刘子艳.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3):67.
作者简介:
温碧梅,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扶外小学。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小学的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班级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织,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对于其中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影响,而良好的班级管理,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比较落后,无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相适应,所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一、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传统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应试教育理念,一切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而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养成,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将班级管理工作笼统归纳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盲目增加学生的课业量,让学生挤出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压榨,使得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学生天性的压抑是很大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被扼杀。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承担的是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要做的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都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往往是对学生直接下达命令,而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愿来进行学习和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而且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
(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经历和性格都是不同的,这直接造就了孩子的个性,所以每个小学生的个性都是十分鲜明的。但是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管理时也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性格养成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是不利的。
二、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想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就需要制定起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这样的管理机制与传统管理机制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有其独特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机制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对教室进行简单的装饰,营造一个更受学生喜爱的学习环境,另外,具体的班规纪律要求,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然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其列入班级管理的条例中,这样的条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學生自然也就能够有效遵守。
比如在班级纪律的商讨中,班主任就可以先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反感的一些行为,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发言的总结和概括,制定出具体的如不可推搡打闹、不可大声喧哗等班规,这样的班规学生就能够自觉遵守。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以学生为主,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师生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认清,自己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这样才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比较多,而班级管理也主要是由班主任进行总体把控的,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和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成长空间。
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向学生征集,组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朗诵比赛、合唱比赛、拔河比赛或组织春游,教师也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师生关系,这对于班级管理的开展是有利的。
(三)科学进行评估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对学生的评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需要改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要将评估的指标更多地放在学生日常表现上,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各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或自评,因为学生之间的评价往往更加全面和客观。
三、 结束语
综合上文内容可以得知,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在我国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师的管理理念比较传统,所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压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我国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各个流程中,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玉清.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科学咨询,2019(10):25.
[2]罗莉.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23-24.
[3]刘子艳.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3):67.
作者简介:
温碧梅,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扶外小学。